籌辦印記 閃耀小海陀山(走向冬奧)

2021-01-14 人民網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7條雪道猶如瀑布從山頂傾瀉而下,雪車雪橇中心宛若一條巨龍靜臥山間,延慶冬奧村的中式庭院掩映在山林之中,山地新聞中心依山而居……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四大場館日前全面完工亮相。據北京市重大項目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於德泉介紹,從2017年3月到2020年12月,先後有數萬名建設者投入延慶賽區建設,將藍圖變成現實。

攻堅克難釋放熱量激情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比賽專用雪道垂直落差約900多米,最大坡度接近70%,山地作業條件複雜,雪道建設經驗欠缺……一年四季,山頂的建設者棉衣從未離身。盛夏時節,是現場最「溫和」的時候,即便白天陽光曬得人臉發燙,但晚上山風仍能把人凍得發抖。

「每個人就像一個火爐上的水壺,一直處於沸騰的狀態,不斷釋放著最大的熱量和激情。」來自北京城建的項目經理張潔感慨。目前,國家高山滑雪中心7條賽道及附屬設施已通過國際雪聯的場地考察認證,已具備辦賽條件。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賽道是中國第一條雪車雪橇賽道,「最高設計時速約135公裡,施工難度很大、施工工藝很複雜。」北京北控京奧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夏魏說,中心於2020年9月完成製冰工作,成功通過國際雪車雪橇聯合會場地認證。

自主創新凝結智慧汗水

縱觀整個賽區,無論是從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的賽道遮陽系統,還是為消防作保障的太陽能、風能加熱儲水罐,處處凝結著建設者的智慧與汗水。

在高山滑雪項目建設中,為克服山體海拔高、地形起伏大、滑雪賽道落差大難題,項目團隊藉助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和無人機三維測繪掃描技術,在電腦裡模擬出一整座小海陀山,又利用航測無人機對地形地貌進行精準測量校對,比傳統的方格網測繪提高了數十倍工效。

雪車雪橇項目賽道的建設者走出一條自主創新之路:為建設空間三維扭曲、能夠承受反複製冷、融化的混凝土賽道,研發全新的混凝土材料;為確保賽道混凝土以毫米級精度精準澆築,項目招募20名國內人工噴射手,確保一次性澆築成功。目前,工程申請專利133件,受理、授權105件。

「綠色辦奧」理念貫穿始終

延慶冬奧村的6個「居住組團」和1個「公共組團」散落在山林間,總建築面積約11.8萬平方米。「我們在凸顯冬奧村『山林場館,生態冬奧』設計特色中把『綠色辦奧』理念貫穿工程建設始終。」北京住總延慶冬奧村項目部黨支部書記劉雲龍說。

據北京國家高山滑雪有限公司總經理吳世革介紹,延慶冬奧村採用了低層、高密度的「山村」式建築布局,半開放式的建築庭院依山而建,既展現出四合院的文化特色,又不破山型、不奪山景。比鄰而居的山地新聞中心建築風格與冬奧村相融合,共同體現山林之美。

為保護賽區自然資源,減輕施工帶來的生態幹擾,建設者始終將生態修復作為重要工作內容。「我們對冬奧村建築施工表面的原生土全部收集,建設完工後全部原土覆蓋,所有珍貴樹木均進行了原地和遷地保護。」劉雲龍介紹。

1000多個日日夜夜的奮鬥,一個生機勃勃的延慶賽區蓄勢待發。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07日 15 版)

相關焦點

  • 籌辦整5年!看冬奧之夢如何照進現實
    同年12月15日,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組委會宣布成立,籌辦工作正式開始運轉。雪中「冰絲帶」時光荏苒,日月如梭。轉眼,北京冬奧組委在籌辦冬奧會的路上已經砥礪前行了5年。根據籌辦工作進展和實際需要,北京冬奧組委不斷完善組委會組織機構,由最初的9個部門和2個運行中心,到目前組建了27個內設工作機構。
  • (體育)奧林匹克峰會:北京冬奧籌辦進展「非常順利」
    第九屆奧林匹克峰會日前通過遠程會議的方式舉行,峰會公報指出,北京冬奧籌辦進展「非常順利」,對東京奧運會在明年7月23日舉行表示充分承諾和信心。 峰會對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再次表達了承諾和信心,與會代表聽取了中國政府為北京冬奧會準備的防疫措施報告,認為儘管因為疫情限制、測試賽進行了調整,但冬奧籌辦進展「非常順利」,全部競賽場館將於2020年年底完工。
  • 鍛鍊運動員,磨鍊裁判員(走向冬奧)
    北京冬奧組委此前已經舉辦了3期線上、線下培訓。今年,由於國內外冰球賽事驟減,原定的線下培訓未能按計劃進行,而是轉為了3個月的線上理論培訓。「線上培訓主要是通過觀看比賽錄像,幫助學員們儘快正確、迅速識別數據。」北京冬奧組委冰球競賽主任段菊芳說,「培訓對專業性和實際操作的要求很高,全錦賽的平臺讓學員們積累更多執裁經驗,也在實際操作中發現不足。」
  • 「繼承」與「創新」成為冬奧組委關鍵詞,這五年,「冬奧人」是這樣...
    從2015年12月15日成立至今,北京冬奧組委一直在緊張有序、紮實高效地推進著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的各項籌辦工作。這5年來進行的工作、遇到的困難和挑戰無法一一盡數,記者走訪了幾位在北京冬奧組委工作的冬奧人,由他們來為您講述籌辦中的故事和心路歷程。
  • 「冬奧節拍 2020——迎冬奧冰雪藝術展」在中華世紀壇開幕
    為更好地普及推廣冰雪文化,激發全社會對冰雪運動的熱情,形成獨具特色的北京冬奧遺產,進一步營造全民迎冬奧、參與冬奧的良好氛圍,助力2022 年冬奧會籌辦,「冬奧節拍 2020——迎冬奧冰雪藝術展」於 11 月 27 日下午在中華世紀壇開幕。
  • 蔡奇:堅持綠色共享開放廉潔辦奧理念 全力以赴做好籌辦工作
    原標題:堅持綠色共享開放廉潔辦奧理念 全力以赴做好籌辦工作   本報訊(記者 祁夢竹 範俊生)昨天,市委書記、北京冬奧組委主席蔡奇到延慶賽區檢查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籌辦工作。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籌辦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始終堅持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加強統籌調度,保證過硬質量,全力以赴做好各項籌辦工作,為辦成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打下堅實基礎。市委副書記、市長、北京冬奧組委執行主席陳吉寧一同檢查。
  • 打造專業化國際化冬奧人才
    北京冬奧組委自組建以來,高度重視人才工作,牢固樹立「大人才觀」,注重統籌國內外兩類人才資源,積極創新人才政策和體制機制,狠抓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引進與培養,建立完善籌辦人員教育培訓體系,努力為奧運主辦城市留下豐厚人才遺產,不斷提高冬奧人才工作成果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
  • 海陀山上「聽風觀天」——揭秘延慶冬奧氣象服務團隊背後的故事
    為此,延慶賽區冬奧氣象服務團隊放出了他們的「大招」——「立體、秒級」氣象站,「百米級、分鐘級」的預報。這些「大招」的背後必定是整個團隊的「苦練」,中國天氣網為你揭秘冬奧會氣象服務背後的故事。
  • 冬奧新航程 一起500天
    首架冬奧主題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
    中國日報記者魏曉昊 攝中國日報北京9月5日電(記者 孫曉晨)9月22日是北京冬奧會倒計時500天,為了迎接冬奧會籌辦進程中這一重要時間節點,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首架主題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於今天上午在首都國際機場正式亮相併飛往成都完成首航
  • 冬奧籌備衝刺年的任務清單
    新京報訊(記者 吳為)2021年是北京冬奧會籌辦的最後一年,可謂是「衝刺」之年和「決勝」之年。在抗擊新冠疫情的同時,籌辦好一場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奧盛會,在世界奧林匹克歷史上,將是一件壯舉。目前,籌辦工作已經取得了重要的勝利。冬奧會的所有競賽場館都已經完工交付。
  • 迎冬奧冰雪藝術展開幕 免費參觀活動等你來
    11月27日,「冬奧節拍2020——迎冬奧冰雪藝術展」在中華世紀壇開幕,本次展覽為公益活動,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藝術展現場此次活動由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和北京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主辦,旨在為更好地普及推廣冰雪文化,激發全社會對冰雪運動的熱情,形成獨具特色的北京冬奧遺產,進一步營造全民迎冬奧、參與冬奧的良好氛圍,助力2022年冬奧會籌辦。
  • 北京冬奧組委官網改版升級:視覺設計、技術創新雙重突破
    北京冬奧會、冬帕運會的籌辦工作即將進入衝刺階段,競賽場館全面完工,場館團隊陸續就位,重要的裡程碑任務逐項落實。北京冬奧組委官網作為冬奧組委對外發布信息的權威渠道、展示冬奧籌辦和賽區文化的重要窗口、國內外網友參與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的共享平臺,將承載更重要的網絡宣傳功能和任務。
  • 北京冬奧組委成立五周年:「拼圖高手」終長成
    轉年5月,北京冬奧組委首批工作人員入駐首鋼園區。5年來,冬奧組委由最初9個部門、2個運行中心,發展壯大到20多個內設機構,確定了57個業務領域,紮實推進3000餘項裡程碑任務,在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下,籌辦工作有序開展。
  • 河北崇禮搶抓冬奧籌辦契機發展冰雪產業 深耕雪經濟 唱響四季歌
    核心閱讀以冬奧會籌辦為契機,河北崇禮的冰雪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冰雪運動迅速普及。近兩年,崇禮探索從滑雪產業向戶外運動休閒產業延伸,從雪季運營向四季拓展。入冬以來的幾場大雪,為河北崇禮這座塞外山城披上了厚厚「冬衣」。
  • "拼圖高手"終長成 記北京冬奧組委成立五周年
    轉年5月,北京冬奧組委首批工作人員入駐首鋼園區。5年來,冬奧組委由最初9個部門、2個運行中心,發展壯大到20多個內設機構,確定了57個業務領域,紮實推進3000餘項裡程碑任務,在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下,籌辦工作有序開展。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曾說,奧運會可能是這個星球最複雜的一項活動,仿佛一個巨大而又非常困難的拼圖遊戲。5年,「拼圖高手」終長成。
  • 《冬奧場館巡禮》系列第13集:「雪如意」點亮崇禮 冬奧光芒閃耀群山
    國家跳臺滑雪中心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工程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競賽場館,它的頂部與底部落差達160多米,因外形酷似中國古代象徵吉祥的擺件——如意,而得名「雪如意」,「雪如意」也是我國最具辨識度的冬奧地標式建築之一。
  • 張家口市「冬奧 我來了」 全民K歌線下海選來啦
    張家口市「冬奧 我來了」 全民K歌線下海選來啦 2020-10-16 16: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可持續理念辦冬奧:清華建築設計研究院匠造張家口賽區冬奧場館
    中國網財經12月21日訊(記者 魏國旭)雖然距2022年冬奧會開幕還有四百多天,但張家口冬奧賽區場館已完成主體施工,主要場館正為即將到來的冬奧測試賽做準備。  據了解,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由清華建築團隊引領全部規劃設計。
  • 揭秘冬奧延慶賽區氣象預報:肩扛騾背建氣象站 可觀測「秒級風」
    小海陀山冬季較乾冷 天氣預報最關鍵的是風速 12月初,海拔超過2000米的海陀山已經出現積雪,從延慶城區就能遠遠地看到著名的「海陀戴雪」景觀。再過400多天,各國名將將匯聚於此,爭奪高山滑雪和雪車雪橇項目的冬奧會獎牌。
  • 張家口借力冬奧發展「零度以下經濟」
    冰雪「冷資源」變成產業「熱經濟」——張家口借力冬奧發展「零度以下經濟」中青在線北京12月20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梁璇文/攝)河北省張家口市與北京冬奧組委於12月19日在北京聯合召開「借力冬奧 推動零度以下經濟發展」新聞發布會,張家口市市長武衛東透露,目前,張家口市76個冬奧項目已開工65個,列入今年計劃的22個項目已經全部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