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的變遷是很快的,但觀念的變化往往比較慢,這中間產生了一種遲延現象,社會學家把它稱為文化墮距。
但5G運營商等了,容不得你多想!
不滿心期待5G到來,卻擔心4G降速?
5G到來了,但坊間卻流言四起,我的4G會不會降速?
有消費者確實碰到了這種怪事情!
一位化名雯雯的消費者向《中國經營報》透露,聯通客服不依不撓地向她推銷5G套餐,最後她拒絕了,之後她的信號就變差了。
她在辦公室裡最多只有手機信號,幾乎無法用手機流量順利看短視頻。
有網友也在社交平臺吐槽說,自從拒絕了瘋狂的5G套餐推銷之後,就感覺網速和信號萎靡了好多。
這樣的話,誰還敢接運營商打來的電話呢?一拒絕,就給你的4G降速。
運營商就像牧羊人一樣,逼著趕著我們走向5G大道。回過頭一想,5G是多沒吸引力,才需要運營商如此這般逼迫?
運營商:我在這裡辛苦修基站,
你們怎麼能誣陷我
今年4月,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但奇怪的是,國外的很多基站卻遭到了破壞。
據英國《衛報》報導,英國多地出現了破壞、甚至焚燒通訊基站的報導,其中包括5G基站。
在此之前,人們很難想像,疫情會和基站產生什麼聯繫呢?但是國外一名「醫生」煞有其事地說出了他驚人的發現。
2003年3G面世,同年非典爆發;2009年4G面世,同年豬流感爆發;2020年5G面世,同年新冠爆發。
於是國外有人便對5G致新冠深信不疑,發起了焚燒5G基站的行動,他們也不知道到底哪些是5G基站,其他的基站也都遭殃了。
更有甚者,還傳出口罩裡藏著5G天線這類聳人聽聞的消息。
5G現在真是「黑紅黑紅」的,雖然我們可以對這些奇怪的事情一笑了之,但這種事情多了,就會讓人對5G技術產生不信任感,這對於5G在全球的推廣是大為不利的。
所幸,在國內,運營商們無需擔心自己辛苦修建的5G基站被毀於一旦,但他們碰到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了升級5G,把4G降速的傳聞。
對此,業內人士主要有兩種解釋。
一是5G基站建設成本過高,需要用消費者的錢投資。
5G基站正在建設中,如果不採取措施,基站全年的電費可能超過500億元。
中國移動2020年上半年的淨利潤才為557.7億元啊!而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分別為76億元、139.49億元。
可見,如果僅僅靠運營商出錢,來投資5G建設是遠遠不夠的。他們需要更多的消費者購買5G套餐,這樣他們才能有更多的錢投資5G。於是他們可能會把4G降速,以此「倒逼」消費者升級5G套餐。
但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其中有一個悖論,5G基站還沒有全覆蓋,卻需要消費者提前購買5G套餐,但如果不購買5G套餐,運營商又沒那麼多錢修基站。
在這裡,消費者其實成了投資者,而不是消費者。但沒那麼多人願意做投資者啊!
於是運營商便把4G基站裁撤了,這是另一種解釋4G降速的理由。
運營商為了壓縮成本,除了縮減工程支出和降本增效以外,還會裁撤4G基站,為5G建設騰挪資金。
4G基站都被撤了,那4G網速自然也就慢了。以前出行,路途沿線基本有4G信號覆蓋,而現在,信號會出現「斷斷續續」的情況。
但是5G都還沒修好,便裁撤4G基站,這不是在斷後路嗎?
5G的夢,可能6G才能實現
5G的宣傳非常之科幻,華為2019年發布過一則5G宣傳片。
在5G的賦能下,你可以坐在副駕駛和別人愉快地聊天,車子自己就能開。商家還可以遠程控制無人機,將一份生鮮送到你家門口。邊遠地區的學生還能看到名師的立體影像。
5G能開啟什麼樣的未來我們拭目以待,但這場技術的變革不是一個5G就能帶來的。
以自動駕駛為例。在推廣自動駕駛前,你要先問問滴滴司機答應嗎?現在的司機群體會不會有意見呢?
你還別說,在民國的時候,就出現過這種事。
當時民國的街頭隨處可見黃包車,在老舍的小說裡,駱駝祥子一輩子的夢想就是擁有一輛自己的黃包車。
但後來民國出現了電車,北平的黃包車夫不樂意了,他們覺得電車的出現,大大減少了人力車的客座,砸了許多人力車夫的飯碗,於是1929年,他們在一些政客的唆使下,就去砸電車。
當然這種反抗無法阻止滾滾的時代潮流,但是我們在進行技術變革的同時,也要考慮各方意見。
回到自動駕駛,5G或許可以讓自動駕駛運用到日常生活,但讓人們改變以往的出行方式,真正從內心深處接受自動駕駛,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按照3G、4G、5G的更新速度,恐怕5G的夢想到6G才能實現,而且還不一定會實現。
那麼,5G帶給普通民眾的到底是什麼呢?
中國聯通有一句4G宣傳語:沃4G+,不僅更快。其實5G帶給民眾最真切的反應,也是更快。
一提到5G,就會想到1秒下載高清電影。但是,是不是所有的消費者都需要這麼快的速度呢?萬一他們願意等待呢?
而且與5G速度快相伴而生的是費用高。5G套餐最低都要一百多,有的高達599元。在中國人均GDP沒有大幅上漲的情況下,5G套餐的費用已經提前飆升了。這不是讓一些「貧寒」的消費者更加雪上加霜嗎?
目前的5G基站還在修建,為了省電還會智能休眠,甚至還會出現信號不穩定現象,一言以蔽之,5G體驗還沒有盡善盡美。
在這種情況下,給4G降速,讓消費者用5G,就顯得「前衛」了一些。
5G,不可急
在5G還未全面覆蓋之前,4G和5G會長期共存。
5G的推廣不可操之過急,更不能以犧牲4G為代價發展5G。如果更換5G,只是因為4G不好用了,這恐怕不是消費者想要的結果。
與其讓消費者心裡徒增怨念,不如儘快提升5G服務,創造更多的應用場景。
只有用戶有了對5G的需求,才會真正想去用5G。但現在來看,貌似4G就夠了,所以在5G到來時,大家更關心4G會不會降速。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也說,實際上現在人類社會對5G還沒有那麼迫切的需求,不要把5G想像成海浪一樣,浪潮來了,財富來了,趕快撈,撈不到就錯過了。5G的發展一定是緩慢的。
作者: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