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對於中國人來說不僅象徵著團圓,也漸漸成為了春節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節目。所以有機會上春晚的藝人都有一定的分量,受到觀眾歡迎的藝人還會接連多次登上春晚的舞臺。
有一些明星大腕基本上每年都會出現在春晚舞臺上,他們還被觀眾封為"春晚釘子戶"。提到春晚釘子戶,人們一定會不約而同的想到一些名字,例如趙本山、李谷一、蔡明等明星大腕。還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他就是郭冬臨,很多觀眾甚至認為如果郭冬臨沒有出現在春晚舞臺上,似乎少了點什麼。
郭冬臨從初次登上春晚舞臺就獲得了觀眾們的認可,隨後他就一直活躍在春晚,一直持續了23年之久。可以說很多人是看著郭冬臨長大的,他也在不知不覺間成為了春晚的御用演員。但是讓觀眾意想不到的是,郭冬臨卻突然間"消失"了,這讓已經習慣在春晚舞臺上看到他的觀眾們感到很納悶,甚至有些不習慣。
郭冬臨的表演深入人心,他作為一名喜劇表演者得到了觀眾們的廣泛認可,如此有觀眾緣的郭冬臨也一直很珍惜自己的工作,連續23年,他一直都在努力表演,希望可以為觀眾送去歡樂。
郭冬臨出生在演藝世家,因為受到家人的影響,他五歲時就已經被媽媽帶著進入了演藝圈,也有了一些表演機會。郭冬臨的父母認為將來他一定會走上演藝道路,郭冬臨也沒有辜負父母家人的期望,從小就努力學習曲藝。
小的時候郭冬臨就開始學評書,後來開始接觸了相聲和小品,可以說郭冬臨是一位全面發展型人才,他日後的成就都是因為小時候打下的基礎。郭冬臨在參加高考時,雖然他從來沒有學過表演,但是他很快就被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錄取了,他的分數也很高。郭冬臨在求學期間努力上進,畢業後就開始進入演藝圈發展。
郭冬臨的父母認為兒子一定能在演藝圈大放異彩,可是沒想到的是,郭冬臨雖然有才華,可是顏值一般,所以他在演藝圈的處境不是很好。不過天無絕人之路,後來郭冬臨憑藉自己小時候所學的曲藝本領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道路,那就是小品。不過對於郭冬臨來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他雖然是憑藉小品成名的,最終也是因為小品而身敗名裂。
27歲那一年郭冬臨第一次登上春晚舞臺,當時他憑藉幽默搞笑的表演風格而贏得觀眾們的掌聲,舞臺上的他妙語連珠,把觀眾逗得捧腹大笑,他也因此一夜成名,火遍了全中國。郭冬臨有了名氣以後,他沒有因此而驕傲,反而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所以郭冬臨的小品已經成為了春晚的御用節目,觀眾對他也越來越熟悉。
就這樣郭冬臨成為了大眾眼中的春晚釘子戶,他在春晚舞臺上的表演備受追捧,很多臺詞都會成為金句。郭冬臨連續登臺23年當中,細心的觀眾還數過他在小品中的"老婆"。不算不知道,原來他在春晚一共換過20任老婆,可以說郭冬臨算是豔福不淺。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自從2017年開始,郭冬臨就消失在觀眾的視線裡,所以有一種說法是郭冬臨已經被封殺。郭冬臨之所以會落得如此境地,主要和2017年的春晚小品有關,當年他在春晚舞臺上所表演的小品是《取錢》。郭冬臨有一句臺詞是"你是騙子吧?"郭冬臨之所以會有這樣一句話,是因為小品裡有一個人操著河南口音給他打了電話。由於郭冬臨的臺詞不夠嚴謹,所以被觀眾聯想成河南人是騙子,也由此為郭冬臨帶來了很多爭議。
當時很多河南人開始指責郭冬臨,認為他歧視河南人,對河南人不尊敬,有的人甚至開始投訴他,同時質疑小品。就這樣郭冬臨陷入到了一場輿論風波中,他還因此被起訴,可以說郭冬臨因為這一句臺詞得罪了所有河南人,事情確實很嚴重。雖然郭冬臨馬上出面道歉了,可是群眾依然不買單,隨後郭冬臨就沒有出現在春晚舞臺上。
實際上比較理性的觀眾都會清楚地認識到,這根本就不是郭冬臨的問題,而是小品編劇的問題,郭冬臨算是為編劇背鍋了,他應該也沒有意識到這一句臺詞會惹來這麼大禍。
不過事已至此郭冬臨也只能認命,通過這件事有不難看出,表演藝術家不僅要注重表演素材和演出形式,還需要考慮到觀眾的感受,站在大眾的角度上去重新定義和審視作品,這樣才可以避免再次出現類似的事件。所以郭冬臨確實倒黴,但也並非完全是小題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