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魚兒是一種常見的觀賞性魚類,在我國也有很長的養殖歷史,養殖人多除了其相對比較好養和好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其他溫水性觀賞性魚類也相對容易繁殖,而且每次繁殖的數量也比較多。尤其是一些養魚時間長的魚友,每年的繁殖期都會自己繁殖一些幼苗出來養,那麼金魚在繁殖期是否也要用水草來孵化呢?
關於這個問題,還是要看你當時的情況和繁殖方式,在傳統繁殖方式下,如果想讓魚自己產卵和繁殖,最簡單的方法是在催產池裡放一些水草,如有發達根系的水浮蓮、水葫蘆、金魚草等,其目的就是讓魚在產卵過程中把魚卵放在水草上,等到產卵後再把魚卵放進孵化池裡孵化。
使用這種方法產卵雖然相對要簡單得多,也不需要太多的人力,但有一個缺點,就是產卵的時候很容易把附著在上面的魚卵吃掉,另外有些魚卵不會附著在水草上,這樣會浪費一些魚卵。
所以對於需要大批量收卵的魚場或者一些比較名貴的魚種,現在人們更喜歡人工收卵,操作時一般都用紗布或者處理過的棕片收集魚卵,這樣收集魚卵一般不會造成太多的浪費,所以也深受不少魚友的喜愛。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有些魚友在孵化魚苗的時候喜歡在孵化池裡放一些水草,其實這也是個不錯的方法,首先魚苗孵出來後會有更多的清晰度,另外,水草還能吸收一些有機質等有害物質在水中,尤其是在魚苗出籠後水質很容易變差,此時在水中放一些水草對淨化水質很有好處,比如是出於這個原因,在孵化池裡放一些水草還是可行的,但在種水草之前,一定要對水草進行消毒,以免帶上病菌進入原生敵害生物體內。
假如你在家孵化金魚,我個人的看法是不用水煮。由於水草長時間在水中放水會破壞水質,影響魚卵孵化,嚴重時直接導致魚卵死亡。
每一年金魚在產卵之前,先準備一個大的塑料盆,倒入原缸水,原缸水的好處是避免魚親因水質變化而引起的應激反應。接著在盆底鋪上一大塊紗布(這事先用高錳酸鉀溶液消毒),撈出親魚,先將魚體擠壓到魚體的腹部,排出精液在水中,再將母魚的腹部擠壓到水中,輕輕攪動,使魚卵完全受精。等到魚卵全部粘附到紗布上,就可以把紗布拿出來,放到準備飼養魚苗的容器裡,等待孵化。
根據目前的氣候,估計還有4天左右魚苗就會孵化出來。孵出光亮的蛋就是受精成功的好蛋,孵出的蛋就是死蛋。大約7天能孵出的蛋都孵化出來了,這個時候可以取出紗布,也可以取出死卵。在水裡呆太久會發黴,破壞水質。
所以新孵化的金魚要如何管理呢?
下一個春天,對魚來說,一般的魚都會在這個季節繁殖,對魚友來說,除了在春天做好魚病的預防外,一些魚友也會在這個季節自己繁殖魚苗。那對金魚來說,剛剛孵化的魚苗該如何管理呢?
先孵出的金魚苗在孵出後還未平遊前不要餵食,要等到魚苗將體內的卵黃吸收後再餵食,要餵食下去的魚也不會餵食還會影響水質。對在家養殖的魚苗而言,餵給自己的最佳餌料還是豐年蝦或自己打撈的輪蟲,其次是蛋黃,再有一些魚粉等可供食用的魚食材料。
養魚的時候一定不能太密,要不然最後的結果就是一開始可以看到很多的魚苗,但養幾天後就會是魚苗越來越少了,嚴重的可能是一夜之間魚苗都沒了,這也是很多魚友在養魚時遇到的問題。造成水體汙染的主要原因是魚群過密,水質差,水中有害物質過多。所以在養殖魚苗的時候,我們在開始投餵飼料後要適時來換水才行,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是餵新鮮的餌料,這樣對水質的影響就會小一些。
假如是在家用小水體養魚,這樣水質就比較難處理好,所以除了平時多換水外,還可以在養魚的水中種植一些水生植物,以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質,如普通的浮萍、水蓮等,但要注意把它們放在有陽光的地方,否則植物也很難在水中生存,只有當水養好了,魚苗才能更好地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