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議員組成聯盟聲援澳大利亞,如今的西方反華分子,真是一屆不如...

2020-12-22 騰訊網

但凡稍微了解當下中澳關係摩擦問題由來的人都知道,中澳關係如此緊張的局面完全是澳方單方面反華行動造成,但在那些「支持」澳大利亞的西方國家眼裡,由此產生的中方反制行為反而變成了所謂中國對澳洲單方面的「欺凌與脅迫」:

當地時間12月15日,由多個西方國家國會議員組成的所謂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發表聯合聲明,敦促所在國的外交部長發表聲明,以支持澳大利亞抵制中國的「欺凌和脅迫」

澳洲總理莫裡森

需要首先說明的是,雖然聽上去名字挺唬人,但這個所謂「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其實是一個在今年6月5日才成立的草臺班子:在今年5月份的澳洲大麥遭中國雙反調查風波爆發之後,澳洲當局拉攏美、英、德、日等西方國家的多名國會議員組成這一跨國議員聯盟,以共同抗衡他們宣稱的「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對全球貿易、安全構成的威脅」。

自此之後,但凡我國對澳洲產品展開任何反制措施,這個所謂IPAC聯盟就會跳出來對中國橫加指責一番。直到11月底,我國對澳洲的經貿反制措施達到一個高潮——我國宣布對澳洲葡萄酒徵收107.1%到212.1%之間的反傾銷稅,這個IPAC於是抓住機會,搞了一個所謂「支援澳大利亞,12月買澳產紅酒」的活動。

相關新聞截圖

但似乎是嫌這種小打小鬧還不足以「震懾」中國,於是在12月15日,這個所謂「聯合聲明」也就隨之出爐。

在聲明中,IPAC來自9個國家的18名反華議員籤署一份聯名公開信,揚言「中國政府威脅、欺凌、強迫澳大利亞屈從中國的政治訴求」,並稱「這是對世界上所有民主國家的威脅」。他們藉此共同呼籲本國外長和歐盟支持澳大利亞,抵制中國的這種「欺凌」和「壓迫」

澳洲葡萄酒

那麼中國真的就是在「欺凌」與「壓迫」澳大利亞嗎?關於中澳關係為何跌至冰點的原因,但凡一個心智正常的人都應該心知肚明,作為受害者的我們也沒有義務再去為事情的真相和自己的清白而一次又一次的進行申辯。

而哪怕排除這些根本性的問題,僅僅就事情本身,我們才更想問這個IPAC一句:什麼時候連拒絕購買一些大麥和葡萄酒,都能算成是對「世界上所有民主國的威脅」了?如果不買葡萄酒就算是「對民主的威脅」的話,那澳大利亞的士兵在阿富汗殺害當地無辜民眾又算什麼?

相關諷刺漫畫

所以說來說去,這個IPAC真正想要達到的目的,不過就是又一次炒作反華輿論而已。

但凡熟悉西方政治的人早就應該發現,參加這個IPAC聯盟的各國議員們,諸如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梅嫩德斯、德國「綠黨」前主席萊因哈特·比蒂科夫、前英國保守黨領袖鄧肯·史密斯、前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等等,早在這次中澳風波之前其實都早已是西方世界最頑固的反華政客。

參與IPAC的西方議員

乃至那個今年以來因在各種反華事件中上躥下跳而在8月份遭到我國制裁的美國政客馬克·盧比奧,甚至就是牽頭成立這個IPAC的美方負責人。而再聯繫當時由川普牽頭搞起的以疫情為藉口對中國發起的種種攻擊正值高潮期,所以從一開始,這個IPAC衝著「反華」而去的目的就暴露無遺,至於澳洲人受到的種種所謂「欺凌」與「委屈」,只不過是為配合川普反華而必須的新藉口罷了。

但如今事實證明疫情問題根本動不得中國分毫,挑起事端的川普卻已經註定人走茶涼,值此「反華大業」低潮期,這些靠反華吃飯的政客當然要趕緊倒騰一個新的反華主力事件出來,於是乎一直只是配角的澳洲人這才突然受到IPAC的青睞,在12月15日這天籍由一份「聯合聲明」正式成為西方反華大潮的「主角兒」。

馬克·盧比奧

其實早在6月5日IPAC成立之時,我國外交部就「提醒」過這些反華勢力,少數政客應該尊重事實、尊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摒棄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停止為一己私利搞政治操弄。而今大半年過去,IPAC依舊要一意孤行搞出這麼一出鬧劇,就真的能對中國產生任何他們所期望的那種「壓力」效應嗎?

其實甚至不用中國出手,IPAC本身的局限性就註定這齣鬧劇真的就只是一出「鬧劇」:作為一個議員間跨國組織,這個IPAC並沒有獲得各國政府和議會的正式承認,其作出的決議也就沒有任何法律效力,說白了就是一個類似各國反華議員「微信群」性質的組織。

所以當身為美國總統的川普都在中國面前身敗名裂之後,一幫反華政客指望在一個「微信群」裡面罵中國兩句、或者頂多就是拍個微視頻推銷下澳洲的葡萄酒就能完成「反華大業」?

如今的西方反華分子,真的是一屆不如一屆了。

相關焦點

  • 終於知道澳大利亞為什麼那麼反華了
    縱觀澳大利亞反華勢力,口口聲聲宣稱獨立自主,卻大多長期接受美國中央情報局或國家民主基金會的資助,拿美國錢,罵中國壞。然而,這些人有一句話是對的,那就是澳大利亞確實面臨著外國幹涉。但幹涉澳的不是中國學生,也不是中國記者,而是ASIO等安全情報機構背後的美國和臭名昭著的「五眼聯盟」。
  • 澳大利亞一直充當「反華急先鋒」,如今快付出相應代價
    澳大利亞強做「出頭鳥」這下挨打了澳大利亞對於「反華」真的是盡心盡力,為討好美國做的事情都無法被原諒,如今還想和中國保持貿易往來,看來是痴人說夢,中國還不至於「低賤」到那個程度。在新冠疫情發生後,澳大利亞也同美國一樣要求中國為這場疫情負責,這「出頭鳥」做的也是夠積極。除了這些南海爭端、間諜「五眼聯盟」都有澳大利亞的身影,一門心思討好美國,增加自己在其心中的地位,然而他卻忘了,他的衣食父母是誰。
  • 不,是「失敗者聯盟」
    近日,西方反華勢力「亂拳」頻出,眼見中國不為所動,又開始攛掇「搓堆」這招。一貫反華的美國參議員馬克·盧比奧,費盡心機拉來美、英、日、德、澳、加拿大、挪威、瑞典八個國家的17位「資深議員」,組成18人「跨國議會對華政策聯盟」,號稱「八國聯盟」。
  • 澳大利亞究竟哪裡得罪了中國?事實沒那麼簡單
    在澳大利亞自己官方的調查中,寫了這樣的事情,澳大利亞軍人看到兩個14歲兒童,以為是塔利班恐怖分子,把他們割喉了,屍體扔走。那麼,澳大利亞究竟是如何得罪了中國呢?首先,澳洲在西方國家裡帶頭制定針對中國的所謂《反外國幹涉法》,更是率先公開將華為設備排斥在5G網絡建設之外,它還是幾乎每一個西方國家聯署反華提案的急先鋒。中國從未主動惹過澳洲,澳大利亞卻一直在瘋狂反華,這是主要原因。
  • 澳大利亞反覆橫跳惹怒中國,中方發出最後通牒:「反華」就別打電話
    一段時間以來,在反華問題上「賣力表演」的澳大利亞政府「反覆橫跳」,一邊表現出對華強硬,一邊又不斷尋求與中國對話。 自今年5月以來,澳大利亞商貿部就一直試圖與中方舉行部長通話,近日,澳大利亞外交部也表示願意對話,然而,澳總理莫裡森近期卻仍在南海問題和香港問題上,繼續興風作浪。
  • 拜登的反華同盟「八字還沒有一撇」,美歐就「狗咬狗」
    同時,一些西方國家又開始產生憑藉美國影響力稱霸世界的幻想。所以,近段時間以來,英法德等歐洲國家的海軍艦隊陸續駛向亞太,準備以駐日美軍為核心,舉行一系列針對中國的聯合軍演。英國甚至打算將其航母艦隊常駐亞太,配合美軍對抗中國崛起的行動常態化。另外,隨著拜登入主白宮已成既定事實,歐洲的一些反華組織近期又開始活躍起來。
  • 蔡英文承諾「送溫暖」後 臺灣給澳大利亞的支持來了
    臺灣當局兌現了蔡英文「給澳送溫暖」的承諾,非常「爽快」地購入了……200多瓶葡萄酒。上月底,我商務部對澳大利亞輸華葡萄酒,徵收臨時反傾銷稅,不久之後,澳總理莫裡森突然被一幅漫畫氣到「自爆」,中澳外交風波牽動了世界輿論場。一個名為「跨國議會對華政策聯盟」(IPAC)的「草臺班子」,發起了「支援澳大利亞、12月買澳產葡萄酒」的活動。
  • 俄媒:不論是「十國聯盟」還是「G11集團」,都不堪一擊
    俄新社5日發表文章稱,對於美國極力想要打造的「民主國家新聯盟」,又或者將其稱為「反華聯盟」更為恰當的十國集團,許多歐盟國家和亞洲國家對此並提不起興趣。聯盟的組成影響眾多,除了經貿條款上的合作外,聯盟內的國家之間能否對目標達成一致還很難說。
  • 美國「反華急先鋒」突然「叛變」?亂港分子措手不及
    自從《國安法》頒布以來,香港的亂局得到了有效地遏制,但某些亂港分子卻又坐不住了,不少人試圖尋求境外「反華」勢力的「幫助」。比如近日所謂的「香港人民自由和選擇法案」在美國參議院表決,眾多亂港分子原本對此信心滿滿,但最終結果卻令他們措手不及,該涉港法案不但未能通過,而且投下反對票的還是此前亂港分子的「老朋友」——常年高舉「反華」旗幟的共和黨參議員泰德·克魯茲。
  • 為什麼西方社會辱華事件頻發?澳大利亞有些人,最近嘴挺臭!
    最近這些年,作為西方「五眼聯盟」之一的澳大利亞,一直都是以「反華急先鋒」的姿態出現在世人面前:先是前總理特恩布爾出面對著中國人高喊「澳大利亞人民站起來了」以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論」,再是舉國封禁華為等中國高科技企業以示反華態度的強硬。
  • ...美反華議員「出賣」亂港分子;港府斥蓬佩奧混淆是非丨香港一日
    文 / 不吐不快的直新聞 美未通過涉港法案 港議員:做法假惺惺亂港分子太天真 當地時間周五(18日),美國會參議院未通過所謂的「香港人民自由和選擇法」,該法案允許目前已經生活在美國的香港人在持有的籤證到期後得以繼續留在美國。
  • 蔡英文叫囂以「最適當方式」挺澳大利亞,對抗大陸的強力反制
    此前,臺北駐美代表蕭美琴轉發一條來自所謂「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的視頻推特,還加上了「聲援澳大利亞」的話題標籤,並配上「正在考慮囤澳大利亞葡萄酒」的文字,以示臺當局挺土澳的態度。顯然,臺當局這是在「蹭熱度」。島內才2300萬人口,還比不上北上廣深這樣一個大陸城市,即便每家每戶都囤上土澳的葡萄酒,又能消費多少?
  • 澳大利亞未來還會不會繼續扮演反華急先鋒?
    特約評論員 孫興傑:中國外交官在社交媒體上轉發了一幅中國作者創作的漫畫,漫畫是根據最近披露出來的澳大利亞士兵在阿富汗濫用暴力,導致平民無辜死亡的事實創作的。漫畫不是照片,是用比較誇張的方式釋放出信息和觀點。漫畫,在西方社會和媒體中也非常流行。因此,對於澳大利亞非常過激的反應,西方媒體的態度也比較曖昧,並沒有一邊倒地站在澳大利亞政府一邊。
  • 《花木蘭》上映當天,港獨黃之鋒就來碰瓷,它戳痛了反華勢力哪根神經?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等名句,更是多為文人墨客所欣賞、引用和追捧,激蕩起無限的英雄豪氣與家國情懷。在善良的中國人心中,花木蘭是集忠孝節義、勇敢、純樸、美麗、智慧於一身的傳奇人物,是團結一致、保家衛國、有情懷有擔當、充滿愛國正能量的英雄化身。
  • 「五眼聯盟」又挑事!趙立堅:小心眼睛被戳瞎
    「五眼聯盟」是冷戰的遺物,是由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組成的全球情報系統。當地時間18日,美英加澳新5國外長就香港問題發表聯合聲明,無端指責中方取消香港4名反對派議員資格「損害了香港的高度自治」,並聲稱此舉「違反」《中英聯合聲明》,無理要求立即恢復有關議員的資格。
  • 這是破滅西方反華聯盟最後一次機會,千萬莫錯失!
    參閱:地動山搖:美國欲退出聯合國 組建民主國家聯盟 重塑排華性的世界秩序蓬佩奧發反華宣言 否定尼克森訪華成果 正式拉開新冷戰鐵幕日印德法態度急變 美國推動的西方反華聯盟已見雛形更多閱讀請登錄www.365j.me現在的川普政府已經意識到
  • 澳大利亞緊跟反華腳步,再次將矛頭對準中國
    環球網8月3日報導稱,在呼籲將至少三分之二中國外交人員遣送回國之後,澳大利亞參議員派屈克又忍不住出來作妖。派屈克再次炒作「中國威脅論」,聲稱澳大利亞應該學習美國,採取措施減少所謂的澳電網風險。澳參議員瘋狂叫囂《雪梨先驅晨報》在8月1日報導稱,派屈克當天敦促澳大利亞當局對澳電網中中國擁有、控制或者有重大影響的公司的參與情況進行全面審查,要求將可能對關鍵基礎設施、供電連續性構成不可接受風險的中國製造設備進行全面剔除。派屈克還叫囂,澳大利亞應該採取強有力的措施確保該國的電力供應不受外國幹擾。
  • 澳大利亞為何成為反華急先鋒?一個神秘機構浮出水面…
    恰恰相反,我們還是澳大利亞的「金主爸爸」。澳洲商品的最大出口國,就是中國。澳洲最大的鐵礦石出口港黑德蘭港85%的鐵礦石,都銷往中國。2019年5月,澳大利亞就已經觸碰了中國的「龍之逆鱗」:公然稱臺灣為「國家」,與中國並列!澳洲國內的反華情緒,也越來越嚴重。從今年4月開始,澳洲華人遭到襲擊的事件高達400多起,華人的生命和財產都受到威脅。
  • 這下,「亂港」分子無處可逃了
    導讀:香港國安法出臺實施以後,許多「亂港」分子對美國「反華」政客獻殷勤,企圖通過這些「反華」政客來推動幹涉香港的法案,為自己尋求庇護。然而在12月18日,聲稱要為「反華」分子提供「保護」的法案,卻沒有在美國參議院得到通過。 「亂港」分子意想不到的是,泰德·克魯茲,老牌「反華」議員、「亂港」分子的「老熟人」,也投下了反對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