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輪南方洪水屢屢「突破歷史極值」 原因是什麼?

2020-12-24 央視網新聞

(原標題:這一輪南方洪水何以屢屢「突破歷史極值」?)

7月12日,江西省鄱陽縣昌洲鄉中洲圩決口現場,圩堤出現了長約170米(圖左側)的缺口。新京報記者王飛攝

今年6月以來的強降雨在南方多省形成洪澇災害。中央氣象臺7月7日消息,今年6月1日至7月6日期間,長江流域的累計降雨量為近60年以來第二多,超過1998年降雨量。7月11日10時江西省將防汛Ⅱ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Ⅰ級,鄱陽湖水位突破1998年歷史極值,防汛形勢異常嚴峻。目前江西全省防汛工作已經進入戰時狀態。

而截至7月12日12時,今年以來的洪澇災害,已經造成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等27省(區、市)3789萬人次受災,141人死亡失蹤,224.6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25.8萬人次需緊急生活救助;2.8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3532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822.3億元。

今年南方地區為何降雨偏多?如何儘可能降低洪澇災害造成的損失?新京報記者為此對話四位專家,對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受印度洋海溫異常影響,南方降雨偏多

新京報:進入6月份,中央氣象臺連發暴雨預警31天,為2010年有預警記錄以來同期最多。1998年長江流域特大洪水會再現嗎?

羅京佳:1998年長江特大洪水,是受強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今年與1998年的情況不太一樣,印度洋、西太平洋雖然也出現了暖海溫異常,有利於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增強,與1998年有些類似,但熱帶海溫異常沒有1998年那麼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氣候預測系統的預測結果顯示,今年6月份,長江中下遊降雨量確實比較多,有一個強梅雨期。因為海溫普遍升高有利於更多水汽從海洋傳輸到陸地,只要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足夠強,而長江流域處於一個低氣壓區域,就容易在長江中下遊地區產生強降水。

新京報:受降雨影響,南方地區的洪災預計下一步的走向是什麼?

羅京佳:如果按照我們動力模型的預測,7月份的降水也會比往年要稍多。如果按照現在這個情況持續下去,形勢會比較嚴峻。8月份可能會有所好轉,但華中地區降水還是偏多。當然,這只是我們的預測,結果也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新京報:與當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去年下半年江西、安徽、湖北等南方部分地區的旱情嚴重。這種一澇一旱的反差相比往年有無加強?

羅京佳:去年夏、秋兩季,印度洋發生了很強的正偶極子現象(編者註:與厄爾尼諾類似的但發生在印度洋的強海氣耦合現象),就是東印度洋很冷,西印度洋有點暖,這使得去年長江中下遊,從梅雨期開始到秋天一直是降雨很少,也就造成了該區域的乾旱現象。從東亞季風來講,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準兩年振蕩現象,相對應的就是一年旱一年澇。去年長江中下遊的乾旱現象與這個可能有關,但每年發生的原因並不太一樣。去年的乾旱跟印度洋的正偶極子現象關聯性很強。

程曉陶:上世紀70年代,旱災的影響比洪災大,到了90年代,水災的影響超過旱災。進入21世紀後,水災居高不下,旱災也在上升,現在是水、旱災害頻發並重。

中小河流成防洪薄弱地帶,需防「小堤大災」

新京報:我們常說洪澇災害,洪和澇怎麼區分?

程曉陶:洪澇,分洪災和澇災。因為暴雨聚集在低洼處,淹了小區、地下車庫等,這是澇災。例如,高考首日,安徽歙縣因內澇嚴重導致了語文數學兩科考試延期。如果是因為河流洪水泛濫導致城市、農村被淹,這叫洪災。比如,四川、雲南一些地方最近遭受的多是洪災。

進一步說,洪和澇是分不開的。河流水位升高,形成洪水,一方面來自於暴雨影響,另一方面也來自於排澇系統集中排放,此時是因澇成洪。如果河流水位過高,對排水系統產生頂託,甚至倒灌,這就是因洪致澇。「洪」和「澇」之間存在複雜的相互作用關係。

所以,無論城市還是鄉村,談到防洪,不能是住建系統只考慮排水的事兒,水利部門只考慮防洪的事兒,而是要以(河)流域為單元,去統籌考慮排水和防洪之間的關係,綜合應對洪澇災害。

新京報:水利部在近期的新聞通氣會上介紹,今年以來一些中小河流洪水多發、超歷史水位,區域性暴雨洪水重於常年。為何中小河流成為了防災的薄弱地帶?

程曉陶:中國防洪是「分級負責分級管理」。七大流域都有流域管理機構,負責流域的防洪規劃,協調上下遊、左右岸、幹支流、城鄉間的利害衝突關係,但是中小河流沒有專門的流域管理機構。

中小河流往往還涉及多個行政區。過去中小河流都是地方政府負責,中小河流在哪個省、市,由哪個省、市負責。這導致中小河流的防洪工程許多不成體系。而且中小河流的堤防大部分是土堤,上遊缺少大型的控制性水庫。所以,今年的防洪壓力,目前更多體現在中小河流上,是洪災多發重發的高風險區域。

未來,我們要從加強防守巡查、水文監測和洪水預報,以及加大對中小河流治理力度等方面著手,防止「小堤大災」。

新京報:最近四川個別縣鄉因洪災出現了較為嚴重的人員傷亡。因為當地的縣城、鄉鎮就是建在狹窄的山谷,沿河而居。這種現象需要改變嗎?

萬豔華:人類對水天然具有依賴性。問題在於,古代人少,生態環境破壞沒現在這麼嚴重,氣候變化也沒現在這麼劇烈,逐水而居在那時沒有什麼問題。而現在城鎮化發展太快,人類向湖、灘要地過多,行洪道被擠佔,一遇洪水也就容易成災。

化害為利,把洪水轉化為資源加以利用

新京報:面對洪災風險,最重要的是什麼?

羅京佳:從氣候預報的角度來說,我們可以通過研發區域精細化預測系統,做好氣候預報(警)工作,分析可能發生洪澇的概率有多少,提前幾個月做出預警,這樣就能早點做好防災減災準備工作。

翟國方:我認為還有一個迫切要解決的是意識問題。我們要認識到,洪澇風險是我們面臨的眾多風險中的一個,理論上風險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因此,要有與風險共存的認識。洪災風險的管控,不僅僅是政府的工作,也是每個居民的分內事。因此政府不能大包大攬,還得與社會、與居民聯動,共同防洪防澇。

此外,防災意識需要進一步引導樹立,相關職能部門要開發出一些相關的防災減災保險產品,規範保險行業市場行為,引導居民購買保險,發揮保險在防災減災中的重要作用。

新京報:怎麼讓防洪意識嵌入到日常工作中呢?

程曉陶:最關鍵的就是修訂《防洪法》。《防洪法》中沒有「風險」兩字,這是不利於真正做好防災減災的。因此,我們亟須將風險理念置入城市鄉村規劃管理中,一定要明晰不同區域的被淹風險指數。做好防災減災工作,這就得有法可依。應急管理部成立以後,整個管理體制有所轉變,這是一個機遇。

萬豔華:我覺得還要建立新型的「人水關係」,單純地防禦不是辦法,要留有充足的行洪空間,不是簡單地建造一個30年一遇或50年一遇的防洪堤就可以。人類要善於把洪水「化害為利」——我們可以建一些地下水庫,把雨水甚至洪水當作資源留存下來再利用,尤其是北方這些嚴重缺水的城市。

訪談嘉賓

程曉陶(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原副總工程師)

《防洪法》中沒有「風險」兩字,這是不利於真正做好防災減災的。因此,我們亟須將風險理念置入城市鄉村規劃管理中,一定要明晰不同區域的被淹風險指數。

羅京佳(國際著名氣候學家、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學院國家特聘教授)

我們可以通過研發區域精細化預測系統,做好氣候預報(警)工作,分析可能發生洪澇的概率有多少,提前幾個月做出預警,這樣就能早點做好防災減災準備工作。

萬豔華(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人類要善於把洪水「化害為利」。我們可以建一些地下水庫,把雨水甚至洪水當作資源留存下來再利用,尤其是北方這種嚴重缺水的城市。

翟國方(國家「十三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南京大學城市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洪澇風險是我們面臨的眾多風險中的一個,理論上風險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因此,要有與風險共存的認識。洪災風險的管控,不僅僅是政府的工作,也是每個居民的分內事。

相關焦點

  • 南方四水文站水位破1998年歷史極值!恐發生流域性大洪水,江西防汛...
    來源:證券時報網受持續強降雨和上遊來水疊加影響,南方多省河流水位暴漲,防汛形勢十分嚴峻。從昨天6時至今天0時,先後有四個水文站的水位超過1998年的歷史最高紀錄!江西三個水文站水位破歷史最高昨晚,江西先後有三個水文站突破歷史極值,且水位均仍在上漲。7月11日21時,江西饒河鄱陽站水位突破1998年歷史極值22.61米,達到22.65米,比預測提前了16小時。
  • 水位破歷史極值!1998年特大洪水會不會重現?
    來源:華夏時報今年真的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在新冠疫情還沒結束的情況下,我國南方又出現了多年不遇的強降雨。鄱陽湖水位突破歷史極值根據中央氣象臺發布的消息,6月1日以來,南方共出現了6次強降雨,到7月12日,整個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達403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49%,超過2016年的395毫米和1998年的358毫米,成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
  • 4個水文站水位破1998年大洪水極值!南方洪災進行時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記者 張智 北京報導南方洪災的救援難度再次加大!7月11日,江西、湖北4個水文站水位破1998年大洪水極值。突破極值今年的暴雨來的又快又急。據水利部統計,全國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71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較常年同期偏多4成。隨著洞庭湖水位持續上漲,截至11日10時,洞庭湖區有94個堤垸2598公裡堤段水位超警戒。
  • 水位破歷史極值!1998年特大洪水會不會重現?權威解答來了
    今年真的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在新冠疫情還沒結束的情況下,我國南方又出現了多年不遇的強降雨。鄱陽湖水位突破歷史極值根據中央氣象臺發布的消息,6月1日以來,南方共出現了6次強降雨,到7月12日,整個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達403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49%,超過2016年的395毫米和1998年的358毫米,成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
  • 四水文站水位破1998年歷史極值!
    受持續強降雨和上遊來水疊加影響,南方多省河流水位暴漲,防汛形勢十分嚴峻。從昨天6時至今天0時,先後有四個水文站的水位超過1998年的歷史最高記錄!江西三個水文站水位破歷史最高昨晚,江西先後有三個水文站突破歷史極值,且水位均仍在上漲。
  • 最大的淡水湖水位突破1998年極值 我國7月來23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
    【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1998年極值】7月12日,在鄱陽湖星子水文站,水位超過1998年歷史極值。12日,鄱陽湖標誌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內,湖水漫過一道紅色標記——「1998年洪水位22.52M」,這標誌著我國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1998年極值。
  • 往年「譁啦啦」今年「轟隆隆」 南方暴雨為何這麼猛?
    據統計,全國6月平均降水量達110.9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2%,為1961年以來第九多(1998年為歷史同期第一多)。如果按省份排個名的話,湖北降水量為歷史同期最多,江蘇、黑龍江均為歷史同期次多。  多到什麼程度?以湖北省為例,把降雨換算成體積水約為530億立方米,相當於12個太湖,0.5個青海湖!
  • 我國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1998年歷史極值!521萬人受災,恐發生...
    每經編輯:何小桃連日來南方地區出現持續強降雨天氣,多地遭受洪澇災害侵襲。據新華社消息,7月12日零時,鄱陽湖標誌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內,湖水漫過一道紅色標記——「1998年洪水位22.52M」,這標誌著我國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有水文紀錄以來的歷史極值。
  • 往年「譁啦啦」,今年「轟隆隆」,南方暴雨為何這麼猛?
    據統計,全國6月平均降水量達110.9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2%,為1961年以來第九多(1998年為歷史同期第一多)。如果按省份排個名的話,湖北降水量為歷史同期最多,江蘇、黑龍江均為歷史同期次多。多到什麼程度?以湖北省為例,把降雨換算成體積水約為530億立方米,相當於12個太湖,0.5個青海湖!
  • 六問南方強降雨:與1998年相比如何?為何強度這麼猛?
    6月以來,我國南方迎來持續強降雨。今日,水利部發布消息:江西鄱陽湖湖區出現超警戒水位,未來5天仍將持續上漲且發生超歷史最高的洪水 。江西省水文局今日繼續發布洪水紅色預警。12日,國家防總決定將防汛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
  • ...鄱陽站水位突破歷史極值,洪峰將在2至3天內抵達武漢!哪些…
    原創 譚亞敏 期貨日報受持續強降雨和上遊來水疊加影響,南方多省河流水位暴漲,防汛形勢十分嚴峻。從11日6時至12日0時,先後有四個水文站的水位超過1998年的歷史最高紀錄!
  • 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1998年極值 告急的鄱陽湖影響到底有多大
    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1998年極值 告急的鄱陽湖影響到底有多大 2020-07-13 11:27:15 來源:千龍新聞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1998年極值】【告急的鄱陽湖影響到底有多大】7月12日零時,鄱陽湖標誌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內,湖水漫過一道紅色標記——「1998年洪水位22.52M」,我國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有水文紀錄以來的歷史極值
  • 近期南方暴雨有多猛烈?這種情況有何成因?專家詳解來了
    據水利部介紹,6月以來,全國共有43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09條河流發生超保洪水,33條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目前,長江幹流監利以下河段及洞庭湖、鄱陽湖和太湖水位仍處於超警狀態。1.近期南方強降雨有多猛?
  • 1998年特大洪水會再現嗎?
    多地降雨突破歷史極值!6月2日至7月12日,中央氣象臺連續40天發布暴雨預警,成為2007年我國開展暴雨預警以來歷時最長的一次。6月以來,75個縣(市)日降水量突破極值。其中,長江流域降水量最為集中,明顯偏多於常年。
  • 突破歷史同期極值的大範圍降水即將來襲 濟南大到暴雨連降11℃
    17日~19日,我國中東部將迎來一輪大範圍強雨雪、大風降溫天氣。此次天氣過程雨雪範圍廣、強度強,局地日降水量可能突破歷史同期極值。預計,濟南17日下午到18日有大雨,部分地區有暴雨,雨後氣溫將呈現「斷崖式」下跌。
  • 鄱陽站水位破1998年歷史極值,江西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I級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1日訊 據央視新聞消息,7月11日,江西饒河鄱陽站水位突破1998年歷史極值,比預測提前16小時,將繼續上漲。受昌江發生超標準水位洪水影響,鄱陽縣鄱陽鎮問桂道圩7月8日晚出現漫潰,鄱陽縣昌洲鄉中洲圩7月9日晚發生潰決。圩堤後方的大片村莊和數萬畝耕地被淹,近萬名村民被緊急轉移。7月10日,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通報,結合當前江西五河及長江雨水情,預計鄱陽湖將發生流域性大洪水。
  • 迎戰超歷史洪水,這次與1998年有何不同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南昌7月14日電題:迎戰超歷史洪水,這次與1998年有何不同?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程迪 吳鍾昊近日,我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水位突破有水文紀錄以來的歷史極值,鄱陽湖流域正面臨1998年以來最為嚴峻的防汛形勢。大數據預警、雷達流速儀、啟用單退圩堤蓄洪……面對同樣甚至更加兇猛的洪水,不同的是抗洪「戰術」升級換代,搶險「神器」廣泛應用,調度應對更加科學。
  • 洪水中的家園
    7月12日,江洲鎮水位已超警戒水位3.31米,距離1998年歷史最高水位僅剩0.22米,當地組織家住地勢低洼地段的居民以及老幼病殘居民分批撤離。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李強/攝7月16日,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三角鄉建華村,為了保衛村子和2000多畝水稻田,村裡的百餘名男女老少自發組織到圩堤上封堵管湧。
  • 南方洪水畫面曝光,朋友圈都在聊「1998年」
    雖然早已經有心理準備,這個2020年不會順遂度過,但是最近接踵而至的新聞還是讓人無法平靜——7月11日,央視新聞:今天,江西饒河鄱陽站水位突破1998年歷史極值,比預測提前16小時!並且還將上漲!在物質條件比不上今天,交通物資更加匱乏的1998年,中國人是如何扛住那次寫入20世紀歷史的特大洪水的,如何讓傷亡降至最低?翻閱當年的影響資料,我發現對抗歷史中那滔天洪流的方法只有一個字:「人」。
  • 南方多地啟動I級、II級應急響應
    連日來,南方地區出現持續強降雨天氣,多地遭受洪澇災害侵襲。中央氣象臺預計,7月11日20時至12日20時,蘇皖中北部、山東南部、河南東部和南部、湖北西部、重慶、貴州西部、四川南部、雲南東北部和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