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感恩教育,還是淚彈銷書?3月19日,廣州市越秀區登峰小學學生家長林女士(化名)向羊城晚報投訴,3月14日、15日兩天,登峰小學讓全體家長和學生分兩批次參加感恩教育講座,「搞得像催淚彈一樣,全場聽眾哭成一團,講完之後就現場賣書、賣光碟,好好的『感恩』、『勵志』沾上金錢味,讓人覺得被愚弄!」
羊城晚報記者查證,講座人張緒坤在網上備受爭議,承辦活動的公司也已被北京市工商部門吊銷執照。
教育專家、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社會上一些「感恩教育」演講團隊在商言商,演講之後銷售書籍,本無可厚非;但學校和家長更應認識到,靠商業團隊承擔感恩教育、僅僅靠幾次「淚彈攻勢」,本身就是功利主義,無法深入孩子的內心,「關鍵還是春風化雨、持續的家庭教育和學校薰陶」。
家長孩子老師哭成一團
林女士上周四接到學校的《家長會通知》:「為了促使孩子健康發展、順利成才,我校特邀全國著名感恩教育專家到校舉辦『傳遞感恩,點燃夢想』感恩教育報告……請家長務必14:20到會。」
到了現場,林女士看到,一名西裝革履的青年男人走到主席臺,自我介紹說他叫張緒坤,北京眾邦國際教育有限公司董事長、全國著名心理學教授,號稱全國最年輕的勵志演講家。
背景音樂響起,張教授開始演講,語調不斷變換、時高時低,像過山車一樣帶著全場教師、家長、學生。當講到「井岡山的一位校長拉著我的手對我說,張教授,你早來一個月多好啊,我們一個高三女生就是因為小事想不開,從7樓跳下去了啊,她的爸爸是親眼看到的啊,爸爸抱著女兒的屍體在地上打滾啊……」很多家長和學生開始抹眼淚,不少班主任也跟著眼睛發紅。
張教授接著請一個班的同學全部走上舞臺,按照示範,全場家長學生起立、閉上眼睛做出擁抱的動作,臺上哭得很厲害的一個男生,被張教授安排上前大喊「媽媽我愛你」,不少家長和學生也在臺上相擁、全情投入。
接著,對老師的感恩開始了。張教授請各班班主任站到隊伍前面。張教授緩緩地說:「你們(學生)都長大了找到很好的工作了,老師得到了什麼,老師慢慢地老了……」幾乎全部老師都被感動得哭了,全體學生家長在號召下,給老師深深鞠躬……
會後售書獲利可能數萬元
正當林女士也被感動時,一位女助手捧著一套書籍資料走上演講臺,張教授接過,介紹了這套資料對於學生接受感恩教育的意義和作用,然後轉手送給一名臺上的學生,又大聲問臺下「大家想不想要?」臺下一片「要」聲。張教授又告訴大家,每套資料100元。
報告會後,林女士暗自數了一下,大概有一半家長購買了資料。
3月19日下午,羊城晚報記者在登峰小學門口隨機採訪了一些當時在場的家長。家長劉女士說:「孩子長到8歲,從來沒有這樣抱著我大聲說『我愛你』,現場很受感動,這個感恩講座很好!」她當場便買了一套資料,和林女士一樣,劉女士也估計大概有一半的家長買了資料。但劉女士也不無遺憾地說:「可惜才過幾天,孩子又是以前的老樣子了,好像根本沒參加過這個報告會。」
劉女士後來向記者出示了她買的資料:其中包括一本書、兩本冊子,名字分別是《青少年成長工具書——傳遞感恩 點燃夢想》(高得勝主編),《30天行動成功訓練手冊》、《感恩·勵志·美德筆記本》,其中只有第一本書具有ISBN國際標準書號,標價45元,而後兩本小冊子根本沒有書號。
打開第一本書,目錄上的標題中規中矩:「心態決定一切」、「超凡脫俗 爭做珍珠」、「戒除網癮」、「親子溝通」……劉女士說:「受到講座的感染,當時覺得很有用,回家放了幾天再看看,也就是市面上大把的『心靈雞湯』之類的書吧,沒什麼錯、也沒什麼用。」
記者聯繫上出版此書的廣西師大出版社,對方表示,此書是作者自費出書,全部由作者包銷,「所以市面上都沒得賣」。
廣州市某出版社主編何女士解釋,所謂「自費出書、作者包銷」的形式,由出版社提供書號,因此在出版內容方面會把好關,「違法的內容一定不會有,但是書籍的寫作質量,就見仁見智了」。
一本45元售價的包銷書籍,成本和贏利究竟是多少?何女士說,包銷1萬本,估計4折就能拿到書,購買成本是18元,如果售書不納稅,淨贏利是27元。而沒有書號、普通印刷的軟皮小冊子,100頁的印刷成本不超過5元錢,按此計算,這套100元的資料,「拿貨價」恐怕不超過25元,轉手一賣,淨掙75元!
按照林女士所言、現場一半家長購買資料來計算,350人乘以75元,張教授一場報告會,僅賣書可淨掙2.6萬元。
(報料人林女士,三等獎100元;本報實習生高熒對本文亦有貢獻)
登峰小學:他們主動聯繫學校
3月21日,羊城晚報記者向登峰小學張校長了解相關情況。
張校長表示,校方對張緒坤不是特別了解,「是他們主動聯繫我們,說有這類的講座。正好學校也在推行感恩教育,有這個需要,所以就同意他們過來講課。這次講座,我們學校沒有支付任何費用,現場售書也和校方沒有關係。但是其他(張緒坤的)情況我們就不大清楚。當時講座的效果還挺好,家長也很支持。」
張緒坤團隊:學校主動聯繫我們
羊城晚報記者聯繫上張緒坤旗下公司、眾邦教育的華南辦事處負責人齊老師。
記者自稱是廣州一所小學的教務處老師,有興趣請張教授前來演講。
羊城晚報:如果你們過來開講座,學校怎麼承擔費用?
齊老師:如果單獨的話,費用高一些,要安排食宿和差旅費用,如果有幾個學校一起,基本上就不用什麼費用,你們只要出一個餐費。
羊城晚報:當時登峰小學出了很多費用嗎?
齊老師:當時我們正在廣州作報告,他們知道了聯繫我們的(所以沒出什麼錢)。
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張緒坤近年來在全國各地巡迴演講,包括陝西、河南、安徽等省,這幾年還在廣東珠海、南海的一些中學演講過,但卻不乏質疑之聲,很多人反映,演講之後的售書讓人「很受傷」。
記者查證:公司執照已被吊銷
張緒坤全國巡講,並有售書營利行為,其所屬的機構是否曾經在工商局註冊?羊城晚報記者就此詢問了齊老師。
齊老師告訴羊城晚報記者,他們在北京工商局當然有註冊。但名字他記得不是特別清楚,大概是公司官方網站上顯示的「北京眾邦尚意文化國際傳播有限責任公司 」,或者是「眾邦國際教育」。
羊城晚報記者第一次登錄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官方網站,沒有查到任何註冊信息。當記者再次致電齊老師時,對方顯得有點焦急:「我們就能查到,你××(註:粗口)怎麼就查不到?!確實在工商網站上能查到的!」
接著,記者又以「眾邦尚意」為關鍵詞,終於查到「北京眾邦尚意國際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法人為「周傳蛟」,2009年2月10日成立,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西城分局登記註冊,經營範圍是「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設計、製作、代理、發布廣告;會議服務;承辦展覽展示活動;教育諮詢」。遺憾的是,在企業狀態一欄,明確註明為「吊銷」; 吊銷日期是2011年12月25日。
教育專家:感恩教育不能靠「淚彈」
羊城晚報記者就感恩教育問題專訪了教育專家、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
羊城晚報:現在有很多所謂的教育家去學校進行感恩主題的演講,最後不可避免的環節,就是賣書、賣光碟,讓家長覺得變味。您怎麼看待這種感恩教育?
熊丙奇:我從兩個問題分析。
第一,現在全社會的感恩意識都很缺失,學校、家庭很焦慮,社會也很關注。但實際上,現代家庭往往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家庭教育被異化成純粹的分數教育,父母很少關心孩子該如何做人,也缺少感恩意識的培養,比如爺爺奶奶生病了,父母往往會說「你不要去了,你好好學習就是對爺爺奶奶最好的感恩」;家裡的家務也不要做,你去完成你的學習任務就好了。這一系列的行為,導致了孩子普遍缺乏對父母的感恩,也缺乏責任感。
第二個問題,學生缺乏感恩,讓家庭和學校都很著急,希望短時間內、用一場講座,就把學生的感恩意識激發出來,從而產生感恩講座的市場需求。關於這種感恩的演講,我看過一些網上的視頻,無非是用煽情語言,煽情音樂,在一瞬間內,可能確實讓孩子意識到以前對父母不好、沒有珍惜家長的付出,被暫時地感動,甚至痛哭流涕,讓家長、老師覺得很有效。但實際上演講結束之後,學生很快就忘記了。不少學校進行感恩教育,只是請一個演講者來,現場效果不錯就算是完成任務了,家長也是這個心理,我們這種急功近利的態度,導致感恩教育成了某些機構的生意。
羊城晚報:感恩教育必須要做,但怎樣才能做好?
熊丙奇:感恩教育的缺失,實際上是一種家庭教育的缺失,感恩應當回歸家庭教育,關鍵還是春風化雨、持續的家庭教育和學校薰陶。目前,各個家庭並沒有真正重視感恩教育。家長和學校應當對感恩教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意識到自己在感恩教育中應當扮演的作用。
一些機構推出感恩培訓,也是因為市場有需求,只要是合法經營,本也無可厚非。學校固然可以購買他的服務,但是學校和家長要有正確的消費意識,對自己起作用的才去消費,不要衝動消費。
蔣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