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鍵的編程家 程式設計師最愛的鍵盤長這樣

2021-01-20 中關村在線

    Vortexgear,這是一個來自中國臺灣的品牌,2018年Vortexgear正式進入大陸市場,大家可能對Vortexgear不太熟悉,可要是聊起熱升華工藝的PBT鍵帽,我相信作為鍵盤玩家一定耳熟能詳吧,就是由Vortexgear主導研發並推廣,但大陸的外設市場已經相當相當飽和,這個新入局者能否分得一杯羹,我想今天的這款CORE能夠給到它自己的答案。

有的放矢的小眾鍵盤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他家的硬核產品,貓頭客MITOMK高端系列的CORE以及它的RGB版本(二者規格相同),做為47鍵的編程家,它整體尺寸只有248×76.2×25.5毫米,去掉了小鍵盤和各種功能鍵、只保留了核心輸入區,包整體尺寸為普通104鍵盤的40%,兩個版本都採用cherry原廠茶軸,再加上出色的產品做工,整體顯的十分精緻,我想這應該就是對科技美學的完美闡釋吧。


它長這樣

    雖然47鍵的CORE註定是小眾貨,但你可不能小瞧了它,它的鍵位支持3層按鍵編程,CNC切割工藝,怎麼樣有沒有濃濃的硬核機械風,支持多種配列,可以對不同的鍵位層的按鍵來進行編程來設定快捷鍵,我想這對於程式設計師朋友來說是相當實在的功能吧,編程推薦機械鍵盤,手感確實好。

    而且像程式設計師經常使用的~,tilde,波浪符、!,exclamation mark,驚嘆號、#,pound sign or hash sign, also called as octothorp,井字符、^,caret sign,插入符、&,ampersand,並列符等都處於同一鍵位層,用起來絕對能夠更加得心應手。

茶軸+PBT鍵帽碰能撞出什麼火花?

    這款Vortexgear CORE機械鍵盤採用了40%鍵位布局,總共3層可硬體編程的鍵位層可以通過組合鍵切換,支持全鍵無衝,也就是說它也可以是一款遊戲鍵盤,畢竟程式設計師工作累了也需要娛樂的,這個時候它的茶軸就能幫到你了。


茶軸

    茶軸被人戲稱為機械軸中的「萬用軸」,兼具紅軸手感輕和青軸段落感的特點,在使用時既不會出現「擾民」的情況,也不會讓你有「輕飄飄」的感覺,有手感有聲音,無論是辦公場景或是遊戲都沒有問題,如果你對機械鍵盤選擇比較「佛系」,那麼朋友聽我的,買茶軸吧。


                PBT鍵帽

    它的鍵帽採用PBT材質,PBT又被稱為白色巖石,即使相對於被稱為超鋼的POM來說也是不落下風,強度高、不宜形變,即使在高溫下也不容易變化,抗老化效果非常理想,因此可以說它是最穩定的鍵帽材料,顆粒感比較明顯,也不容易打油,筆者間斷使用了一段時間,手感依舊十分出色,不會有打滑等尷尬情況出現。

    鍵帽採用球型設計,弧度更大,下凹更深,手指尖與其的接觸面積比較大,這一點初次體驗十分不錯,但是它是沒有支撐的,如果是長時間碼字的話會有些疲勞。


熱升華工藝字符

    字符採用了熱升華工藝處理,通過加熱讓顏料分子進入到介質中,熱升華之後染料分子在高溫下擴散到PBT中了,滲入深度大、結合強度高,這樣字符不容易磨損,我們可以看到,Vortexgear 對於整體細節工藝還是十分用心。


產品銘牌

    它背面底部的金屬銘牌標明了它的具體型號以及它的家鄉,中國臺灣。


金屬底殼

    鍵盤為CNC工藝金屬外殼,並且進行了陽極氧化處理,所以質感屬於上乘水準,很是精緻。

四層配列將客制化進行到底

    Vortexgear CORE的可玩性相當不錯,Vertexgear CORE非常好玩體現在其鍵位布局和按鍵層次以及可編程這幾點。

    它的三層鍵位編輯分別有不同顏色的提示燈,Fn+shift為藍燈,Fn+>為綠燈,Fn+<為紅燈,Fn+M原始鍵位層則沒有提示燈。


四層配列

    用於切換按鍵配列層的功能按鈕有Fn和Fn1鍵兩個,可以分別使用來切換到不同的層,而使用Fn1+Shift的組合可以切換到另一層,藍色的Fn鍵對應藍色的字符,紅色的Fn1鍵對應紅色的字符,而Fn1+左Shift對應的是綠色的字符。再加上鍵盤默認層,一共是四層配列。

    對於它的易用性我想會有不少玩家持質疑態度,其實日常簡單使用並不會很麻煩,得益於它合理的設計,常用按鍵都放在了主層,對於那些需要組合鍵按鍵實現的功能,日常使用頻率並不高,同時我們還可以對不同的鍵位層的按鍵來進行硬體編程,來提高效率。

產品總結:

    我們不妨以一個「新人」的眼光來看Vortexgear,也只有「新人」才會「偏執」的推出CORE這樣的鍵盤,無論是硬體編程、按鍵層次設計亦或是能裝到口袋裡的尺寸,都是讓人眼前一亮的設計,它真的很有意思。

    但它也不是完美的,這麼小巧精緻的機械鍵盤不支持無線有些可惜,希望廠家在後續迭代升級中予以改善。

    很明顯它不是一款大眾菜,由於只有四十七鍵,在常規使用需求的情況下來看,它的確不佔優勢,但我想它也不與人比,也不屑與人比,能懂幾分便是幾分。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47鍵的編程家 程式設計師最愛的鍵盤長這樣//diy.zol.com.cn/715/7152488.html

//diy.zol.com.cn/715/7152488.html diy.zol.com.cn true 中關村在線 //diy.zol.com.cn/715/7152488.html report 3897     Vortexgear,這是一個來自中國臺灣的品牌,2018年Vortexgear正式進入大陸市場,大家可能對Vortexgear不太熟悉,可要是聊起熱升華工藝的PBT鍵帽,我相信作為鍵盤玩家一定耳熟能詳吧,就是由Vortexgear主導研發並推廣,但大陸的外設市場已經相當相當飽和,這...

相關焦點

  • 全鍵可編程、拼色鍵盤、七彩背光,這樣的百元級機械鍵盤你愛嗎?
    百元的機械鍵盤其實早幾年就有了,得益於國產軸和電商平臺的發展,我們經常也能看到福利。當然了,這些福利多半是87鍵(能省一個軸算一個)的,沒有背光的,軸體不可選的,手感和質量都是隨緣的。畢竟不過就是品牌推廣或者是電商刷量的套路,而且學子們也能用上機械鍵盤,Who Care?
  • 程式設計師辦公專用鍵盤--HHKB靜電容鍵盤
    在HHKB鍵盤誕生的那個時代,電腦遠不像如今這麼普及。大多數用戶在運用電腦前,往往需要接受時間長短不一的相關培訓,而培訓的第一課,大多是運用鍵盤打字的指法。而HHKB鍵盤,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研究出來。
  • 全鍵可編程,光感軸新品,迪摩F10機械鍵盤
    打個比方,不少FPS遊戲的快跑鍵都是Shift,但是不少玩家不適應,只能一邊按著Shift按鍵一邊按著方向鍵。跑圈的時候問題不大,但是遇到被人遠程瞄上了,要靈活地運用蛇形走位就有點折騰,很容易顧此失彼。迪摩F10空中騎士機械鍵盤採用標準的104布局,尺寸約為:445mm×131mm×37mm,淨重約為:875g。
  • 從編程到編曲 - 程式設計師轉行指南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個轉行跨度有點大,我來慢慢解釋為什麼其實很相似 首先編程和編曲都帶個編字,開個玩笑有人說,搞音樂需要會一個樂器,編曲需要一個鍵盤類樂器,就像編程也需要用鍵盤輸入一樣。但沒有鍵盤就不能編程了嗎?
  • 3D遊戲編程:Direct3D幫我們做了哪些事情?
    當用戶按下某個鍵的時候,鍵盤產生電流,告訴Windows系統用戶按了某個鍵。然後,Windows系統把這個鍵的信息打包成Windows消息的格式,發送給當前活動的窗口(最前面的一個窗口)。窗口通過消息循環,可以接收到這個消息,然後使用消息處理函數來處理這個鍵盤消息。這一系列的複雜動作,其實是非常消耗時間的。
  • 全鍵可編程,光感軸新品,百元級迪摩F10空中騎士機械鍵盤
    打個比方,不少FPS遊戲的快跑鍵都是Shift,但是不少玩家不適應,只能一邊按著Shift按鍵一邊按著方向鍵。跑圈的時候問題不大,但是遇到被人遠程瞄上了,要靈活地運用蛇形走位就有點折騰,很容易顧此失彼。迪摩F10空中騎士機械鍵盤採用標準的104布局,尺寸約為:445mm×131mm×37mm,淨重約為:875g。
  • 哪門程式語言最流行?用程式設計師夢寐以求的程式語言,實現完美開發
    大多數程式設計師也許無法分辨語言的好壞。但是,這不代表優秀的程式語言會被埋沒,專家級黑客一眼就能認出它們,並且會拿來使用。雖然他們人數很少,但就是這樣一小群人寫出了人類所有優秀軟體。他們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他們使用什麼語言,其他程式設計師往往就會跟著使用。
  • 一血丁香,曬曬超實用的 96 鍵 FirstBlood B16 鍵盤
    與常見的 87 配列不同, 同樣是緊湊布局的 B16 裁掉的是控制鍵區, 而不是最右側的數字小鍵盤.方向控制鍵與小鍵盤下方的1/0/點共存,長鍵0被分成了兩個短鍵,右邊那個按一下出雙黃蛋哦.這四個方向控制鍵由整個鍵盤最右上角的獨立切換鍵激活或關閉.
  • 最受程式設計師歡迎的十大程式語言
    最受程式設計師歡迎的十大程式語言 IT程序猿的科技營 發表於 2020-06-29 11:23:30   1、Java   相關職位:Java應用程式開發人員
  • SteelSeries Apex 5鍵盤,價格公道,是智能多媒體鍵
    它並不比全機械鍵盤便宜得多,而且舒適度和性能在其價格範圍內與其他產品沒有太大區別。RGB照明有點沉悶,並且內置的OLED屏幕實際上並沒有做什麼用。總的來說,Apex 5還不錯。它的鍵入效果很好,並且在遊戲中反應完美。該軟體可讓您對每個鍵進行重新編程,其多媒體按鈕是一整套媒體鍵的巧妙替代。
  • 這15個應用,程式設計師用iPad照樣可以編程!
    Buffer提供unicode支持,擴展鍵盤和Vim編碼支持。  CodeToGo允許程式設計師以50種不同的程式語言(包括Ruby,Python,Java和Perl)創建和運行代碼,其中大多數語法可突出顯示。它不是最好的,但它是相對直觀和易於使用的。
  • 超寬Ctrl鍵與神秘的F12「隱藏鍵」,ROG玩家國度 遊俠PBT版鍵盤
    結合支架打開,提供增高的同時,也增加了鍵帽面的斜度,可以根據個人使用習慣來選擇是否打開支架使用,建議最好就是配上腕託,這樣長時間遊戲也可以緩解手腕疲勞度。鍵帽採用了分色區域設計,例如重點的Ctrl鍵就做了超寬設計,可以降低按錯機率的同時,紅色標識也方便激烈遊戲中快速辨認,這樣提升了FPS遊戲暢快體驗度。
  • 光軸鍵盤、靜電容鍵盤和常見的機械鍵盤有什麼不同?為什麼那麼貴
    Hello大家好,我是兼容機之家的小牛。市面上最常見的鍵盤基本為薄膜鍵盤和機械鍵盤兩種,面向部分鍵盤發燒友的鍵盤還有兩種,分別為光軸鍵盤和靜電容鍵盤,有的機友可能會認為光軸也是機械硬碟,單從外觀上看是片面的,他的觸發原理和機械鍵盤的觸發原理大有不同。或許有的機友也會認為靜電容鍵盤不過是個高級一點的薄膜鍵盤,這也不對,根本不是一回事。那麼二者的觸發原理都是怎樣的呢?
  • 99%的程式設計師都愛的網站,建議收藏
    作為程式設計師,你每天接觸到的最多的網站或者平時最喜歡瀏覽的網站有哪些?今天給大家介紹9個99%的程式設計師都愛的網站,建議收藏起來。如果你有什麼其他有用的網站,也可以評論區推薦給大家。這個對很多覺得編程太枯燥的人很友好,因為它非常有趣,而且每天利用零碎地時間來學習就行,整個學習過程不會有太大壓力。
  • 初學編程必看:那些能夠讓你先人一步的關鍵點!也是程式設計師的開始
    如今正是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時代,程式設計師這一崗位也是備受歡迎。雖然程式設計師的工作強度大時間長但是重在待遇優厚啊,在現今的網際網路時代那個企業做事情不需要網際網路的,而有網際網路就必有程式設計師。
  • 新手程式設計師自學編程,要想成功,必須對自己狠一點
    毋庸置疑,程式設計師的工資相對來說最可觀,這是大家公認的高工資的職業。但是程式設計師的學習成本在當前來說也是最高的,去一所培訓機構學費至少在18000元以上,甚至超過20000元,而且這個投資風險也是很大的。如果學成了自然能夠收回成本,如果學不成,學費打水漂不說,還浪費半年甚至是一年的學習時間。
  • 程式設計師編程聖經(2016年捧腹版)
    這些語錄和軟體開發維護、調試、軟體bug、軟體設計和文檔、代碼質量、測試和管理等相關。下面這59條編程語錄雖然令人捧腹但也揭示了真相。只有真正的軟體開發人員才能理解這些編程語錄的價值。3.The trouble with programmers is that you can never tell what a programmer is doing until it’s too late. (Seymour Cray)程式設計師的煩惱是,你永遠無法知道一個程式設計師在做什麼,直到為時已晚。
  • 如果編程替換成中文會怎樣? 程式設計師看了表示頭疼
    你以為會寫中文就會編程嗎?這就像你以為會寫漢字就會寫出好文章一樣。編程是和機器溝通,因此要用機器的語言而不是人類的語言。最早的程序就是0和1的數字,不是中文也不是英文。以前的程式設計師,每天寫程序就是在一條長長的紙帶上打孔表示0和1。後來發現0和1的二進位太麻煩了,就把0和1壓縮一下,用16進位表示,比如數字10,用二進位表示是1010,用16進位表示就是0A,這樣表達起來就更簡潔,但是輸入電腦後,仍然要轉換為二進位電腦才能明白。後來,科學家們用簡單的英文單詞表示某些功能,比如加法,就用add表示,減法就用dec表示。
  • 讓軟體自己寫軟體,機器編程未來會取代程式設計師嗎?
    【CSDN 編者按】機器編程的可行性增大促使這一想法加快落入實地,事情的發展開始令人期待。英特爾為未來跨架構編程時代所設計的機器編程將會怎樣影響程式設計師的世界?軟體能否實現編寫軟體?這樣的趨勢下,如果有一款工具可以讓計算機自己編程豈不是解決了這個矛盾?基於這種思考,英特爾提出了「機器編程」這個概念,旨在通過自動化工具提升開發效率。機器編程是什麼?
  • 一般人用不了,各種奇葩鍵盤集合
    該軟體支持OS X作業系統,這意味著該鍵盤適用於Mac系列產品,而鍵盤膜只適合 Macbook Pro和 Air(在2010年以及之後發布的),以及蘋果的無線鍵盤。當你上網與人聊天的時候,無論是在那種應用程式吹水撕逼,只要通過Caps Lock就可以實現最愛的表情直接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