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大威德明王,焚燒諸眾生之業煩惱,摧破罪障而增長福德

2020-12-16 歷史國學教堂

在佛教的滿天神佛之中,除了有救世渡人的諸佛菩薩,亦有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明王,今天便為大家介紹佛教:大威德明王,焚燒諸眾生之業煩惱,摧破罪障而增長福德:

大威德明王是西方蓮花部的教令輪身,此憤怒身是降伏魔尊,也是佛教蓮花部的辦事明王,以如意寶棒為其三昧耶形,如意寶棒謂棒之上端有如意寶,寶者理也,棒者降伏為體故智也,如意寶棒乃顯理智不二之意,有謂為文殊菩薩之化身。

大威德明王為佛教五大明王之一,梵名為Yamāntaka,譯為閻曼德迦,即降閻魔尊之意。譯作解眾生縛,又別名為六足尊。

在胎藏界曼荼羅內,位於持明院中般若菩薩的左側。此尊在胎藏界曼荼羅持明院之法相,全身青黑色,呈憤怒形,六面六臂六足,坐於瑟瑟座上,背負火焰,手持戟、弓、索、劍、箭、棒等武器。此外,騎乘水牛之像亦頗多。以此尊為主尊之修法稱為大威德法。

佛經有云:「通身青黑,火髮令立,作憤怒相,當前一面,開口大笑,四牙並出,左右各一面,頂上有三面,上齒咬下,六臂六足,當前兩手,向內交叉,中指合豎;右一手開肘,持棒下垂偏向右;一手舉臂,豎肘,持劍向身; 左一手開肘而垂豎,執輪偏向左; 一手舉臂執三鈷戟向身。著青繒,兩端飛上,豹皮為裙,不著冠繒,坐磐石座,右三足下垂,足著環,膝脛皆露,耳戴環珠」。

大威德明王形像亦有多種,常見的六面六臂六足,表現大念怒形相,執劍、鋒輪及杵,二手結折伏印,跨於牛背上。而大威德明王之尊形有九種意義:

一、六面六臂六足:表六根六識六境,為淨十八界妄深之義,表淨六趣、滿六度、成六通。

二、右第一手持劍:劍表智,是降伏義。

三、右第二手持如意寶棒,左手三叉戟:如意寶棒及戟是摧破義之尤勝者,慧之義也。又有謂右持金剛杵者,亦摧破義。

四、左第二手持輪,二手結根本印:輪、印皆表示摧破之義。根本印表十界平等毘盧遮那之萬德,其合二中是表法身不二之果海,乃摧破罪障而增長福德也。

五、身青黑:青色為菩薩心之色,表隨緣大悲,方便萬德具足。空含萬象,故虛空為青色,此色攝四色。

六、以髑髏為瓔珞:髑髏視直見為瓔珞,是拔無明株之義,西方阿彌陀佛以方便智斷無明,此即是大威德之智,表以大威德之無漏法性之智劍,打斷無明之怨敵,故以死骸為瓔珞。又雲煩惱即菩提,生死涅槃之義。

七、虎皮為裙:表威猛如虎,能去煩惱之蛇,是生死即涅槃之義。

八、住大智火聚中:表其焰燃焚燒諸眾生之業煩惱。

九、六葉蓮花上有水牛:表此尊具權實二智,能於生死大海之水陸得自在。以大威德王為主所主修的法,曰大威德明王法,其奉修目的為調伏怨敵。

青牛背上威德尊,無漏智劍摧無明;煩惱菩提本無二,生死涅盤一念間。

此明王是無量壽如來的教令輪,諸相悉圓滿,從大悲出,為無明妄想之眾生,現極惡之瞋怒身,伏出世之魔軍,滅世間之怨敵,十地菩薩不隨教令尚能銷融,況餘諸天龍八部障難者,一時殄滅無有餘者。

大威德明王密號是威德金剛,乃是西方無量壽佛的變化身,亦有說為文殊菩薩所變,他能摧伏一切惡毒龍,斷除障礙。以此偉大的德分及威力,能使一切龍王見而生畏,由此得名。

好了,佛教:大威德明王,焚燒諸眾生之業煩惱,摧破罪障而增長福德就為大家分享到此,如有不同的意見歡迎補充。

最後想說的是,佛教之中的諸佛和菩薩雖然更為被民間推崇,但其餘諸多代表人物也皆具不同意義,若想學習佛教文化,不妨全面學習看看,亦如人生一樣,切莫以點概面!

相關焦點

  • 密宗八大明王:摧破眾生之煩惱業障
    依密教三輪身之分類而總判,不動明王為一切諸佛教令輪身,故又稱為諸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尊。不動明王為佛教密宗八大明王首座,具有在遇到任何困難的時候,均能掃除障難,並不為動搖之意。不動明王顯現憤怒像,使侵擾眾生之邪魔畏懼而遠離,使眾生於修行路上不致動搖善念菩提心。降三世明王為密教五大明王之第二,即五部中金剛部之教令輪身。配置於東方。
  • 佛教:十大明王,乃十大諸佛菩薩化身,各有寓意,不妨一覽
    是煩惱即菩提「愛欲貪染即淨菩提心」的象徵。大愛欲即大薩埵之三昧示現。此尊於一切法中,獨稱最勝為五部諸尊之上首。愛染明王能滅無量罪,並卻萬惡,速成百千事,悉滿眾願,凡所求疾速靈驗。其威德殊勝,雖眾星亦不能奪其光芒。更加寶瓶能吐珍寶俱足能滿一切願。梵天帝釋亦受此尊教敕而分禍福,七曜九執向來司掌人間禍福榮衰,亦順本尊之威勢,不敢有所違逆。
  • 七百億諸佛菩薩之母——準提菩薩!
    準提菩薩準提觀音功德準提觀音是一位感應甚強、對眾生極為關懷的大菩薩,福德智慧無量、功德無邊。他的根本咒「準提陀羅尼」靈驗無比,持誦者能去除災障,福德智慧增長、延長壽命、財寶充盈,並得諸菩薩的療護,所有世間種種祈願無不滿足。準提觀音能守護眾生遠離一切災障,並使之福德智慧增長、壽命延長、財寶充盈。
  • 佛教:愛染明王,乃大日如來與金剛薩埵的金剛化身,救度六道眾生
    今天便為大家介紹佛教諸多明王之中的愛染明王:02愛染明王愛染明王是佛教密宗的明王之一,愛染明王是大日如來入金剛薩埵三摩地而所生出此即說明愛染明王雖是一切眾生的本有自生障,卻也是不折不扣的金剛薩埵,即是五佛法王子、普賢菩薩、密教始祖、第六金剛持、金剛手菩薩,「金剛薩埵」就是「明白空性的有情菩薩」,「煩惱即菩提」佛法之勝義諦不言可喻,愛染明王法是在染愛情慾的基礎上去修習淨菩提心,希望眾生能由愛欲中覺悟,而最後開悟成道。
  • 大威德金剛 佛法最殊勝的守護者
    格魯派(黃教)之主要的本尊。東方稱其為大威德明王,是西方蓮華部無量壽佛的忿怒身,為了解一切眾生的煩惱繁縛的明王。由於本尊威德極大,能制伏毒龍、斷除諸障,對治閻羅死魔等,因此亦稱降閻魔尊。大威德金剛的樣子看起來非常兇猛,其懷中擁抱的明妃金剛露漩(也叫羅浪雜娃)也是一臉惡相,全沒有通常所見佛像的慈悲、溫柔,他們的性合予人緊張的氣氛。這其中正揭示了藏傳佛教雙身修法的奧義。
  • 佛教密宗八大明王
    在佛教密宗中,諸佛有所謂自性輪身,正**身,以及教令輪身之分。所謂教令輪身,即諸佛顯現威猛忿怒之形相,以摧破魔障。
  • 佛教:不動明王,聞我說者得大智慧,知我心者即身成佛
    在佛教文化傳承之中,五大明王在唐密內的記載為:中央為大聖不動明王,東方為降三世明王,南方為軍荼利夜叉明王,西方為大威德明王,北方為金剛夜叉明王,形成五大尊的形像。但依天台宗密教內所傳,北方的金剛夜叉明王則改為烏瑟沙摩王。
  • 佛教:烏樞沙摩明王,燒除眾生煩惱妄見分別垢淨生滅之心
    在佛教的發展之中,滿天諸佛菩薩雖然功德無量,但已有許多代表人物為眾生曾做出過巨大貢獻,今天便來介紹佛教:烏樞沙摩明王,燒除眾生煩惱妄見分別垢淨生滅之心:烏樞沙摩明王與金剛夜叉有同體異體之論,同體之說,則以烏樞沙摩明王為五大明王之一。其本地另有釋迦、普賢、不動、金剛手等異說。此尊具有轉不淨為清淨之德,故佛教界置於廁中祭祀。
  • 大威德金剛:佛法最殊勝的守護者
    也就是說大威德金剛的「威」表現在以兇暴威猛之力,懾伏一切惡鬼魔障;「德」表現為以智慧力摧破煩惱業障,使眾生從無明業惑中解脫出來,故曰大威德金剛。密續中記載:久遠劫前有一善男子在三寶所依及僧眾中做大供養,臨終時卻對三寶僧眾生起了惡邪見,死後直墮地獄。
  • 佛法最殊勝的守護者——大威德金剛
    佛經中云:「有伏惡之勢,謂之大威;有護善之功,謂之大德」。也就是說大威德金剛的「威」表現在以兇暴威猛之力,懾伏一切惡鬼魔障;「德」表現為以智慧力摧破煩惱業障,使眾生從無明業惑中解脫出來,故曰大威德金剛。
  • 佛教:降三世明王,乃東方阿閦佛之憤怒身,降服貪瞋痴三毒與三界
    在佛教的諸多代表人物之中,人們對於諸佛菩薩可能會有所認識,但若要說到其餘神明,或許就一無所知了。此後便為大家開始介紹佛教中的各位明王,今天便先來聊聊降三世明王:降三世明王位於東方,即東方阿閦佛之憤怒身。另一說為婆羅門教主中溼婆的變化身。
  • 佛教:軍荼利明王,降伏眾生之惡業煩惱,令一切眾生成滿其願求
    人生在世有善惡之分,所以佛教中有救苦救難的滿天諸佛菩薩,同樣也有各方的明王,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佛教:軍荼利明王,降伏眾生之惡業煩惱,令一切眾生成滿其願求:四面八臂軍荼利,痴見愛慢不能纏,笑怒慈微大慢相,常樂我淨一心含。
  • 佛教的八大明王是哪八位,你知道嗎?
    佛教中「明王」中的「明」,有光明普照之意。「明王」的作用,是藉助佛的無上智慧摧毀眾生的無明煩惱。佛教之中,有著名的「八大明王」。據《大妙金剛大甘露軍拏利焰鬘熾盛佛頂經》中記載,其實八大明王,乃是八大菩薩所化現。1.孔雀明王孔雀明王的坐騎是孔雀,故得此名。
  • 佛教:金剛夜叉明王,噉食一切惡業之眾生,欲除難求官可修奉此尊
    在佛教的認知中,由於人們對佛家代表人物了解有限,所以經常燒錯香,拜錯佛,這不僅是在鬧笑話,更枉費了自己的虔誠,更有可能得罪滿天諸佛。求神拜佛前不妨多多了解佛教各位人物的起源和寓意,今天便為大家介紹佛教:金剛夜叉明王,噉食一切惡業之眾生,欲除難求官可修奉此尊。
  • 佛教:阿閦如來、寶生如來,轉化眾生最強嗔恨,平復眾生我慢煩惱
    其下方為降三世明王,可降服大自在天。在佛學文化中,「阿閦」為不動之義,指菩提心堅固不動。又天鼓雷音佛自涅槃寂定之義而言,亦稱為「不動佛」。阿閦佛在因地時,受大日如來的開示而萌發「對眾生不起嗔恚」的誓願,經過累劫的修行,終於在東方的阿比羅提(妙喜)世界七寳樹下成佛,佛剎名為「善快」。
  • 大威德金剛
    如上面所說大威德金剛能降伏魔鬼惡人,護善眾生.這對佛弟子來說是很重要的,佛弟子在這個娑婆世界,在這個末法時期修行,有大威德金剛的護持會安全許多。    對大威德金剛,一世嘉木央活佛在一本叫《吉祥金剛大威德教法源流三界尊勝成就庫》中有系統闡述,他認為,大威德金剛有十五個特點:  1、自生:一面二臂大威德金剛可以根據不同的調伏對象應化相應的形象,以達到調伏的目的;  2、順從安住:被調伏者能遵從調伏者的意願安順守己,不再為非作歹,製造障礙,侵襲眾生;  3、大威德金剛能調伏八大天王到閻羅王之間的所有眾生
  • 佛教令輪身 • 十大明王
    明王屬於佛的教令輪身,剛強眾生難以用說法柔順調伏,須以威猛教令強制調伏之。【不空成就佛教令輪身 - 烏樞沙摩明王】如來清淨金剛心   化現依怙穢跡尊三首八臂騰寶焰   頂嚴文佛護有情【阿閦如來教令輪身 - 降三世明王】恐怖笑怒尊   能降三世愆生佛本不二   大悲隨緣現
  • 山西五臺山菩薩頂舉行大威德金剛火供法會(圖)
    3月24日(農曆二月十六日),中國佛教聖地山西五臺山菩薩頂舉行藏傳佛教大威德金剛火供。是藏密中上供下施,消除業障,增益福德二種資糧,終而解脫的一種修持儀軌。圖為依照火供儀軌引燃被加持品。 付軼群 攝   中新網太原3月24日電 (範麗芳)3月24日(農曆二月十六日),中國佛教聖地山西五臺山菩薩頂舉行藏傳佛教大威德金剛火供,祈請三寶加持,令一切眾生消除業障,積集福德,國運昌隆,人民安樂,道場清淨,眾生向善。
  • 佛教:步擲金剛明王、五大力吼明王
    :步擲金剛明王、五大力吼明王02步擲金剛明王步擲金剛明王,乃佛教八大明王之一,又被稱作「步擲金剛」。步擲明王是「放開步伐」之意。有記載說此明王有十八臂,但也有記載說只有二臂,右手拿著大傘蓋,左手拿著金剛杵。傘蓋可說是步擲明王的特徵。
  • 祈願眾生智慧增長,諸事吉祥!
    值此殊勝功德日,願大家廣發善心,廣行善業,依身、語、意廣行布施、吃素、放生、供燈、持咒、誦經。祈願世界和平,人民安樂 ! 回向一切有情眾生離苦得樂,早證菩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