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與枝的關係梅花以簇生或互生為主,畫花一般主花之間要有大小、掩映、俯仰之變化,以盛開之花為主,周圍小花為輔,畫梅枝亦同,要有老嫩枝之別。
步驟一:用大號羊毫筆蘸濃墨,畫出梅樹的主幹,根部側鋒逆筆,筆上著墨不要太多,這樣可產生枯筆飛白的效果。↓↓↓
步驟二:蘸濃墨,用中鋒畫出梅枝,線條要曲折有致,有長短、疏密、乾濕和濃淡的變化,並預留出梅花的位置。↓↓↓
步驟三:蘸較厚的曙紅,根據梅花的生長規律,在枝幹上依次點出不同形態的梅花,點梅花時,要有含苞待放、初開、盛開及陰陽向背、前後遮擋的變化。另外,還要注意畫面上的疏密、聚散及主次關係。↓↓↓
步驟四:最後用小號狼毫筆點出花蕊。↓↓↓
2.沒骨法花枝組合先畫出枝幹,留出花朵的位置,再用大號羊毫筆蘸大紅點畫花朵,要注意畫面上要有全開的花朵、半開的花朵以及花蕾。花朵要大小搭配,並有濃淡、前後之分。布局要有聚散之分、錯落感受到,並取勢要生動。沒骨法花枝組合之一↓↓↓
沒骨法花枝組合之二↓↓↓
3.沒骨法花枝組合示範步驟一:用兼毫筆或狼毫筆蘸濃墨畫主幹,運筆先側鋒後中鋒,墨色要有乾濕、濃淡的變化。↓↓↓
步驟二:畫細枝時要注意枝幹的走勢及前後穿插關係,要預先設想好點梅花的位置,並留出空間。↓↓↓
步驟三:進一步添加畫面上的枝幹,要分清主幹和輔幹、主枝條和輔枝條,要使枝幹曲折、穿插變化,並表現出枝幹的節奏感和線條的韻律感。↓↓↓
步驟四:用曙紅在枝頭和枝幹交叉處點畫出梅花的花朵、花蕾,要錯落有致。↓↓↓
步驟五:繼續點出花朵、花蕾,不要過分在意花的外形,要著眼於整組花的外形變化及花朵的疏密、聚散關係。↓↓↓
步驟六:在花朵、花蕾的顏色將幹之時,用狼毫筆蘸濃墨點出花託和花蕊,要注意用筆的連帶關係。↓↓↓
步驟七:用毛筆蘸淡一些的赭石勾染枝幹,調整和加強畫面的整體關係。↓↓↓
步驟八:最後題款、蓋章,完成整個作品。↓↓↓
4.雙勾法花枝組合示範步驟一:先勾勒出主幹,以定勢。勾勒主幹時要中側鋒交替使用,要注意線條的提按變化和虛實對比,行筆要慢中求穩,穩中求變。↓↓↓
步驟二:主幹畫好後,開始畫細枝,細枝的姿態要根據主幹的變化而變化,曲直向背都要和主幹相呼應。↓↓↓
步驟三:進一步添加細枝。畫細枝時要特別注意空間的分布和相互間的穿插,同時要預留出花朵的空間位置。↓↓↓
步驟四:用小號羊毫筆蘸淡墨,中側鋒兼用勾勒出梅花的形態。勾勒時要注意花的分布和疏密組織,花的造型要統一中有變化,線條要圓潤。↓↓↓
步驟五:繼續添加梅花,要有正反、向背等不同形態,花和枝幹的結合要自然。↓↓↓
步驟六:用藤黃點花心,然後用小號狼毫筆蘸濃墨畫出花萼、花蕊和花柄。↓↓↓
步驟七:用赭石為枝幹著色,加強主幹的質感表現。著色時不可塗得太實、太滿,要有留白,要見筆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