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機關懲防並重提升緝槍治爆效能
涉槍爆案人員普遍年齡較低
少數單位在網上購買危化品
高壓緝槍治爆抓好常態宣傳
提升網上發現網下查控能力
加強部門協作形成打擊合力
□ 本報記者 董凡超
臥室裡滿滿一牆的各類槍枝;車床、工具一應俱全,用於加工槍枝零件;改裝後的槍枝能夠打穿竹子,打死野兔和鴿子……
2月11日,一個由境外郵寄至浙江金華的郵包內疑似有槍枝配件,引起浙江海關緝私局的注意,遂即將線索轉交金華公安機關。通過分析研判,警方很快將目標鎖定在浦江王某身上,將其抓獲歸案。
此案中警方緝獲的滿牆槍枝和加工設備,僅是新一輪深化打擊整治槍爆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成效成果的一隅。
今年以來,公安部會同相關部門開展為期3年的深化打擊整治槍爆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堅持以打開路,抓住境內製販、網上販賣、境外走私3個重點,掛牌督辦一批重大槍爆案件,組織開展集中破案攻堅,會同網信、海關、市場監管、郵政等部門聯合部署開展打擊整治網售仿真槍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形成強大打擊震懾,共破獲槍爆案件1.8萬起,打掉團夥83個,搗毀窩點231個,抓獲違法犯罪人員1.8萬人。
心存僥倖槍迷犯罪
「怎麼會查到我呢?」看到出現在家中的警察,王某愣住了,完全沒有想到自己使用假名字、假電話仍會暴露。
「王某是軍事愛好者,十幾平米的臥室中,牆上掛滿了各種槍枝,旁邊還有不勝枚舉的軍事武器照片。」辦案民警說,這些珍藏多年的物件,足顯王某的迷戀程度。
據王某交代,其通過境外名為「蝙蝠俠」的賣家購買槍枝,並轉手賣給國內多人。
經查,王某家中多支槍枝槍口動能大於1.8焦耳/平方釐米,為具備致傷能力的氣槍。
金華警方分析梳理各類涉案帳號,「忽必烈」「貓王玩具」等多個涉槍枝售賣帳號進入警方視野。經進一步偵查,成功確定11名犯罪嫌疑人非法買賣槍枝的犯罪事實及具體落腳點。
「不要玩這個了,這是犯法的!」海南何某的父親多次勸阻兒子收集販賣仿真槍,但是,20多歲的何某無視父親的苦心,直到警方上門。
「我已經拆掉他好多把槍了,埋在後院,以為他不會再玩了。」面對辦案民警,何某的父親為未能阻止兒子的行為而懊惱不已。
據金華警方介紹,此類案件涉案人員年齡普遍較低,此案中年齡最小的犯罪嫌疑人只有14歲。他們法律意識淡薄,出於對槍枝的喜愛,認為不會被公安機關發現,心存僥倖而犯罪。
「為什麼要去買槍呀!」被辦案民警在自己的公司逮捕時,台州的洪某懊悔不已。
「從辦公室6樓電梯下來,洪某兩次站不住倒在地上。」據辦案民警介紹,年近40歲的洪某上有老下有小,承擔著家庭重任。但是所謂的「愛好」,使他面臨丟失工作、喪失自由的後果。
山西尹某是個槍枝頂級「發燒友」。尹某事業有成,有自己的公司。民警找到他時,他辦公室內可以加工槍託的車床格外顯眼。
歷經兩個半月,警方多次前往海南、山西等地開展抓捕工作,成功抓獲10多名涉嫌非法買賣槍枝的犯罪嫌疑人,追回並扣押疑似槍枝24支。
「涉槍涉爆無小事,直接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江蘇警官學院治安管理系副教授高新說,公安機關在保持高壓緝槍治爆的同時,還要針對本地區特點形式,結合「百萬警進千萬家」等活動抓好常態化法治宣傳,大力闡明非法、私藏、持有、製販槍枝彈藥的危害性以及公安機關打擊的信心和決心,積極營造全民抵制槍枝彈藥的良好社會氛圍。
暗語交易隱藏性強
5月10日,江蘇省常州市公安局民警在網上巡查時發現,網民「小葉子」在「暗網」平臺開設店鋪,公開販賣炸藥、槍枝彈藥等違禁品製造技術以及硝酸銨等爆炸物品製作原材料。
專案組民警偵查發現,「小葉子」名叫楊某某,系河北省石家莊人。5月18日,常州市公安局組織精幹警力快速出擊,在石家莊將其抓獲,當場查獲成品黑火藥520.8克、濃硫酸1212.8克,其他各類易制爆易製毒化學品3000多克。
據犯罪嫌疑人楊某某供述,他出售的爆炸物品原材料是從李某某手中購得,制槍制爆技術是向梁某某學的。專案組民警隨即趕赴山東、廣東兩地抓獲犯罪嫌疑人李某某、梁某某,當場查繳成品黑火藥179克、硝酸鉀828克、改制火藥射釘槍1把以及射釘彈198發。
專案組民警乘勝追擊,相繼抓獲李某某的上線賣家王某及方某某,迅速挖出非法購銷劇毒、易制爆、易製毒等危化品購銷網絡6層,上遊供貨廠家線索4條,下遊交易線索1000多條。
常州市公安局副局長孔令駒介紹說,犯罪嫌疑人利用境外「暗網」平臺進行交易,在交易過程中提及的各類危險化學品名稱均使用「暗語」簡稱,比如民用爆炸物品硝酸銨簡稱「XA」,劇毒化學品疊氮化鈉簡稱「DDN」,極具隱蔽性、欺騙性,給民警辦案帶來很大難度。專案組民警日夜不息,全面細緻地調查非法購銷網絡的各個環節,摸清了犯罪組織的架構體系,形成完整的證據鏈。
經查,到案的36名犯罪嫌疑人中,有9人是化學試劑經營部的個體工商戶,通過網絡非法銷售爆炸物品牟利。還有1人是開化工廠的老闆,以前是一名化學老師,因工廠瀕臨倒閉,鋌而走險,非法生產爆炸物品在網上銷售。
記者了解到,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民用爆炸物品、劇毒、易制爆等化學品必須憑證購買、運輸,但現實中,少數單位圖省事,購銷小劑量危險化學品時,不到公安機關辦理正規手續,不通過正規渠道,而是在網上非法購買,一定程度上拓寬了犯罪分子的銷路。
針對這類案件暴露出的問題,公安機關提醒廣大化工行業生產經營從業者要合法合規經營,法律規定不能做的事情堅決不做,不能為了掙錢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相關單位要通過合法正規渠道購買使用劇毒易制爆等危險化學品。同時提醒廣大網友遠離「暗網」,特別是青少年學生,不要通過「暗網」聊天、打遊戲、網購,以免被犯罪分子利用。
聯合打擊源頭治理
犯罪嫌疑人在快遞單號上填寫假名字、用非實名制電話號碼聯絡、將槍枝化整為零逃避偵查……今年8月,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公安局根據海關緝私部門移交的線索,破獲一起非法製造、購買、運輸、郵寄、存儲槍枝彈藥案。
經查,2015年至2017年,羅某通過網上聊天認識在境外的盛某並向其購買槍枝和子彈,盛某將槍枝拆散分裝,將子彈藏入電焊機內從境外郵寄入境。
「面對近年來涉槍犯罪呈現出的新特點新形式,公安機關積極加強與海關緝私部門交流協作,發揮各自工作優勢,形成整體打擊合力。」中牟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副大隊長沙龍告訴記者,公安機關充分發揮公安科技信息化和合成偵查機制優勢,繼續在情報信息共享、案件偵辦協作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進一步深化與海關緝私部門交流協作,全面建立緊密型聯勤合作機制,不斷提高聯手打擊涉槍犯罪能力。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0月,全國持槍、爆炸犯罪同比分別下降13.3%、19.2%。各地公安機關強化重點地區、重點問題整治,鼓勵群眾主動上繳非法槍爆物品、踴躍舉報槍爆違法犯罪,督促企業落實射釘器、射釘彈防改制技術標準,嚴查違法行為。
今年以來,各地公安機關共收繳各類槍枝6.7萬支、爆炸物品110噸、雷管20萬枚;會同有關部門排查槍爆從業單位23.6萬家次,整改安全隱患3萬餘處;接到群眾舉報槍爆違法犯罪線索2200多條,據此查破案件946起,兌現獎勵45.3萬餘元,群眾主動上繳、舉報查繳槍爆物品數量佔收繳總量的60%以上。
「持續提升網上發現、監控涉槍涉爆違法犯罪線索的能力,加強網下快速反應落地査控、落地查處聯動能力,仍是現階段緝槍治爆工作的重要課題。」高新說,政府各職能部門、公安機關各警種要在現有基礎上,繼續建強專門隊伍,把數據匯起來,把情報聚起來,把能力強起來,清查打擊非法生產、運輸、買賣槍枝、爆炸物行為,全力維護社會治安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