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打工人":多家公司虧損 萬達院線業務遭重創

2020-12-11 網易財經

(原標題:影視「打工人」:15家公司前三季均虧損|界面新聞 · 娛樂)

從整體財報來看,影視公司都基本處於創傷後的恢復期,後寒冬時代的影視公司想要重回正軌,持續的高質量作品輸出必不可少,無論是拉動影院上座率,還是製造話題拉動營收,「內容為王」的原則不會變。

《風平浪靜》海報

經歷了疫情的2020年,對於任何一家影視公司來說,都是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難。

國內電影院在關閉半年後,迎來復甦一季,但已經步入賀歲檔周期的國內電影市場表現依舊不溫不火,每日大盤票房維持在3000萬上下。

近期,20家上市影視公司第三季度財報披露完畢。前三季虧損的影視公司多達15家,其中萬達電影虧損高達20.15億位居首位,主打電視劇業務的華策影視則盈利2.03億元。

第四季度和賀歲檔不僅是各公司業績翻盤的最後希望,同時也關係多家影視公司的前途命運,如若連續兩年虧損,萬達電影就將會「被ST」,而華誼兄弟也面臨著將被退市的風險。

在這個重要的檔期節點,我們不需要「風平浪靜」,更渴望「人潮洶湧」。

院線業務遭重創 萬達押寶未來

三季報顯示,萬達電影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2.14億元,淨利潤虧損高達20.15億元。

由於去年的萬達電影就巨虧47.29億元,依據深交所「連續2年淨利潤為負」就要被特別處理成為「ST股」的規定,如若今年第四季度萬達不能創造奇蹟,或許將會變成「ST萬達電影」。

就在情勢危急之時,11月9日晚間,萬達電影發布《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及上市公告書》,宣布完成募資總額達29.3億元,這是今年以來影視行業首家完成定增的公司,也是A股影視行業史上最大的定增項目。

此次定增鎖定期為6個月,萬達將用於新建影院、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及償還資金,受此消息影響,11月10早間開盤,萬達電影一度漲停。

今年的萬達電影可謂流年不利,在市場業務上的表現亮點寥寥,多年前布局的海外院線產業,如今已經成為了巨大的拖累。

2012年,萬達集團豪擲26億美元收購AMC娛樂100%股權,萬達電影也一躍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影院線營運商。

此後多年,萬達繼續秉持「買買買」的經營理念,在接連收購Odeon、UCI、armike等影院後,AMC也成為了全美最大的院線公司。

疫情襲來,AMC曾經引以為傲的規模優勢,突然變成了公司的巨大軟肋。

今年年初,AMC宣布關閉1000家影院,此後又解僱了多名企業員工,並啟動了影院高管減薪計劃。即便如此,AMC近期還是傳出了資金告急的消息。有華爾街分析師表示,AMC的破產幾乎已成定局。

美國市場的局面水深火熱,國內的生意同樣不好做。萬達目前在國內有超過600家影院,疫情停業期間,萬達影城折舊、租金、員工薪酬、財務費用等固定成本較高,這讓其營收業績遭遇較大衝擊。

與此同時,在影視業務板塊,萬達也沒有拿得出手的亮眼成績。雖然有電影《金剛川》,萬達電影也有聯合出品,但鑑於此片目前未達10億的票房體量,對於巨虧的萬達電影來說猶如杯水車薪。

隨著《唐人街探案3》宣布定檔2021年的春節檔,這近乎宣布萬達電影已經徹底放棄了今年的電影市場。

在9月份,萬達影視集團的公布2021-2022年度片單裡,一口氣發布了《唐人街探案3》《快把我哥帶走2》《尋龍訣2》《鬼吹燈之天星術》《誤殺2》《想見你》等40餘部影視新作項目。

萬達影視業務押寶未來兩年,今年的賀歲檔已為棄地,萬達電影發布公告稱第四季度經營將回歸正常,但在大盤低迷的情況下,萬達回血將十分有限。

《八佰》難救華誼 第三季度仍然虧損

8月21日,此時距離影院正式復工剛剛過去一個月。

去年宣布撤檔的《八佰》在這天正式上映。影片一舉打破了市場陰沉已久的低迷氛圍,在當時限制30%上座率的情況下,最終累計超過31億,成為2020年全球電影票房冠軍。

《八佰》不僅提振了整個電影市場的信心,更給了處於水火之中的華誼兄弟一針強心劑。

作為曾經的創業板影視第一股,過去兩年,華誼兄弟分別虧損了10.9億和39.6億元,如果連續三年出現虧損,華誼也將面臨退市的風險。

華誼的癥結不在於持續的虧損,而是看不到希望。在《手機2》和《八佰》接連宣布撤檔後,華誼手上能打的牌已經不多了。徐克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票房遇冷,馮小剛的《只有芸知道》表現平平,王牌盡出但依然不見收效,這讓曾經風光的華誼無奈逐漸走向邊緣化。

華誼兄弟的三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07億元,同比下滑31.51%,淨利潤虧損3.26億元。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季度華誼實現了7.83億元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5.02%,這主要得益於《八佰》為華誼帶來的近6億元分帳收入。

但同時,華誼兄弟第三季度還是出現了9456.3萬元的虧損,這主要是受對海外合資公司Brothers International LLC的股權處置確認了非經常性投資損失的影響。

縱觀前三季度的表現,華誼主要支撐點仍然是影視業務,營收佔比89.88%。此前高調進軍的品牌授權和實景娛樂只佔4.92%,網際網路娛樂佔比4.59%。但在影視業務方面,華誼的《九指神丐》《人間煙火花小廚》《古董局中局之鑑墨尋瓷》等網劇均表現平平,沒能引發市場浪花。

很顯然,只有一個《八佰》,根本救不起深陷泥沼的華誼。

華誼同時也參投了電影《金剛川》,與萬達一樣,這能帶來的營收十分有限。華誼出品的《侍神令》已經宣布定檔2021年春節檔,此後,陸川的《749局》、周星馳的《美人魚2》、馮小剛的《春天一歲》等都華誼重點項目,均不容有失。

加碼動畫 光線穩健持續發力

過去一個月,光線傳媒的股價從最高的16.66元跌至11.81元,市值蒸發了約140億。

數據顯示,光線傳媒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4.81億元,同比降80.46%;歸母淨利潤為6372.02萬元,同比降94.26%。

今年前三季度光線傳媒研發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61.16%,而這些資金大部分被用在了公司的動畫製作業務上。

光線在2015年成立了專攻動畫電影的製作的彩條屋影業,《哪吒之魔童降世》便是彩條屋孕育四年的作品,電影50.35億的驚人票房讓光線首次嘗到了甜頭,此後光線在動畫業務的持續加碼也在情理之中。

2012年《泰囧》讓光線傳媒一戰成名,布局多年後,光線終於再次迎來大爆款,那就是去年暑期上映的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隨著《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的水漲船高,光線傳媒的股票也跟著應聲上漲,甚至一度超過萬達電影,成為影視股的龍頭老大。直至今年,疫情讓各大電影公司幾乎都徹底歇菜,但光線還憑藉《哪吒》的衍生品開發小賺了一筆。

由於沒有影院、院線類的重資產,輕裝前行的光線傳媒雖然營收大幅下滑,但依然可以小賺一筆。光線的營收主要來自上半年跨檔期的電影《誤殺》,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衍生品開發,以及影院復工後上映的《八佰》《蕎麥瘋長》《我的女友是機器人》等,這些影片都有光線的參投或代理獨家發行。

同時,國慶檔票房超過15億元的《姜子牙》,其營收尚未計入前三季度,但根據《姜子牙》目前的市場表現,該片能為光線帶來的營收大概在4億元左右。

在《姜子牙》的片尾,光線還放出了下一部影片《深海》的彩蛋,除此之外,《大魚海棠2》《西遊記之大聖鬧天宮》等動畫電影也準備與觀眾見面。

電視劇業務打開局面 華策影視逆勢盈利

在影視公司的三季報中,華策影視的表現最為突出。

華策前三季度共實現營收18.94億元,同比增44.6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3億元,同比增長736.72%。

作為老牌影視公司,華策的年度劇集產量多年來居影視公司第一位,並且常有爆款輸出。

今年的華策有古裝言情劇《錦繡南歌》,都市職場劇《平凡的榮耀》,以及青春成長治癒題材的《以家人之名》,類型多元且市場反響不俗。

在儲備待播項目方面,包括《八零九零》《親愛的,摯愛的》《你是我的城池營壘》《鏡·雙城》《有翡》等多部劇作已進入各大平臺、衛視片單。

在電影方面,華策影視也有重要布局,不僅參投了近期的熱門電影《金剛川》,明年春節檔,由華策主投主控的電影《刺殺小說家》也將上映。

在電影市場遭受巨大衝擊的背景下,主打劇集的華策影視逆流而上,交出了一份成績穩定的答卷,這雖然並不令人意外,但也堪稱難得的驚喜。

北京文化虧損1.17億元 徵戰賀歲檔

在2019年巨虧23.06億之後,2020年北京文化前三季度再遭打擊,各項業務全面下滑。

財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北京文化實現營業收入僅有0.13億元,同比大減98.15%,歸母淨利潤虧損1.17億元。業績下滑同時,北京文化的資金鍊也隨之收緊,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由2018年的24.22%上升到今年三季報時的52.81%。

截至目前,北京文化主控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報收票房27.62億,預計將會讓北京文化的最終業績扭虧為盈。

在待映片單方面,北文出品《沐浴之王》已經宣布定檔12月11日,《你好!李煥英》定檔2021年春節檔,以及總投資近30億的《封神》系列,也將會在明年與觀眾正式見面。

年度最大贏家 芒果超媒

背靠湖南廣電的強大後臺資源,芒果超媒時常上演「以小博大」的神奇戲碼。

根據財報顯示,芒果超媒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4.71億元,同比增長15.0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6.12億元,同比增長65.39%。

主打自製內容的芒果超媒最大優勢在於低成本投入,無論是劇集和還是綜藝,總能收穫意外的驚喜。今年大火的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幫助芒果超媒股票大漲,站上千億市值的新臺階,《下一站是幸福》《以家人之名》《親愛的自己》《琉璃》等劇集也是話題度頗高的大熱作品,這讓芒果TV的營收大幅增長。

在此後,芒果還在孵化《乘風破浪的姐姐2》《披荊斬棘的哥哥》等潛力綜藝方面,發布了全新的「季風計劃」短劇場,計劃共打造十部短劇,每季12集。

影院關閉半年 文投控股、橫店影視、金逸影視遭遇寒流

2020年前三季度,文投控股實現營收2.82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同期減少80.6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為7.88億元,淨利潤同比減少1860.57%。

文投控股在三季報中稱,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同比減少80.64%,主要由於受新冠疫情影響,影城於1月下旬至7月中旬暫停營業,導致報告期內收入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

截止2020年9月30日,橫店影視在全國共有銀幕7.03萬塊,前三季度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75.63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84.20%,這讓橫店影視營收銳減。

影院復工復產後,橫店影視繼續加碼布局院線產業,第三季度新開新開直營影院16家,新增銀幕102塊。今年前三季度,橫店影視實現營業收入3.99億元,同比減少81.2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虧損3.68億元。

同樣主營院線影院的金逸影視也遭遇業績下滑,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約2.20億元,同比下降85.90%;淨虧損約4.06億元,同比下降487.33%。

慈文傳媒、華錄百納表現不佳 淨利潤出現負增長

前三季度,慈文傳媒的主要營收項目有《三叉戟》《重啟之極海聽雷》《勝算》及《中國夢之聲·我們的歌》,由於市場表現不佳,營收出現大幅下滑。

慈文傳媒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38億元,同比下降60.2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1828.25萬元,去年同期淨利8989.12萬元。

華錄百納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363.3萬元,同比減少84.5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3509.71萬元,同比減少61.53%。

對於營業收入較上期減少的原因,華錄百納方面表示,主要系報告期內項目進度延後,劇目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所致。

歡瑞世紀、唐德影視、幸福藍海 虧損持續加重

歡瑞世紀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僅1719萬元,同比下降87.49%;淨虧損約1.48億元,同比下降2716.26%。

歡瑞世紀表示,營收減少原因主要是部分播出項目劇集減少及項目周期影響,公司影視劇銷售收入及藝人經紀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減少。

2018年虧損9.27億,2019年虧損10.07億元,如果連續三年不能盈利,唐德影視將面臨直接被退市的危險。如今被《巴清傳》拖累的唐德影視疲態盡顯,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70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虧損8370萬元。

前三季度,幸福藍海參投了《冰糖燉雪梨》《三叉戟》《灣區兒女》《幸福還會來敲門》等作品,但難以對公司營收產生決定性影響。幸福藍海2020年前三季度共實現營業收入2.17億元,同比減少84.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2.75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673.66%。

隨著影院正式復工以來,影視市場的回暖跡象明顯,從大銀幕到小螢屏均有爆款作品出現。作為影院復工後的第一份重要財報,影視公司的三季報對當下市場表現和今後趨勢走向,都具有相當重要的風向標意義。

從整體財報來看,影視公司都基本處於創傷後的恢復期,後寒冬時代的影視公司想要重回正軌,持續的高質量作品輸出必不可少,無論是拉動影院上座率,還是製造話題拉動營收,「內容為王」的原則不會變。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在經歷了最困難的一段時期後,影視市場接下來的表現值得期待。

本文來源:界面新聞 責任編輯:陳合群_NB12679

相關焦點

  • 影視「打工人」:15家公司前三季均虧損
    近期,20家上市影視公司第三季度財報披露完畢。前三季虧損的影視公司多達15家,其中萬達電影虧損高達20.15億位居首位,主打電視劇業務的華策影視則盈利2.03億元。 第四季度和賀歲檔不僅是各公司業績翻盤的最後希望,同時也關係多家影視公司的前途命運,如若連續兩年虧損,萬達電影就將會「被ST」,而華誼兄弟也面臨著將被退市的風險。
  • 院線影院停擺80多天 5328家影視公司註銷
    數據顯示,2020年初至今,已有5328家影視公司註銷或吊銷,是2019年全年註銷或吊銷數量的1.78倍。另外一些仍在堅持的院線類上市公司則業績遭受重創。 註銷的5328家影視公司基本上為中小型影視公司,自有資金短缺、現金流緊張,抵禦市場風險能力較弱,業內人士認為,對於中小型影視公司來說,註銷也許不是壞事,現在或者早一點註銷公司,就相當於止損。
  • 萬達影視虧損16億,北京文化慈文歡瑞無一盈利
    據觀察者網統計,目前已有七家影視公司發布2020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除完美世界和芒果超媒逆勢實現盈利外,萬達、金逸、北京文化、慈文、歡瑞世紀均報虧損。 其中,院線發行、放映公司虧損嚴重,萬達影視虧損高達16億元,金逸虧損超過3億元,北京文化、慈文、歡瑞世紀等虧損相對較窄。
  • 冰與火的一季度,遭重創的上市影視公司到底虧了多少錢?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影視公司的業務按下「暫停鍵」,全國影院票房幾乎歸零,大量劇組暫停工作,不少公司已經難以為繼。數據顯示,2020年初至今,有5328家影視公司註銷或吊銷,是2019年全年註銷或吊銷數量的1.78倍。今年前兩個月,影院類企業新增不到8000家,與2019年同期相比,新增數量下滑25%。
  • 17家影視公司Q1季報大起底:多家虧損,這四家反而業績上漲?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寫稿時間,一共17家影視公司發布業績預告,數據裡分野迅速出現:光線傳媒、北京文化、華誼兄弟等傳統電影巨頭業績下滑或虧損(院線股具體文章:停業84天,電影院進入「生死時速」可以看出的是,疫情之下,院線停擺洗牌,電影公司們Q1業績受到嚴重影響,除了光線傳媒因為《新世界》等電視劇收入、電影衍生等收入保持了盈利,其他電影公司處境都並不樂觀。出乎意料的是電視劇公司,除去完美世界、芒果超媒兩家擁有「外掛」(遊戲業務、芒果TV)的公司,華錄百納、華策影視也因為Q1硬廣投放、電視、電影等確認收入維持了盈利。
  • 影視公司三季報超83%虧損,四季度還剩40多天,拿什麼「力挽狂瀾」?
    根據Choice數據,24家影視公司中,只有4家前三季度淨利潤為正,也就是虧損率超過了83%。圖片來源:每經資料圖影視公司的兩極分化也趨於擴大。截至三季報時間(9月30日),光線傳媒以488億元的市值登頂影視上市公司,遙遙領先第二名300多億元市值的萬達電影和第三名200多億元市值的中國電影。另一方面,有9家影視上市公司的市值跌落至不到40億元,而不足光線傳媒市值十分之一的公司已達到13家。截至11月17日上午發稿,萬達電影市值427億,光線傳媒市值353億。
  • 影視行業大佬離職潮?萬達影視高管被裁,華誼董事辭任
    疫情期間,影視行業一度出現暫停,至今仍有影視項目還未開機和復工。據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初至今,已經有6000餘家影視公司註銷或吊銷。隨著今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紛紛出爐,30家已經披露一季度業績報告或預告的影視傳媒公司中,有22家公司出現虧損,且大部分公司是首次出現虧損。
  • 後疫情時代,院線公司的生意愈發難做了
    生存難,是今年所有院線公司都在面臨的難題,開年至今,萬達電影、金逸影視、橫店影視、幸福藍海、上海電影等9家院線企業的淨利潤虧損累計已超45億元。從2020年三季報來看,院線公司的拐點仍未出現。據證券日報報導,月初全國各地多家泰禾影城已經暫停營業,當時僅上海泰禾巨幕影城還在正常經營,不過據該影城員工透露:「我們現在是國管影城,不是泰禾的了。」 當時,外界有「北京泰禾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或將解散,多地泰禾影城已經通知員工」的傳聞,對此泰禾影城給出的回應是:「因公司經營戰略調整暫停營業。」北京泰禾影視文化正是泰禾系各地影院管理公司的控股方。
  • 疫情下的影視行業:6家公司累計預虧超10億,華誼兄弟陷退市危機
    如何化解危機,重塑核心業務,成為當下影視公司面臨的關鍵問題。一季度6家影視公司累計預虧至少10億元目前已有多家公司公布了一季度的業績預報,記者統計,已披露一季度業績預告的影視公司包括萬達影業、華誼兄弟、金逸影視、華策影業、唐德影視、華錄百納、光線影業、北京文化、幸福藍海。
  • 影視行業正加速回暖|影視公司|定向增發|唐德影視
    隨著多部影片陸續登陸銀幕,有望進一步刺激電影市場的快速回暖,預計影視公司業績將得到進一步改善。來源:傳媒內參在經歷熱錢湧入、資本退潮後,影視行業加速擠出泡沫,正處於資本重構、產業升級的過渡期,而受疫情影響,院線停擺半年之久,影視公司也再次遭遇重創。隨著後疫情時代到來,影視行業慢慢恢復常態,在資本市場動作頻頻,發展逐步回歸正軌。
  • ...首度虧損即近50億!行業龍頭萬達電影直面至暗時刻丨財報AlphaGo
    來源:投資時報身為院線龍頭,萬達電影在2019年歸母淨利潤為-47.29億的基礎上,2020年一季度繼續虧損5.5—6.5億元。但擴張仍在繼續,萬達電影還能堅持多久?4月21日晚,院線龍頭萬達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萬達電影,002739.SZ)圍繞2019年年報一口氣發布了34條公告。報告顯示,萬達電影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54.35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7.29億元,這是自2015年上市以來,萬達電影首次出現虧損。
  • 萬達再陷困局 萬達寶貝王、萬達電影等幾大業務錄得虧損
    來源:一財網幾大業務錄得虧損,萬達再陷困局本來已經緩過來的萬達,在疫情的衝擊之下又略顯疲態。董事長王健林處置海外資產與當年處置文旅城一樣乾脆,這一芝加哥物業曾被萬達寄予厚望,然而受困於2017年股債雙殺的風波,萬達在一次性打包出售文旅城之外,又陸續處置旗下海外資產,而芝加哥大物業是萬達酒店旗下所剩最後一筆海外業務。
  • 深度解析:為什麼萬達院線中止併購傳奇影業?
    這個公告與一個月前萬達院線的表態發生了180度大轉彎:就在6月29日,萬達院線還宣布,正在積極推進上述重組相關工作,而且表示,「截至目前,公司董事會未發現可能導致上市公司董事會或者交易對方撤銷、中止本次重組方案或者對本次重組方案作出實質性變更的相關事項。」
  • 泰禾影城全面關店:後疫情時代,院線公司的生意愈發難做了
    生存難,是今年所有院線公司都在面臨的難題,開年至今,萬達電影、金逸影視、橫店影視、幸福藍海、上海電影等9家院線企業的淨利潤虧損累計已超45億元。從2020年三季報來看,院線公司的拐點仍未出現。據證券日報報導,月初全國各地多家泰禾影城已經暫停營業,當時僅上海泰禾巨幕影城還在正常經營,不過據該影城員工透露:「我們現在是國管影城,不是泰禾的了。」當時,外界有「北京泰禾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或將解散,多地泰禾影城已經通知員工」的傳聞,對此泰禾影城給出的回應是:「因公司經營戰略調整暫停營業。」北京泰禾影視文化正是泰禾系各地影院管理公司的控股方。
  • 上半年虧損近15億元 萬達電影負重前行
    以萬達影院為例,自今年年初疫情暴發以來,全國院線停擺;海外影城也受疫情影響,在3月底暫停營業。國內外的嚴峻形勢導致萬達影城全部停業,並且公司原計劃上半年上映的影片均未能如期上映。而院線又是典型的重資產業務,員工薪酬、影院租金等剛性財務成本在持續支出,導致影院虧損嚴重。不過隨著影視業逐步復甦,各大院線也陸續開業。
  • 橫店影視1.02億併購兩家出品公司 院線公司向上遊拓展已成趨勢
    橫店影視方面表示,本次交易前,上市公司主要從事院線電影發行、影院電影放映及相關衍生業務,其主營業務集中於影視行業產業鏈下遊。通過本次交易,上市公司業務範圍將向產業鏈上遊擴展,增加影視投資、製作及發行等業務,在穩定放映端的基礎上逐步發力內容製作端和發行端,使公司收入來源更加多元化。
  • 疫情風暴中的影視公司:誰是倖存者
    來源:一財網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影院停業、影片撤檔成了影視公司困境的開端。在影院沒有觀眾的3個多月裡,電影從業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壓力。股價一路下行,「跌跌」不休成為常態。19家影視上市公司中,17家公司的股價未能逃脫大幅下挫的境遇,跌幅最大的公司股價在1月23日至3月31日間下行了40%。文投控股(600715.SH)、橫店影視(603103.SH)等院線公司更處於虧損的「重災區」。放映端和生產端的停滯也讓不少影視公司的一季度「顆粒無收」。
  • 2020剛開年,5千影視公司註銷,逾2千影院倒閉,巨頭萬達慘虧6億
    根據《經濟日報》的最新消息,受疫情影響,2020年截止到現在已經有5328家影視公司註銷或吊銷,這個數字是2019年全年的1.78倍。此外,還有2200多家影院已經宣布倒閉,其他的影院則在用裁員、減薪等方法保命。萬達影院同時發布公告,稱其第一季度虧損規模達到5.5-6.5億。
  • 影視業生死時速:超6000家影視公司註銷,有影院經理開始兼職微商保險
    根據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萬達電影(002739.SZ)等4家公司虧損金額均超億元。被寄予厚望的春節檔撤檔,是影視公司一季度業績虧損的主因之一。此前預計大年初一上映的《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等8部春節檔電影,除了《囧媽》轉為線上上映,其餘均選擇撤檔。出品/聯合出品公司涉及光線影業、萬達影視傳媒等公司。
  • 觸目驚心,2019年影視公司淨利潤排行
    在過去的2019年影視類上市公司普遍過得很艱難,老牌影視公司巨虧、跨界影視公司紛紛易主或者剝離影視業務,影視項目上線延期、整體不確定性增加……這些都已經不是新聞,而是盡人皆知的行業集體性困難。 但是仔細看下來,整體的數據還是有些讓人觸目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