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彩票管理部門的一個會議值得關注,因為涉及「彩票十四五」規劃,而該規劃將影響未來五年中國彩票市場走向。
處理好實體渠道銷售和網際網路發展關係
新華論彩獲悉,12月9日至11日,總局彩票中心在海南海口召開以「十四五」體育彩票發展規劃為主題的戰略研討會,並徵求對「十四五」體育彩票發展規劃意見。
值得注意的是,會議上,體育總局副局長楊寧指出,在規劃研究和編制中,要認清體育彩票發展形勢,堅持問題導向,切實處理好兩方面七個關係:
從政治的高度要處理好博彩性和公益性的關係、高銷量和高風險的關係;從管理的角度要處理好小中心和大市場、多網點銷售和小群體購買、實體渠道銷售和網際網路技術發展、公益彩票與打擊地下非法彩票、公益金貢獻與公益宣傳之間的關係。
這段表述中出現一個新提法,即處理好「實體渠道銷售和網際網路技術發展」的關係。
怎麼理解?
提到網際網路技術,可能不少人第一反應會想到「網際網路彩票」。網彩是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改造彩票行業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網彩大概誕生於2003年,由500彩票開創,隨後迎來了10多年高速發展,到2014年銷量高達800多億,約佔當年總銷量超過20%。
因為混亂無序,2015年網彩被國家叫停。2018年10月1日,《彩票實施管理條例》修訂版實施,當中規定「擅自利用網際網路銷售的福利彩票、體育彩票」,正式宣布網彩死亡。
體育總局副局長楊寧的發言,是不是意味網彩有可能重啟?
並非如此!我們應該解讀為,網際網路技術發展對實體渠道銷售,有好有壞(好更多),要利用好的一面,同時也要預防不良影響。
好的一面:提升實體店銷量
其實,很多實體店已經在使用網際網路技術了,就是以微信/支付寶為代表的網絡支付,非常便捷高效。
但網際網路技術遠不止網絡支付,它包括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這些技術已經滲透到生活方方面面,如電商購物App會根據你的搜索和購買記錄推送商品,新聞資訊App會根據你的閱讀喜好,個性化推送信息,背後就在大數據在起作用。
據說中國有2億彩民,但具體購買方式、金額是什麼情況?沒人知,就連彩票中心也說不清楚。
如果我們能藉助大數據,分析彩票實體店的人流量、購買喜好、購買金額等,無疑對於何去做營銷、品牌有著很實用的指導作用,從而有助於提升銷量。
說到網際網路技術,不能不談「彩票O2O」。
「彩票O2O」,即線上接單線下出票,現在最常見的是業主通過微信接收彩民發來的號碼和購彩款,出票後再將彩票照片發回到彩民。
很早前,彩票中心就明確「彩票O2O」不合規,但目前不少業主都在用這種模式銷售彩票,尤其是合買。在個別實體店,來自「彩票O2O」的銷量佔比甚至超過一半。
當然,「彩票O2O」也可能會引發糾紛,如業主來不及出票,但中了獎;業主打錯了號碼,彩民沒有核對;業主出了票,彩票也中獎了,但彩民沒給錢……但就糾紛數量和後果而言,還處於可控範圍內。
體育總局副局長楊寧在發言中還提到,「要堅持求真務實,充分研究論證,制定出適應新時代新形勢發展的「十四五」體育彩票發展規劃」。
從「求真務實」「適應新時代新形勢發展」等去考慮,「彩票O2O」已經事實存在,且能提升實體店銷量。
那麼,彩票管理部門是不是應該正視它的存在?是不是應該制定政策去規範風險,而非一味禁止?
不好的一面:非法網絡彩票「殺傷力」大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發展成熟,網民人數增多,這幾年,私彩、黑彩、博彩等非法網絡越來越猖狂。
不久前,檢察日報披露一起特大跨國網絡賭博案,註冊會員超50萬人,投注額超300億元,月盈利1000多萬元,29個賭博網站站點,犯罪團夥員工超400人……
非法網絡彩票危害很大,導致實體店銷量流失,導致國家彩票公益金流失,使國家正規彩票聲譽受影響。
因此,最近幾年,各省彩票中心都加大了打擊非法網絡彩票力度,但由於彩票中沒有執法權,還得跨部門合作,打擊起來很難。
彩票「十四五」:借力網際網路技術實現高質發展
網際網路技術推動時代發展,任何一個行業都不能置身事外。
中國彩票雖然發展三十餘年,但基本上還是一個傳統行業,與網際網路技術連接的地方不多。又因為缺少網際網路技術的幫助,管理全國幾十萬家實體店和數十萬從業人員,相當困難。
當年,如果能將各大彩票網站接入國家的監管體系,也許它們就不會出亂子,網彩也就不會被關停。
彩票「十四五」,如果想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減少負面影響,必然要借力網際網路技術,為傳統彩票行業賦能。這種趨勢在國外彩票業越來越明顯。
近期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