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愛國知識分子,曾經為祖國做出過很多貢獻,就是日本投降後的14天,卻離奇失蹤,數年後,日本一位大學教授,是他的忠實「粉絲」,他查出了這位作家失蹤的真相,他就是鬱達夫。
鬱達夫,原名鬱文,字達夫,出生在浙江富陽一個富裕的知識分子家庭。在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因病去世。家中失去了頂梁柱,開始破落。先是姐姐被賣給人當童養媳,接著土地又遭人倒賣。母親為了湊錢給鬱達夫上學,賣光了家當,後來在戰亂中,母親被活活餓死,哥哥又犧牲於日軍屠刀之下。
生活的窘迫、家庭的落差激發了鬱達夫學習的決心,他先後考入杭州府中學堂、美國教會學堂等校。在這一時期,鬱達夫學到了先進的西方知識,並且找到了自己的興趣,開始創作舊體詩,向報刊投稿,以此開始了寫作生涯。
抗日戰爭期間,他擔任多家報紙雜誌的主編,每天至少伏案寫作10個小時,編寫了大量的抗日文章。同時,他還多次發起文稿義賣,籌集到的稿費用於抗日。這些抗日文章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士氣。
後來鬱達夫開辦一家酒廠,在經營酒廠過程中,他廣交朋友,通過這些朋友,他把很多準備逃離日本佔領區的人,都解救出來。他的行為很快被日軍發現,而且日軍發現鬱達夫的日本語很流利,於是日軍要求鬱達夫當他們的翻譯官。鬱達夫又利用這一身份,保護了大批抗日誌士。
鬱達夫為了掩護自己作家的真實身份,他重寫編了其他的履歷。起初,對於鬱達夫的假身份。日本人並沒有懷疑,後來他被別人舉報,鬱達夫的身份被日軍發現,因此他的麻煩也隨之召來。
日軍並沒有直接抓捕鬱達夫,而是暗中監視他。1945年的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不料在8月29日晚上8點,鬱達夫被一個印尼語的青年約了出去,說有點事情與他商談。鬱達夫和朋友打了個招呼,就出去了,然而從此一去不歸。
他的朋友從晚上9點一直等到11點,不見鬱達夫歸來,分頭去找也沒音訊。他的妻子第二天就要臨產,只能託人四處尋找,依舊一無所獲。從那至今,鬱達夫離奇失蹤,失蹤原因不明。
1985年的9月,日本的大學教授鈴木正夫,他是鬱達夫的「粉絲」,為了尋找死亡真相,他多次前往東南亞調查,最終找到了兇手。原來日本人投降之後,知道了鬱達夫的真實身份。日本人害怕他將日軍暴行記錄下來,用作日後審判的證據,決定殺害他。於是日軍收買了一個印度尼西亞的青年,把鬱達夫約了出來,然後在一個山崖邊,將鬱達夫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