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而孤獨。從呱呱墜地到撒手人寰,好像一直都是一個人。多麼有幸,此生能夠遇到那個願意陪你過完一生的人。
可是不知道什麼原因,我們就這樣,走著走著就淡了,淡著淡著就散了。再然後,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各自奔天涯。那些說好要一起走下去的誓言,就這樣被我們遺忘在角落,不再想起。
故事一
小劉是我大學同學,二人關係一直很好。畢業後,他談了一個女朋友,知書達理,善解人意。我們也再一起吃過幾次飯。看著他們恩愛有加,我也替小劉高興。
有一次,小劉打電話給我,說他年底要結婚了。當時,我打心裡替他高興。等到年底,我已經準備好了禮金以及祝詞,結果小劉電話告訴我,婚禮取消了。原來,二人已經分手了。
當時,我詫異極了。眼瞅著就要結婚的兩個人,怎麼說分手就分手了。
為了儘快讓小劉從失戀的痛苦中走出來,我請他吃了頓飯。飯間,小劉喝多了。一直喊著她的名字,並且說了很多很多。
我也知道了他們分手的真正原因。因為兩人決定年底結婚,所以小劉一心撲在事業上,拼命工作,努力掙錢。
在他想來,貧賤夫妻百事哀。既然決定要和對方結婚,那就不能讓對方過窮苦的日子。但他沒想到的是,他的女朋友敏感且脆弱。
一開始,全力支持他的工作。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開始變得無話可說。終於,在快到年底的時候,兩個人和平分手了。
說到這裡,小劉嚎啕大哭。他說:「他真的沒想到,原來兩個人想要一起走下去,相互陪伴,無話不談才是最重要的。」
我只是坐在一旁,聽著他撕心裂肺的哭喊聲,語無倫次的碎碎念。
故事二
記得曾經看過一期訪談節目。因為時間太久了,早已忘了訪談對象,也忘了訪談節目名稱。只是到現在依舊清晰的記得。當主持人問男嘉賓為什麼不結婚的原因的時候。
男嘉賓看著主持人,沉默了一會,然後略帶一絲無奈的笑道:「我不結婚,很多人都以為是我的要求太高。其實不是的,我只希望,當我晚上睡不著的時候,當我晚上難過的時候,當我晚上想找個人說話的時候。我隨時可以叫醒我的枕邊人。然後輕聲細語的找她訴說。她全程不需要說話,只需要靜靜地看著我,然後給我一個鼓勵的微笑。當我講完的時候,我再輕聲地對她說一聲:『此生,有你,真好!』。」
其實,現在我已經忘記了主持人當時的反應。想來不外乎吃驚加不理解吧。
這種要求相對於男嘉賓的身份、地位來講應該很低了。為什麼還能找不到呢?想來應該是他的託詞吧。
我們總在說: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可是,人的一生太過漫長了,漫長到即使曾經山盟海誓的兩個人,也會終將變得陌生。當我們想要挽留的時候,卻發現已經太遲了。
那麼,往後餘生,我們應該如何和相愛的人共度一生呢?依我之愚見,需要做到以下四點。
1、彼此了解。《聖經》創世紀二章記載:耶和華覺得亞當獨居不好。於是在亞當沉睡的時候,取下他的一條肋骨,又把肉合起來。耶和華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領她到那人跟前。 那人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稱她為'女人', 因為她是從男人身上取出來的。」
如果我們像了解自己的身體一樣了解自己的愛人。那麼無論他/她做什麼事情,我們都能理解且給予最堅定的支持。兩人之間不再會有懷疑、猜忌甚至相互侮辱謾罵。那麼,二人在一起,才會長長久久,美滿幸福。
2、相互陪伴。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我想故事一中的小劉如果不那麼拼命掙錢,多騰出一點時間陪陪自己的女友。或許,二人真的會結婚吧。
我們之所以尋找另一半。就是因為想讓自己本就孤單的生活變得不再孤單。而如果沒有陪伴,孤單依舊。即使錦衣玉食,即使吃喝無憂。但是對方想來也不會快樂。
3、學會傾聽。我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社交圈。即使再熟悉的兩個人,社交圈也都不盡相同。
每個人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工作上,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即使不能解決問題,但是最起碼可以傾聽的人。而伴侶,正是最合適的人選。
正如故事二中的男嘉賓所說。我想要的,只是一個可以在深夜聽我說話的人。
我的喜怒哀樂,真的只想說給你聽。
4、懂得感恩。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壞,同樣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好。所以,我們要有一顆感恩之心。感恩對方為自己所做的一切。
而且,只有心懷感恩,我們才能發現對方的付出,發現對方身上的閃光點。進而相互吸引,更加恩愛。
寫在最後:
宮崎駿的《千與千尋》裡面有這樣一句話:」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
那麼,如果我們熟悉對方,一直陪在她的身邊,聽她講著生活中的點滴,並且常常心懷感恩的發現對方為自己的付出。那麼,在她想要下車的時候,我們是否可以挽留她?而她,是否會為我們駐足停留,並輕聲地說一聲:「我願陪你走到最後。」
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願天下所有眷屬相伴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