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結局時聶懷桑撿起帽子,那一刻,他原諒金光瑤!

2020-12-03 騰訊網

聶懷桑,歸來已非少年!

有人說,當初那個與世無爭的少年人,終究是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模樣。

從他的哥哥聶明玦死去那一刻,他偽裝成「一問三不知」窩囊廢,繼任家主之位,屢屢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求助二哥金光瑤,金光瑤這一生唯獨對5個人好過,一個是幫助過他母親的妓女,一位是下屬憫善,一個是親侄兒,一個是藍曦臣,另一個就是這位聶懷桑。

當他作為聶家的門客時,是真心將這位聶小公子視若主人,哪怕在金光瑤被人羞辱,聶懷桑無力保護他的時候,他依然站到聶懷桑身邊,後來,金光瑤和聶明玦反目,殺死了聶明玦,當上家主之後,金光瑤也從未想過要傷害這位聶小公子。不僅僅是因為聶懷桑偽裝得好,而是因為金光瑤,是真的努力要做一個「重情重義」的好人。

如果,當初聶明玦不那麼針對金光瑤,或許金光瑤不會對聶明玦下手,可惜沒有如果,聶明玦死了,死得如此慘烈,聶懷桑變了,變得心機深沉,為了復仇不擇手段,從亂葬崗喚醒了魏無羨,只要金光瑤不死,魏無羨身上的傷痕就永遠無法痊癒,甚至面臨死亡的風險,所以藍湛也好,江澄也好都無法放過金光瑤。

聶懷桑給所有人都留了餘地,唯獨給金光瑤下了一個「死刑」。

所以,聶懷桑才步步引誘藍曦臣誅殺金光瑤,給了金光瑤致命一擊,金光瑤死了,藍曦臣也算是廢了,走出那間房子後,聶懷桑撿起那一頂帽子,只是畫面卻回到了金光瑤的小時候,有一位夫人撿起金光瑤戴的帽子,並且告訴他:君子正衣冠。

聶懷桑撿起地上的帽子,拍去塵土那一刻,我想他從那一刻開始終究原諒了金光瑤。

聶懷桑對金光瑤,從來不是「恨」,只是背負著不可不報的仇。

聶懷桑對大哥情深義重,從他知道大哥的死,和三哥金光瑤有關開始,他就變了,不僅僅是聶明玦的離世,才導致他突然心性大變,而是因為從前的世界崩塌了,三哥的背叛,更令他感到齒寒,而這些年,儘管聶懷桑在做戲,但是他也看出來金光瑤是真心對他好,處處想幫,一旦聶家遇到什麼事,金光瑤會像從前一樣,站到自己的身旁,保護自己。

可是,金光瑤必須死,因為他得替自己的大哥償命,所以聶懷桑隱忍多年,只為了報仇。金光瑤死了,一切的恩怨已經消退,聶懷桑最後也算是眾叛親離,魏無羨一句藍氏家訓中,有一句是「不得結交奸邪」,將聶懷桑打落地獄,兩人友情自此破滅,而這一切聶懷桑早已經預料到,可是他不後悔。

人死,燈滅——一切怨恨皆已經消除了。

到最後,聶懷桑終究是原諒了這位三哥,被自己親手所愛,曾經護自己半生無虞的金光瑤。

無論如何,終究是悲劇收場!

相關焦點

  • 陳情令:聶懷桑撿起金光瑤的帽子!為什麼會有他兒時的回憶?
    《陳情令》已經完結很長時間了,但是給觀眾留下了很多的回憶,說起劇中雖然是反派,但是依然讓觀眾無法厭惡憎恨的角色,那一定就是金光瑤了,他第一次出場是以清河聶氏副使孟瑤的身份,出現在姑蘇藍氏,而且還是陪同聶懷桑一起去的,當時就被別人嘲笑他的身份。
  • 重溫《陳情令》才懂:最心疼金光瑤之人,不是藍曦臣,而是聶懷桑
    陳情令》這部劇可謂是從主角人物到配角,每一個人物性格鮮明。這也就造就小說人物的成功,難怪深受大眾喜愛。再次重溫《陳情令》,不難發現一些容易令人忽視的點。那就是關於不容小覷的反派人物,金光瑤和聶懷桑。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他倆的故事為什麼最心疼金光瑤之人,不是藍曦臣,而是聶懷桑!
  • 《陳情令》聶懷桑為何要去撿金光瑤的帽子上,難道有深意?
    看過《陳情令》的人都知道,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讓人痴迷,就算是壞人,也讓人恨不起來,可因為有一些感情不能表面上呈現出來,只能通過一些動作細節讓人感悟。比如,大結局的時候,金光瑤死了,得到了應有的懲罰,所有人似乎都歡慶一堂,可這時,聶懷桑撿起金光瑤的帽子,拍了拍塵土,然後走了!難道有什麼深意?小嘆覺得,因為金光瑤和聶懷桑曾是「一家人」,金光瑤在被欺負的時候,在聶懷桑家待過一段時間,當時聶明玦待他如兄弟,所以聶懷桑應該和金光瑤有一定的感情!
  • 《陳情令》結局金光瑤的帽子,是點睛之筆,更是暗喻了一些東西
    這部劇陪伴了我們整個夏天,他讓我們有感動,有悲傷,有遺憾,有意難平,更有細微之處的思考。其實看電視劇的時候,聶導撿帽子這一段細節刻畫對於我來說還是比較深刻的。因為當時看到這裡時感覺內心很虐很難受。他慢慢轉過頭來,輕輕地撿起了金光瑤臨死之前掉在地上被踩到變形的帽子,神色凝重,悵然若失。
  • 《陳情令》觀音廟的秘密,金光瑤身份是硬傷,聶懷桑才是最後贏家
    文/清初記憶 看完《陳情令》觀音廟那一段,不少觀眾都有一種想法,心疼瑤妹一分鐘,作為仙門百家的仙督,他一生小心翼翼、步步為營,為的就是能夠有朝一日可以出人頭地。
  • 陳情令:為何聶懷桑最後帶走金光瑤的帽子,復仇之後也不見開心呢
    對金凌也是從小呵護備至,他把所有能對小輩的溫柔都給了金凌,所以在聶明玦刀靈來犯的最後一刻,金光瑤推開了金凌,金凌也在金光瑤身死的那刻,哭著跪了下去,縱然金凌父母因金光瑤而死,但是從小對金凌的疼愛卻是真的,金光瑤受得起金凌這一跪!除了藍大和金凌,其實金光瑤對聶懷桑也很好。
  • 陳情令:溫室長大的聶懷桑,懂得用這點,打敗了深懂人性的金光瑤
    《陳情令》裡,聶懷桑是一個很會隱藏的人。如果不是在觀音廟裡,喊出那一聲,估計沒幾個人能識破。聰明的魏無羨已經想到,但他沒有證據。包括聶懷桑在廟裡的「暴露」,魏無羨瞬間還是有些蒙圈的。也正是那一聲,讓金光瑤意識到自己入了別人的圈套。
  • 陳情令中聶懷桑為什麼要做那些事情?
    聶懷桑在魔道中無疑是一個性格很飽滿的人,是作者墨香銅臭塑造的很成功的立體的人物。魏無羨復活,到最後金光瑤死,一直貫穿在小說中。他是知道最多的人。聶大的死讓他成為一個個最大的陰謀家,又覺得聶懷桑從一開始就是聰明的,一個善於扮豬吃虎,趨利避害的人。
  • 《陳情令》:薛洋那個很會演戲的朋友,到底是聶懷桑還是金光瑤?
    咱們都知道《陳情令》中有兩個很會演戲的人物,一個是一問三不知卻憑實力謀劃出大局的「聶導」聶懷桑;另一個則是面似菩薩卻心狠手辣的「小白花」金光瑤。而且這兩個人還都能和薛洋扯上關係,那曾經他口中所說的很會演戲的朋友,到底是聶懷桑還是金光瑤呢?
  • 看完《陳情令》結局,好奇莫玄羽和金光瑤有什麼深仇大恨?
    這兩年,優秀的古裝劇很少,《陳情令》算是其中之一,可是在大結局之後,有人依依不捨,覺得意難平,還有仔細品讀劇情的小夥伴們,發現在大結局中,還有很多坑沒填,難道是直接掐掉了那部分劇情嗎?可沒看原著的人,真心不懂啊!你就說說,藍大去哪了?
  • 陳情令:聶懷桑抱過藍曦臣金光瑤,為何不抱藍湛,是怕魏嬰吃醋?
    他當著眾人的面,抱過藍曦臣金光瑤,為何不抱邊上的藍忘機呢?是怕魏嬰吃醋嗎?在《陳情令》裡,聶懷桑是一個擁有上帝視角的神奇男人。所有人的一舉一動,盡在掌握,因此被大家親切地稱為「聶導」。聶懷桑聰明絕頂,設下連環妙計,讓藍忘機魏無羨這樣的頂級人物為他打工,更是把金光瑤等人耍得團團轉。
  • 陳情令:魏無羨知道聶懷桑是幕後設局者,為何他沒有追問原因呢?
    不過也很奇怪,當一個罪大惡極的人死了,似乎大家也並沒有感覺到大快人心,只是結局都是比較傷感,在冤冤相報這種循環裡其實都沒有贏家,金凌的父親金子軒的死是金光瑤害的,今天金光瑤死了,可是金凌多少也會難過,畢竟金光瑤也是他小叔,十幾年來也是照顧著他的,多少還是有感情的。
  • 《陳情令》觀音廟中,金光瑤到底在找什麼?其實後面有側面說明
    縱然他傷害過很多人,卻從來都不會傷害藍曦臣。十六年前,金光瑤將自己做的事情,陷害給了魏無羨,十六年後,真相大白,過去的種種事情被查出來。這一切都是因為背後有一個人在指引著眾人發現真相,那就是他特意留下的聶懷桑。
  • 為什麼聶懷桑會認定金光瑤是兇手?《陳情令之亂魄》告訴你答案
    3月26日,《陳情令之亂魄》正式在愛奇藝上映,由於這部劇是《陳情令》衍生出來的番外篇,因此倍受阿令粉和觀眾的期待,期待可以看到聶懷桑(聶導)以天下為棋,來為兄長報仇的過程,期待看到聶導如何復活魏無羨的過程。柚子要在這裡負責任地告訴大家,這些都是沒有的。
  • 陳情令:溫室長大的聶懷桑,是如何打敗聰明一世的金光瑤?
    《陳情令》中的每一個人物其實都是挺複雜的,其中聶懷桑這個人物,對於他,很多網友是這樣評價的:感謝聶導復活魏無羨之恩。這句話有什麼由來呢?但是沒想到,變故來的太快了,大哥去世了,而他去世的時候,表情是那麼的痛苦,這一切來的太突然,沒有了大哥保護的聶懷桑,似乎在一夜之間就成長了起來。別看聶懷桑平時都是一副紈絝子弟的樣子,但是還是有一些小聰明的,通過一些線索,他很快就知道,傷害大哥的,正是自己的三哥金光瑤。
  • 《陳情令之亂魄》:聶明玦、聶懷桑探險祭刀堂,金光瑤成幕後黑手
    每當提起《陳情令》時,那個由魏無羨和藍忘機陪伴度過的夏天仿佛還在昨日。自《陳情令》完結後,《陳情令》三部電影廣受關注。繼第一部電影《陳情令之生魂》後,《陳情令之亂魄》(下稱《亂魄》)也來了。《亂魄》中有三位《陳情令》的原班人馬紀李、王翌舟、朱贊錦,分別飾演聶懷桑、聶明玦、金光瑤。不過金光瑤戲份並不多,只有簡單的幾個鏡頭,但也是戲中關鍵的一部分。
  • 陳情令:神奇的存在,魏嬰藍湛替他打工,金光瑤藍曦臣拿他也沒轍
    #在《陳情令》裡,那幾乎都是神仙過招啊,幾乎就沒有什麼不厲害的人啊。說世家公子有很多人,說關係戶有很多人,那說神奇的存在又有很多人。那這次,小蘇想說的是哪一個人呢?話說這個高手,是真的是特別稀少啊。因為魏嬰藍湛都替他打工,金光瑤和藍曦臣拿他也沒轍。小蘇這麼一說,是不是很多小夥伴心中已經有答案啦,知道是哪一位高人了呢?
  • 《陳情令》:聶懷桑也只願做那個遊山玩水的翩翩公子
    《陳情令》一劇可謂是掀起了一番波浪,人民日報也曾點評《陳情令》的中國風元素「不僅呈現了傳統文化之形,更呈現出中華民族之魂。」不論是整個劇組精心設計的中國風元素,還是改編自《魔道祖師》的劇情,還是肖戰、王一博等其他各位演員們的角色塑造,都著實引人入勝。
  • 陳情令:聶懷桑是如何看穿金光瑤,導出一場大戲?全因這三個原因
    《陳情令》裡,有一個神秘的人物。這個人在開頭就「出現"了,可我們並不沒有看到他的廬山真面目。他就坐在帘子後面,聽著說書,中間有意無意地拍打著扇子。不過,在懟神藍景儀有疑問,說書人都回不上來時,說書人偷偷看向了這個神秘人。可以說,這是神秘人的主場。這個神秘人,就是一問三不知的聶懷桑。他所做的一切,是有目的性的。
  • 金光瑤陰謀暴露之後,不急著一走了之,卻連夜帶人趕往觀音寺
    《陳情令》改編自墨香銅臭小說《魔道祖師》,這部小說比較火,原著粉也特別多,加上動漫的成功,許多原著粉都不看好這部劇,但開播沒幾天,《陳情令》的口碑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陳情令》六大未拍經典劇情,第三最想看,最後一個成最大的遺憾劇中的最後一幕,魏無羨在吹笛時聽到了藍忘機的聲音,一個回眸一世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