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提到:自此改名為折柳,任他離恨一條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詩人都想把自己的名字改成柳樹的名字,因為楊柳樹有一根根柳條,就像自己的憂愁一樣一個接著一個。改名字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尤其是在娛樂圈當中那些公眾人物,10個裡面可能有6個都是改過名字的。
因為在中國的傳統觀念裡面,覺得有一個比較好一點的名字,可能會給自己帶來比較好的運氣。所以有一些人就會固執的想要改掉名字,比如說陳港生就是成龍的原名,劉德華的本名叫做劉福榮,鄭少秋的本名叫做鄭創世,林依輪的本名叫做林方,梁詠琪的本名叫做梁碧芝等等。
這些明星都是中國現代歷史上比較有名的娛樂圈公眾人物,而在我國近代歷史上,其實也有一些明星對中國影視劇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而其中有一位女明星,他她的名字就具有很大的故事性。本名比較好聽,但是因為名字和其他同學高雅程度不一樣,而遇到了很多挫折。
最後校長就幫忙給這位女明星改了一個稍微顯得土氣一點的名字。沒想到這個女明星卻因為這個名字太土,讓觀眾們覺得很接地氣,最後紅透了整個上海灘。這位女明星就是王人美,很多現代觀眾對於王人美的認知度可能並不是很高,但是大家一提到中國影視劇《漁光曲》,可能都有所耳聞。這是我國歷史上20年代到30年代能夠拿得出手的代表作之一,曾經參加過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還拿到了第9名的好成績。
可以說《漁光曲》是我國歷史上第1部獲得國際榮譽的電影,所以《漁光曲》的成功可以被載入史冊。而王人美就是主演《漁光曲》的女主角,在1934年之前,1932年王人美就已經演過一部劇情電影,叫做《野玫瑰》。1930年拍攝了第1部影片叫做《空谷猿聲》,後來王人美還有很多優秀的電影作品,比如說1935年的《風雲兒女》,1937年的話劇《保衛盧溝橋》等等。
王人美出生於公元1914年,並不僅僅只是一位演員,而且還很會唱歌,因為王人美畢業於上海美美女學校。這個學校的名字聽起來就很奇怪,但是王人美這個名字聽起來其實也很有故事性。王人美的本名其實叫做王庶熙。1914年時王庶熙出生,父親想給王庶熙起一個比較好聽的名字。
但是家族裡有一個規矩,那就是女孩子是不可以沿用家裡的輩分排名的,就比如說王庶熙那個輩分的孩子們,第2個字都是用「人」。但是由於王庶熙的性別不允許,所以家裡人不願意把這個人字輩給王庶熙。於是王庶熙的父親就請了一個秀才朋友,最後經過商量,給女兒取了一個名字叫做王庶熙。
這庶熙兩個字,是取自《尚書》。庶熙就是指代孩子,長大之後可以事業興隆的希望。只不過王庶熙即便後來真的改名了,可是事業興隆的期望還是實現了。然後王庶熙的父親就將女兒送到了上海美美女校,這個學校是專門提高女孩子藝術技巧的學校。當時有一些女孩子是因為家裡條件並不是很優越,所以才被父母丟到這所學校來學習歌舞,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以後能夠來到大上海舞廳賺取一些工作收入。
所以王庶熙在這裡就會顯得很奇怪。畢竟其他的女孩子大多數都是一些很接地氣的名字,像小花,小翠,小紅這些。王庶熙在這些名字當中,一對比下就會顯得格格不入。哪怕名字再好聽,都不容易混到人群中去。王庶熙也表示,這樣的狀態讓自己也很不好受。
然後王庶熙就和校長溝通了這件事,因為校長是王庶熙父親的朋友,校長對王庶熙就很照顧。平時也會邀請王庶熙到自己家裡吃飯,然後這一來二去,王庶熙就將這一心中的問題告訴了這位叔叔。校長最後就想了一個辦法說,要不你就改個名字,然後改成了家族裡人字輩,名字叫做王人美。
當然,這個名字是回到老家之後不可以用的,只是以後再與其他人相處過程中,王庶熙就可以告訴別人,自己的名字叫做王人美。後來王庶熙進入了演藝圈發展,王人美這個名字也就被繼續沿用了下來。王人美和王庶熙這個名字其實指代的是同一位女子。
但是這兩個名字讓別人感受到的親切程度其實不一樣,很多人會因為王人美這個名字很接地氣,覺得很有親切感,於是就更容易在第一印象中對這位女子有一種更高的接納感。其實,名字被寄予了長輩很高的期望,因為在中國的傳統觀念裡面,大家認為名字就是一種期望,是一種美好的祝福。
所以長輩在給晚輩取名字的時候,大多都是想要孩子以後會有一個很好的未來。一個人真正能夠取得怎樣的成就,還得靠自己的努力。現在人們在生活中擁有自己換名字的權利,甚至連姓氏都可以改變。而在2014年時,我國還有一個叫春秋戰國的高中生,就獲得了很多人的關注。
這位高中生不僅連名字都改了,而且還連姓氏都不放過。自創了一個姓氏叫做春秋,名字叫做戰國,連起來叫做春秋戰國。所以現在社會越來越開放之後,改名字已經沒什麼大不了的了,換名字已經成為了王人美人生故事當中的一個小分支。
現在的王人美已經成為了中國電影藝術行業內的大師級人物。2005年時,王人美還被官方選入了中國百位優秀演員的名單。可以說,王人美作為中國影視演員,值得現代很多娛樂圈從業工作者們的學習,用經典作品說話,讓時代記住自己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