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裝訂與大眾閱讀:從捲軸、線裝到熱熔膠

2020-12-25 澎湃新聞

提到大眾閱讀的發展,造紙術與印刷術的進步常常被提及,但其實書籍裝訂技術的進步,也對書的普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收卷、折迭的裝幀方式

在公元前三千年時的兩河流域,人們使用削尖的蘆葦稈或者木條在溼泥板上刻寫文字,然後曬乾或是以火燒制後存放在皮革袋子或盒子中。但在同一時間的埃及,出現了比泥板輕巧許多的書寫介質莎草紙(papyrus),今日西歐語言中「紙」這一單詞就來源於此。人們將莎草根莖切成15到40釐米的長度,然後剖開攤平排列,接著層層交迭,用木板擠出水分,讓莎草層之間密合,再在陽光下曬乾。製作完成的莎草紙頁,可以按需求拼成最多長達40米的捲軸,不過大部分的捲軸長度在四五米。 

約180-185年的古羅馬墓碑,老師與學生坐在中央,手上拿著展開的捲軸,右側一名書僮提著裝著筆墨的小箱子

除了莎草紙,還有以動物皮革製成的書寫材料,稱為皮紙(parchment)。這種皮紙製成的捲軸,成為古代西方普遍的書寫載體。來自公元前約三世紀到公元一世紀的《死海古卷》就大部分以皮紙構成,最長的有8.148米。直到十一世紀,抄本的製作工作幾乎都是在修道院的特殊作坊中完成。各種獸皮先去毛除肉,擱入生石灰中,再繃在框中打磨乾淨,然後裁切,整個過程需數月。完成的皮紙被送往抄寫室,繼續去除雜質,以提高書寫質量。由於皮紙不像莎草紙那樣輕便、容易黏合,因此在製作時,多用動物筋腱製成的線縫合。皮紙製作過程繁瑣,成本高昂,一本中古時的《聖經》抄本就需要殺死200多隻羊。但皮紙可以兩面書寫,比莎草紙有彈性,可以折迭裁剪,裝訂成冊,因此,皮紙後來逐漸取代莎草紙和蠟板,並從捲軸裝進化成線裝,演化成早期的書籍。

用動物筋腱縫合起來的皮紙捲軸書寫的《死海古卷》

中國的捲軸裝始於另一種書寫材料——帛書,由卷、軸、褾、帶四部分組成。有時文章直接書寫在縑帛上,有時則是將一張張寫有文字的紙,依次貼在卷上。捲軸裝的卷首一般都貼著一張叫作「褾」的、質地堅韌而不寫字的紙或絲織品,褾頭再系以絲「帶」,用以保護和捆縛。這種裝訂形式始於周,直到唐代以前,書籍大都為捲軸裝。因此如果看到《三國演義》相關的電視劇或者畫中人物手捧線裝書,其實不符合書籍發展的史實。 

中國捲軸的結構

經折裝是由捲軸裝演變而成的折迭形紙書,受到梵夾裝的影響。梵夾裝最早見於以梵文書寫在貝多羅樹葉上的古印度佛教經典,傳入中國後流行於隋唐時代的中原地區。經折裝則是將寫好的書頁先粘連在一起成長條形,再左右均勻摺疊,最後在首尾兩葉紙上各粘上一張厚紙作為書皮。我們現在購買CD時印著歌詞的可折迭小冊子,或是劇院裡的節目單,都可以理解為經折裝的現代變體。  

梵夾裝的傣文貝葉經

經折裝

唐代還出現了介於捲軸和書冊之間的「旋風裝」。旋風裝外表就是滾動條的樣子,打開時則每頁都能隨意翻看。裝訂時先將書卷按照經折裝的方式折好,再取一張比書頁略寬的長條厚紙做底,將折好的第一頁全部裱粘在底紙的右端,然後將其餘冊頁的右端依次粘在底紙上。日本歷史學者井上進在《中國出版文化史》中推測,旋風裝的流行是因為唐代的科舉制度導致音韻字典類的教輔冊裝書需求量激增,旋風裝雖然裝訂方式不夠典雅,但翻閱迅速。等到印刷術和線裝方式發展成熟之後,旋風裝也就逐漸消失了。

旋風裝敦煌遺書《筮宅兇吉法》

作為縫紉技術的書籍裝訂:線裝的歷史

以繩線綴訂防止散落的裝訂法起源甚早。在文字尚未發明前,人類以實物表達思想之時期,雲南地區的景頗族人便將情人所熟悉的各種樹葉,以花線綑紮成一束防止散落,送給對方傳情達意。

在殷商時,人們以龜甲獸骨作為書寫材料,用線串訂的裝訂法就已出現。在龜尾右下方,常可發現「冊六」、「綸六」、「絲六」等字樣,它們是龜版編號,其作用在排列有序,龜甲中央有孔,以韋編貫穿,防止龜甲散亂。春秋戰國時代盛行竹木簡,當時人每當一篇寫畢,便用絲、麻、皮質料之繩,將「簡」綴編成「策」(冊),用絲繩編的叫「絲編」,用皮繩編的叫「韋編」。圖書基本形制因而產生。因簡策之上容納字數有限,一篇文章通常要分為好幾束,比如《莊子》的《逍遙遊第一》《逍遙遊第二》,所有的簡策全部捲起之後放在「帙」或「囊」中,方便查閱。 

簡策裝

到隋唐時,紙張發明,捲軸、葉子取代竹木簡,但繩線綴編作為書籍裝幀方式依然保存了下來。在敦煌遺書中,所呈現之縫線方式,一般有三種:

第一種的書頁較厚,兩面都有字,對摺後呈現內容相連的四頁,書頁的折縫集在一起作書背,用漿糊粘連,漿糊脫落處用麻線縫住,縫法很隨意,有僅縫一點,有縫上下兩端,還有縫整個書背。

第二種書頁較薄,紙張只有一面有字,沒有字的一面對摺,若干頁對摺之後縫在一起, 加上封面紙,打三眼訂線。這種裝訂方式文字內容連貫,即使縫線斷開,也能方便地找到書頁的正確次序。後來的線裝書也是採用這樣單面書寫印刷,無字一面朝內,有字一面朝外的對摺方式。

這第二種裝訂方式,除打三眼之外與明清之線裝書沒有多大區別,可以說已完全具備線裝書的特徵。

第三種書頁也較厚,幾張集在一起,對摺成一帖,數帖集中在一起,以折縫處作書背,用麻線反覆穿聯綴訂。但因為是幾張書頁迭在一起變成一帖,因此只有最中間的那張紙上的內容是連貫的。宋張邦基《墨莊漫錄》記載:「若縫繢,歲久斷絕,即難次序。初得董氏《繁露》數冊,錯亂顛倒。伏讀歲餘,尋繹綴次,方稍完復,乃縫繢之弊也。」此處所說的一旦縫線磨損斷裂,書頁就會顛倒錯亂的「縫繢」裝,就是指這第三種迭頁成帖的裝訂方式。  

縫繢裝(縫綴裝)

縫繢裝書籍的製作工序多,和一版一印的印本書、線裝書相比,縫繢裝書籍製作慢,技術要求高,而且縫繢裝書籍由於書頁要兩面書寫,若書頁很薄字跡就會洇透,且縫繢時書頁容易被線勒斷。但是宋代以後,為降低製作成本,書籍用紙越來越薄,不能滿足縫繢裝兩面書寫的需要,縫繢裝也就在宋代逐漸為膠粘的蝴蝶裝所替代。

明代之後,以線綴訂方式又重新盛行,但裝訂方式已與訂背的縫繢裝並不相同。自明萬曆至清末的三四百年間,「線裝本」成為中國圖書裝幀的主要形式。線裝與縫繢的區別在於縫線的方法,縫繢是在折縫處連綴,而線裝主要是纏繞書背。兩者在外觀上也有很大的差別,線裝書的線訂在書籍右側,在書皮上面,線露在書皮外面的多,訂進書頁的部分少,翻開書以後,從書裡是看不見線的;而縫繢的書線縫在書背上,露在書外的少,縫進書頁的部分多,翻開書以後,在書頁折縫處是可以看見縫線的。

在世界其他國家,線裝也是歷史悠久的裝訂方式。在皮紙發明之後,公元前200年左右,蠟板作為一種便於塗改、可以反覆使用的書寫材料,在羅馬和希臘流行了起來。幾塊蠟板用線繩連接在一起,構成了原始的冊裝書形式。但是蠟板容易塗改的特性也讓它的應用更類似於今日的筆記本,而非長久保存的讀物。 

出土於龐貝古城的古希臘女詩人薩福肖像,她手持一本四頁蠟板和一支鐵筆

西方線裝書的正式發明常常被歸功於公元二到四世紀的埃及基督教徒(the Copts),所以線裝也被稱為「科普特裝訂」(Coptic Binding)。線裝和羊皮紙結合,取代了捲軸和蠟板,用來裝訂羊皮紙手抄法典和經文(codex)。這種歐洲早期的線裝方式和中國的線裝類似,都是把線直接縫進書裡,有時因為線較粗,書脊會捲起來變得圓潤,如果用的線比較細密,書本就會比較平整。  

約1396年的希臘手稿(左),書脊較圓;約16世紀的伊斯蘭手稿(右),較為平整

科普特裝訂分為單迭和多迭,單迭類似於現在的騎馬釘,只不過是用線代替了訂書機;多迭用一迭迭內頁構成書芯,再用較為堅硬的板子作為封面和封底,現在精裝書裝訂依然保留了多迭科普特裝訂的這些特色。除此之外,今天還有許多高級的筆記本和手帳本沿用了這種裝訂方式。時至今日,科普特裝訂已經成為了線裝的代名詞。  

科普特裝訂的筆記本,單迭(左)與多迭(右)

如果說早期線裝的特點是書脊沒有支撐,那麼到中世紀初的時候,歐洲的書商們發明了另一種新的有支撐的線裝方式。這種裝訂與先前的區別就在於,線不是直接把書頁縫在一起,而是把一迭迭書頁縫在一條用於連接的皮帶或者繩子上,完成之後,再把堅硬的封面和封底縫到支撐物的上下兩端。當時的封面和封底多為木製,所以縫之前還要先鑽孔,做好之後再用皮革把書本包起來。

來自12世紀初法國的線裝圖書,白色鹿皮做的書皮已經磨掉,只有內側還殘留一點

在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期最常使用的是牢固的雙繩線,提供較強的支撐力。到了16世紀後半期與17世紀,雙繩線改為輕便的單繩線,封面封底也不再使用木板,而是用厚卡紙代替,打孔也更加方便。書籍裝訂完成後,封面再貼上皮革。我們現在看到的一些西方古典圖書書脊像竹節一樣的突起,就是線纏繞的地方。  

約16世紀的法國雙繩線裝訂圖書(左),約18世紀的德國單繩線裝訂圖書(右)

在19世紀之後的裝幀中,有時還會在皮革下埋入有厚度的紙條,來模仿線繩的突起。這種「偽裝訂繩線」僅僅起到裝飾的效果。

一本1872年皮質裝幀的書籍,從外部看書脊有四條「裝訂繩線」,但內部並沒有繩線,屬於裝飾用的「偽裝訂繩線」

15世紀後期開始也出現另一種隱藏繩線的線裝方式。這種做法先使用利刃或鋸子切開書孔,再將繩線埋入其中,書背就不會有突起。此外,在縫製方法上,也有以較寬薄的條帶取代繩線的情況。完成內頁裝訂之後,再把條帶的兩端和封底封面釘起來。這種裝訂方式在16世紀英國的平價圖書中十分流行。到了20世紀,線裝則慢慢變成成本高昂的精裝的選擇,越來越不常見於平價大眾書市,膠黏取而代之流行起來。

18世紀用羊皮帶連接起來的德國線裝書(左),1787年隱藏繩線的法國線裝書(右)

膠裝平裝書與大眾閱讀

膠黏作為一種裝訂方式早已存在。在中國歷史上,就有被稱為「粘葉」的裝訂法,把書頁用漿糊粘連在一起。在敦煌遺書中,有的書頁是一面寫字,把有字的一面向內對摺,然後相鄰的書頁之間,空白頁面相接,用漿糊粘在一起;有的書頁是直接對摺,四面對摺變成四頁,只在對摺線附近的2-3毫米處塗抹漿糊粘貼。宋代時將這兩種方法結合,只一面寫字,將字朝內對摺,再以中縫為準對齊,用漿糊黏在包裝紙上,被稱為「蝴蝶裝」,是當時非常流行的裝訂方式。不過蝴蝶裝因為閱讀時每翻閱一面就會遇到兩面空白,後來被元初出現的將字朝外對摺的「包背裝」所取代。到了明清時期,中國的圖書又重新以線裝為主。  

蝴蝶裝(左)與包背裝(右)

現在市面上的平裝書,大多採用在歐洲誕生的無線膠黏裝訂(Perfect Binding)的方式,但從傳統手工製作的膠裝到當代的膠裝,是工場生產到大工廠機器流水線的技術飛越。在無線膠裝的過程中,膠水先被加熱到大約170度的液體狀態,然後在60秒內塗到書脊的位置等待冷卻凝固。不加熱的膠水也可以用於裝訂,只不過裝訂的耐久度不如熱熔膠持久。膠狀方式的書脊最少需要20-24頁,最多不超過450頁(在使用100克/平方米的紙張情況下)。相比線裝,膠裝書的壽命比較短,不如線裝結實,但是膠狀的優點是能夠進行大規模流水線生產。

當代的無線膠黏裝訂在1895年發明,但一直沒有得到廣泛應用,直到1931年,德國的信天翁出版社(Albatross Books)才首次運用這一技術推出平裝本圖書。信天翁出版社不僅利用合成膠進行無線裝訂,而且改良了書籍的大小規格,批量生產平裝書。此外,他們還採用顏色編碼的方式對書籍進行分類,方便讀者挑選。這些做法後來都被英國的企鵝出版社採用,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從此開始了全球範圍內的平裝書潮流。企鵝出版社用當時一枚六便士硬幣的價格——也就是十根香菸的價格,首次開始販賣曾經只以精裝版形式存在的昂貴圖書。出版社同行面面相覷:折算成現在的貨幣也就是不到三便士,意味著每本書至少要賣出1.7萬冊才能賺回本錢。然而企鵝首次嘗試推出的十本平裝小說,僅一年之後,銷量就達到了300萬冊,其中就有海明威的《戰地春夢》和多羅西·塞耶斯的《貝羅那俱樂部的不快事件》。在大西洋對岸,美國出版商羅伯特·德·格拉夫(Robert de Graff)也採用了這種無線膠黏裝訂的方式印刷平價文學作品,於1939年發行了風靡北美的「口袋書」。 

企鵝圖書特色的裝幀設計

無線膠黏裝訂的平裝書誕生後不久就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二戰期間,這種新穎又便宜的平裝書甚至成為了軍用物資,包括企鵝在內的許多著名出版社組成了戰時圖書委員會,儘量壓低版權費和印刷費,為政府提供專門供給軍隊的「軍用版」圖書(Armed Services Edition)。這些平裝書的尺寸剛好可以裝進軍裝的口袋,成為了和乾糧、彈藥一樣常常被士兵們隨身攜帶的物品。參與過二戰的著名文化研究學者理察·霍加特(Richard Hoggart)就曾這樣說:「如果褲子後面的口袋鼓了起來,大概率說明這個人是個書迷。」

二戰中閱讀的士兵

除了書籍,許多比較厚的雜誌也使用無線膠裝的方式,典型的如《國家地理》。許多市面上賣的「精裝書」,也並不是用線裝,而是用熱膠裝訂後再套上硬質封面。無線膠裝在二戰結束之後依然流行,並隨著全球化推廣到世界各地,至今仍是主流的大眾出版物裝訂方式。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書籍的裝訂竟然有這麼多的學問···
    造紙術發明後,最初的書籍裝訂技術是捲軸裝。它是書籍裝訂技術從初級階段到發展階段的演變過程。紙卷的書一般是單行書寫,後來逐漸出現了「眉批」「加注」,卷末多留有題跋的空間,整體上已經接近於現代書籍的形制。捲軸裝從公元2世紀一直延續到現在,宋代以後常用於書畫裝飾,加工也越來越講究,捲軸各部位的名稱也越來越分明。
  • 粘金屬用熱熔膠膜-熱熔雙面膠
    關於熱熔膠膜-熱熔雙面膠更詳細的介紹推薦閱讀《金屬用PO熱熔膠膜-熱熔雙面膠PO熱熔膠膜的主要成分是聚烯烴,其對金屬材料粘接的黏性還是有待考量的,相比於改性PES熱熔膠膜黏性略差,但也是可用於金屬粘接的熱熔膠膜種類之一,顏色為白色半透明,無彈力,成本低。常用的PO熱熔膠膜型號有:XJO115。
  • 熱熔膠槍的使用價值大嗎?新買的熱熔膠槍有哪些使用技巧?
    很多人都在問:熱熔膠槍真的好用嗎?會不會買了之後沒有太大的使用價值,萬一造成浪費怎麼辦?這一點完全不用擔心,既然市面上出售熱熔膠槍,足以證明它有用武之地,並不是毫無價值的東西。使用熱熔膠槍去澆注膠粘劑,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 看懂熱熔膠機標記,你就會選對正確的熱熔膠槍!
    在選購熱熔膠槍的時候,很多人都對熱熔膠槍使用方法並不是很熟悉,因此在選購的時候難免也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失誤。其實對於熱熔膠槍的挑選,大家還是需要注意好規格與型號的,只有挑選對了正確的熱熔膠槍,才能夠保證在使用的時候,也有著最好的效果。
  • 熱熔膠膜有毒嗎?是環保膠嗎?
    推薦閱讀:《>首先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熱熔膠膜是無毒的,它是一種環保膠。這點大家是不用懷疑的,接下來我們就從兩個方面來具體說一說,為什麼熱熔膠膜無毒是環保膠。相信經過下面的分析,大家就能明白了。熱熔膠膜有毒嗎推薦閱讀:《
  • 魔術貼複合布料用熱熔膠膜-熱熔雙面膠
    魔術貼熱熔膠膜又叫做熱熔雙面膠,是一種常溫下沒有黏性,但在高溫下雙面具有黏性的一種環保型粘膠劑,樣貌類似於我們常見的普通薄膜,屬於熱熔膠的衍生產品之一。熱熔膠膜推薦閱讀《什麼是熱熔膠膜?什麼是熱熔雙面膠?
  • 什麼是熱熔膠膜?什麼是熱熔雙面膠?
    熱熔膠膜簡介熱熔膠膜又叫做熱熔雙面膠,是熱熔膠產品的衍生製品。熱熔膠膜(熱熔雙面膠)生產工藝很多,包括刮塗、淋膜及吹塑。但無論哪種工藝,其生產的基本原理都是利用熔膠機將熱熔膠原料(熱熔膠顆粒)融化後再生產成膠膜產品。
  • 我的熱熔膠之緣|東莞市成銘熱熔膠博物館——王賢勝館長
    一、尋找發展項目,結緣熱熔膠。1997年夏天,我從北京南下廣東,準備尋找一個創業項目,到北京發展。在廣州、東莞等地走訪了半個多月,我依然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項目,準備返回北京另做打算。臨行前,我與小學同學陳銘見了個面,做了一次交談,好奇他所銷售的熱熔膠,想了解他所銷售的熱熔膠是啥東西。
  • 粘接服裝口袋用熱熔膠膜燙膠介紹
    那麼,不管是假口袋,還是真口袋,複合都是會用到熱熔膠膜的,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服裝口袋用熱熔膠膜燙膠。推薦閱讀:《什麼是熱熔膠膜以及熱熔膠膜的分類方式》服裝口袋用熱熔燙膠膜一般選用帶基材的粘接服裝口袋用的熱熔膠膜一般都是選擇帶基材的,也就是帶背紙的熱熔膠膜,用它複合更容易固定位置,達到更好的粘接效果和更長時間的使用效果,這樣才能滿足服裝口袋的一些功能作用。
  • 熱熔膠能粘魚缸嗎 熱熔膠槍可以粘什麼
    熱熔膠槍可以粘什麼呢,這個問題大家都需要知道和了解,這樣對於了解熱熔槍的使用等問題會有很好的參考價值,下面就來做具體的介紹和分析吧,讓大家對這些內容有所了解。熱熔膠能粘魚缸嗎熱熔膠棒是無毒的,和變通塑料沒什麼區別.高溫後熔化,常溫固化.平面固定是沒有問題的,不過用來粘魚缸可能存在應力的問題,魚缸通常在常溫下粘的,無負載.粘好的魚缸是滿水的,還要加溫,固化的熱熔膠比較硬,無法將水和溫度引起的應力化減。
  • 鋰電迷你熱熔膠筆與熱熔膠槍哪個更好用?
    熱熔膠槍是一種裝修工具,廣泛用於電子廠、食品廠、包裝廠、等熱熔膠條黏結產品。產品優點精密22小模塊及快速地氣開氣關設計,進口MAC電磁閥,提供更精確的開斷效果。精確的噴膠膠量控制,優良的霧化效果,真正做到無紡布,打孔膜噴膠無反滲現象。合理,靈活的濾網設計,有效降低噴嘴堵塞現象,有利於清洗。靈活的噴嘴組合方式,精確的噴膠位置,依要求,可隨時調整不同的噴膠寬度。
  • 熱熔膠膜、熱熔膠網膜的使用方法
    熱熔膠膜和熱熔膠網膜簡介熱熔膠膜和熱熔膠網膜是一種熱熔膠製品,其使用原理跟熱熔膠棒類似,是一種在常溫沒有黏性,但在高溫下雙面具有黏性的一種熱熔膠產品,屬於環保型粘膠劑。熱熔膠膜和熱熔膠網膜按照外觀進行分類主要有兩種,分別為不帶離型紙款和帶離型紙款,它們的使用方法各有所不同。下面就以布料的粘接作為舉例,分別介紹不帶離型紙款的熱熔膠膜(網膜)和帶離型紙款的熱熔膠膜(網膜)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驟。
  • 熱熔膠膜及熱熔網膜和水膠的區別
    今天來跟大家說道說道這熱熔膠膜、熱熔網膜和水膠的區別!可能有人聽完這三種膠粘劑的名稱就已經是一臉問號了,畢竟在我們大部分人的認領領域,膠粘劑主要是各種萬能膠、透明膠、不乾膠、玻璃膠之類。熱熔膠、水膠這些已經超出了大家的認知範圍。
  • 熱熔雙面粘合襯與雙面膠的區別
    雙面膠大家都很熟悉,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時不時地會用到。熱熔雙面粘合襯很多人就會感覺到陌生了。當然,也有可能是一些人用過,但只是不知道它的正確名稱是什麼。本篇就來跟大家聊聊熱熔雙面粘合襯與雙面膠的區別。我們先來說說大家熟悉的雙面膠:一提到雙面膠我們都很熟悉,是我們日常和工作中可能會經常性使用到的 一種方便、快捷的膠粘劑。粘接力一般,但對於基本可以滿足日常生活中粘接的使用要求。這種雙面膠一般不會用來粘結體積較大或者表面較為粗糙的物品,畢竟粘接力有限!
  • 貼木板木材用熱熔膠膜種類類型
    熱熔膠膜作為一種環保型粘膠劑,隨著應用的越來越多,它的應用領域也在不斷的擴大,隨著應用領域的擴大,它的選型也成為了複合粘接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緩解,選型的對與錯直接關乎到接下來生產環節的進度,以及產品的粘接效果。
  • 熱熔膠膜、熱熔膠網膜粘接不牢的原因分析
    不同客戶在使用熱熔膠膜、熱熔膠網膜來粘接時,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在這些問題中,較為常見的就是粘接不牢的問題。小編至今在熱熔粘膠領域有四到五年的工作經驗,也幫助一些企業解決過相關問題,現就這類問題的原因和解決方法做以匯總,與大家共勉。
  • 熱熔膠棒怎麼用,這樣操作才規範
    熱熔膠棒是現在家用非常多的一種熱熔膠製品,也是手工愛好者的一件神器。它粘接範圍廣、粘接強度高、可操作性性強。很多沒使用過熱熔膠棒的朋友不清楚熱熔膠棒應該如何使用,下面我們就來講講。關於熱熔膠棒的使用,比較正規的操作方式是藉助熱熔膠槍來操作施膠。熱熔膠槍能夠比較精確的控制升溫,使得塗膠可操作性更強,並且能夠很好地控制膠量。
  • WOWSTICK熱熔膠筆全新來襲 小米有品眾籌突破200萬元
    12月1日,小米有品上線了一款89元起的全新黏合工具 -- WOWSTICK熱熔膠筆,該產品一經上線,就憑藉獨特的外觀和專業的技術備受用戶追捧,並引來大批用戶下單搶購,截止到目前為止,眾籌金額已突破200萬元。
  • 熱熔膠創意玩法,熱熔膠這回終於當上主角了
    常做手工的人都知道熱熔膠 這個確實是十分好用的膠 很多地方粘合都用的上 工具和材料:熱熔膠槍、模具、顏料、閃粉、筆刷、筆刀 製作步驟如下: 1.把熱熔膠擠到模具裡,再把圖釘或磁鐵放到熱熔膠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