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陽臺種菜越來越受人歡迎,在陽臺簡單種植一些經常會吃到的青葉蔬菜,簡單方便,健康放心,還可以當著盆栽,美化陽臺環境。等到蔬菜成熟,在家就能體驗到「種豆南山下」的田園樂趣,而且吃著自己親自種下的蔬菜,是不是也有一種成就感呢?
陽臺種菜簡單方便,就算是沒有種過菜,也可以在這裡實現你的農夫夢。一般情況下,我們在陽臺種菜,除了使用花盆,最常用的容器就是泡沫箱子。因為泡沫箱子得來方便,現在很多快遞,都會用泡沫箱子包裝,真要沒有快遞,每天去小區樓下的垃圾桶旁邊轉一轉,保證你收穫滿滿(別問我怎麼知道)。
泡沫箱子準備好了,下一個要面臨的就是土壤的問題,其實這個很簡單,到鄉下找一塊空地,隨便一挖就能得到。如果條件好的,到鄉下親戚家的菜園子裡挖一些現成的種菜土,那是最好不過的。如果是空地上的挖的土,最好是再簡單處理一下,弄一下沙子跟土壤充分摻和,可以提高土壤的透氣性,對蔬菜生長更為有利。再不行就直接網上或者花卉市場買一些營養土,摻和進去,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這樣的土壤種植一兩次蔬菜肯定沒有問題,但是時間長了,隨著營養的消耗流失,土壤會變得板結,沒有養分,這樣的土壤再種菜效果就不好了。這時候就要對土壤進行處理,才能夠繼續使用。最簡單的方法,還是往他裡面摻和營養土。但是今天既然是教大家自己動手,那就不說購買營養土的事,今天就教教大家自製營養土。
具體做法是,將板結的營養土打碎,在泡沫箱子底部鋪上一層,然後在土上鋪上一層廚餘垃圾(所以果皮、菜葉為主)。如果泡沫箱夠大的話,可以多鋪幾層,保證最後一層是土,最後一層土要儘量厚一些,這樣不易串出氣味。
這樣堆好後,讓其自行發酵分解一段時間,大概20-30天後,可以在泡沫箱子裡放入一些蚯蚓,這樣會讓垃圾分解得更快,更充分,而且蚯蚓還能進一步增加土壤的疏鬆性。如果天氣熱的話,再過半個月的時間,就基本分解完成,如果氣溫低就在多放置一段時間,這樣子,我們的營養土就做好了。
這樣的營養土營養更豐富,在種菜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不斷往裡填埋廚餘垃圾(但是一次不要太多),這樣一來,我們自製的營養土就會一直富含營養,基本就告別的換土換盆的苦惱。自製營養土,你學會了嗎?
很多人喜歡在陽臺種花,卻總盼著「有心栽花花不開」的傷心事,既然這樣,何不直接種菜呢?蔬菜要比花更容易種植,而且一年實際適合陽臺種植的是蔬菜有很多,比如:韭菜、生菜、香菜、小蔥、大蒜、菠菜、辣椒、聖女果,還有我前天跟大家介紹的盆栽生薑等等很多蔬菜,都能實現陽臺種植。趕快行動起來吧,馬上你就能體會到在自己家陽臺上收菜的感覺。
關於陽臺種菜,你還有什麼建議,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