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路銘 圖片 | 網絡
有些歌曲更適合在冬天聽,比如《冬天裡的一把火》。有些歌曲則更適合在夏季欣賞,比如《綠島小夜曲》。
然而還有些歌曲不受季節的影響,不管是春夏還是秋冬,只要你心靈保留著對於浮躁的警覺,或者你除了忙碌,尚有一些內向和沉寂的時分,它們就能擴散到你的內心,讓你心靈中升起萬千情愫和想像,精神世界從紛雜的塵世中抽身或者撤離。
這首歌曲就叫《斯卡波羅集市》,英文名為《Scarborough Fair》。
記得初次聽到有人吟唱此曲,還是在上世紀的七十年代中期。
當時我還不知道它的歌名,只是隱約感到它是當年歌中的異類。它的悽美婉轉的曲調打動了我,仿佛是為我的精神世界開啟了一扇天窗。
直到時間進入到九十年代,我才得知這首曲子跟另一首名曲《寂靜之聲》(英文名為《The Sound of Silence》相似,是電影《畢業生》中的插曲。後來我是在2008年以後看的這部電影,觀影后,覺得此歌曲還是很貼合電影中的愛情故事氛圍的。
《Scarborough Fair》原是一首中世紀的英國民歌。
「這首歌的歌詞至少追溯到十三世紀的英格蘭,至於曲調則更早,產生於蘇格蘭,很有可能受到了維京人和另一支偉大的蠻族凱爾特人的影響」。後來經過Paul Simon(保羅·西蒙)和Art Garfunkel(加芬克爾)進行詞和曲的添加與改變後,作為1968年奧斯卡獲獎影片《畢業生》中的主題曲。
保羅·西蒙和加芬克爾
其實歌曲的原唱除了保羅·西蒙和加芬克爾外,還有美國歌壇大師安迪威廉士。現在人們在網上搜索到的原唱,更多的是保羅·西蒙和加芬克爾的男聲雙重唱,並且用吉他伴奏。
他們演唱時的颱風投入、灑脫和自然。難能可貴的是,當年風華正茂時期搭檔的保羅·西蒙和加芬克爾,在如今他們進入老年後,曾再次登臺為眾歌迷獻唱自己的經典曲目,颱風和深情不減當年,觀後讓人唏噓。
斯卡波羅是英國北約克郡的一個濱海小鎮。歷史上,小鎮每年夏季會有一個延續交易45天的集市,吸引來自全英格蘭甚至歐洲的商人。
Scarborough Fair還有諧音的意思,與Scar-Borrow-Fair諧音,意為「借來創痛的集市」。
歌曲本身「是表現一位在前線作戰的士兵對戀人的思念,士兵請求去斯卡布羅市鎮的人帶去給姑娘的問候」。
歌中反覆出現的「荷蘭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裡香」,分別象徵著甜蜜,力量,忠誠和勇氣,於是歌曲還帶有反戰的意味。
迄今為止,真正打動我的歌曲應該不會超過百首,但《斯卡波羅集市》完全可以排入前十。
初聞這首歌時,我無從得知它的創作和演唱背景,更不懂歌詞的內容和表達的意思。但是僅僅因著它迷人勾魂的曲調,就使我過耳不忘。最後這首歌成為我內心世界的一塊綠地,一個無法估價的取之不竭的小小礦藏。
莎拉·布萊曼
另外在我聽來,女聲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演唱的此曲,其讓人著迷的程度絲毫不遜色於保羅·西蒙和加芬克爾的二重唱。
莎拉·布萊曼曾經來過中國,與劉歡一起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演唱奧運會主題曲《我和你》。
莎拉·布萊曼的所演唱的歌,聲音虛幻、空靈、輕盈、磁性和純淨,色彩豐富,女人味到極致,性感到極致,在一種充滿力量感的含情脈脈中,足以讓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野蠻和強權繳械和自首。
在我看來,世界上很少有歌曲像《斯卡波羅集市》這樣,更適合於歌唱而非演奏,也就是其歌唱表現的力量要大於樂器演奏的力量。也很少有歌曲像《斯卡波羅集市》這樣,四季皆宜,柔軟純淨且宛如天籟。
歌手的輕拿輕放之中,又可謂是另一種風格的「如雷貫耳」。每次重溫它,都可以讓我浮想聯翩,如穿越時空,充滿對往事的回憶,滿懷對未來的期許、信任與幻想。
有時候,它也會讓我想起匱乏、貧困、孤獨、流浪、戰爭和難民,還有勞動、產品、貿易和繁華。它讓我回想起上世紀那個嬉皮士運動以及反戰和迷茫的年代。它讓我遭遇誘惑與激情,又突然陷入憂傷的甜蜜。
在我心目中,因為這首歌曲,過去維京人經常登陸,今天依然於我陌生的那個小鎮,和現今在國內就能夠去購物參觀,完全靠人工建造的「佛羅倫斯小鎮」有天壤之別。
一個似在天上,一個盤踞人間。人們對於未曾涉足過的遙遠之地,會把許多美好的事物集中到其身上。人們對於經歷過的美好,隨著相隔時間的漸遠,也往往會回憶如醇,持久芬芳。
晴天、大海、三桅船、礁石、野草、屋頂和夕陽,還有溫暖的麻布,芬芳的香料,想像的世界無邊無際。
斯卡波羅小鎮固然不會搬走,但我希望斯卡波羅集市還在。
希望今後自己能夠有幸去到那裡,親眼目睹那裡的奇風異俗,考察宛如隔世的各色商品和市場行情。
更主要的是,採摘長自原產地的迷迭香和百裡香,原路來去。然後在一個或晴或雨的日子,趕赴千裡,將香氣悠遠的花束,用富有粘性的封箱帶貼在一個熟悉的窗戶上。
202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