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口罩日產能突飛猛進的背後

2020-12-22 濟南市政府網

一個個口罩從流水線下來,打包、裝箱,迅速運往復工復產企業……這是位於章丘區的聖泉集團最近的工作狀態——加班加點、滿負荷生產、抓緊採購設備與原材料、急劇擴大口罩產能。

20多天,從日產不到3萬隻到目前的50萬隻,這是聖泉集團在濟南市工信局等部門大力支持下創造的「火神山速度」;從日產6萬隻到70萬隻,很快將突破100萬隻,這是濟南創造的「口罩騰躍」紀錄,其背後經歷了怎樣的突飛猛進?

兩條口罩生產線滿負荷運轉

2月28日上午,聖泉集團總裁唐地源異常忙碌,送走了口罩生產線廠家,又迎來關鍵原材料供應商,一輪輪談判、一份份合同,當天中午,唐地源透露道,「為了抗擊疫情,聖泉集團將繼續擴大口罩產能,爭取日產百萬隻以上。」

素以新材料研發創新在業內著稱的聖泉集團原有2條生物質石墨烯防護口罩生產線,2018年初建成,實際日產能不足2萬隻,主要供業內使用。

此前濟南主要是規模以下企業生產民用口罩,日產能6萬隻。1月22日,唐地源突然接到正在參加山東兩會的聖泉集團董事長唐一林電話,要求加班加點生產口罩,兩條口罩生產線隨即滿負荷運轉。

這一天,濟南市工信局新冠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進入了「戰時狀態」,緊急通知各區縣迅速摸清全市口罩、防護服、抗病毒藥物等防疫物資生產狀況。

派駐6個工作組盯生產解難題

受疫情影響,原材料供應等都成了問題,擴大產量談何容易?唐地源沒有絲毫猶豫:「對聖泉集團來說,防疫是壓倒一切的大事,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儘快擴大口罩產能,承擔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

1月27日,濟南市工信局印發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通知,率先提出防控疫情、發展生產兩不誤,對春節期間連續生產的工業企業特別是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及時提供指導意見和應急服務保障,指導督促企業在落實防疫主體責任的同時,要求加速擴產。

2月4日,濟南市工信局派出6個工作組,分別進駐聖泉集團、思諾醫療器械公司、順意康醫療器材廠、登盛藥業公司、鴻運新材料科技公司等6家醫用和民用口罩生產企業。「我們來有兩個目的,一是落實好重點應急防控物資統一管理、統一調撥制度,二是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生產中遇到的難題。」濟南市工信局駐聖泉集團工作組組長李紀軍說。

5天新增4條口罩生產線

唐地源清楚地記得,2月9日,他當著濟南市工信局局長汲佩德的面,當場籤下一份口罩生產「軍令狀」,鄭重籤字承諾,2月10日起,每隔一天,增產口罩5萬隻,直至達到日產20萬隻!唐地源很有底氣,是因有各級政府大力支持。2月8日,濟南市工信局緊急通知,指導章丘區加強協調,用市場手段,把因無原材料而閒置的部分口罩生產設備,迅速匯集到聖泉集團擴產。

短短5天,聖泉集團新增4條口罩生產線,仍然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濟南市工信局又向全國多地設備廠家發函請求支援,口罩生產線不斷增加。目前,聖泉集團擁有2條KN95口罩生產線、10餘條一次性口罩生產線,晝夜生產,日產超過50萬隻。

熔噴布是口罩生產必需原料,在順意康醫療器材廠因原料不足即將停產時,濟南市工信局迅速報告山東省工信廳,緊急協調採購原料,解了企業燃眉之急。汲佩德透露,目前濟南地區口罩日產能已從6萬隻提高到70萬隻,很快就能增至100萬隻以上。

市場緊缺狀況「一去不返」

不僅如此,在技改、融資、收儲等政策鼓勵下,濟南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上下聯動,正在濟南建成山東省內首條完整的口罩產業鏈。

汲佩德介紹,目前濟南市口罩原輔料及生產設備陸續下線,如翼菲自動化研發的全自動口罩生產線一周內面世;森鋒科技和濟南一工具機研發的口罩機計劃3月推出成品;華凌電纜緊急改造設備工藝,已具備日產250萬-300萬隻口罩鼻梁條的能力……

與此同時,濟南企業新上30多條口罩生產線即將達產,日產能屆時可突破200萬隻,完全能保障各類企業復工復產,口罩市場緊缺狀況將一去不復返。


 

 

相關焦點

  • 濟南日產16萬件防護口罩,將陸續投放市場
    記者從濟南市工信局了解到,目前濟南四類疫情防控產品情況為:口罩生產企業6家,日產量16.5萬隻,其中醫用口罩日產量3萬隻。無紡布企業3家,日產量115噸,成品庫存1.1萬噸。消殺用品企業9家,日產高錳酸鉀片(劑)39.6萬瓶,乙醇免洗消毒液5.95萬瓶(每瓶500毫升),84消毒液2.8萬瓶(每瓶500毫升),高安全性醫用消毒液3噸。相關治療藥品企業7家,可提供25個類別的中西藥產品。安排專人作為企業協調服務員進駐企業,接受物資調配建議,幫助企業解決困難,監督企業執行省裡調配。當前有關企業正緊急召回員工,加快復工復產,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物資供應。
  • 讀懂「一隻口罩」背後的溫暖與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平日裡少有人關注的口罩,一躍成為風靡全球的「流量」擔當。口罩不僅成為人們隔離病毒的必需品,而且成為觀察疫情防控動態的「風向標」。透過一隻小小的口罩,我們不僅讀出了人間溫暖,更讀懂了中國力量。   從一隻口罩的流動之中讀懂人間溫暖。
  • 「非凡2020」一隻口罩背後的中國製造
    23日推出《一隻口罩背後的中國製造》。央廣網北京12月23日消息(記者王逸群 景明 濟南臺記者陳振國)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12月21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提醒大家,「兩節」臨近,外出依舊要戴好口罩。2020年,是註定離不開口罩的一年。
  • 泉州又一條口罩生產線投產,單臺設備日產能50萬片!
    早報訊(記者張素萍 通訊員陳嘉斌 蔡明思 文/圖)連日來,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口罩成為市民急需的防護用品。今天上午,在泉州市漢威機械製造有限公司,一臺自主研發的高速口罩生產設備正式投產,單臺設備日產口罩可達50萬片。
  • 泉州市首臺自主研發的日產50萬個高速口罩生產設備投產
    原標題:泉州市首臺自主研發的日產50萬個高速口罩生產設備投產 政策落到位 企業「啥都會」 一分鐘就能生產300個口罩!昨日,記者在泉州市漢威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口罩生產車間看到,一臺由企業自主研發生產的高速口罩生產設備正在進行最後的調試,將於今日正式投產。機器高速運轉後一分鐘就能生產300個口罩,可以24小時「換人不停機」生產,單臺設備口罩日產可達50萬片。 目前生產的口罩已經工商、檢驗檢疫等部門審核,批准量產。 口罩生產供應不足怎麼辦?
  • 大福建日產口罩350萬片,夠不夠你武漢用?恆安今起日產50萬片,漢威...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持續發展,口罩、消毒液、防護服等衛生防護用品成為緊缺物資。為此,泉州積極發動相關企業,組織備戰防護用品生產,幫助緩解緊缺物資供應難題。據《福建日報》2月13日(原標題:泉州半月「造」出新產業)報導,到本月底,泉州的口罩、防護服日產能將分別達350萬隻、1.5萬件。
  • 新綸科技:口罩日產能預計擴至500萬隻 優先支援前線|資本市場 同心...
    全景網2月20日訊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後,市面上口罩供應短缺,作為一家具有口罩生產資質及技術的上市企業,新綸科技(002341)自1月21日起24小時趕工生產,當天趕製了6萬隻口罩全部捐贈給武漢抗擊疫情。
  • 日產兒童口罩400萬片!番禺區「巨無霸」口罩生產機來了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後 口罩成為了市民生活的必需品 位於番禺的興世機械 在3月初成功研製了國內首臺 超高速全自動化口罩設備 每分鐘能生產1000片成人口罩
  • 番禺區這家工廠日產兒童口罩400萬片
    繼2月21日成功研製國內首條超高速全自動化口罩設備後,番禺區鍾村街一家口罩生產企業又傳來好消息:該企業再次刷新紀錄,成功製造出每分鐘生產3000片兒童立體口罩高速生產線。日產400萬片兒童口罩近日,記者來到位於番禺區的興世機械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世公司)生產一線,進行實地採訪。在做好一系列細緻消毒後,記者跟隨工作人員來到企業的百萬級無菌車間。
  • 24h全自動,日產十萬餘只,智能口罩生產線極大緩解了口罩供需矛盾
    作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產和出口國,我國口罩年產量約佔全球的 50%,2019 年國內口罩最大日產能為 2 千餘萬隻,2019 年整年我國口罩產量超過 50 億隻,產值達到 102.35 億元。但春節期間,儘管經過各地政府努力,工信部 1 月 29 日表示口罩產量仍只有每日 800 萬隻,不過 2 月政策下達後,發改委稱截至 2 月 29 日,包括普通口罩、醫用口罩、醫用 N95 口罩在內,全國口罩日產量立刻上升為 2 月初的 12 倍,達到 1.16 億隻。
  • 華納醫療口罩生產線即將開工作業,全部投產後口罩日產量將達500萬片
    戰「疫」正酣時,開工的號角再次在濟南西部新城吹響。
  • 日產10萬隻!海爾COSMOPlat賦能山西省首條全自動醫用口罩產線落地
    為防控疫情,一線醫務工作者和基建工作者需要大量的防護服、口罩等物資,面對疫情防控物資緊張局面,2月7日,海爾COSMOPlat賦能的山西省首條全自動醫用口罩生產線,在侯馬經濟開發區落地試產,日產標準一次性醫用口罩達10萬隻。
  • 濟南這家機器人公司「跨界」生產口罩機,一天能生產口罩16萬支
    24小時可生產口罩16萬隻 這家位於濟南高新區的科技公司,主營工業機器人研發和製造、控制系統開發、視覺系統開發等業務,為蘋果、富士康等知名企業提供自動化設備。 「我們這個口罩機每小時生產大約6000片左右,後道一些口罩的生產、包裝,甚至是滅菌,都可以通過自動化設備來實現,也就是中間任何環節不需要人工操作,生產效率已達到國內一線水平。」濟南翼菲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王慶華介紹說。
  • 日產10萬 首條四川省屬國企緊急投建醫用外科口罩生產線投產
    項目負責人李韋告訴記者,預計3月上旬另建成4條全自動平面醫用外科口罩生產線,中下旬建成1條全自動N95生產線。達產後可實現日產醫用口罩50萬隻以上,N95口罩2萬隻以上,改善目前四川省醫用口罩等防疫物資供應不足的現狀。
  • 富士康、上汽等紛紛轉產口罩:日產數百萬,並不算太難
    預計日產數百萬隻富士康方面表示,藉助自身在生產管理、市場協同、技術輸出等方面的能力與優勢,打通原材料採購、設備製造、產品生產等全產業鏈,從源頭增加醫用口罩的生產供應。相關產能預計在2月底可達到日產200萬隻。
  • 小鴨集團火線轉型醫療康養:口罩機剛下線就被「搶」,口罩出口訂單...
    本文來源:濟南時報在小鴨集團口罩生產線,工作人員正生產口罩。
  • 放鬆心情 濟南77日產奇駿汽車音響改裝惠威兩分頻
    日產奇駿各方面表現都非常優秀,前臉辨識度極高,內飾豪華配置豐富,操控性能良好,受到很多車主的喜歡。然而音樂也是不可缺少的,可以讓身心得到放鬆,車主對於原車的音質不太滿意,於是在工作之餘來到了濟南77汽車音響改裝,進行改裝升級。
  • 宜賓絲麗雅衝刺建設生產線,可日產口罩30萬隻
    2月8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宜賓絲麗雅集團有限公司官方發布平臺獲悉:針對目前全國乃至全球口罩緊張的問題,宜賓絲麗雅正在加緊建設應急口罩生產線、熔噴無紡布生產線。項目建成後,先期可日產口罩30萬隻,年產熔噴無紡布630噸。
  • 24小時全自動、日產十萬餘只,以下18家企業的智能口罩生產線極大...
    作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產和出口國,我國口罩年產量約佔全球的 50%,2019 年國內口罩最大日產能為 2 千餘萬隻,2019 年整年我國口罩產量超過 50 億隻,產值達到 102.35 億元。但春節期間,儘管經過各地政府努力,工信部 1 月 29 日表示口罩產量仍只有每日 800 萬隻,不過 2 月政策下達後,發改委稱截至 2 月 29 日,包括普通口罩、醫用口罩、醫用 N95 口罩在內,全國口罩日產量立刻上升為 2 月初的 12 倍,達到 1.16 億隻。
  • 日產醫用防護口罩可達40萬件
    據悉,該項目主要生產一線緊缺醫用防護口罩、醫用無菌防護服等醫療物資。達產後,項目能夠日產醫用防護口罩40萬件、日產醫用無菌防護服1萬件,預估年產值6億元,可帶動500名員工就業。閃電新聞記者 張潔 東營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