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重映仍不過時,《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盜夢空間》票房頗佳
羊城晚報 2020-09-01
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
對影迷而言,影院復工的這段時間可以說是「因禍得福」:那些原以為再也無法在大銀幕上看到的經典電影,在這段時間裡得以重映。
8月14日,《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重映,距離其首次在中國內地上映已經過去近20年的時間;8月28日,《盜夢空間》重映,而今年正是這部影片上映十周年。
經典之所以是經典,便在於其歷久彌新。在2020年的當下,這兩部影片仍然沒有過時。
票房
「哈利·波特」選了一個好檔期
在這一批重映片中,《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不是來得最早的,票房卻是最高的。該片於8月14日開始重映,當時影院復工已近四周了。截至8月30日,該片收穫超過1.8億元的票房,在重映片票房中居首位。值得一提的是,得益於在中國的重映,《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在首次上映19年後,全球累計票房終於突破10億美元,成為繼《哈利·波特》系列大結局《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之後,又一部單片票房破10億美元的哈利·波特電影。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可謂選擇了一個好檔期。經過近四周的預熱,影市已經逐漸回暖,而此時《八佰》這部「救市大片」尚未大規模上映,對重映片而言市場仍有空間。《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重映首日的票房突破3200萬元,刷新影院復工以來單片單日票房最高紀錄。而《八佰》在21日全面上映後拉動整個影市大盤,《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也是受益者:8月22日、23日這個周末,《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單日票房再度回升至1000萬元上下。而且,在新片數量不足的情況下,《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一直獲得較好的排片待遇。在《八佰》上映後、七夕檔期到來前,《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單日排片比維持在11%上下,保證了該片的票房後勁。
《盜夢空間》為《信條》預熱
《盜夢空間》在8月28日開始重映,截至8月30日記者發稿時,共收得票房近2000萬元。對於諾蘭作品而言,這個成績不算亮眼:諾蘭另一部經典作品《星際穿越》於8月2日重映至今,收穫了1.21億元的票房;而《盜夢空間》十年前在中國上映時狂攬4.62億元,位居內地年度票房榜第五位。
在《盜夢空間》重映這個檔期,已經有《八佰》《我在時間盡頭等你》《蕎麥瘋長》《小婦人》等多部新片上映,重映片的市場空間已經明顯收窄。不過,《盜夢空間》重映的目的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主要是為諾蘭的同類型新作《信條》預熱。《信條》將於9月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並提前一周開始預售。此時《盜夢空間》重映,是為了讓影迷「重溫舊夢」,催谷《信條》的預售票房。此次《盜夢空間》重映也並非「中國特供」:今年是《盜夢空間》首映十周年,華納兄弟從8月12日開始就在全球舉行《盜夢空間》重映活動,除了中國之外,在日本等地也進行了重映。
觀感
《魔法石》裝載無數珍貴記憶
今年是《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文版圖書引進內地20周年。2000年9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引進發行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文版;一個月之後,改編自原著小說的同名電影在英國正式開拍,並於2001年11月全球大範圍公映,2002年1月登陸中國內地銀幕。而此次影片重映的版本是4K修復3D版,效果有了不少提升,因此吸引了大批「哈迷」重回影院。
哈利·波特這個IP在全球擁有強大的影響力,《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更被「哈迷」視為一切的原點。這部電影裝載著「哈迷」許多珍貴回憶,它不僅記錄了哈利、羅恩、赫敏三人稚嫩可愛的臉龐,而且留下了許多偉大演員的精彩演出:哈利魔法道路上的引路人鄧布利多校長,其扮演者理察·哈裡斯於2002年逝世;在《魔法石》中還沒辨出正邪的斯內普教授,其扮演者艾倫·瑞克曼於2016年離世;扣下了哈利的霍格沃茨入學通知書、讓人又恨又怕的「麻瓜」姨丈德思禮先生,其扮演者理察·格裡菲斯也在2013年因心臟手術併發症去世……
除了「哈迷」之外,《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也吸引了不少普通觀眾走進影院。影片的豆瓣頁面上出現了不少「第一次看」的短評,其中有一條評論寫道:「奔三的人第一次看這個系列的電影,似乎有點能理解哈迷的狂熱了。(影片)不僅構建出了一個天馬行空的魔法世界,還傳遞著有關人生的哲理……如果在我童年的時候看了這部電影,估計我也會期待某天貓頭鷹給我送來魔法學校的入學通知書吧。」
《盜夢空間》今日重看仍不過時
此次《盜夢空間》十周年重映,導演諾蘭特地錄製了視頻分享感受:「《盜夢空間》的重映最讓我們興奮的是,它給了我們一次機會,讓之前沒有在銀幕上看過本片的年輕觀眾,知道我們是如何創造它的,並感受到我們想要傳達的影片內核。」
如果說《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吸引觀眾重回影院的秘密武器是「情懷」,那麼《盜夢空間》就是「技術」。在「夢境」這個設定之下,諾蘭貢獻出大量天馬行空的視覺奇觀:將巴黎市中心摺疊成90度,海邊一棟棟已荒廢的高樓逐次崩塌,以及神秘的日式大宅、失重的酒店長廊、通往意識深處的電梯……觀眾難得有機會在大銀幕上重溫這些精彩場面。片中大量場面採用實拍+CG特效結合的方式製作,諾蘭不僅帶著團隊走遍四大洲六個國家,而且還採用了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實拍技術,比如片中那條失重的酒店長廊,攝製組真的搭建了一條長100英尺、可以360度旋轉的走廊,走廊的牆外等距離套上了8個跟走廊同心的圓環,使走廊得以懸空並旋轉,這些圓環由兩部巨大的發動機操縱。
《盜夢空間》不僅視聽技術讓人驚嘆,其講故事的方式如今看來也依然精巧。影片將一個簡單的故事用「盜夢」概念包裝起來,既能夠給觀眾帶來解謎的快感,又不至於過分晦澀。片中的明線是一個商業諜戰故事:柯布(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飾)的團隊接到齊藤(渡邊謙飾)的委託,把一個想法植入其競爭對手的腦中,以此瓦解對手的商業帝國;暗線是一個「自我救贖」的故事:柯布一直因為自己害死了妻子而耿耿於懷,在行動過程中,他最終衝破了自己的心理障礙……諾蘭構建出一個嚴謹的夢境體系,夢境一層套一層,讓人產生「何處是夢?何處是現實?」的特殊觀感。
連結
重映片完成影院復工的歷史使命
中國內地影院從7月20日開始陸續有序復工。《哪吒之魔童降世》《誤殺》《尋夢環遊記》等第一批超過20部重映片扛起重任,緩解復工初期的「片荒」。復工首月,重映片撐起了影市半邊天,《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誤殺》《星際穿越》三部影片取得了重映票房破億元的優秀成績,成功「暖市」。
從復工第二個月開始,隨著《八佰》等新片接踵而來,影市逐漸恢復往日的熱鬧景象。8月28日上映的《盜夢空間》將成為這段時間裡最後一部重映片。
7月20日至8月30日重映片票房排行前十位
第一位: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重映日期:8月14日
重映票房:1.83億元
第二位:
《誤殺》
重映日期:7月20日
重映票房:1.23億元
第三位:
《星際穿越》
重映日期:8月2日
重映票房:1.21億元
第四位:
《哪吒之魔童降世》
重映日期:7月20日
重映票房:2014.6萬元
第五位:
《盜夢空間》
重映日期:8月28日
重映票房:1988.7萬元
第六位:
《尋夢環遊記》
重映日期:7月20日
重映票房:1759.5萬元
第七位:
《白蛇·緣起》
重映日期:7月20日
重映票房:1165.3萬元
第八位:
《風聲》
重映日期:7月20日
重映票房:1157萬元
第九位:
《大魚海棠》
重映日期:7月20日
重映票房:905.7萬元
第十位:
《戰狼2》
重映日期:7月20日
重映票房:791.1萬元
編輯:小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