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I財經社 黃雲騰
編 | 王曉玲
小紅書即將進一步放開直播,還將拿出30億流量扶持主播。而實際上,早在幾個月前,小紅書已經開始試水直播帶貨。在這個競爭不斷加劇的市場,小紅書的反應似乎有點慢。
4月24日,小紅書在第二次創作者公開日上宣布了30億流量和定向的扶持計劃,希望將直播常態化,「本質上它就是一個服務創作者的社區產品」,小紅書創作號負責人傑斯告訴AI財經社,過去幾個月裡,小紅書直播的形態已經跑通,「平臺上已經有了帶貨百萬級的創作者」。
小紅書此前因為下架風波,經歷了漫長的沉寂期。儘管直播帶貨市場已經過於擁擠,商業化和社區活躍度承壓之下,直播幾乎是小紅書的必經之路。
去年11月,小紅書通過創作者開放日這個活動官宣123計劃這個對創作者的商業化扶持規劃,其中就有互動直播這一選項。傑斯告訴AI財經社,考慮到小紅書本身的消費屬性,和目前圖文的視頻化趨勢,直播是一個很好的互動和變現途徑,「很多粉絲本身就會去問這個博主推薦的東西是在哪兒買的」。
經過5個月的嘗試,目前小紅書上已有大批量的博主進行了直播的試水,以及,小紅書也對部分企業開放了直播權限,如此前的LV、撈王等。而對於博主來說,直播本身比起圖文筆記來說門檻更低。特別是疫情期間大規模線下產業的停擺,也部分影響了原本小紅書上佔主流的「旅遊」、「探店」等內容的產出,而直播是一個更低成本的觸達和互動手段。
MCN機構摘星閣創始人侃侃告訴AI財經社,過去5個月裡,摘星閣有60%左右的博主參與了直播,整體成績不錯。不過整體來說,摘星閣不願過早進行全面帶貨直播,一方面是因為目前接推廣已經可以養活公司,同時她也認為,考慮到小紅書在扶持直播的同時,也會兼顧內容生態,不會過度開放直播帶貨。
目前,小紅書上帶貨有權限,供應鏈則主要源自小紅書商城,主播只能針對現有選品做定向帶貨,以確保供應鏈有價格和質量保障。而公域則只給直播開放了少數幾個入口,主要直播入口仍然是創作者頭像和筆記頁,創作工具薯條則暫時未向商業化的內容開放。不過,如果以抖快、淘寶直播為複製路線,那麼自建供應鏈、放開流量工具、開放整個流量生態,對於小紅書來說就是遲早的事。
傑斯強調的是,小紅書的優勢是高消費、樂於表達的用戶居多,直播帶貨雖然在抖、快等平臺長期貫穿「低價」、「特供」的路線,但小紅書直播不以低價為主要打動用戶的優勢,「帶貨裡面轉化有幾層邏輯,首先是我相信你推薦的東西,這應該是最最重要的。」
這個邏輯能否跑通仍需時間檢驗。有博主表示,由於強調信任和粘性的轉化,小紅書直播在現階段就更偏向於一種互動方式,而非盈利手段。另一方面,過去幾個月裡,LV、撈王等品牌在小紅書上直播也更多是出於品宣,而非直接帶貨。
隨著疫情趨於穩定,線上紅利逐步消散,速度不夠快很可能會錯失直播帶貨的風口期。整體來說,這個領域的競爭已經白熱化,大平臺加大投入,中小平臺則加速入局。幾乎在小紅書宣布扶持計劃的同時,百度一開始招募電商主播,而拼多多則發出了泛娛樂主播的招募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