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中國網、山東省委網信辦承辦,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黃河河務局、濟南市委網信辦、淄博市委網信辦、東營市委網信辦等協辦的「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網絡主題活動於9月22日-24日舉行。24日,來自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省重點新聞網站的編輯記者走進東營,深入基層一線,挖掘典型,生動展示沿線各地推進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舉措、新實踐。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唐夢琳 李乃馨 東營報導
9月24日,「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網絡主題媒體行採訪團來到東營黃河文化館,縱覽黃河的千年歷史底蘊,探尋黃河的前世今生。
黃河文化館造型獨特,藉助中國傳統禮器——鼎的造型,與周圍建築共同詮釋「天圓地方」「革故鼎新」等文化內涵。整個建築面積20351平方米,展陳面積10928平方米,包含了8個主題展廳。場館展陳緊扣黃河文化這一主題,採用現代化的聲光調控技術,再現黃河流域的歷史人文特色。
壺口瀑布的咆哮磅礴,敦煌莫高窟的神秘繁複、黃河入海口的壯觀瑰麗......主題展以「大河奔流」為統領,包括「中華母親河」「魅力黃河口」兩個板塊,以自然的黃河為主線,從源頭走起,經過主要流經的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等省區,自然風光、物產資源、民俗風情一覽無餘。
「在這裡可以身臨其境,有許多『高科技的』手段可以零距離了解黃河,讓我感受頗深。」魯網記者張佳偉說。在「四季如歌」展廳,就能觀察到整體採用國內較大的LED屏和三折幕技術,配上優美音樂,輔以上空三色變幻的十幾萬根光纖燈,展示了黃河入海口一年四季的景色變換,以及河海交匯的壯闊場景。
據悉,黃河文化館已經成為全流域黃河文化和東營市情的展示窗口,自2018年5月29日開館以來接待觀眾已突破24萬人次,成功創建為AAA級旅遊景區,2019年9月獲評山東省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2020年1月獲評山東省民族團結教育基地,成為東營對外宣傳重要窗口和靚麗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