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大腳,真爺們。

2021-01-11 澎湃新聞

原創 最人物出品 最人物

2020年12月23日,《鄉村愛情》第十四部宣布殺青。

這部被稱為「中國最長壽電視劇」的劇集,迎來了第15個年頭。

劇中,除了人們耳熟能詳的象牙山「東北天團」——劉能、趙四、謝廣坤、王老七外,於月仙扮演的「謝大腳」一角,也為這部劇集貢獻了數不盡的經典片段。

在成為「謝大腳」之前,人們見到於月仙的第一反應,是漂亮。

那時,人們很難想像,她會在日後數十年如一日的出現在電視劇《鄉村愛情》中,以「謝大腳」的身份,開啟另一種人生。

於月仙也沒想到,自己在象牙山村的大腳超市裡面一坐,就是15年。而她的大腳超市,也被從線下開到了網際網路上。

如果有機會見到於月仙,你會很容易被她周遭所散發的氣場吸引過去。

與她最出名的角色——電視劇《鄉村愛情》中的「謝大腳」不同,現實生活中的她少了些許潑辣,多了幾分知性與感性。

回頭看來,在於月仙長達30年的演藝生涯中,「活得明白」與「樂在其中」這兩個詞,從某種程度上,概括了她的演藝態度。

曾經,為了讓自己身上具有「謝大腳」的那種粗糲感,於月仙將自己吃胖20斤,蹲在夜市角落觀看行人走過。

她也曾為了在電影中扮演一位來自內蒙的母親,將自己曬黑幾個度,兩個月不護膚,大量減少水分攝入,以讓皮膚呈現出一種斑點感。

對於一個女演員來說,這些決定絕非易事,然而縱觀於月仙的演藝生涯,類似這樣的經歷,並不罕見。

「我好像不適合演鄉村戲。」

產生這種想法時,於月仙剛滿25歲,在中央戲劇學院讀大三。

在老師與同學的眼中,於月仙——這個生長在城市,白淨瘦小的女生,似乎與鄉村戲並不搭邊。

所以,每當有鄉村戲劇組來學校挑選演員時,老師都會略過於月仙,推薦其他同學出演。

久而久之,每當遇到鄉村角色,於月仙就會主動後退,讓給同學。

十幾年後,當於月仙在採訪中聊起這段往事時,她說:「很多人覺得我演不了鄉村戲,原因是因為我在城裡長大,可實際上這是對我的誤解。」

說這話時,於月仙已憑藉《鄉村愛情》中「謝大腳」一角,拿下華鼎獎鄉村題材類最佳女演員。

而回望於月仙的成長經歷,似乎能夠在某種程度上說明,於月仙的口中的「誤解」,究竟是什麼。

於月仙年輕時期

於月仙出生在內蒙古一個普通人家中。

父親身體不好,作為家中老大的於月仙,自然承擔起了大部分家務。一袋50斤的大米,她一個人就能扛上五樓。

在於月仙少時玩伴的記憶中,那時的於月仙長得漂亮,性格大咧,尤其喜歡唱歌跳舞。

但這一面,於月仙鮮少展現在父母面前。

在那個略顯封閉的小城裡,「唱歌跳舞」常被劃分到「不務正業」的範疇,而到了於月仙父母那裡,則會被上升到「女孩子怎麼能夠拋頭露面」這樣的高度。

在於月仙的印象中,唯一一次衝突發生在初中:一次她去同學家聽磁帶,結果被父母發現,回家之後,等待她的是一頓「混合雙打」。

對於藝術的熱愛,從那天起,變成了少年時期於月仙心中的秘密。

幼年時期的於月仙

1992年,已經工作5年的於月仙參加了那一年通遼地區的藝考,成功考入了中央戲劇學院。

這一次,父母沒有選擇阻擋。

於是,坐著綠皮火車,於月仙晃悠著從內蒙古來到了北京,開始了自己的藝術之旅。

青年時期的於月仙

從中央戲劇學院順利畢業後,和許多剛走出學校的畢業生一樣,於月仙也過了幾年「苦日子」。

那幾年,她住過倉庫,睡過地下室,最苦的時候,於月仙住在一個躺在床上就能看見天空的房子裡。

好在,她所有的堅持,都得到了回報。

1998年,電視劇《豁口》播出,在劇中,於月仙扮演陳寶國的妻子,嫻熟的演技與臺詞,將她推向了大眾面前。

電視劇《豁口》中的於月仙(1998)

兩年後,電視劇《西遊記後傳》中,她又成為了讓人印象深刻的陳五真。

電視劇《西遊記後傳》中的於月仙(1998)

在一部部劇集中,於月仙積攢著自己的演技,但是過於相似的角色,卻讓她囿於其中,有些困擾。

於月仙開始打算著,做些突破。

轉機在2005年到來。

這一年,於月仙出演了話劇《聖井》,在劇中,她扮演了一位盲人。

因為在話劇中傳神的表演,於月仙被邀請出演《鄉村愛情》中謝大腳一角。

在當時,50多歲「謝大腳」這一角色對於彼時36歲的於月仙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青年時期的於月仙

一方面,是來自大眾的質疑。畢竟,在此之前於月仙扮演的大部分角色,都是時尚的都市女性。

而《鄉村愛情》中的謝大腳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婦女——熱情潑辣,好打聽事,熱衷於傳播消息,卻總是出錯。

許多人對於月仙能否演好這一角色,表示懷疑。

另一方面,是於月仙自身的調試,她說因為角色的特色,在最初進入劇組的那兩周,自己都是在痛苦與糾結中度過的。

為了演好角色,在拍戲間隙,她反覆研讀劇本,對著鏡子練習臺詞,走到東北的田間地頭,與村民們打成一片。為了把皮膚曬成小麥色,她愣是把自己曬出了皮炎。

很快,融入於月仙個人特色的「謝大腳」,出現在拍攝現場。

電視劇《鄉村愛情》中的於月仙

那時的於月仙沒有想到,「謝大腳」會成為自己演技生涯中裡程碑式的存在,並且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她的演藝之路。

出現在《鄉村愛情》中的於月仙,因為其充滿個人特色的人格魅力,被許多觀眾所喜愛。而劇集之外,於月仙也伴隨著謝大腳的人生,一起成長。

那些年,定期回到象牙山村拍戲似乎早已不再是她的一份工作,而更像是一種「回家」。

劇中的演員們,對於月仙來說,比起同事,更像是親人:

「劇中的很多年輕演員,我們最初認識時,他們都不到20歲,如今都已為人父母,你看像騰飛,現在已經比我還高了。」

末了,她說:「我也終於到了劇中謝大腳那個歲數了。」

在《鄉村愛情》片場的於月仙

而象牙山村的居民們,也成為了於月仙心中的牽掛:

誰家今年蓋了新房,誰家孩子考上了大學,於月仙每次回來,都會問問。

有時恰巧趕上誰家擺酒席,於月仙會特意跑去坐一會,塞上一個紅包。

有一次,於月仙在象牙山村附近拍戲,彼時正是《鄉村愛情》休息期,突發奇想,她決定回到象牙山村,看看老朋友們。

村民們聽說「大腳」回來了,紛紛來到大腳超市,大家一個喊一個,不一會,屋裡就站滿了村民。

《鄉村愛情》中的謝大腳

那天,於月仙和村民聊到深夜12點,因為第二天還有工作,她只能連夜回劇組。

村民們陪於月仙走到村頭,在她手中塞下幾包剛煮好的玉米,對她說:「有時間,多回來看看」。

走出很遠後,於月仙在車上回頭看,發現村民們依然站在村頭,舉著手電筒,向她招手。低下頭,手中的玉米正散發出熱氣。

於月仙說:「我感覺,特別特別溫暖。」

許多年後,每當於月仙想起自己在陝西村莊拍戲時的經歷,味覺總是比畫面先一步出現在她的腦海中:

「那個村裡的水,很澀,有點辣嗓子,但是蘋果很甜,汁水很足。」

而這樣澀中帶著甜的感覺,像極了於月仙與這座陝西偏遠山村相遇的經歷。

那是1996年,彼時,村裡尚未通水電,村民的日常飲水來源,大多數是地上土坑收集的雨水。

平日裡,這些水會被村民用瓢撇去雜質,煮一煮當做飲用水。

每到晚上,村裡會變得黑黢黢的,收工回家的年輕礦工會成為村裡最受歡迎的人,他的腰間總會攜帶著一個手電筒——那是村裡為數不多的光源。

有時,劇組在拍攝中燈光不夠,這位礦工還會前來幫劇組照光。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電影一拍就是幾十天,拍攝的間隙,於月仙常會坐在大樹下和村民聊起家常,偶爾她也會和村民們分享外面的世界。

那時村裡和外面唯一的通道,是一條布滿灰塵的羊腸小道,外面的人不易進來,村子裡的人難走出去,有些尷尬的處境讓村裡長期處於閉塞狀態。

起先,於月仙並不覺得這有什麼,畢竟很多村莊都是這樣,然而只是不久後,她便改變了想法。

在拍攝即將結束時,於月仙突然發現,當地果園很多蘋果根本沒有採摘,賣出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都因為沒有銷路,爛在了地裡。

也就是那一刻,於月仙忽然明白了,那些閉塞的村落在外人看來只是一種小農經濟的常態,可對於這些辛勞了半生的人來說,這更多的是無法走出去的無奈。

離開時,於月仙所在的劇組承包了一部分果園,演員們也紛紛掏錢購買,坐在返程的大巴上,她吃著又脆又甜的蘋果,心想:「如果這些蘋果可以被更多人吃到,他們是不是就不用那麼辛苦了?」

那一麻袋蘋果就這樣顛簸著和她回了北京,回頭來看,這或許就是於月仙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消費助農」,而那個沒有電的村子,也在她心中盤踞了很久很久。

今年年初,國內疫情爆發,娛樂活動全線停滯。

那段時間,看到新聞報導中大量農民因為疫情封路導致農產品滯銷,於月仙難過得睡不著覺。

一次夜裡,於月仙躺在床上刷快手,無意間,她發現有許多快手用戶會通過直播的方式線上助農,通過視頻連線村民,幫助他們售賣滯銷農產品。

黑暗中,屏幕的光反射在於月仙的臉上,看著手機中農民介紹產品的畫面,於月仙的心,突然亮了一點。

在此之前,她從沒有接觸過直播,縱使身邊許多朋友都有過直播的經驗,她卻始終未曾嘗試。

然而,「通過直播幫助農民」這件事情,深深打動了於月仙,以此為起點,於月仙決定在快手上直播試試。

在快手上,於月仙給自己的直播間取名「大腳直播間」,出現在鏡頭下的她,總是帶著謝大腳標誌性的紅手套,歡快地和大家打著招呼。

她說:「我是來和大家嘮嗑的。」

恍惚間,人們似乎很容易被這一幕拉回象牙山村的「大腳超市」:謝大腳站在自己的貨架下,熱情豪爽地分享著好物,介紹著鄉村文化。

此外,過程中於月仙還會連線各地第一書記,之所以採用這種形式,緣起於她過往的演戲經歷——她曾不止一次在戲劇中扮演鄉村的「第一書記」。

影視劇中扮演「第一書記」的於月仙

在直播過程中,最讓於月仙感慨的,是自己與陝西大槐樹村第一書記王劍鋒的一次視頻直播連線。

出現在視頻那頭的陝西村莊,早已不再是她記憶中的模樣。

如今,這些相對偏遠的村裡不僅早已通電通水,路邊甚至豎起了上百個太陽能路燈,每到夏天夜裡,總有村民坐在路燈下乘涼。不遠處,是一千平方米的村民文化廣場。

村民們甚至學會了電商直播,開始在快手上售賣當地產的農副產品。

視頻中的大槐樹村,距離於月仙夢想中村莊的樣子,正越來越近。

大槐樹村快手帳號

如果說,陝西大槐樹村的樣貌,讓於月仙感受到了近幾年鄉村的飛速發展。

那麼發生在1300公裡外貴州晴隆縣的故事,則讓她體會到:在鄉村裡,有些東西會變,有些則不會。

被圍繞在高山中的戰馬村,海拔高達1200米,一年半之前,80後男孩張冬冬被選派到這裡,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去年年初,貴州晴隆縣戰馬村第一書記張冬冬書記回北京老家過年,看望自己剛出生不久的孩子,沒料想,他前腳剛到家,後腳疫情就爆發。

因為擔心戰馬村的居民們物資短缺,張冬冬用幾天時間籌集了醫用物資,返回了戰馬村。

與於月仙進行視頻直播連線的張冬冬

返程之路並不順遂,戰馬村地處高山之間,進村的唯一入口是繞山而建的盤山公路。

於月仙曾在貴州拍過戲,對於貴州的山路她記憶猶新:「當地交通非常崎嶇,通常百米內多個急轉彎,急轉彎的弧度,就像人的胳膊肘一樣。」

為了防疫,張冬冬一路不吃不喝,先後輾轉乘坐飛機與汽車,在經歷18小時的旅途後,他終於回到了戰馬村,給村民們送去了物資。

戰馬村張冬冬的快手頁面

這是於月仙在疫情期間,聽到的最感人的故事之一。

對她而言,縱使曾在熒幕上塑造過許多不同人生,但真正讓她感觸良多的瞬間,卻是這些真實發生在身邊的故事。

她說:「那是專屬於鄉村最質樸的付出。」

於月仙始終記得這樣一個瞬間,那是她剛開始在快手上直播不久,走在路上,她被一位20歲左右的男孩認了出來。

男孩親切地稱她為「大腳嬸」,對她表示感謝:「在你的直播間裡,我知道了好多鄉村文化。」

這一刻,被於月仙記了很久。她說:「一切的辛苦,都被此刻消解了。」

對于于月仙而言,這些年,與其說是「去鄉村」,倒不如說是「回鄉村」。

在這一過程中,她見證了自己深愛的村落一個個被看見、改變,也見證了這些「藏起來」的美好角落愈發明亮。

出現在鏡頭下的於月仙,總是充滿活力地介紹著各地的鄉村文化與風土人情,展現著這些鄉村的變化。

她說:「我能做的不多,但是只要大家需要我,一招呼我就來。」

在快手上,像於月仙、張冬冬這樣的「鄉村振興官」,還有很多。

2019年,快手扶貧辦發起「鄉村振興官」項目,全國範圍挖掘和扶持地方官員使用平臺進行基層扶貧及政務工作。

目前,該項目為全國2800多個縣級行政區,針對12.8萬個貧困鄉村的廣大基層政務人員,提供一條自下而上的新通道。

截至2020年6月30日,2000萬人在平臺上獲得收入,其中很多在偏遠地區。

在這些數據背後,是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是一座座美好的村莊,是不斷升起的希望,也化為了很多村民心中的光。

時至今日,於月仙仍會想起24年前,那個自己匆匆告別的陝西村落。

那座沒電沒水的落後村莊,有著她心中最明亮的燈,和最甘甜的蘋果。

現在,於月仙的計劃是組織一個車隊,取名叫「大腳和她的朋友們」:「我要把好東西帶到村裡去,也把村裡的好物帶出來。」

或許,當年那位年輕的礦工已經退休,無法再舉起手電筒為眾人照亮,但於月仙卻相信:有一天,這個小小的車隊,能夠走遍中國各個村落。

那是於月仙明亮的夢想。


原標題:《謝大腳,真爺們。》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這就是灌籃》TA是當之無愧的最強高中生,網友:真爺們
    但是就算是再不願意面對,但該來的還是會來的,楊鑫,馬驍岐,李峙錦這三位是J-TEAM戰隊最初準備淘汰的三名人選,作為領隊的林書豪也向大家解釋了選擇他們的原因,而在大家不願意面對離別的時候,之前一直默默坐在旁邊的張天意突然很爺們的向領隊林書豪示意,他表示:「我覺得馬驍岐與李峙錦都比自己強,所以想用自己的退出來換一名哥哥留下繼續完成比賽」。
  • 「謝大腳」穿碎花連衣裙亮相,搭配紅色圍巾,更有「村花」韻味
    女演員「謝大腳」曾在一次活動中穿奶奶碎花裙亮相,讓大齡女性的碎花服更加獨特出眾,除了多年的「村花」形象外,她還穿著一件奶奶的碎花連衣裙,顯得更有魅力!不同年齡的女性對穿著顏色和款式都有一定的限制,對於大齡女性來說,服裝單品的選擇應以「優雅簡約」的單品為主,不能像年輕時那樣選擇一些張揚、另類的張揚單品來穿,這個「謝大腳」的碎花裙就是這樣一個版本,立體裁剪過程對身材很有裝飾性,即使身材略胖也很難看到!在花卉的顏色和圖案上,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適合自己的元素。
  • 46歲曹穎清宮造型曝光,眼睛凹陷皮膚蒼老,女神老了就變謝大腳
    與謝大腳像嗎?
  • 謝大腳年輕時,李湘年輕時,石榴姐年輕時,看到「西門大媽」:這誰頂...
    相信很多人都喜歡看各種各樣的影視作品吧,裡面有很多的人物因為扮相的原因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著是並不怎麼漂亮的,但是實際上她們在年輕的時候都長得一個比一個漂亮,讓人看了一眼就忍不住心動,謝大腳、石榴姐不算什麼,看到「西門大媽」的那一刻,網友直呼這誰頂得住!
  • 《鄉村愛情》,謝大腳的丈夫為何爛尾失蹤,原來演員已經去世
    看過《鄉村愛情》第一部的朋友都知道,謝大腳的丈夫名叫李福。他自稱是建築工地上的包工頭,其實以撿破爛謀求收入。李福不僅生活上入不敷出,靠謝大腳接濟,作風上還不檢點,為尋求刺激,竟充當嫖客。
  • 謝大腳終於瘦了!穿條紋裙開遊艇,張開雙臂頭髮隨風飄風情迷人
    提起於月仙這個名字,可能嫌少有觀眾熟知,但是談到鄉村愛情裡面的謝大腳,大家就恍然大悟了。於月仙就是鄉村愛情裡面謝大腳的扮演者,她很有腔調的東北口音和自如的演技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過很多人對于于月仙並不了解,大家都認為謝大腳這個角色是她的本色出演,其實於月仙曾經還參加過演技類比賽的節目,在節目當中她詮釋出了和謝大腳完全不同的角色,將自己純熟的演技展示在了大家的面前。
  • 「謝大腳」的丈夫原來是他?瞞了大家這麼多年,如今身份浮出水面
    在《鄉村愛情》「謝大腳」是於月仙創造出最經典的一個角色,也因這個角色為大眾熟知,所以大家在私下也會稱她為謝大腳。於月仙並不想依靠趙本山,而是憑藉自己的實力讓趙本山信服,最後得以出演「謝大腳「一角。從小就擁有一個演員夢的於月仙,憑藉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也是在班級裡認識了張學松。
  • 「謝大腳」稱自己年輕沒人追,看了她年輕的照片,確實沒人能追上
    而出演《鄉村愛情》中「謝大腳」一角的於月仙也是經常以一副鄉村婦女的模樣出現在觀眾的眼前,一度讓大家忘記了曾經的她也是一名大美女。或許提及於月仙這個名字,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但要是說「謝大腳」這名字,大家就知道她到底是誰了。
  • 音樂會不按套路出牌:小畢哥現場吃起大米飯,謝大腳跟大爺學犁地!
    音樂會不按套路出牌:小畢哥現場吃起大米飯,謝大腳跟大爺學犁地!咱小畢哥、「謝大腳」於月仙擔任主持,這兩位不用多介紹,那可是深受咱全國農民朋友的喜愛!
  • 從謝大腳到吉娜,東北媳婦兒為啥總招人稀罕?
    一般來說把東北話和女神兩個詞放在一起,能聯想到的只有象牙山女神謝大腳,一系列《鄉村愛情》播下來,她成了一眾男人們心中的「東北女神」。前一陣,大家心中又不約而同地,多了一位洋血統的東北女神——郎朗的妻子,吉娜·愛麗絲。精緻的天使面孔+凹凸有致的魔鬼身材+優雅大方的氣質,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樣子。
  • 謝大腳於月仙,曾出演1998央視版《水滸傳》,你知道她演誰嗎
    她就是謝大腳,從第一部一直走過來,丈夫都換了三任,《鄉村愛情》一個重量級的女角色。謝大腳的飾演者名叫於月仙,1971年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1992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所以,耳濡目染,在人們的心目中,謝大腳就是於月仙的代名詞。021998年李雪健等人主演的央視版《水滸傳》我想大家不會陌生。
  • 是爺們就得有一個重炮,看著就High!
    模型作品重炮也是很多爺們的夢,扛著八個加特林外帶一大坨飛彈發射器的重炮估計是所有的爺們都想弄的一個機體。看著就high!
  • 基情四射爺們戲上演!北鬥神拳健次郎與拉奧合影
    基情四射爺們戲上演!北鬥神拳健次郎與拉奧合影 來源: 178遊戲網 作者: 張小申 發布時間:2012-02-15 15:20:00 轉到個人空間   要說健次郎應該算是北鬥神拳中最有錢的男主,為什麼這麼說呢?
  • 痞帥爺們的精壯型男,褪去衣服是健康的小麥色,更有紮實的肌肉
    黑色的墨鏡、黑色的皮夾克,一頭利落的短髮,這個精壯的型男給人一種痞帥爺們的感覺,看上去渾身都在散發著濃鬱的雄性魅力,令人無法招架。當他褪去上衣之後,那一身精壯的肌肉讓人心跳加速,簡直無法呼吸。清晨起床,對著鏡子整理自己的儀容,摩挲著自己的鬍鬚,都給人一種爺們帥氣的感覺,說他是行走的荷爾蒙真的是當之無愧。他喜歡健身,也正是一直堅持在健身房裡擼鐵,才讓他變成了肌肉猛男,讓他成為了別人眼中的男神。他告訴我們,要想變得陽剛爺們,不妨多多健身,練好自己的身材,雕琢自己的線條。多年的健身和運動,讓他練就了一身紮實的肌肉,讓他舉起手臂就能看到健壯的肱二頭肌。
  • 鬥羅86集:植物學院被「魔改」,一群爺們變美女,馬紅俊:有福了
    沒錯,植物學院的這群魂師們,難道不應該是一群爺們嗎?怎麼突然變成了一群美女?本以為自己記錯了,於是立馬打開原著又找到這一段給看了一遍,沒錯啊,確實是一群爺們啊!額,只能說植物學院這一組魂師們又被「魔改」了。不過,回過頭來想想,這群爺們被魔改成美女也挺好的,畢竟咱胖子最喜歡的就是美女,再說男女對戰也會變得更有看頭。
  • 衡水班主任552:給班級男生普及一下什麼叫「爺們」
    我想告訴班級的男同學,兩個字,什麼叫「爺們」,原來喝酒時候,也曾有歲數比較大的人稱呼我為「爺們,喝一個」,也曾在老家有人開玩笑用「爺們」相稱。今天我覺得我也把我的個人看法給解釋一下。(感覺只要不是談學習,學生都愛聽) 學習,提升自己最便捷方式比如我們現在不到二十,不給家裡添麻煩,就是爺們,三十歲時候,能夠開車送自己愛人去上班,就是爺們。四十歲時候,孩子說想出國上學你能夠拿出錢啦,就是爺們。
  • 謝大腳在斯琴高娃面前,竟不佔年齡優勢,沒70的老太太看著舒服
    年華老去之後也意味著顏值的下降,不過這個倒也不是絕對的呢,就像謝大腳於月仙在斯琴高娃面前就一樣,不佔年齡優勢呀,明明年輕了好多,但是看著就是沒有70歲的老太太舒服呢。這也跟魅力有很大的關係呀!斯琴高娃年輕的時候可以說是相當的迷人了,看五官就知道絕對是個迷倒網友的大美人呀,雖然現在已經年華老去,年事已高,穿搭簡單而且滿臉皺紋,但是那種從內而外散發出來的氣質卻比顏值更要迷人的。
  • 「拼命三郎」吳京:從功夫小子到肌肉硬漢,告訴你什麼叫爺們
    他冒著當炮灰的風險,把別墅抵押出去拍電影,只是為實現一個夢,他告訴你什麼樣的男人才是真男人,真爺們。 直到2008年汶川發生地震,吳京去汶川參與救援,他看到了軍人們為了搶救別人的生命財產,十幾天缺吃少睡,不換衣服沒洗澡,雖然表面很髒,但心裡乾淨,他也和軍人們一起喝涼水吃方便麵,讓他感覺特爺們。 吳京覺得那是一種純粹,是一種美,是一種享受。
  • 用抽屜做貓舍,打造天井讓貓爺們愉快玩耍!
    用抽屜做貓舍,打造天井讓貓爺們愉快玩耍!擼貓是一種樂趣,但是當樂趣變成了職業的時候,就變得有點細思極恐了。因為你將面對的不止是一隻兩隻三隻貓,而是二十三十四五十隻貓!一下子從貓主人變成了貓奴了,或許還有更為貼切的稱呼——鏟屎官!沒錯,今天我們要分享的這套住宅,就是有關於貓主子的裝修話題!
  • 兄弟你們來這兒的目的也太明顯了吧,一群爺們在這兒不害羞啊
    4、大姐,能不能再跳高一點點5、盤子:從現在起你被解僱了6、上學住宿的時候,大家閒著無聊除了聊聊八卦外,就是打打鬧鬧,但是如果遇到一群沙雕舍友就不同了,真不知道這些傢伙到底在幹嘛,大家知道這是什麼造型嗎?麻煩告知一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