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俄羅斯空天軍現役的四代戰機中,蘇35是最強的。但實際上,俄羅斯空天軍目前最強的四代戰機是蘇30sm,無論是航電配置還是綜合作戰能力,蘇30sm都要遠遠強於蘇35。這也是為什麼,蘇35經常被外軍戰機銷往世界,而蘇30sm身居閨閣的直接原因。
而與蘇30sm多用途重型戰機類似的是,中國空軍殲16戰機也是一款多用途重型戰機,這兩款戰機都是從蘇27戰機的基礎上沿襲而來,殲16的前身殲11b,就是國產化蘇27。那麼,作為中俄兩軍最強的多用途重型四代機,二者的性能誰更強?
首先需要說明一點的是,二者的性能是有著天壤之別的。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俄羅斯航空電子技術長期落後於西方,在中國趕超西方之後,俄羅斯也就直接落後於中國。更令人揪心的是,俄羅斯的航電電子的精密設備還需要從西方國家進口,例如紅外組件和雷達tr模塊,都是從西方國家進口的。
當西方國家限制俄羅斯進口這些產品後,俄羅斯的電子產業一落千丈。此前靠著西方國家出售的二流元器件,俄羅斯還可以通過雷達波束和工作體制來實現追趕乃至打平,但是現在連最起碼的元器件都無法獲得。
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不得不低頭從中國電科所和北方工業集團採購大量的先進元器件,這些元器件的性能普遍強於西方出售給俄羅斯的產品,俄羅斯計劃在國產蘇57戰機上,大幅使用中國元器件產出的雷達和飛彈系統。
不過,出售產品的性能終究難以和自用產品相媲美,為俄羅斯提供廉價但又強悍的元器件時,中國也適當控制了產品的性能。無論俄羅斯再怎麼通過技術體制追趕,也難以在根本上和中國戰機的雷達系統和飛彈武器相抗衡,這才使得俄戰機始終無法打贏中國空軍先進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