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5%受訪青年表示「文化消費」升級了

2020-12-24 中國青年報

受訪青年最常觀看的表演是舞蹈和音樂會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杜園春

實習生 洪靜瀾

作為一檔專業舞蹈創編競技綜藝,《舞蹈風暴》第一季和正在播出的第二季,豆瓣評分分別高達9.2分、9.4分,以豐富的舞蹈元素、專業的舞蹈技術深受年輕人的喜愛。近些年,年輕人在線下觀看舞蹈演出、舞劇、音樂會等的熱情也有了很大提高。如今,這類「小眾」藝術已經不再「小眾」。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78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日常生活中,受訪青年最常觀看的表演是舞蹈和音樂會。87.5%的受訪青年感到,近些年年輕人的「文化消費」升級了。

受訪青年線下最常觀看的表演是舞蹈和音樂會

中國人民大學本科生李璇(化名)超級喜歡看《舞蹈風暴》這檔節目。「選手都是專業出身,很多都有各大院團首席或冠軍的身份。觀眾不光能欣賞美的舞蹈,更像在看『神仙打架』,有一種藝術交流的性質。節目打破了舞種界限,不僅有多舞種融合,更有創新」。李璇說,節目讓觀眾有了難得的單純欣賞和了解舞蹈的機會。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周星表示,年輕人欣賞某一類節目,反映了他們對於一種文化的需求。「線上的需求會推動他們進行線下的關注與消費」。

調查中,74.8%的受訪青年都看過《舞蹈風暴》這檔綜藝節目。看過節目的青年觀眾中,82.9%都表示喜歡看。

62.8%的受訪青年表示,之所以喜歡看這檔節目,是因為能觀看專業頂尖舞者同臺競技,59.6%的受訪青年表示可以了解和欣賞不同舞蹈種類和風格。

李璇平時經常會去看話劇、音樂劇。前不久,她剛看了開心麻花的《醉後贏家》《戀愛吧!人類》。在她看來,劇場藝術是「一次性藝術」,沒有重來,一條到底,特別考驗演員的功底和現場發揮,「很多演員的現場魅力深深吸引到我。現在好劇本越來越多,希望會有更多機會去現場感悟和享受」。

北京某高校大二學生吳嘉偉(化名),平時對話劇、音樂劇關注比較多,「這種現場表演,演員服裝、舞臺效果等都非常美,令人賞心悅目。而且很多劇的內容都非常有深意,值得觀眾去思考」。

劉璐今年讀大三,非常喜愛京劇。最近看了一場京劇傳統劇目《紅鬃烈馬》,講述的是薛平貴與王寶釧的愛情故事。「劇情凝練,前後跨度18年,還融合了不少武打技巧和唱腔技巧的展示,非常值得一看」。

平時生活中,年輕人經常關注和觀看哪些表演?調查中,舞蹈(57.7%)和音樂會(50.1%)的選擇比例超過半數。其他還有:舞劇(38.1%)、音樂劇(36.6%)、曲藝類表演(28.4%)、話劇(21.4%)、歌劇(20.9%)。

大家觀看藝術表演能收穫什麼?60.2%的受訪青年認為能得到藝術氣質的薰陶,59.2%的受訪青年表示能夠放鬆身心,50.6%的受訪青年能在精神上獲得滿足。其他主要還有:欣賞水準的提高(47.0%),緩解焦躁情緒(32.4%)。

87.5%受訪青年感到,近些年年輕人的「文化消費」升級了

「我身邊不少朋友也都喜歡看音樂劇、話劇、舞劇等,大家互相推薦,一起討論。我感覺最近一兩年看的音樂劇,上座率基本都在80%以上,年輕人挺多的。」 李璇說。

87.5%的受訪青年感到,近些年,年輕人的「文化消費」升級了。交互分析發現,越在基層感受越明顯,城鎮或縣城的受訪者選擇比例最高(90.0%),其次是三四線城市(88.8%)。

周星分析,從一定程度上說,年輕人文化消費的確有所升級。同時,創作者、媒介機構、節目提供商等供給側對文化的感知、認知也升級了,打破了以往偏向娛樂化、商業化的態勢,使得青年文化消費需求進一步得到了催發。

吳嘉偉分析,年輕人的「文化消費」升級,一是現在娛樂休閒更加多樣化,年輕人涉獵廣了;二是大家更注重精神上的充實,經濟水平的提高讓人們更願意從線上走到線下;三是我們社會文化素養普遍提高,對文化消費的需求也就更大;四是國家對於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推動,以及幾檔綜藝節目的促進。

劉璐感到,社交媒體在年輕人看劇看展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看完後去某平臺發感言、打卡,既標記了悠閒優雅的生活,又能吸引到更多志同道合者的關注。還顯得自己有欣賞水準」。

至於年輕人欣賞水準提高的原因,69.2%的受訪青年認為是家庭更加重視子女才藝的投資,激發興趣,66.8%的受訪青年指出年輕人更注重追求精神生活享受,51.3%的受訪青年認為是素質教育的結果。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認為,文化消費提升的現象,反映出我國文化市場的成熟和繁榮,也體現了人們整體文化自信的提升。「最近幾年人們對於成語詩詞、戲曲等傳統文化內容有了更明顯的偏好,成為一種消費時尚」。他還提到,現在年輕人整體文化素養確實有了很大的提升。「比起他們的父輩,90後、00後接受的教育更全面系統,文化教育也更均衡。在此基礎上,他們的文化消費會更自覺、更具有個性」。

受訪青年中,男性佔46.0%,女性佔54.0%。生活在一線城市的佔35.6%,二線城市的佔47.1%,三四線城市的佔15.3%,城鎮或縣城的佔1.5%,農村的佔0.5%。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年輕人文化消費升級說明什麼
    中國青年報社的一項調查顯示,日常生活中,受訪青年最常觀看的表演是舞蹈和音樂會。87.5%的受訪青年感到,近些年年輕人的「文化消費」升級了。(見12月24日《中國青年報》)年輕人是文化消費的主流群體,他們的消費趨勢有諸多價值與意義。年輕人文化消費的變化,反映他們進行文化消費目的不再只是單純娛樂。
  • 滿足年輕人文化需求 61.0%受訪青年希望挖掘和製作更多經典題材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78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1.0%的受訪青年希望挖掘和製作更多經典題材,39.5%的受訪青年希望資源渠道下沉,覆蓋和滿足更多青年需求。
  • 遊戲引入歷史 91.7%受訪青年指出要以尊重史實為底線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82名18歲-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0.3%的受訪青年反感遊戲與史實不符的情況,73.0%的受訪青年認為遊戲可以和歷史很好地融合。91.7%的受訪青年認同,遊戲中引入歷史需要以尊重史實為底線。調查中,93.6%的受訪青年平時玩遊戲。
  • 展望2021 97.8%受訪青年相信自己會做得更好
    展望2021 97.8%受訪青年相信自己會做得更好 60.6%受訪青年希望在2021年養成良好作息,53.0%受訪青年會加強身體鍛鍊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512名18-35歲的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0.6%的受訪青年希望在2021年能養成良好作息,53.0%的受訪青年會加強身體鍛鍊。97.8%的受訪青年相信,自己在2021年會做得更好。
  • 超九成受訪青年認同勤勞奮鬥的人生更幸福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19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4.1%的受訪青年會為自己是勞動者而感到光榮,92.8%的受訪青年相信通過勤勞奮鬥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
  • 55.0%受訪育齡期女性表示工作後難以堅持母乳餵養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04名育齡期女性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8.0%的受訪育齡期女性支持母乳餵養,55.0%的受訪育齡期女性表示工作後難以堅持母乳餵養。70.9%的受訪育齡期女性希望工作單位為哺乳期女職工提供良好的環境,62.9%的人期待公共場所完善母嬰室等設施。
  • 進擊的消費巨人 「數」說小鎮青年崛起對商業發展的啟示
    2017年,三、四線城市GDP增長速度分別達到了8.87%和10.58%,遠超全國平均水平。社會零售總額增速也以11.0%的水平高於一線城市的9.6%和二線城市的10.5%。三四線城市的消費逆襲增長,帶動了本輪消費復甦。
  • 近九成受訪少年兒童相信未來15年自己有更多機會成長成才
    近九成受訪少年兒童相信未來15年自己有更多機會成長成才  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受訪少年兒童信心度平均打分9.51分,近八成打出滿分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全國少工委微信公眾號,對7881名6-14歲少年兒童進行的「你心目中15年後的中國什麼樣」調查顯示,89.8%的受訪少年兒童確認,未來15年有更多有助於自己成長成才的機會。對於我國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受訪少年兒童的信心度平均達到9.51分,79.9%的受訪少年兒童打出滿分10分。
  • 98.0%受訪少年兒童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98.0%受訪少年兒童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95.4%受訪少年兒童希望成為國家棟梁之材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全國少工委微信公眾號,對7881名6-14歲少年兒童進行的「你心目中15年後的中國什麼樣」調查顯示,在國家認同感的測量中,受訪少年兒童得分達到9.78分(滿分10分)。98.0%的受訪少年兒童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95.4%的受訪少年兒童希望未來成為國家棟梁之材,這一比例比青少年群體高出10個百分點。
  • 網絡「喪文化」影響青年大學生的樣態分析
    面對一夜暴富這樣幸運的事情,近七成的青年大學生表示願意接受,在很大程度上映射出青年大學生受「佛系文化」的價值影響,希望自己就是那個「幸運兒」,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夢想是有的,但是希望通過幸運的方式降臨在自己身上。3.
  • 推進學校美育 超六成受訪家長最關心課程設置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506名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5.0%的受訪家長關注《意見》的發布。推進學校美育工作,62.2%的受訪家長最關心怎樣安排課程設置,67.9%的受訪家長建議探索符合不同年齡層的美育方式。
  • 城市禮物 探索城市文化消費升級
    打造新式「城市禮物」,探索中國城市文化和消費生態創新升級,架起一座「城市與消費者」間的文化橋梁,以城市之名,獻禮文創產業。「人民甄選·城市禮物」由人民創意(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民創意」)攜手阿里巴巴天貓聯合發起,結合雙方平臺優勢,對城市文化內容進行全新探索。
  • 中國文博文創消費調研報告
    2019年北京師範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歷時半年,通過線上問卷調研、現場攔訪調研,以及結合網上文博文創銷售大數據,完成了一組基於需求側的中國文博文創消費調研報告。其中線上調查覆蓋中國七大地理區域共計55個城市,採集有效樣本6000個,旨在了解全國老百姓對文化文物文創產品的文化資源、產品功能、購買類型、購買價位的偏好。
  • 上海迪士尼樂園下月開園,怕人多近七成受訪市民不打算年內玩
    受訪市民在回答今年內是否有意遊園時,33.1%的受訪市民表示,年內有可能去遊玩的意願。調查顯示,在年內有遊園意願的受訪市民中,37.5%選擇在工作日去遊玩,37.0%選擇在雙休日去遊玩,而選擇節假日去遊玩的比例僅為21.3%。
  • 滿載果實,惜別起航 鄭州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優秀青年教師跟崗訪學...
    李向偉講話12月23日下午,鄭州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舉行職業院校優秀青年教師跟崗訪學結業儀式。鄭州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副校長李向偉,教務副主任尹春鵬,現代製造系主任吳廷鑫,跟崗導師李喜英、馮皓、葛碩碩、陳文龍、張靖輝及五位跟崗訪學的優秀青年教師參加儀式。結業儀式上,尹春鵬對跟崗訪學的整體情況進行了總結。本次跟崗訪學10月10日正式開課,歷經8周、56天、320學時,5名學員完成全部訪學課程並順利結業。
  • 受訪少年兒童最想實現的人生「小目標」是學業有成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近日在6-14歲少年兒童中進行的調查顯示,想到15年後的自己,75.0%的受訪少年兒童表示憧憬期待。對於到2035年實現人生目標的信心度,受訪少年兒童平均打出了9.2分,68.3%的受訪少年兒童打出了滿分10分。
  • 克拉克拉CEO王瑜受邀出席新文娛·新消費年度峰會,暢談青年文化
    2019年12月18日,中國新文娛大會三聲新文娛·新消費年度峰會落幕。此次峰會主題為「矚目未來」,70餘位演講、論壇嘉賓與現場近1000位文娛、消費領域的創造者深入分享,圍繞新文娛和新消費行業,暢談己見。克拉克拉CEO王瑜受邀出席圓桌論壇,與其他5位嘉賓一起圍繞青年文化的定義、特性及未來發展趨勢展開討論。
  • 六成受訪家長稱今年找幼兒園遇到了問題 最大困擾是學費高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wejuan.com)對1009名幼兒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中,60.3%的受訪家長稱今年找幼兒園遇到了問題,「入園貴」是困擾受訪家長的最大問題。受訪家長最支持教育部門辦幼兒園,然後是街道和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