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蓮燈魚,又稱紅蓮燈,新白晝燈,新紅蓮燈。身體長約4~5釐米,最顯著的特徵是,身體上部有一條明亮的藍綠色條紋,下部有一條紅色條紋,全身呈金屬色光澤,光彩奪目,遊動時格外漂亮。
寶蓮燈魚性情溫和,宜群養,遊泳時活潑活潑,非常討人喜歡。在脂鯉科中,寶蓮燈是繼紅綠燈發現後最引人注目的一種小型熱帶魚,為便於與紅綠燈區分,寶蓮燈又稱新紅蓮燈(因港臺地區紅綠燈俗稱紅蓮)。
若把寶蓮燈與紅綠燈相比,無論在體型、顏色、生活習慣等方面都十分相似,但體形稍大,橫貫魚體的藍色螢光水平帶要比紅綠燈寬,顏色更鮮豔,腹部的紅色也幾乎覆蓋整個下半身。
寶蓮燈魚屬於純消費觀賞性燈魚,只買野生的。優點是個人壽命長,個頭大(相對於紅綠燈),色彩鮮豔。一種極好的燈魚。
金蓮燈魚最適水溫22~26℃,要想保持其鮮亮體色,就要經常投餵動物性魚餌。其性情溫和,宜群養,遊泳姿勢比較活潑、愉快。
寶蓮燈魚養殖難度大,對水溫要求高,最佳攝氏24度。在水質方面,要求寶蓮燈魚為弱酸性軟水,適宜溫度為24-26度,光照宜暗。
寶蓮燈魚喜在水中活動,飼水不需每天更換,3-5天換一次即可,要注意水溫不要太高,養缸時宜栽種水草,這樣可以起到遮光作用。魚餌應選擇一些形體纖細的活餌,這樣可以使魚體顏色更加鮮豔。
如何區分寶蓮燈魚的雌雄?主要從形狀上鑑別寶蓮燈魚雌雄,一般而言,寶蓮燈魚雌魚體色要比雄魚寬大,腹部明顯膨脹;雄魚則要比雌魚細小、細小,顏色要比雌魚鮮豔、多彩。到了夜晚忽然燈火通明時,寶蓮燈的紅色部分就會很淺,能看見魚鰾,魚鰾下面能清楚地看到卵巢的母魚,公魚看不到,而且魚鰾下面不是母魚透明,反而有點反光!
寶蓮燈魚性情溫和,喜群居,可與熱帶溫和魚類混合食用。
有沒有人問寶蓮燈魚能與月光魚混合?
月光魚和寶蓮燈魚可以混吃!
首先看看月光魚的生活習慣:
月光魚對環境和溫度的適應性都很強,一般在22~26℃的水溫下能很健康地生長。月魚更喜歡中性或偏弱鹼性水溶液。愛遊於中上層水域。月季比較喜歡在上部,會吃水面的油膜,保持水面的清潔,繁殖也更快,而其它魚則會吃幼魚,所以繁殖時要把幼魚分開。
又看看寶蓮燈魚的生活習慣:
寶蓮燈魚還具有很強的適應性,一般水溫24~26℃才能健康生長。偏愛酸性較弱的水質(注意 PH7.0中性水也可適用)。但寶蓮燈喜歡昏暗的環境,所以喜歡在水中低處遊動。寶蓮燈魚的繁殖是一個難題。
雖然兩者都偏愛酸性水和弱鹼性水,但都屬於較小的魚類,性情溫和,均適合群養。因此,月魚和寶蓮燈魚可以混用。
與此同時,孔雀魚也可與寶蓮燈魚混合食用。但兩種魚種混養是否可行,則取決於你需要它們達到何種狀態,如果是混養,那完全沒有問題,但要養出各自的理想狀態,建議分開飼養,溫度差異不大,最主要的是水質,孔雀魚需要弱鹼性水質,寶蓮燈需要弱酸性水質,孔雀魚到了弱酸性水質就容易斷尾,而且水質肯定不如鹼性水質。在鹼性水質中,寶蓮燈也同樣不如在酸性水質中好,但你們如果不追求各自的狀態,那就完全沒有問題。
就喜歡偏光環境的寶蓮燈魚,繁殖期,更習慣於陰暗的環境。寶蓮燈魚非常膽小,常常躲在草缸裡躲藏的地方,只有在吃東西的時候才會跑出來。
寶蓮燈在4-8月和9-11月的插秧時間都比較合適,一般4-8月插秧成活率較高。寶蓮燈扦插的枝條應選擇頂端帶葉的半木質化枝條,並且是在健康生長條件下摘取的枝條。寶蓮燈扦插基質最好選擇混合基質,如條件限制也可選擇純沙基質。插秧後工作扦插完成後,將盆土壓實,澆適量水,並在寶蓮燈上方蓋一層遮陰網,過60天即可上盆。
寶蓮燈魚的繁殖常需要魚巢來產卵,使周圍的光線暗淡。把事先挑選好的兩條親魚放入繁殖缸,大約24小時後就會產出受精卵。大約一天後,受精卵將孵化出幼小的魚類。
可能過了1~2天就會有幼魚開始四處遊動,此時投餵含有大量草履蟲的洄水。等待兩到三周後,可恢復正常的燈魚飼料。偶爾會導致魚卵破裂,甚至親魚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