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熱搜排第一的沙漠蝗蟲,中國要防嗎?

2021-01-09 澎湃新聞

微博熱搜排第一的沙漠蝗蟲,中國需要防嗎?

來源:南方傳媒書院 

作者:陳安慶

就在全球聚焦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時,東非地區也在抵抗一場大災難——蝗蟲災害。日前,聯合國糧農組織表示,此次蝗災對農作物的破壞力是東非地區25年之最,是肯亞70年之最;索馬利亞和衣索比亞已宣布農業生產完全停滯。

蝗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遷徙害蟲,而沙漠蝗蟲是所有蝗蟲中最具破壞性的。一個普通大小的蝗蟲群可有多達4000萬隻蝗蟲,一天之內就可以傳播150公裡,並且在這段時間內可以吞噬掉足夠養活3400萬人的食物。

讓我們看一下,最新微博熱搜榜上的消息。

#中國工作組考察巴基斯坦蝗災區#【#巴基斯坦蝗蟲進入交配繁殖階段#】來自中國的蝗災防治工作組,正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巴克卡的蝗災區考察。專家表示,目前蝗蟲的密度仍比較大,且正進入交配繁殖階段,蝗災比預想得要嚴重。當地植保部門的工作人員也表示,如果蝗蟲順利完成繁殖,幼蟲將帶來更大災害——它們無法飛行,將留在農作物附近啃食,幾天內就能吃光一片地。(央視新聞)

 

目前,巴基斯坦方面遭遇了非洲蝗蟲與伊朗蝗蟲雙重入侵,創下該國27年未見的蝗災。巴基斯坦方面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顯示,一場大範圍的蝗蟲災害席捲了從西非到東非、從西亞至南亞等大部分地區。據了解,一個普通規模的沙漠蝗群就擁有4000萬隻成員,它們日行150公裡,消滅約3.5萬人的糧食,被稱為「移動糧食收割機」。它們的繁殖能力也特別誇張,並且在受到攻擊時,會向天敵釋放劇毒氫氰酸,那麼他們是如何出現的,對我國會有影響嗎?我們該如何抵禦這場災難?

 

赴巴基斯坦滅蝗中國專家表示,曾被這些巨型蝗蟲咬到,這次蝗災比預想的要嚴重。

我們再看一則新華社消息。

國家林草局要求做好沙漠蝗防控工作

新華社北京2020年3月2日電(記者胡璐)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日前向全球發布沙漠蝗災害預警。近日,沙漠蝗已從東非蔓延至印度和巴基斯坦,我國也面臨著沙漠蝗侵入的風險。國家林業和草原局3月2日下發通知,要求做好沙漠蝗防控工作。

這則新華社重要消息稱,儘管沙漠蝗侵入我國境內成災的風險較低,但一旦侵入,將面臨發生規律未知、監測技術缺乏、防控困難等諸多不確定性。

1、 永不停止的咀嚼機器,天生的飢餓軍團

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蝗災——發生在北非的阿爾及利亞,200億隻蝗蟲組成的「兵團」覆蓋了400平方千米的田野,每天造成的糧食損失數以萬噸。蝗蟲本是獨居動物,生性膽小。不過,飢餓引發的競爭會讓它們不得不團結在一起,成群地遷徙覓食。

蝗蟲絕對是地球上首屈一指的「吃貨」。一隻沙漠蝗蟲一天能吃掉和自己體重相差無幾的食物,除偶爾小憩外,它們總是在不停地咀嚼進食。科學家解剖蝗蟲發現,這種昆蟲的胃竟然佔據了它們腹腔的絕大部分空間,消化道裡的食物幾乎佔據自身體重的一半。假如人類也和它們一樣能吃的話,那全球一年收穫的糧食還不夠我們消費一個星期。

2004年,塞內加爾爆發了15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蝗災。圖片顯示達喀爾的孩子們正在密密麻麻的蝗蟲裡奔跑。

除了巨大的胃和驚人的消化能力,蝗蟲還有一張魔幻的嘴,鋒利只是它嘴的一個特點而已。

蝗蟲為「飛行的惡鬼」。令人驚奇的是,它們的嘴上有帶齒的鉗子,鉗子上有許多尖刺,結構相當複雜。這種奇特的結構使得它們橫向豎向都可以咀嚼食物,所以它們進食的效率可以達到普通動物的3~4倍。

  更加驚人的是,孵化後的蝗蟲幼蟲根本不用觀察學習,立刻就能跳躍覓食。這些永不停止的咀嚼機器,天生就是恐怖的飢餓軍團。

2、歷史上的蝗災:飛行遠,遮天蔽日—柳樹被攔腰咬斷

1874年,一名醫生親眼目睹了一場蝗災。他通過對蝗蟲群長度和厚度的計算,得出了蝗蟲的數量——12.5萬億隻。

19世紀70年代,一個蝗蟲群從美國的蒙大拿州長途跋涉2400千米飛到德克薩斯州,創造了蝗蟲飛行的距離之最。

美國作家蘿拉·英格爾斯·懷德在《傾巢出動》一書中,曾這樣描述她在自家農場目睹的蝗災景象:「這天炎熱無風,一大片遮天蔽日的蝗群撲面而來,每一隻蝗蟲都閃著亮光。有的蝗蟲落在地上的聲音就像下冰雹一樣,緊接著就是不絕於耳的咀嚼聲,好似千萬把剪刀在剪東西一樣。農場的青草、小麥和燕麥被一掃而光;甜菜、豆角和土豆被吃得乾乾淨淨;柳樹和李樹也被攔腰咬斷……目光所及,很快便看不見一丁點綠色了。」

蝗災就是如此可怕。2014年8月下旬的一天上午,馬達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同樣遭遇了蝗蟲「襲擊」,無數蝗蟲遮天蔽日,如烏雲壓境,場面驚人。無獨有偶,差不多同一時刻在中國河南的滎陽廣武鎮也發生了局部蝗災,造成數千畝玉米絕產。眼看即將成熟的糧食,被這些綠色的小東西們無端糟蹋,受災農民無不咬牙切齒,欲哭無淚。

2015年俄羅斯鬧蝗災如「世界末日」大面積莊稼被毀

3、沙漠蝗蟲對中國的影響?春季大規模侵入中國危害的可能性較小

目前,大家最關心的是——蝗蟲對中國的影響?有沒有影響,需要不需要防一下。

據媒體報導,  自2019年12月起,沙漠蝗蟲災害在東非地區持續蔓延,始於東非的蝗災已到達巴基斯坦和印度,接近4000億隻蝗蟲逼近中國邊境。

是的,距離中國僅一步之遙!

不過別擔心,這批蝗蟲很難越過高大寒冷的喜馬拉雅山。

但是,也不排除它們會繞過高山,從緬甸方向進入雲南的可能……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稱,希望全球高度戒備現在正在肆虐的蝗災,防止被入侵國家出現糧食危機。有專家對此表示憂慮,中國也需要做一定準備。

沙漠蝗蟲災害。/ 《非洲時報》截圖

近日,聯合國糧農組織向全球發布了沙漠蝗災害預警。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官網3月2日稱,目前已成立草原蝗災防治指揮部,組織專家就沙漠蝗災可能對中國草原帶來的影響進行科學研判。據介紹,專家研判如果氣候條件適宜,已發生的沙漠蝗存在從巴基斯坦和印度直接侵入西藏,或者經緬甸侵入雲南,或者經哈薩克斯坦侵入新疆的風險。

根據國家林草局的介紹,蝗蟲大多從草原上發生發展,從而危害農作物。在中國草原地區蝗蟲廣泛分布,平均每年發生草原蝗災面積1.5億畝,最高年份達到3億畝。一旦暴發蝗災,不僅影響草原生態,更會危及糧食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歷史上,中國境內有4次在雲南和西藏發現沙漠蝗的記載,但均未形成種群,但未有沙漠蝗造成重大危害的記錄。

專家同時分析判斷,受青藏高原的阻擋,今年春季沙漠蝗大規模侵入中國危害的可能性較小,對林草資源安全構成威脅的風險較低。

不過,雲南、西藏、新疆等與印度、巴基斯坦、緬甸接壤的省區,還是要高度關注、密切監測沙漠蝗的變化動態,切實做好邊境地區的沙漠蝗監控工作。

沙漠蝗繁殖速度快,能遠距離遷飛,在十幾種蝗蟲中危害最為嚴重。自古以來,可怕的害蟲都是農民的敵人。蝗蟲個體危害不大,然而一旦成群結隊,就變成了植物殺手。

4、歷史上曾為中國三大自然災害

很多人聽到蝗蟲,兩眼冒光,炸、烤、煎、燒怎麼都好吃啊。

還吃!還吃!

疫情還沒過去,你還死不改悔,還敢吃野味?!

蝗蟲就算不是野味,從非洲漂洋過海飛過來,身上能沒有細菌病毒嗎!

4000億隻啊,已經是巨大規模的蝗災了。

小樣,蝗蟲不吃了你就不錯了,還吃蝗蟲?!

我們知道,蝗蟲具有暴發性、遷飛性和毀滅性等特點。蝗災是危害農牧業生產安全的世界性重大生物災害。

歷史上的中國,蝗災頻繁發生,與水災、旱災並稱為「三大自然災害」,給人民生活造成過深重災難。

據統計,唐代289 年的統治時期,發生蝗災的年份就有42 個,大約平均7 年發生一次蝗災,對社會經濟及政治方面產生巨大影響。史載唐玄宗時,一個權臣叫姚崇的根據 「 蝗既解飛,夜必赴火 」 的特性,採取 「 夜中設火,火邊掘坑,且焚且瘞 」的方法,組織人力進行大規模滅蝗,收效頗著。史料文獻中常用「食苗盡」、「田無遺穗」、「飛蝗食稻過半」和「禾麥盡空」等詞彙記錄蝗災對農作物的破壞程度。

在中國歷史上,民間對蝗蟲存在一個奇特的現象——唐以前對蝗蟲為害的認識是視蝗蟲為神蟲、不能捕殺的德化論。唐代以後,北方地區因是蝗蟲的滋生地,人們在捕殺蝗蟲的同時,繼續供奉八蜡廟或蝗蟲廟。

南宋以降,北方出現了驅蝗神劉猛將軍,它的主要功能是阻止飛蝗入境。

在北方,八蜡廟或蝗蟲廟是主祭,驅蝗神劉猛將軍是附祭;

在江南,驅蝗神劉猛將軍是主祭,而蝗蟲廟或八蜡廟則是附祭。

在中國古代,蝗災危害甚為嚴重,居然出現了對蝗神的崇拜,早在明代便修建了大量的八蜡廟,清朝中期更是出現了劉猛將軍廟。晚清民國時期儘管廟宇被毀,但在民間,人們對於蝗神的信仰依然存在,其中涉及到國家政策、地方政府態度以及民間社會的諸多問題。

  不信科學信鬼神,你可以說這是古代中國人的愚昧,但是這背後也有心酸和無奈。

 

中國人對所謂 「 蝗神 」信仰的變遷,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百姓的生存狀態,也是人們對於蝗神由畏懼到反抗,再到無可奈何的心理狀態的反映。

19世紀中後期,同一緯度帶的中國與北美大陸,幾乎同期經歷了罕見的大蝗災,影響兩國至深:發生於中國清鹹豐年間的大蝗災被列為近代十大災荒之一,而美國的大蝗災,則顛覆了新移民者徵服新土地的信念,從根本上改變了北美土地的農業墾殖方式。

通過資料檢索,我們了解到,中國的明清兩代來說,蝗災高峰期或次高峰期集中在1528—1530年、1637—1643年、1680—1686年和1856—1864年間。

這期間有個特點——當蝗災大範圍發生時,引發嚴重饑荒現象,同時可能引發疫災。其原因在於,古代中國糧食供給與安全對公眾健康有著重要影響,長期缺少食物、營養不良和身體免疫力下降,使得人類更容易受疾病的侵害。

此外,中國古代饑荒引發人口大量死亡,如果屍體未能及時處理,汙染水源、食物等,導致流行病傳播的可能性增大;同時,饑荒也促進了區域間人口流動,隨著災區百姓向外求食,疫區範圍則可能會擴大。

因此,蝗災無法對疫災暴發產生直接影響,而是通過饑荒這個關鍵環節進行傳遞,間接促成疫災的形成,形成 「 蝗災—饑荒—瘟疫 」 的災害鏈。

而蝗災發生規模較小時,饑荒程度較低,加之政府和社會團體的救助,瘟疫流行物理條件隨之弱化,疫災出現的可能性降低。

民國時期,中國山東蝗災頻發,且往往與旱災相連,對山東的農業生產造成巨大的損失,以致災民無數,餓殍塞途。

有關民國時的山東蝗災,諸多歷史學者做過描述,據史料載:

1920年6月,濟寧縣「 飛蝗過境,留子孽生,幾遍全境 」 ;

1931年7月,聊城西鄉「蝗蝻麕集,連亙數十裡」,8月,「 聊城、恩縣、茌平、菏澤、德縣、齊河、東阿、無棣、禹城,蝗蝻遍地,禾穀被食 」;

1932年魯南蘇北蝗蝻遍野,以致津浦列車行經蘇魯之間時,「 因軌道為蝗蟲飛滿,恐車輛出軌,速度減緩,致票車誤點 」;

1933年山東被蝗地區多達31縣,高苑一帶,蝗蟲「騰則蔽天,落則蓋地,一掬盈把,一蹴滿腿,驅之不飛,打不勝打 」,以致田禾悉被食盡,秋收無望 ;

1939年,「 魯北小清河沿岸各縣,蝗蟲遍生,食禾殆盡 」;

1940年,霑化三區、商河四區、掖縣二區以及臨濟五六兩區均發生蝗災,以致百餘村莊禾稼無存,災情慘重;

1945年初夏,渤海區亦遭蝗患,殃及7縣,受災面積達432萬畝,所幸這次蝗災在根據地政府的組織下及時撲滅,未釀成饑荒。

民國時期,河南蝗災最集中的時期是20世紀40年代。

1938年6月,鄭州花園口決堤造成的黃河改道,使得豫東平原形成了大面積的黃泛區,蘆葦叢生,淤灘滿目,恰好為蝗蝻的滋生和繁殖,提供了極為適宜的環境,直接誘發了1941—1947年間的嚴重蝗災。彼時,豫東黃泛區內蝗蟲危害的總面積每年皆超過200萬畝,單就1944年來說,商丘轄區內的睢縣受災面積為260720畝,柘城受災面積為353755畝,鹿邑受災面積為19700畝。受災面積極廣,受災情況極為嚴重,可謂 「無縣不蝗 」。

面對蝗蟲的侵襲,當時的人們往往會心生恐懼、焦慮,繼而採取各種形式的應對措施,如拜神、演戲、捕蝗、典當、逃荒等等,呈現出了蝗蟲肆虐之下的災民群像,同時也體現了人們在禳蝗、滅蝗無果時的無奈與辛酸。

 5、未雨綢繆,需要密切關注

俱往矣,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控制蝗災,有效遏制了蝗蟲連年爆發勢頭,有力保障了農牧業生產安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效。

    據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最新相關資料顯示:目前,中國蝗蟲常年發生面積2.8億畝次左右,分布在20個省(區、市)的1100多個縣(市、區、旗、團場)。其中,飛蝗(東亞飛蝗、亞洲飛蝗、西藏飛蝗)常年發生3000萬畝次左右,總體發生平穩,但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四川、新疆等常發區和吉林、黑龍江等偶發高密度蝗群危害仍時有發生。

    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區土蝗常年發生7000萬畝次左右,河北、山西、內蒙古、新疆等部分地區時常出現大量土蝗由草灘地向農田遷移,造成集中危害現象。

    草原蝗蟲常年發生1.8億畝次左右,內蒙古、新疆等地區連續多年大面積發生,危害草原植被。同時,與中國毗鄰的哈薩克斯坦、蒙古、俄羅斯等國家時有蝗蟲遷入我國邊境地區危害,對農牧業生產安全乃至社會穩定構成威脅。

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多年治理,中國此前已初步實現了「飛蝗不起飛成災、土蝗不擴散危害、入境蝗蟲不二次起飛」的治理目標。

據統計,東亞飛蝗孳生地由近8000萬畝下降到目前的2200萬畝,發生密度持續控制在較低水平,近30年來未出現大規模起飛危害;草原蝗蟲危害面積減少35.7%,連續10年未爆發大規模草原蝗災。

雖然,中國蝗災治理取得了顯著成效,但蝗蟲孳生地難以根除,發生面積依然居高不下,局部地區飛蝗高密度蝗群、土蝗集中向農田遷移危害,以及草原蝗蟲大面積嚴重發生等現象仍時有發生,對農牧業生產穩定發展的威脅依然存在,迫切需要加大治理力度,持續控制蝗災。

目前我們存在的問題是:一是氣候變化導致蝗蟲發生不確定性增加,監測任務繁重,防控難度加大;二是過度依賴化學防治現象依然普遍存在,造成不同程度的環境汙染,可持續治理難以為繼;三是自動化監測、大型施藥器械等仍然缺乏,不能適應新時期蝗災治理的需要;四是智能化監測和無害化治理技術研究進展緩慢,蝗災可持續治理科技支撐能力不足;五是蝗災治理體系尚不健全,尤其是基層查蝗治蝗技術人員比較缺乏。

 

6、嚴防死守,不可掉以輕心,特別是夏季關鍵期

但是,我們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原因是蝗蟲是遷飛性、暴食性害蟲,玉米、小麥、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以及草原植被均是其喜食植物,一旦暴發成災,將給農牧業生產造成巨大損失,歷史上 「飛蝗蔽天,禾草皆光」 的例子不勝枚舉。

鑑於以上情況,未雨綢繆,中國還是需要密切關注,鄰國蝗蟲動向,早做兩手準備,方可有備無患,萬無一失,特別是夏季是預防關鍵期。

 

在中國,夏秋季節是蝗蟲的繁殖期,一隻雌蝗蟲平均每次可產卵50粒左右,每兩周產卵一次,而卵由幼蟲發育為成蟲也只需要40天左右,蝗蟲數量呈幾何級倍數增長。而且,一旦氣候變得乾燥,水位開始下降,土壤中的含水量便會迅速降低。在這種情況下,蝗蟲的產卵量更是會爆炸式增長,每平方米的土壤中可含卵20萬~40萬粒!更為恐怖的是,若遇不適氣候,蝗蟲卵還能蟄伏數年,直到氣候適宜才自然孵化。

在防蝗治蝗過程中,要堅持以預防為主,在蝗災發生之前採取經濟,有效的措施,消滅蝗蟲,降低蝗蟲對農牧業的危害。

蝗蟲的天敵有鳥、青蛙、甲蟲、寄生蠅、寄生性的蜂類。蝗蟲天敵可以消滅很大一部分蝗蟲,可以有效的控制蝗災的爆發,因此保護和利用蝗蟲天敵,對於控制蝗蟲,維持生態平衡都有重要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化學農藥的使用,生態環境日益惡化,蝗蟲天敵大量減少,但是利用天敵防治法,效果不明顯。

南方傳媒書院小組通過檢索各種資料了解到——蝗蟲的生物農藥有——蝗蟲微孢子蟲,蝗蟲痘病毒,綠僵菌,印楝素等。

蝗蟲微孢子蟲能感染100多種蝗蟲,染病蝗蟲在10~12天就會死亡。蝗蟲痘病毒感染蝗蟲後,可在蝗蟲體內產生大量包涵體,隨著蝗蟲死亡分解,釋放出包涵體,又重新感染新的蝗蟲。

綠僵菌是一種蝗蟲的病原真菌。蝗蟲接觸了綠僵菌後,可穿透蝗蟲的體壁,進入蝗蟲的體內進行繁殖,在體內產生毒素使蝗蟲死亡,或在蝗蟲體內長滿菌絲使蝗蟲死亡。

印楝素是從印楝樹中提取的物質,屬於植物源殺蟲劑。

2015年8月,數百萬蝗蟲侵襲俄羅斯南部 多地農作物近乎被吃光,一位滅蝗人員與他的殺蟲劑噴灑飛機

另外,晚春大雪對蝗蟲是致命的,當雪融化時要吸收熱量,地溫長時間小於等於0攝氏度,會使蝗蝻受凍而死。

南傳研究小組檢索各種資料,我們發現:目前在蝗蟲生物防治中,人們早期主要開展寄生性天敵和植物源藥劑。當前防治蝗蟲的病原微物的研發和應用有:真菌、蝗蟲微孢子、殺蝗金線蟲、蝗蟲痘病毒、蘇雲金桿菌、類產鹼假單胞菌、蠟狀芽胞桿菌等,可有效控制蝗蟲的生物防治因子,這些殺蝗生物製劑,在蝗蟲防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是,與速效的化學農藥相比,生物防治製劑快速致死作用較低。對種群的密度調節較慢,特別是可以完全替代化學農藥的應急治蝗生物製劑品種相對較少、劑型相對較為單一、成本較高加之防治效果受環境影響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蝗蟲生物防治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另外,科學家發現了一個治蝗災的新技術——讓蝗蟲「 變聾 」。徹底治理蝗災,可以改變蝗蟲體內相關基因,讓蝗蟲變「 聾子 」。科學家找到的辦法是——通過改動蝗蟲的基因序列,改變蝗蟲體內和多巴胺以及嗅覺相關的功能,讓它們無法對同伴發出的信息給出應答。形象地說,就是關閉蝗蟲體內的信息應答系統,無法形成統一行動,難以對農作物造成大面積威脅。目前,這一成果已經成為國際害蟲治理的新方向。

 

相關焦點

  • 沒有熱搜的微博,你們還習慣嗎?
    編者按:作為吃瓜的集結地,微博熱搜的更新時間就此暫停在了2020年6月10號15點,網信中國表示已經約談新浪微博負責人,針對其在蔣某輿論事件中幹擾網上傳播秩序,以及傳播違法違規信息等問題,微博熱搜榜暫停一周,於是目前微博熱搜就已經暫停到6月10號15點,但意外的是,絕大多數用戶都拍手稱快
  • 棉花表現蝗蟲要不要背鍋 就問4000億蝗蟲到哪了?
    上周一2月17日,一則「4000億隻蝗蟲逼近中國邊境」的消息出現在微博熱搜,同日,棉花主力合約應聲漲停。時隔一周,我國的戰鬥「雞鴨」都準備好了,4000億蝗蟲到哪與其「密切關聯」的棉花期貨表現如何?且聽小編娓娓道來。蝗蟲種類千千萬,此次是哪種?
  • ...上了全國熱搜第一!把小張送上微博熱搜的鋼化玻璃 怎麼就自爆了?
    都市快報-好奇實驗室 今天的微博熱搜,一直被小張佔據著。 從今天一大早登上熱搜榜第一開始,小張就一直穩居榜首,並一直處於「沸」的狀態。要知道熱搜是每分鐘更新的,再看看上午的熱點新聞:導演洪濤宣布《歌手2020》為歌手系列的最終季、關曉彤、陳意涵、王嘉爾……哪個不是大熱點,但是它們通通都被小張甩在了身後。
  • 山下智久發微博上熱搜,網友:這也能上熱搜?笑
    山下智久突然上了微博,好奇的小編點開看了一下,熱搜的內容是個視頻,山下智久在吃東西前讓別人等一下,他拍個照,待會要發個微博。看到這裡,小編簡直笑出豬叫,這不就是我本人嗎?(笑哭 )吃飯五分鐘,拍照兩小時。許多網友評論,這都能上熱搜嗎?
  • 沙漠蝗侵入我國機率低 防蝗戰「御蝗於境外」
    此前,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辦公室、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三方發布聯合聲明,要與時間賽跑,立即採取行動。在新的蝗群起飛前和農作物播種前提前採取控制蝗蟲的行動至關重要。中國農業農村部國際司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總的來看,巴基斯坦蝗災形勢十分嚴峻,目前大部分蝗蟲已進入交配產卵期,雖對當下作物危害不大,但下一代孵化後對秋季(雨季)作物威脅巨大。
  • 動物森友會》大頭菜三度喜提新浪微博熱搜榜 排至第20名
    動物森友會》大頭菜三度喜提新浪微博熱搜榜 排至第20名 2020-04-05 11:31:02 來源:遊民星空 作者:紅渡鴉 編輯:紅渡鴉 瀏覽:loading
  • 沙漠蝗蟲在東非、西南亞暴發,中國將向東非派出工作組
    這是3月1日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中部胡沙布地區拍攝的沙漠蝗蟲。巴基斯坦近期遭受嚴重沙漠蝗蟲災害,旁遮普中部的大量蝗蟲已進入交配繁殖期,蝗災影響或將持續。 3月2日,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胡沙布地區,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考察沙漠蝗蟲災害情況。 新華社發
  • 推特上線解釋「熱搜」功能,網友喊話微博熱搜跟上
    在近日的國際社交媒體推特twitter進行表示:要將要上線對於所在的地區進行趨勢的推薦進行解釋,為什麼這個趨勢會上去?為什麼下有趨勢會下降?每一個趨勢所代表的不同,接下來將會有一些簡短的文字和一些簡短的回答進行解釋這個熱是趨勢。
  • 沙漠蝗自帶的種族天賦:喪屍化,摩擦大腿變身狂暴蝗蟲!
    蝗蟲中的狠角色,一小群一天就能吃掉3.5萬人的一天口糧!沙漠蝗蟲(Schistocerca gregaria),也叫沙漠蝗,主要生活在非洲、亞洲和中東地區等60多個國家乾旱的沙漠地區。體長約3到6釐米(一根手指的長度),體重大約為2克。
  • 動圖宇宙|微博熱搜停更,我們欠這些真頂流一個熱搜
    微博熱搜,網絡熱點的基站。當代年輕人每天都必須做的事是什麼?上微博關心社會熱點新聞,確保午間與同事吃飯聊天時「不掉隊」,微信與朋友聊天時隨時能拋出最新的梗,以此表現自己緊跟時代。但自從6月10日微博停更之後,吃瓜群眾坐不住了,沒有熱搜的這些天,有熱搜依存症的網友們感覺被世界拋棄了,就像從5G網絡回到了村網通。正所謂潮水退後,才看得到誰在裸泳。沒有了商業操縱的微博熱搜,網友們才得以看到真正的頂流。
  • 微博熱搜榜怎麼了為何不動 微博熱搜為什麼被暫停更新
    微博熱搜榜被暫停更新原因>>  6月10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指導北京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約談新浪微博負責人,針對微博在蔣某輿論事件中幹擾網上傳播秩序,以及傳播違法違規信息等問題,責令其立即整改,暫停更新微博熱搜榜一周,時間自6月10日15時至6月17日15時,暫停更新熱門話題榜一周,時間自6月10日
  • 微博發布動漫熱搜榜,喜羊羊上榜,海賊王排第二,柯南霸佔4席
    微博是一個社交平臺,當然也是有很多人在微博上討論動漫相關的話題。雖然喜歡動漫的人比起其他圈子的人少很多,但是偶爾還是會有一些動漫相關的話題上熱搜。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秦時明月第六部只是上了一個序章,就讓滄海橫流上熱搜了,可是到現在滄海橫流還是沒有更新,真是有點對不起那個熱搜。
  • 2020年男明星微博熱搜在榜條數排名易烊千璽僅第二,第一是他
    熱搜在榜條數無疑重要的數據之一,誰是火得虛有其表、誰是名副其實的話題王,在熱搜數上就一目了然。當然其中可能也無可避免的有些明星有買熱搜的嫌疑,但不管怎樣,在網民的圍觀下,頻頻登上熱搜的明星們,曝光量劇增也是事實。
  • 沒有了微博熱搜?你還可以在愛奇藝隨刻熱搜榜關注熱點
    微博熱搜因為某些原因停更一周,很多用戶都不太習慣,心念著:沒有微博的第N天~~在沒有熱搜的時候,你還能從哪裡獲取熱點?特別是對於新媒體運營者來說,蹭熱點是獲取流量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各大熱搜榜、熱門話題榜簡直就是流量風向標。
  • 防治沙漠蝗 中國緊鑼密鼓
    這是網絡上一段流傳甚廣的視頻,相關信息顯示,該視頻於近日拍攝於巴基斯坦,記錄下了沙漠蝗蟲在當地集體遷飛、鋪天蓋地來去的駭人場景。類似的視頻近日在網絡上熱傳,使人們對沙漠蝗蟲造成的災害印象深刻。巴基斯坦只是沙漠蝗蟲最近入侵的國家之一,此前沙漠蝗蟲已經肆虐了從非洲東部到阿拉伯半島和波斯灣的廣大地區,波及160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影響約20個國家。
  • 微博熱搜平臺被申請著作權 新浪:高校也不講武德
    12月3日消息:微博作為社交信息平臺,一直以來受到大眾的喜愛,無論是實時熱點、還是明星大V、吃瓜熱點,讓網友第一時間獲取即時信息。近日,媒體報導「微博熱搜平臺」已經被申請著作權,而登記並非微博官方。
  • 微博沒了熱搜,你會去哪裡關注熱點呢?
    最近新浪微博攤上事兒了,熱搜榜被暫停更新一周。原本在上下班坐地鐵的時候利用空閒時間刷刷微博,看看熱搜,關注最近的時事熱點是很多人都會做的事情。可是前兩天看熱搜榜的時候發現怎麼刷也沒有更新,一開始以為地鐵裡網速不好,後來才知道微博熱搜被暫停更新一周,責令整改。
  • 13篇消防博文登上微博熱搜
    本報訊 記者黃凱霖報導:2019年,江西省消防救援總隊全面打造微博、微信、今日頭條、抖音等消防品牌,構建了覆蓋廣泛、差異運營的江西消防新媒體傳播矩陣,傳播消防文化正能量,江西消防新媒體閱讀量累計閱讀量超過20.1億人次,點讚量8400萬。
  • 《仙劍奇俠傳7》微博熱搜第一 人氣火爆無可匹敵
    《仙劍奇俠傳7》微博熱搜第一 人氣火爆無可匹敵2018-04-26 11:00出處/作者:遊民星空整合編輯:冒冒責任編輯:jiangli 《仙劍奇俠傳7》昨日終於帶來了遊戲的最新消息,雖然只有LOGO和一張海報,以及發售的大概時間,但還是讓等待已久的玩家萬分激動,《仙劍7》更是單憑昨日公布的一點點消息
  • 防蝗戰國家「吹哨」:御蝗於境外 中巴合作防控蝗災
    來源:第一財經防蝗戰國家「吹哨」 御蝗於境外防蝗戰的前線在境外。雲南臨滄市在設立監測點的同時,還與緬甸建立邊境地區沙漠蝗蟲情聯防聯控交流機制。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判斷,此次始於非洲的沙漠蝗災,可能會延續到2020年6月,屆時蝗群規模可能增長至當前的500倍。此前,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辦公室、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三方發布聯合聲明,要與時間賽跑,立即採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