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幾年中,在高端商場內不定期引入的快閃店,在引領高端時尚潮流的同時為業績增長增添了不可多得的活力,也受到潮流消費者的極大追捧。
疫情到來之前,電子商務銷售的飆升和消費者期望值的提高,實體店尤其是旗艦店在跟上潮流時難免力不從心,各大品牌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銷售方式,一個眾所周知且已被廣泛使用的概念——「快閃店」開始被品牌們廣泛使用,街頭服飾品牌尤其是利用這種策略的佼佼者,它們定期利用這一策略進行宣傳,營造出顧客心馳以往的稀缺性。
Gucci 在北京 SKP 推出了 Gucci PIN 限時概念店
在 2020 年初,Gucci 在北京 SKP 推出了 Gucci PIN 限時概念店,以「米奇」為主題陳列 Gucci 新年系列,快閃店開店當日,店內的一名店員對 WWD China 記者說:「快閃店內展示的 Gucci X Disney 合作系列庫存一開店就銷售一空,現在不得不去實體門店中調貨。」迷你 GG Supreme 飾米奇印花面料在商場中庭內的展示極大的吸引到前來逛街的消費者,加之鼠年新年的到來,消費者對米奇元素的使用都顯得尤為興奮。
隨著疫情的到來,更讓諸多企業勒緊褲腰帶,去優先提高電子商務技能,快閃店成為企業自救的好方法,在店鋪意外關閉時期,避免品牌失去消費者相關性。
根據 Coresight Research 的數據,今年可能有多達 2.5 萬家商店因 COVID-19 疫情而永久關閉。這就意味著房東將爭相填補這些大量的空置空間,加之高端商場內部遙不可及的租金費用,在商場中的空置區域開設的快閃店將再次被視為品牌的救星。
Lionesque 集團的執行長兼首席快閃店設計師 Melissa Gonzalez 說,快閃店的想法最初只是一種趨勢,但很快就成為主流,因為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品牌還沒有準備好籤訂 5 年、10 年甚至 20 年的租約,而快閃店「讓他們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以更低的風險去測試實體店的效用、布局和陳列」。
「長期租賃終將成為歷史,很多零售商只想為一季的品牌做一個短期的測試」,這樣一來快閃店就成了絕佳的選擇,科技公司 Guesst 的執行長 Jay Norris 如是說。
Dior 與 RIMOWA 的聯名系列展示在
Dior 香榭麗舍精品店的快閃空間中
還有品牌認為,快閃店可以成為一個品牌實驗室,與長期租約相比,臨時租約的財務風險要小得多,因此快閃店可以作為一個低風險跳板,在產品成列、風格演示上去試驗性的探索消費者喜好,被廣泛厭棄的設計就不再在實體店內使用。
尤其是在當下,在消費者對進入密閉的實體空間時還心存疑慮,在商場中間空氣流通的快閃店就立即佔了上風。Gonzalez 表示,「今年第四季度以及 2021年,快閃店將開始捲土重來,人們有被壓抑的體驗需求,人們還是想與品牌互動,了解品牌正在做什麼。」
Cushman & Wakefield 曾在 2019 年底發布過一份報告《體驗式零售:快閃浪潮》,報告中提到,無論是新企業還是傳統企業,快閃店都可以作為他們的試驗田,不僅用來嘗試特定領域還能夠完善自己的零售理念。
屬於 2020 年的快閃店鋪將會與疫情前不再混為一談,在零售展示功能之外,將會有更多的虛擬組件來定義這種新形勢的體驗式零售業態,這意味著一種是在線下融合更多虛擬體驗的快閃店,實際效用為展示;另一種是線上虛擬快閃店。
Winston Retail Solutions 執行長 Jan Croatt 預測:「今年的快閃店將變得更有創意,我們都在緊鑼密鼓的商討如何利用創新的形式吸引人們再次回到商場中。」埃森哲數字零售戰略董事總經理 Eric Shea 對此也表示贊同,「在疫情期間,我們看到的更多是數字快閃店,尤其是在服裝領域,而疫情之後的快閃店呈現的形式將大有不同。」
M.A.C YOURSELF 個性印製區域
圖片來源:Lynn Wei
這些創新形式的快閃店鋪,除了常規的產品展示功能外,還提供直播、互動娛樂等功能。6 月,歐萊雅中國在上海潮玩概念店就成功試水了美妝行業首個結合 5G 和 AI 技術的互動直播,彩妝品牌 M.A.C 就在其概念店中上線了全球首家 3D 列印裝置,消費者可以在店內對唇膏和眼影盤類產品進行個性定製活動。這些創意功能未來都將是快閃店中尋求與年輕消費者精神文化認同的最佳方式。
Prada 與巴黎老佛爺百貨聯手推出了
以「hyper leaves」為主題的限時快閃店
從 Gonzalez 的角度來看,這也將有助於填補一些大型零售門店內曾經空置的空間,「體驗式零售模式也將發生改變,與鼓勵潛在客戶觸摸和感受產品不同,快閃店內將會有更多的展示,觀看產品的性能的功能,然後通過他們的行動裝置安全下單。」
洛杉磯體驗式營銷機構 Self-Employed 的聯合創始人 Sarah Ivory 說,過去幾年裡快閃店的激增,是由於在線品牌「尋求與消費者建立現實生活中的聯繫」。Self-Employed 目前與總部位於紐約的活動管理公司 INVNT 合作專門開發虛擬快閃店。
Ivory 說過去,這種活動只會發生在購物中心裡,現在快閃店變成虛擬的,就可以讓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都參與進來,當邀請 Kylie Jenner 來虛擬快閃店介紹她的化妝品新品時,「這幾乎就像和她進行私人的面對面交流。」
「快閃空間」提供商 Storefront 也一直幫助租戶嘗試創建虛擬實境展廳,讓顧客在舒適的家中就能 360 度瀏覽商店全景,然後引導他們在網上購物。
Eric Shea 認為,還有一種銷售形式值得觀望——店外店——各大品牌通過櫥窗來展示產品,顧客可以在靠近店外的街道上購買,目前這種形式被麥當勞、肯德基等餐飲行業普遍嘗試,但他「相信這很快會進入時尚界」。
商店在未來將繼續扮演重要角色,顧客最終也會回來,隨之而來的需求會發生變化。「我們將在體驗中加入更多的數字甚至虛擬實境技術,在虛擬時裝秀和其他品牌直播活動的基礎上,虛擬快閃店將會發生極大的作用。」
由此可見,快閃店並不是疫情前短暫的存在,在客流量猛烈下滑的當下為各大品牌重新奪回地盤創造了極大的機會。WWD
採寫Jean E. Palmieri
編輯Lucy Geng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