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性本善,有人說人性本惡,也有人說人性本無善惡。
這是個千古難題,究竟是什麼決定了人性,又是什麼改變了人性?
豆瓣評分高達9.2的由原著小說《壞小孩》改編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最近在熱播中,這部劇無論對於懸疑劇的愛好者,還是對於父母來說,都是一部佳作。
而劇中,關於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也是《隱秘的角落》格外讓人心驚的恐怖元素。而劇中主角朱朝陽,一個學霸乖孩子一路走向黑化,成為殺人兇手,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1)母親以愛為名義的控制
朱朝陽從小父母離異,跟母親周春紅一起生活。但母親又常常在外工作,留朱朝陽一人在家。
母親周春紅很愛兒子,她自認為她愛兒子愛到可以犧牲一切。但她對兒子的愛,是那種極強的控制欲的絕對服從,只要學習好,聽話,懂事就可以。
周春紅的育兒觀是要懂事聽話,媽媽讓你喝牛奶你就得喝; 學生只要學習好就可以了,別的都不重要;大人的世界你不懂,不要管。
朱朝陽就在母親強勢的愛之下,雖然成績每次都是全年級第一,卻在學校不受同學歡迎,沒有朋友。在學校被同學欺凌,也只選擇隱忍。再不願做的事也會聽媽媽的話,肚子再飽也會喝下媽媽給的牛奶,從不說「不」。
朱朝陽在懂事聽話的背後,有著對自身需求的克制和對別人的討好,而長期的隱忍,壓抑自己的喜好和拼命偽裝自己,這些都讓他變得敏感偏激。
而一個敏感偏激的人,如果情感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關注,就很容易做出一些傷害自己或者傷害他人的危險事情。這便是朱朝陽走向「壞小孩」的開始。
2)父愛的缺失
朱朝陽的父親朱永平離婚後,重組家庭,有了女兒朱晶晶。有了女兒後的朱永平對待兒子幾乎不聞不問,漠不關心,而對待女兒則無微不至,一切都給女兒最好的。
朱朝陽努力學習,力求做一個完美的人,不僅僅是為了母親,更是為了得到父親的愛和關注。相比於母親,他的情感是更傾向於父親的,他更在意和喜歡父親對他的愛。
因為比起媽媽壓迫式的讓他喝牛奶,他更喜歡爸爸帶他遊泳,吃雪糕,吃糖水,去遊樂場。
在他考第一時,媽媽會說,學生最重要的是好好學習。
爸爸會說,要學會交朋友。
關於離婚,爸爸說,是大人的事不怪你,
而媽媽則說,如果你爸爸真的在乎你,就不會和我離婚。
可是自從有了妹妹後,不管他再怎麼努力,父親的愛永遠都只給了妹妹。所以在面對妹妹朱晶晶的時候,朱朝陽除了羨慕,更多的是嫉妒和恨,他認為是她奪走了他父親的愛。
父愛的缺失和父親不公平的對待,對妹妹奪走父愛的嫉妒和恨,催化了朱朝陽的黑化。在妹妹朱晶晶跌落窗臺的那一刻,不管他是助推了還是未施救,那一刻他是開心的。
3)同伴的影響
朱朝陽最後跟嚴良說了一句話:「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給你們開了門。」在朱朝陽給嚴良和普普開門,讓他們走進他的世界那一刻開始,徹底開啟了朱朝陽通過黑化保護自己的意識。
而後來結識的殺人兇手張東升,讓朱朝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樣自卑的童年,同樣喜愛數學的高智商,同樣被奪走本該屬於自己的一切,看到張東升可以殺人於無形後,朱朝陽發現自己也可以像張東升一樣。
心理大師海靈格說:「幸福的家庭,都有一個共同點:家裡沒有控制欲很強的人。真正的愛,從來不是支配和控制,而是讓對方活得像自己。每個人來到這世界,不是為了按照別人的方式過一生。」
在朱朝陽的人生中,如果母親更了解自己的孩子,跟孩子有更多的溝通,能給他更多的陪伴和尊重,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勇敢去做自己,而不是想要控制他的人生,給他愛的負擔 。那他便會多一些自信和快樂,少一些自卑和隱忍。
如果父親朱永平儘管離異重新組建家庭,也依舊能給予朱朝陽足夠的愛和關心 ,那麼朱朝陽的人生就會多一些陽光和幸福,少一些陰影和創傷。
如果朱朝陽的父母如劇中葉馳敏的父親葉軍一樣,工作再忙也陪孩子寫作業,陪孩子一起看還珠格格,給孩子做飯,陪她去找老師補習,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那麼朱朝陽的童年可以像葉馳敏一樣任性一些,自由一些,而不必聽話懂事。
如果朱朝陽,嚴良,和普普沒有遇到張東升,而是一開始就遇到了老陳,三個孩子在會在老陳的悉心教導和引導下,內心依舊會保持善良和正直,那麼結局也會有所不同。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朱朝陽經歷的一切都無法重來,也沒有如果。家長犯錯,往往買單的都是孩子。
而就如張東升最後跟朱朝陽說的,讓他可以相信童話。如果媽媽能夠改變自己,多與朱朝陽溝通,和一些愛的引導,也許,可以讓朱朝陽重新相信童話,重新做回好孩子。
結語
雅斯貝爾斯曾在《什麼是教育》中說:」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顆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如果人性本善,那我們可以通過教育引導和激發這種善; 如果人性本惡,那我們可以通過教育防範和遏制這種惡; 如果人性本無善惡,那我們就可以通過教育讓人性變得更加美好。
《隱秘的角落》裡可以看到,每一個成長為」壞小孩「的孩子,不過都是一個個不幸家庭走出來的犧牲品。這個世界上從來都沒有壞孩子,多的是缺少愛的孩子。一個給予孩子愛的家庭,便是孩子最好的禮物。
陪伴孩子,傾聽孩子,尊重孩子,幫助孩子,公平對待每一個孩子是我們成為優秀父母的必備技能。而面對懂事聽話的孩子,我們更需要耐心溫柔地對待他們,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勇敢做自己。
我是@綠水要濤濤,留學紐西蘭,養娃在德國,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我的世界觀,我的育兒觀,喜歡我你就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