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意外「開局」,讓許多比賽被迫中斷、延期,雖然今年除了中超似乎沒啥盼頭,不過這一年也許會成為我們休整、備戰的好機會。讓我們看看2021年和2022年將會有多少值得期待的國際大賽:歐洲杯、美洲杯、非洲杯、世俱杯、奧運會、亞運會、世界盃。
如今,出國看球的人越來越多,而且觀賽隊伍也趨向年輕化,不乏在校學生,經常有人問我們,常年在海外看球是不是花費很高?想親臨世界盃、歐洲杯這樣的大賽,啟動資金到底多少?雖然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已經過去很久,不過我們從賽前長達一年的「網絡籌備」到現場體驗了7場比賽,整個過程還是可以借鑑的。
重要的話先說在最前面,想要省錢,不被坑其實總結下來,只有一個要點:親力親為,利用信息。具體是怎麼操作的呢?
球票「大事記」
要點:一切以官網為準
不打無準備的仗,對於非參賽國來說,依靠國內網站提供幫助是很難的,不要去相信那些公眾號拼貼來的碎片信息,克服英語和懶惰,一切以官方為主。根據已有的信息自己整理一份「時間軸」,設置好「提醒」。
以俄羅斯世界盃為例,當時的售票時間接近1年。其實你現在打開FIFA的官網的話,不難發現,2022年卡達世界盃的網頁早已生成,而且不需要翻牆即可查看。
2017/12/01世界盃分組抽籤,抽籤前為第一輪售票,抽籤後為第二,三輪售票
【第一輪盲抽:2017/9/14-10/12 】
任意時間申請中籤機會均等(11/16前出結果)
【第一輪搶票:2017/11/16-11/28】
球票種類:單場球票(Individual Match Tickets),場館套票(Venue Specific Ticket Series (VST))(不包括揭幕戰,半決賽,決賽),球隊套票(Team Specific Ticket Series (TST))(可選3-7場,未進世界盃退款減USD10手續費;進世界盃在任意階段被淘汰後剩餘球票依然有效)
【第二輪抽票:2017/12/05-2018/01/31】
【第二輪搶票:2018/03/13-04/03】
售票種類:單場球票,場館套票(不包括揭幕戰,半決賽,決賽)(*不保證第二輪出售),球隊套票(Supporter Tickets (ST) and Conditional Supporter Tickets (CST))(可選3-7場,球隊被淘汰後剩餘球票作廢,退還相應票款減USD10手續費)(*各國足協可能有特殊要求,如當地地址,國籍,球迷會會員等)
【第三輪搶票:2018/04/18-決賽前】
售票種類:單場球票
*前兩輪快遞免費
*FAN ID抽票成功就可以申請,跟FIFA無關
接下來就需要自己一一去實踐了,我記得我們當時為了確保網速,兩人帶了2臺筆記本,找了個網吧又開了2臺電腦,外加2部手機,一共六個機器一起搶票,測試結果是:完全看rp,有的秒進,有的到結束都沒進去,儘可能多開點,也可以呼朋喚友一起幫忙。
票子都是快遞到家的,另外2018/04/3日之後買的球票只能在俄羅斯取票。
你可能會覺得,一年的戰線太長了,即使有很多達人第一時間匯總了各階段售票方法,我也懶得看,我直接買二手的好了,那價格自然也是呵呵……
行程選線
搞定了自己想看的比賽球票,接下來就是選線問題了。海外觀賽在選線的時候會遇到兩類問題,一個是兩場比賽間隔很短,不知道如何銜接,還有一個是比賽間隔期較長,想要順便遊玩一下不知道怎麼安排。第二類比較容易解決,雖然目前國內沒有完善的外海觀賽攻略,但是旅行方面的內容還是不少的(比如你可以關注我呀!)。無論哪一類,最讓人頭疼,也是最費錢的部分,就是交通。
當時抽籤結束我們就直接崩潰了,我支持的西班牙和男友支持的法國分別在B、C組,這就意味著比賽之間毫無間隔,西班牙踢完第二天法國就踢,這有什麼問題嗎?問題大的去了,俄羅斯有多大呀,城際交通多落後呀,高鐵2020才造完,希望以後出個新的規定,沒有高鐵的城市禁止舉辦世界盃。
隨便舉個例子看看吧:
第一場小組賽,葡萄牙VS西班牙在索契,時間是6.15晚上21:00
而第二天,法國VS澳大利亞在喀山,時間是6.16下午13:00
中間間隔16小時,去掉2小時比賽時間,我有14小時可以移動
讓我們來看看谷歌給出的路線:
37小時!我還能說什麼,比完了人還沒到呢。飛機呢?在當時還沒有增設航班的情況下,誰敢選,因此不得不放棄,後面的比賽雖然能趕上,但每天都是極限操作啊,大家能想像嗎,一場比賽結束,半夜去火車站,一覺睡醒又要飛奔去球場,晚上再重複前一天的操作,感覺是在拿命看比賽。
不過這趟神奇的夜火車之旅,也讓我看到了世界盃場外的另一面,有了難忘而不可複製的回憶。而且這樣的行程有一個好處是,酒店對我倆來說是不存在的,要知道抽籤當晚酒店就全線告急了,也不是說去看比賽的人有多多,是有些城市壓根就沒酒店啊,一個三十萬人的小城市,酒店一共兩家,民宿你敢定嗎,萬一房東比賽前臨時取消,坐地起價也就算了,他不賣了怎麼辦?就是好不容易定到的酒店也比平時高出好幾倍。
我們最終的行程是8天7場球,為什麼沒做到1天1場呢?因為其中一天坐了27小時的火車,不過那也是我最快樂的一天。具體行程如下:
比賽日免費的交通
根據2012、2016年歐洲杯、2018世界盃和2019歐聯杯決賽的實戰經驗,我可以告訴大家,大部分重大賽事,都會推出相關交通政策,大概率是:來看球的都能免費使用公共運輸。這一點很重要,也不知道是國內信息斷裂還是大家沒有這種意識,當時諮詢我的學生經常問:某某國怎麼打車呀,飛機怎麼選啊?在免費的火車上也很少看到中國人,明明球場裡中國人還挺多的。
先看一下機票:國際段沒辦法,這部分省不了,官網或者某豬、某程上對比下價格就行,而俄羅斯國內段當時是這個價格:800-3000一段,平時則為200-800。我們唯一一次選了飛機移動,是因為籤證問題,加裡寧格勒是個有趣的地方,他屬於俄羅斯又不「長」在俄羅斯大地上,中間隔著立陶宛和白俄羅斯,邊上就是波蘭,是一塊「飛離」在外的土地,如果坐火車你需要有申根籤,不然就只能飛。
看完飛機再來看看火車:比賽日期間有免費的列車可以申請,球迷專列是俄羅斯世界盃比賽日期間為球迷提供的免費列車,只需要在官網憑球票和FIN ID就可以輕鬆選擇兩場比賽直接的班次。
軟臥和硬臥我都體驗了,放一張俄羅斯漫畫給大家品一品硬臥的環境,現實中一覺醒來擠滿了穿球衣的各國大漢,走路都要在「毛腿森林」中穿梭,刷個牙要走十分鐘。換在別的時候,俄羅斯的硬臥環境,作為女生,還是蠻害怕的,不過比賽期間很特殊,火車上除了球迷誰也沒有。
這是一個移動的快樂家園,來自各國的球迷在這裡一起「生活」,「一言不合」就高喊口號,放聲高唱。這感覺很奇妙,和坐火車去旅行去出差不同,你不可能和一車廂的人一起唱歌跳舞到處聊天,但這裡就是這樣,像一個專屬派對,每個人都顯得很放鬆很自然,仿佛家人朋友一樣,見面會打招呼,這大概就是足球給我們生活帶來的驚喜。
免費的球迷專列有幾趟是軟臥標準的,四人一間有拉門和空調,而且列車上還有一間浴室,不限時長。三天沒洗澡的我,簡直看到了沙漠裡的綠洲,熱水淋在身上太幸福了,血液都奔騰著歡呼起來。
餐車的食物也算可口,到了深夜零食啤酒經常斷貨。我們上車前買了4塊錢一碗的泡麵,看起來很糟糕,味道卻很贊!
車上遇到了來自四川的年輕情侶、帥氣的法國小夥、熱戀期的秘魯戀人、悠閒自得的俄羅斯大哥,串門、閒扯、採訪、吃喝,忙個不停,時間過得太快了,真捨不得下車。整個行程讓我最感慨的部分就是這裡,不得不感慨如果你沒有坐過球迷專列,這世界盃算是白來了。
市內交通
比賽日也是免費的,電車、地鐵憑FAN ID就能坐。這些信息都是官方給出的,再舉一個很小例子,當時有一條信息是:莫斯科機場快線使用銀聯雲閃付只需1元。我們需要做什麼?帶上62開頭的銀聯卡,僅此而已!出發前特地打電話諮詢了銀行,所有銀聯卡都自帶閃付功能不需要人工開通,使用方法和公交卡一樣,滴一下就可以了。利用好信息,掌握的越多越省,可以這是一個信息等同於金錢的年代。
關於吃
這部分沒法細說,有的人喜歡奢華大飯店,有的人只想填飽肚子,我們屬於比較平均的,大部分時間吃的和當地人一樣,在一種「俄羅斯食堂」解決午餐,晚上會和網上認識的「球友」在當地聚餐,偶爾會吃一頓奢侈的大餐,所以價格比較折中。
*國民食堂:隨處可見,就跟食堂一樣一人拿個託盤排隊選食物,最後結帳,這樣一餐大概人均20、30人民幣,有烤雞腿、炸魚排和羅宋湯等。
快餐的話,比較有特色的是俄羅斯蛋餅,非常柔軟和上海蛋餅一樣,裡面可以加入芝士等餡料,價格低廉,還有傳統快餐烤爸爸。
最後就是各國料理,價格比食堂快餐貴,但比上海便宜一點。
最後一共花費多少?
機票:國內-莫斯科往返+莫斯科到薩蘭斯克+莫斯科到加裡寧格勒往返,5段6500元/人
酒店:500元/晚(2人),只住了一晚,是在加裡寧格勒,其他時候都在火車上。
火車:自費部分3程,650元/人
球迷專列2程,免費
球票我們自己刷的,官方價格:
包含7場小組賽球票,外加吃喝玩樂我們一共花了一萬六一人。
所以你能說看一次世界盃真的很貴,非常遙不可及嗎?還是開篇那句話,親力親為,利用信息。打敗自己的拖延和懶惰,不要逃避英語,你會發現很多樂趣~希望能給大家一點啟發,在家戰「疫」期間好好籌備接下來的兩個體育大年,我們球場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