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相聲搭檔來,張雲雷、楊九郎這一對,那可是天作之合;孟鶴堂、周九良這一對,也是獨有特色。張雲雷,楊九郎這一對,人稱九辮兒;孟鶴堂、周九良這一對,人稱堂良。九辮兒和堂良四人又各自是對方的閨蜜,四個人感情深厚,羨煞旁人。
張雲雷、孟鶴堂都是逗哏演員,主角,光彩照人。也確實多才多藝,是奪人二目的大紅花。站在臺上一自我介紹,臺下的觀眾們的掌聲、歡呼聲,能響三分鐘。楊九郎,周九良都是捧哏演員,配角,是大綠葉,襯託紅花的,使紅花更加嬌豔美麗。如果您認為捧哏的除了「嗯!啊!是!害!去你的吧!」就沒什麼才藝了,那就大錯特錯了。
先說楊九郎。
身為捧哏,卻有逗逗哏的名號,原因是他的角兒張雲雷經常被他逗得笑場;還會被他噎得說不出話來。彼時彼刻,張雲雷就要麼掐他的脖子拷問,要麼拿手絹扔他等等,開始「撒潑」。而比如笑場、忘詞、跑偏這種舞臺失誤,卻是觀眾們最愛看的。常常是這些小失誤變成了著名的梗,成了每一個節目,每一個段子的笑點。粉絲們常說九辮兒的現掛是最好看的,聽他們倆說相聲的感覺是:臺上歡歡樂樂,打打鬧鬧。臺下被感染,被傳染,笑得無藥可救。
九郎的仁義俠士之風,疼角兒護角兒的愛戴之情,藏慧、認哏之義,那都是無人能及的。
再說周九良。
楊九郎,人稱:一語致勝郎;周九良,則被稱為:一語致死良。周九良的捧哏風格比較佛系,有點兒不愛搭理逗哏的意思,每天只想著早點下班,常常有種被迫營業之感,正是這種感覺,讓觀眾們聯想到,某人是個社畜。其實啊,這都是表面現象,九良是大智若愚,收放自如。某一場節目返場的時候,就見九良背著手,悠然開嗓,輕輕鬆鬆就能把京劇小段《叫小番》唱得響徹雲霄,唱得掌聲雷動,唱得觀眾暢快淋漓,唱得同行無地自容。九良的唱功不容小覷啊!
九良的竹板打的也很好,聽著舒服,不由人的,聽著聽著就會跟著那個竹板聲搖頭晃腦。三弦也彈得好,和張雲雷是師從同一個師父的,也多次給張雲雷配樂,添彩得很吶!
那麼,試想,如果他們互換搭檔,豈不更有趣?
別!別!千萬別亂點鴛鴦譜!
九辮兒、堂良那都是各自磨合,揣摩對方脾氣心性,日久包漿而成的搭檔;臺上的默契度,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能立刻心領神會的搭檔。換了旁人啊,真不成。
找到一個好搭檔可比找一個好伴侶,難太多了。所以一旦成為搭檔,那都是一輩子的事兒。缺了誰,另一個都不會光彩奪目。
所以啊,
當張雲雷唱:「一把手就拉住了心愛的小冤家啊~~」只能牽著大白饢、一線天楊九郎的手。
當孟鶴堂手拿扇子,啪的一聲響,「大爺啊,你的這個頂棚啊,還得我給您糊……」接下茬的只能是啾啾良、大橘貓周九良。
作為一名狂熱的相聲粉,希望他們兩對相聲演員能創作出更多更好笑的新作品。並在此祝福:願九辮兒越來越好!堂良越走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