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修好寬闊多了,文體廣場也弄得很好,村裡環境更加舒服了。」龍潭鎮下埔村60歲村民茹大叔在自家門口講述著村裡的變化。龍潭鎮按照龍門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堅持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黨政班子齊心協力,立足鎮情,堅持標本兼治,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以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為抓手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沿著寬闊平坦的村道,記者日前來到環境優美、乾淨整潔的下埔村。往日的危舊泥磚房拆舊復綠修建成了小公園、文體活動中心;昔日裡充斥垃圾與雜草的池塘翻修活化為嶄新靚麗的風景塘;為改變汙水橫流的現象,建設了生活汙水處理體系……下埔村呈現出一幅色彩斑斕的美麗新農村畫卷。
據介紹,以前下埔村村內環境差、村民衛生意識不高,村裡蚊蟲泛濫,村民苦不堪言。為了改變村裡髒亂差現象,下埔村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積極開展村巷道亂堆亂放清理工作,清理房前屋後、衛生死角垃圾和溝渠池塘溪河淤泥、垃圾等;同時,完成了村內道路硬底化、綠化、美化等工作,極大地改善了下埔村的人居環境,得到了廣大村民的認可。
「以前很多人隨處扔垃圾,如今村裡在指定位置安裝了垃圾桶後,大家都會自覺把垃圾扔到垃圾桶裡。」茹大叔說,村民在鎮村幹部的示範帶動下,慢慢提高了環境衛生意識,更加愛惜村環境,自覺維護共同家園。
下埔村的變化,是龍潭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縮影。龍潭鎮黨委書記餘育靈表示,龍潭鎮在開展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中,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部署,結合本鎮實際,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工作方案,指導鎮村幹部開展工作;利用廣泛力量開展宣傳發動工作,「人居環境提升年」系列活動全面鋪開,在全鎮營造了良好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氛圍;以下埔村為示範點,充分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建立健全長效保潔管護機制,全力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與此同時,龍潭鎮還以省定貧困村創建新農村示範村為契機,不斷總結經驗做法,示範帶動全鎮開展生態美麗宜居鄉村創建。目前,新屋、左潭、下埔村等地已編制完成了《示範村整治創建規劃》,按照「3+3+X」創建要求(「清潔先行、清水治汙、綠滿家園」三大行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基層治理」三大工程;「一村一策」特色提升)建立完善了項目庫,項目工程建設正穩步快速推進。
打造村級示範點引領全域人居環境整治
餘育靈告訴記者,在開展人居環境整治中,龍潭鎮每個行政村選取一個自然村打造人居環境整治示範點,通過打造村級示範點引領全域人居環境整治。同時,為更好地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龍潭鎮還實施了精細化管理制度、紅黑榜、美麗家庭評比、笑臉牆等活動工作方案,以狠抓關鍵人員為工作抓手,如在村內居住的村幹部、監委、保潔員、護林員、婦聯執委等人員,以點帶面、以先進促後進、以黨員帶動群眾,最終實現全域房前屋後整治達標。
據了解,王田村民小組、王屋村民小組作為人居環境整治示範點,通過特色做法,以點帶面和示範帶動,全面推動當地人居環境整治向縱深發展。
廢棄的酒缸、酒罐子被充分利用起來,搖身一變成為頗具特色的花盆;破舊的平房外牆掛上了各種植物,在這些花花草草的點綴下,顯得更加生機勃勃;從前隨意堆放的舊磚瓦、木柴,如今整齊地堆放在一起……這就是人居環境整治後的土湖村王田村民小組。據土湖村黨支部書記王鄧章介紹,王田村民小組在開展人居環境整治中,充分利用龍潭鎮的酒業資源,通過低價向酒廠購買破舊酒缸、酒罐,並邀請美術老師對破舊酒缸進行藝術加工,把廢棄酒缸改造成特色盆栽,令破舊酒缸充滿生機。
同樣,作為大坑村示範點的王屋村民小組,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積極開展「龍潭鎮鄉村振興信息公示卡」門牌式公示試點,通過責任公示和「乾淨整潔示範戶」「美麗家園示範戶」評選掛牌,切實增強黨員幹部和村民的責任和榮譽意識,取得良好成效。據了解,該村還積極發動鄉賢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在鄉賢的大力支持下,籌集資金對村莊進行美化、綠化以及河道整治等工作,在村裡建設了50多米的錦鯉觀賞河。接下來,該村還將以王屋村民小組為示範,繼續推進各村民小組人居環境整治。惠州日報記者黃宇翔 通訊員黃杰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