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0年代開始,日本動漫傳到我國也有近40年了,很多同學希望從事動漫行業,而自主性更多的漫畫行業十分火熱。如何成為一名漫畫家呢?小編的有漫畫編輯的經驗,業餘總結了幾個如何走上漫畫家之路的問題,在這裡為大家分享一下。
一、如何進入漫畫行業?
漫畫行業的基本職位有3大類:漫畫家(主筆)、助手(描線、上色)、編輯(對接出版)。在漫畫《食夢者》中,真誠就是畫技擔當,高木就是文字編劇。他們二人的分工經歷了一兩年的磨合才確定下來。相比之下,動畫行業的分工特別多樣化,畫技集中的職位是動畫師、人設、總監,《白箱》中非常詳細,但國內一般是3d動畫為主,因此最考驗美術功底的職位還是美術組。而且動漫行業中多數職位是可以共通的,動畫向下兼容漫畫。
至於如何入行呢?小編舉三個例子。一是小編合作的漫畫主筆,男,35歲以上,小時候開始學漫畫,有近30年學習漫畫歷史與相當豐富的真人電影項目分鏡師經驗,一手古風漫畫達到日漫級。在國內這是最比較理想的路線,畢竟國情在這裡。
還有一位是小編合作的漫畫師,25歲以上,小學學漫畫,中學是普通教育,大學考的是設計專業,畢業以後從事漫畫工作。有深厚的線條功底,色彩、分鏡尚欠火候。
另一位是小編的同事,喜歡看日漫,大學畢業後自費在培訓基地學的,一年動輒幾萬,可以貸款與分期。專業底子2年左右,能保證基本就業。
以上是職業漫畫師的幾種入門方式:1美術科班出身;2大學換專業;3進入社會後自費。具體步驟一般是學到一定程度,或者自己投稿,一旦出道就是漫畫家(如進擊的巨人主筆畫工就很一般)。當然可能性不大,還是從漫畫助手開始的多。
小編的編輯工作不需要美術功底還好,但從事職業漫畫師的要求就是真的了,這個行業十分現實,什麼能力水平一動手就能看出來。
二、漫畫家賺錢嗎?
坦白講,漫畫行業的收入其實不咋地,主要是附加值。小編合作的主筆每畫一張精草,就是分鏡和比較清楚的草稿,價格是200,每天能畫兩頁,也就是400,那麼每個月就是9000左右(周末放假),辛苦點可以上萬。聽起來不低了,但小編合作的主筆可以說是大材小用,如果是參加電影項目,一個月幾萬都沒問題,項目的吸引力是關鍵。
而助手呢?北京地區描線一頁110,上色80,也可以講價。根據幾線城市有幾千塊錢的區別,比如哈爾濱市描線價格就是60~80,大約減少三分之一。按照月薪計算,在有五險一金的情況下是4000~6000.
但這是有一定規模的漫畫工作室,助手也分成漫畫師級別與新人,如果描線和上色還不成熟,可能月薪只有2000左右,在北京是要自己搭錢的。
有賺錢的嗎?
當然有,比如接廣告分鏡,一格就500。但都屬於業餘,主業的話,收入體系還很複雜。
平臺。
以前漫畫平臺有點擊率分成,現在是沒有了。以夏達為例,漫畫家的收入有幾個組成部分:
1、漫畫雜誌稿費。(好時候是每頁400以上,與漫畫家成本基本一致,根據名氣分級別)
2、單行本版稅。這是一個大項目,比如一本漫畫師賣10塊,版稅大約1元左右,扣各種稅後算0.5元,能賣出去100萬本就能發一筆了。不過現實是能出單行版的都沒幾個,屈指可數。
3、平臺給錢。如果與國內幾大漫畫平臺籤約,又被評為大作,那麼漫畫家一般是有年薪的,幾萬到以上,也就維持個成本。
4、改編動畫、電影、遊戲。這些才是大宗,但一般著作權都籤給漫畫平臺了,也就給15%的分成。如果是自己出版的沒籤約獨家,那麼分成會高很多。熱門的頂級作品改編費有幾百萬。只不過,畫出爆款這種事得天時地利人和,數量很少。
如果以小時算工資,漫畫師收入與一般平面設計師相比還低了不少,新人經常被老闆以夢想和環境忽悠,可以穿蘿莉裝上班也是有代價的。
三、漫畫家是在家上班好還是在公司?
其實小編覺得最大的區別是管理效率問題,宮崎駿也在公司上班。但是漫畫家有獨特的屬性問題,那就是作品的藝術性離不開個人精神,到公司上班畫的是別人的作品,不是成人、暴力,就是兒童教育,和自己的情懷有關嗎?
小編的建議是,如果是科班老手自然無需多言,一邊打工磨鍊一邊業餘準備都很自如。如果還是在觀望是否入行,建議還是選擇業餘漫畫家最好。哪怕一天畫半頁,三年下來也是一部大作品,到時候投稿再看效果是一樣的。即使畫技不成熟(成熟畫技大約要3000個學時,每天學10個小時也得一整年,只學到分鏡則快些)但分鏡和故事的光芒無法掩蓋。
可一旦入行全職,低收入+年齡+家庭+放價都是壓力,畫畫的滿足感、成就感都少了,題材還不是自己的,最後可能署名都沒有。
如果真的是漫畫天才,又何妨業餘畫幾年,待出道出名以後再轉為職業呢?情懷豈可不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