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防控:「以蟲治蟲」大顯身手

2020-12-24 中國發展門戶網

溫室裡,茄子、番茄等作物的莖葉上出現了一些小蟲子,但奇怪的是這些蔬菜瓜果長勢還很好,絲毫沒有受到影響。這不可思議的一幕就發生在北京市平谷區諾亞有機農場溫室大棚裡。難道這些蟲子不會影響作物的生長,不需要進行幹預防治嗎?

農場負責人笑著解釋道:「這可不是妨礙作物生長的害蟲,它們是害蟲的天敵,是專吃害蟲的精兵良將。」原來,溫室大棚裡的小蟲子是農場採用的以蟲治蟲天敵防治技術。

天敵是自然界中專門捕食或以其他生物為生的一類生物。有什麼樣的害蟲,就有什麼樣的天敵,例如蚜蟲、粉蝨的天敵是異色瓢蟲,薊馬、葉蟎的天敵是東亞小花蝽。利用天敵防控害蟲是一項重要的環境友好型植物保護技術,可以減少化學農藥的投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

諾亞有機農場是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環境保護研究所應用昆蟲研究室生物防治項目的一個示範點。農場技術部馮經理講道:「北京農林科學院的專家們為我們提供技術指導和天敵昆蟲資源。用天敵防治害蟲,減少了化學農藥使用量,我們主打的有機產品質量更過硬了。」諾亞有機農場主要生產葉菜和茄果類蔬菜,從2012年起,農場就與應用昆蟲研究室合作,建立了天敵昆蟲繁育釋放應用研發中心。

「在設施蔬菜害蟲防治中投入多種天敵,平均挽回害蟲為害損失15%-25%,化學農藥的使用量下降了20%-30%以上。」應用昆蟲研究室李姝博士為記者介紹到。天敵防治在實現害蟲綠色防控、保證經濟效益的同時,有效地減少蔬菜上的農藥殘留,保障了食品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

天敵昆蟲能夠在設施蔬菜害蟲防治上取得較好的應用效果,得益於應用昆蟲研究室團隊近20年的攻關研究。目前,研究室在天敵種質資源開發、生產、應用上進行了系統研究,多項研究成果能夠直接落地應用。據了解,研究室現存有7屬、23種、50品系的天敵昆蟲資源,其中天敵赤眼蜂的儲存量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

研究室主任王甦研究員主持的「設施蔬菜重要害蟲配備式天敵增效控害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解決了目前天敵防治研究和應用普遍存在的天敵規模繁育產量不高、田間定殖率低及可持續控害能力弱難題,項目獲得了201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王甦介紹到,項目組為滿足設施蔬菜生產企業天敵需求量大的問題,創建了配備式天敵工廠生產模式。通過優選設施蔬菜主要害蟲12種優勢天敵資源,建立活體種質資源庫。創製微膠囊化人工飼料與生產工藝替代飼料自動生產工藝裝備,推動了天敵昆蟲生產向集約高效化的發展,微膠囊技術的創製在國際上都是首次。並率先提出「二次擴繁,以棚養棚」技術,實現天敵循環回收再利用。

在實際應用中,研究團隊提出了「蔬菜全生產期害蟲群落持續防治」和「功能景觀」生態增效技術的辦法。

傳統植物保護是以靶標害蟲為主的單一防治策略,發現有什麼害蟲就投放天敵,比如發現害蟲煙粉蝨就投放麗蚜小蜂來防治。王甦解釋說,蔬菜全生產期的概念就是預估蔬菜生長中出現的害蟲,通過預先投放天敵組合達到防控目的。如通過投放天敵組合「麗蚜小蜂+淺黃恩蚜小蜂來防控粉蝨集團(煙粉蝨+溫室白粉蝨)」,通過投放天敵組合「麗蚜小蜂+淺黃恩蚜小蜂+異色瓢蟲來防控害蟲群落(粉蝨+次要害蟲)」。

「通俗一點兒講,天敵就是『警察』,害蟲是壞人。『功能景觀』就是栽植功能植物以供天敵居住,也就是給『警察』建一個『派出所』。由此,可以形成隔離帶,防止害蟲的自然侵入;同時賦予天敵生存的空間,既不會影響作物生長,也能增強天敵的自然保有量。」王甦的比喻形象地解釋了「功能景觀」的作用。

據了解,應用昆蟲研究室建立了10餘個示範區和示範點,支持培育了5家企業生產天敵昆蟲。近年來,在北京、天津、河北及山東地區累計推廣應用面積9.19萬畝次,帶動增收達2.79億元,累計釋放天敵昆蟲超過11億頭。設施蔬菜害蟲綜合防控效果80%以上,平均減少用藥3-6次,提高了區域環境保護水平。


相關焦點

  • 以蟲治蟲!瀘州請來10多萬救兵祛除天牛
    這是瀘州園林綠化部門首次將生物防治應用到園林植物病蟲防治中。「我們的目的,就是以蟲治蟲。」瀘州市園林綠化科研中心工作人員曾貞說。 生物防治,植物園內施放蟲卵 10多萬頭治蟲「幫手」,裝在一個小小的保溫箱內,密密麻麻的蟲卵,整齊地排列在紙卡上。
  • 手塚治虫_手塚治虫新聞_3DM新聞
    漫畫之神手塚治虫復活!東芝公布最新AI技術還原大師新作漫畫 手塚治虫是人才輩出的日本漫畫界公認的No.1漫畫之神,雖然如今已經去世多年,不過其漫畫作品依然在流傳,而東芝Memory近日公布了最新AI技術《TEZUKA2020》,將真正模擬還原大師畫風,打造「新作漫畫」!
  • 治蟲防病「直搗黃龍」——南農大在應用共生菌防控稻飛蝨機理上...
    交匯點訊 說到農作物治蟲,常見的辦法是噴藥或是培育新的抗蟲品種,然而,科學家們目前已經突破了既有的想像,通過深入敵內、直搗黃龍式的乾脆手段,達到治蟲和防病的雙重功效。近日,南京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洪曉月教授團隊利用生態防控的方法,在應用共生菌防控稻飛蝨機理上取得重要突破,成果以研究長文(article)在線發表在生物學領域國際權威期刊《Current Biology》。據了解,褐飛蝨是亞洲最主要的水稻害蟲,常年在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頻繁暴發,既能直接刺吸危害水稻植株、引起植株倒伏,又能傳播水稻病毒病造成間接危害,嚴重影響作物生產。
  • 手塚治虫
    漫畫之神手塚治虫復活!東芝公布最新AI技術還原大師新作漫畫 手塚治虫是人才輩出的日本漫畫界公認的No.1漫畫之神,雖然如今已經去世多年,不過其漫畫作品依然在流傳,而東芝Memory近日公布了最新AI技術《TEZUKA2020》,將真正模擬還原大師畫風,打造「新作漫畫」!
  • 下手防治早,蟲害煩惱少,「以蟲治蟲」正在形成一張網
    去年上半年開始,洪山區園林局就啟用「以蟲治蟲」的養護措施,去年投放3萬隻花絨寄甲,今年3月中旬到4月中旬,又投放17萬隻花絨寄甲,至此不僅全區所有櫻花樹、法桐和柳樹實現「以蟲治蟲」全覆蓋,而且獅子山、喻家山和石門峰的2000畝松林也得到了花絨寄甲的護佑,「染上松材線蟲病,對松林而言就是患癌了,而松褐天牛是松材線蟲病的『傳播者』。」
  • 聽說,徐州用這個紙袋「以蟲治蟲」 有奇效!
    為了更環保的解決這個問題,今年,泉山區城管局試點展開生物天敵防治蟲害,也就是「以蟲治蟲」。19號下午,在泉山區姚莊路上,泉山區城管局以及南京登博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在一起將「試管」小心翼翼的打開,逐一裝進小紙袋裡,再將紙袋釘在路邊的重陽木以及梧桐樹上。您可別小看這個小試管,裡面裝著的可是天牛、小蠹蟲,食葉害蟲重陽木錦斑蛾等蟲類的天敵。
  • 手塚治虫作品集「手塚治虫的山」發售
    手塚治虫作品集「手塚治虫的山」發售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06
  • 手塚治虫《七色鸚鵡》原稿復刻版公開,面具怪盜回來了
    手塚治虫於1981年在《周刊少年Champion》雜誌上連載的短篇作品集《七色鸚哥》,被稱為「手塚治虫地下英雄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是手塚治虫中期的代表作之一。作者:手塚治虫出版社:復刊ドットコム(FUKKAN)版面尺寸:B5類型:喜劇、少年向《七色鸚鵡》「原創版」復刻大全集,其中包括重新掃描了手塚治虫保存下來的原稿、單行本未收錄頁、雜誌刊登時的彩頁、封面畫等。
  • 探秘「天敵昆蟲工廠」以蟲治蟲 無汙染更環保
    原理  「以蟲治蟲」無汙染更環保  據了解,天牛作為一種蛀幹類害蟲,被園林界喻為「不冒煙的火災」,天牛的幼蟲隱藏在樹幹內,生長時會蛀蝕樹幹和樹枝,在悄無聲息中吞噬樹木,使樹木長勢衰弱,容易被風折斷。受害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整株樹木死亡。
  • 手塚治虫和他的孩子們
    手塚治虫—一個開闢了日本動漫鼎盛王朝的漫畫家,引領日本進入動漫新紀元的漫畫之神。 手塚治虫,本名手冢治,1928年11月3日,手冢出生於日本大阪府豐能郡(即現在的豐中市)。手冢因讀了平山修次郎的《原色千種昆蟲圖譜》而迷上昆蟲採集,所以在本名「手冢治」的後面加上「蟲」字,並以「手塚治虫」為筆名在以後的創作中一直沿用。如同大多數天才一樣,手塚治虫的童年生活註定了他與動漫一生的不解之緣。
  • AI續寫漫畫家手塚治虫新作
    近日,由AI設計並繪製的已故日本漫畫家手塚治虫的新漫畫《Paidon》,在漫畫雜誌《Morning》中發表了第一部分。日本著名漫畫家手塚治虫已經離世30年,去年,日本半導體公司Kioxia發起了一個項目「TEZUKA2020」,希望用人工智慧技術來繪製手塚治虫風格的漫畫,延續他的作品。 日前,Kioxia公司召開了發布會,表示新漫畫完成製作,並介紹了該項目的具體內容。
  • 日本的漫畫之神——手塚治虫
    他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手塚治虫先生。手塚治虫(てづかおさむ)1928年出生於大阪,本名手塚治,因為自幼喜歡昆蟲,他為自己取了「手塚治虫」這個筆名。1945年,升入大阪帝國大學(今天的大阪大學)附屬的醫學專門學部,1951年畢業,並在1952年取得醫生執照,之後又在1961在奈良縣立醫科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
  • 「天敵特攻隊」:以蟲治蟲顯身手
    中國昆蟲學會生物防治專業委員會主任張帆向記者介紹說,天敵昆蟲分為兩種,一種是捕食性天敵,如瓢蟲、花蝽、草蛉、捕食蟎等,主要針對蚜蟲等聚集型害蟲;一種是寄生性天敵,如赤眼蜂、麗蚜小蜂等,這類天敵的絕招就是「雀佔鳩巢」,通過將卵產在害蟲的幼蟲或成蟲體內來殺滅害蟲,主要針對玉米螟、煙粉蝨等暴髮型害蟲。
  • 鐵臂阿童木之父:手塚治虫的創作秘密
    正義的機甲少年阿童木、怪醫黑傑克、火鳥……擁有漫畫之神之稱的手塚治虫帶給我們太多太多的漫畫經典形象。NHK在1986年(也就是手塚治虫去世前三年)對他創作狀態進行了貼身記錄,拍攝了45分鐘的短片《手塚治虫創作的秘密》。這段影像可謂彌足珍貴。手塚治虫的創作作品達到700部以上,已被吉尼斯認證為世界最多
  • 白菜播種在即,防病治蟲早知道!
    防治白菜害蟲應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或生物農藥進行防治如甲維茚蟲威、高氯甲維鹽、蘇雲金桿菌、滅幼脲、苦參鹼 、白疆菌、多殺菌素、核型多角體病毒等農藥。 蔬菜用藥注意事項: 必須在害蟲3齡前用藥 噴藥時間應在上午9-11點和下午4點以後進行。
  • 《我的父親手塚治虫》: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之子全面解讀父親
    【書籍信息】書名:我的父親手塚治虫作者:[日]手塚眞譯者:沈舒悅出版社:新星出版社出版時間:2014年1月定價:32.00元一九六一件八月十一日作為手塚治虫長子出生,本名手塚真。一九七八年高中生時憑藉由本人擔任腳本·導演和主演的八毫米電影《FANTASTIC★PARTY》一舉成名。一九九九年的電影《白痴》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的未來數字電影獎。二零零五年導演了電視動畫《怪醫黑傑克》,當選了東京動畫獎的優秀作品。作為視覺藝術家手塚眞在以電影、電視為代表的各種影像以及小說、等各種超越領域的表現活動方面活躍。
  • 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
    1926年11月3日出生於大阪豐中市兵庫縣寶冢的手冢,因為特別喜歡畫蟲子,將本名手冢治改成了手塚治虫。小學三年級,手塚治虫以《在演猿飛佐助的電影院裡》的漫畫,一鳴驚人,在畫展上被授予一等獎。在他上中學的時候,日本正發動侵華戰爭。
  • 手塚治虫不為人知的天才人生
    喜歡請關注哦以前看過漫畫家手塚治虫的妻子手冢悅子寫的回憶錄《手塚治虫不為人知的天才人生》,記錄了悅子和手塚治虫從戀愛到婚後的許多日常瑣事:第一次約會,腦子裡時刻構思漫畫的手冢坐電車時,糊裡糊塗地坐過了站,讓悅子等了兩個小時。接下來兩個人去看電影。
  • 手塚治虫為什麼被稱為日本的漫畫巨匠?
    可以說,日本漫畫與手塚治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最近熱播的動畫《多羅羅》改編自1967年的手塚治虫同名漫畫《多羅羅》,荒木飛呂彥曾經在漫畫中模仿《多羅羅》的情節向手冢致敬,浦澤直樹的漫畫《冥王PLUTO》是對《鐵臂阿童木》一個篇章的改編,現代日本漫畫屆的助手制度更是手塚治虫制定的。為什麼手塚治虫受到幾乎所有日本漫畫家的尊敬?手塚治虫又到底為什麼在作品中極力反對戰爭呢?
  • 「漫畫之神」手塚治虫30個關鍵詞(上篇)
    手塚治虫的人生有太多故事可說,我們從30個關鍵詞來回顧這位漫畫大師的人生。關鍵詞01:蟲手塚治虫1928年生於日本大阪,他本名手冢治,姓手冢、名治。手塚治虫上中學之後,瘋狂迷戀上了研究昆蟲,他不僅僅把昆蟲製作成標本,還親手繪製了各種昆蟲的圖畫,天才就是非同凡響,用畫筆繪製的昆蟲都好似照片一般細緻,記者採訪他看到這些圖片,仍然要問確認這是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