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當藍牙耳機進入智慧新時代】】】
說到藍牙耳機,其實某種意義上來說它遠比大多數人認為的要更加「古老」。據公開資料記載,藍牙耳機的誕生幾乎是緊隨著初代藍牙技術的,也就是說,它最早可以追溯到1999年甚至是1994年愛立信公司預研藍牙的時代。但是由於當時的藍牙協議實際上沒有考慮到音樂播放的需求,因此最初「藍牙耳機」基本上只具備單聲道通話功能,也僅僅只有少數人在使用。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十年左右,2008年專用於藍牙音樂播放的A2DP協議開始普及,「藍牙耳機」終於進入了立體聲音樂時代。雖然只是一次簡單的技術更新,但功能從「打電話」到「聽音樂」的轉變,卻不僅真正地帶來了藍牙耳機在一般消費群體中的普及,也大大地變革了整個藍牙耳機行業。那些單純注重商務通話的品牌從此被加入戰局的傳統音頻大廠們蓋過了風頭。而藍牙耳機的傳輸技術、數字處理技術以及發聲單元技術也隨著這種迅速的市場規模擴大而真正步入了高速發展的時代。
有趣的是,當時間再一次翻過十年的歷程,藍牙耳機的技術再一次翻開了新的篇章。先是「真無線」形態的出現完成了藍牙耳機在小型化、時尚化方面的再一次進化。之後真正實現左右耳雙連接的「真無線立體聲」技術解決了真無線耳機的延遲和斷連問題,同時進一步改善了小體積藍牙耳機的音質傳輸體驗。而到了現在,當骨傳導、近場語音降噪、佩戴檢測甚至是AI語音技術被加諸到真無線立體聲藍牙耳機上時,也就意味著藍牙耳機從通話設備、聽音器材到智能隨身伴侶的再一次功能革命正式拉開了大幕。
是的,這就是我們三易生活今天要測試的對象:來自vivo的vivo TWS Earphone真無線藍牙耳機。它登場於vivo今年的NEX3 5G發布會上,當時便憑藉著高配的硬體以及智慧功能展示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源自vivo本身的HiFi基因,自然也令人對其音質抱有相當的期待。
【【【外觀:漸變色和懸浮在耳機裡可是新玩意】】】
既然能夠與自家的年度真旗艦手機同臺登場,vivo TWS Earphone註定了本身的定位就不會太低。而這種相對高端的定位反映在實際的產品上,首先自然就會體現在外觀方面。
我們拿到的這臺vivo TWS Earphone是此前發布的兩種配色之一的「星際藍」版本。在vivo官網的相關介紹中,提到了星際藍版本有一個被稱為「懸浮美學」的專屬外觀設計元素,那麼何謂「懸浮美學」呢?
答案揭曉,在星際藍版本的外部充電盒上,vivo使用了類似多層注塑+內部漸變色塗裝的工藝。整個充電盒(除了盒蓋部分)的內側是金屬色類似夜空的漸變效果,但外層卻是一層厚度逐漸改變的透明材質。隨著類似充電盒下端的弧形逐漸收窄,外層的透明材質也隨之加厚,呈現出一種類似水滴凝聚的視覺效果,當其拿在手中時,又好似充電盒的深色部分懸浮在掌中一樣。縱觀整個市場,vivo大概是一線品牌中第一個將漸變色引入真無線藍牙耳機充電盒設計的品牌,而從這個細節中,我們其實也能看出vivo的設計師有自己時尚想法,以及敢於不跟隨的風格。
當然,既然是充電盒,我們熟悉的配對按鍵自然也是必不可少。vivo將TWS Earphone的配對按鍵設置在了充電盒背面。不過配對按鍵的鍵程非常短而且手感相當之硬,從好的一方面來說,這的確能夠避免絕大多數情況下的誤觸;但也意味著,配對的時候你需要稍微用點力去持續按壓才行。
由於vivo TWS Earphone的盒蓋有牢固的磁吸固定,因此其在開啟之後則也會自動彈開到較大的角度,此時你就能順利地取出耳機了。
可以看出,vivo TWS Earphone的耳機部分採用了常見的半入耳動圈式造型,同時其耳機充電接口為裸露的觸點式設計。仔細觀看會發現,其與常規的半入耳耳機相比,腔體部分與「長柄」的過渡位置明顯要更加粗壯一些,這是為什麼呢?
根據官網上的相關信息,我們猜測這可能是因為vivo在耳機裡放進了包括電容、骨傳導、觸摸在內的更多傳感器,同時也搭配了當前最先進(當然體積也更大一點)的雙核智能耳機主控QCC5126的緣故。不過儘管用料下得挺「重」,但單個耳機的重量卻僅有4.4g,在佩戴方面,vivo TWS Earphone無疑也算得上是同類產品中的「輕量級」。
【【【功能體驗:你可能不信,它能給讓手機AI更好用】】】
是的,我們提到了vivo TWS Earphone的高配——這自然是指的它強大的主控,以及眾多的傳感器。而要感受這種高配則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輕按充電盒上的配對按鈕,再開啟充電盒,vivo手機上立刻就自動彈出了相關的配對提示畫面。
是的,vivo TWS Earphone具備完整的自動化及圖形化配對引導機制。但這還不是它「智慧能力」的全部。事實上,從配對完成之後的介紹和功能設置界面中,我們還能窺見更多這款耳機不同於競品們的特殊性。
比如說,耳機上寬大的「杆」,實際上也是因為裡面內藏了觸控傳感器,還能夠支持滑動、點擊控制音樂播放以及音量水平。
又比如說,更加「黑科技」的功能顯然是它能夠與vivo手機上的Jovi語音助手實現聯動,充當Jovi的喚醒器和收音裝置。甚至它還可以與手機分開來,兩者共同在AI的驅動下實現類似「對講+翻譯」的特殊工作模式。
當然,看到這裡可能有人要說了:這不就是靠耳機內置麥克風進行AI喚醒而已嗎?有什麼先進的?如果你這麼想,只能說明你太小看vivo的細心程度了。因為,vivo在TWS Earphone中內置了特別的骨傳導單元,它與多麥克風降噪功能配合,可以實現遠比直接用手機喚醒要靈敏得多、好用得多的AI語音體驗。
假想一下,當你身處一個相對嘈雜的公共場合,身邊有不少人正拿著手機聽歌/看視頻/玩遊戲,此時你突然想提醒一下Jovi設置一個新的日程安排,會發生什麼狀況?沒錯,稍大聲的語音命令可能引來他人的側目,甚至還可能喚醒他人的手機。
但有了vivo TWS Earphone,這個問題便不復存在了,因為它會用骨傳導檢測是你還是他人在呼喚「Jovi」。與此同時,得益於比手機上離用戶更近、更多的麥克風設置,佩戴上之後,我們發現即便只用很小的聲音也足以準確喚醒Jovi並令其檢測到語音命令。這就意味著,它實際上扮演了一個大大提升手機AI語音助手準確度的「性能強化器」角色。這種感覺有點神奇,但更重要的是它實在是太方便了。
【【【音質與總結:別糾結,這就是vivo專屬智能伴侶】】】
很顯然,高配置的主控和更多的傳感器,的確讓vivo TWS Earphone展現出了超過同類的「智慧」。但除了高智商之外,它首先還是一款來自vivo的耳機。根據官網上的相關信息顯示,vivo為這款耳機配備了高達14.2mm的大尺寸動圈單元,雖然單元尺寸並不一直是越大越好,但這至少說明vivo的工程師對音質的確有相當的追求。
自然,除了體驗vivo TWS Earphone的智慧之處,我們也充分享受了它作為傳統耳機的聽音功能。
首先,vivo TWS Earphone本身支持雙耳機獨立連接手機,雙流傳輸的真無線立體聲模式,而在具體的音頻編碼格式上,它所選擇的則是高通ATPX方案。客觀來說,這並不是現在最先進的藍牙音頻編碼,但大家也無需過於迷信編碼方案——畢竟大部分人平時聽的還是在線音頻和Mp3。很多時候音頻本身的品質以及耳機單元的發聲特性,對音質的影響是要遠大於藍牙傳輸協議本身。
其次從本身的聽音表現上來說,vivo TWS Earphone的高音和低音部分相對突出。在播放女聲清唱或是節奏感強烈的BGM時,真無線立體聲技術能夠帶來很不錯的瞬態響應和左右聲道分離度。值得一提是在持續使用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們意識到vivo TWS Earphone整體的調音基本上沒有什麼沉悶感,更沒有刻意強化所謂的「下潛」,也顯示出vivo工程師本身的健康聽音觀,而這一點在當前的國產耳機中其實是比較難得的。
當然,對於這個價位的真無線耳機來說,指望它能應付所有的音樂形式是不現實的。比如說在回放大編制交響樂或者複雜編曲的多聲部流行歌曲時,耳機的解析力就會有所不足。當然在這一點上,其他的小型立體聲真無線耳機也並不會有更好的表現,換句話說,這不是vivo的鍋,而只能說是這一類產品本身的形態對其音頻子系統設計的制約所致。
於是乎,我們應該如何總結vivo的這第一款真無線藍牙耳機產品呢?在我們三易生活看來,與其說它是vivo的最新款音頻產品,不如說它更應該被看作是vivo為自家旗艦手機設計的一款智慧新伴侶較為合適。畢竟它的外觀的確精緻而又與眾不同,同時還能大大強化vivo手機本身就備受好評的Jovi AI語音體驗,不僅解放雙手,而且還能提升辨識度和「解鎖」新技能。
當然,這也意味著對於使用NEX3、iQOO Pro、X27等vivo手機的用戶來說,要選一部好用的真無線耳機,現階段大概已經沒有什麼可糾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