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別讓「不差錢」貽誤「穩外資」大計

2020-12-17 中國發展觀察

張國雲

時下的「六穩」工作「六保」 任務,是國之大計,我們對此要心中有數,強化責任和擔當,沿著正確方向前行。

有幾次講學時, 遇見有人問我:時下,坊間資金炒股全球股市不景氣,存銀行利息沒有吸引力, 買房受限於政策,投資又苦於找不到好項目。

這個時候,如果你說要加大利用外資,好像容易引發人們誤解。我們不是「不差錢」嗎,怎麼還要「穩外資」?

猛一聽,似乎很有道理。

沒錯,外商投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積極作用包括促進經濟增長、助推工業化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社會發展、推動對外貿易發展、推動市場經濟法律制度建設等;外商投資還能夠提供資金、先進的技術、機器設備、管理經驗,提供就業崗位,增加財政稅收,促進國際收支平衡等等。

非要說消極作用,一般認為外商投資企業會對民族工業、經濟安全、產業安全乃至國家安全產生挑戰和威脅。總體看,外商投資已經成為了推動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外資對中國的積極作用遠遠大於消極作用。

千萬別忘記,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也是改革開放40多年成就取得的重要秘笈。我國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逼近100萬億元,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

當世界經濟三分天下有其一, 中國已經積累了大量的資本,中國政府的確「不差錢」,但是中國政府仍然積極吸引外資。除了上述提到的外商投資對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和作用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引進外資是中國繼續堅持改革開放的重要抓手。

或許,「 引進來」 就是中國「以開放倒逼改革」的重要手段。儘管外商投資對於中國經濟產業發展的「資金」補充作用漸漸降低, 但是「外資」不單純是「資金」, 其背後蘊含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迫切需要的先進技術設備、先進管理經驗、知名品牌、國際供應鏈條和銷售渠道,特別是引進外資所形成的開放的社會風氣和公平的市場競爭意識。

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政府繼續大力引進外資,是不是有利於中國融入國際社會,是不是有利於中國加入經濟全球化發展,是不是有利於在國際範圍內進行資源配置, 是不是更有利於構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

最近一段時間,逆全球化思潮抬頭、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上升, 部分國家開放政策逆轉,給世界經濟帶來巨大負面影響。特別是近期,美國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加碼, 頻頻以單邊舉措對貿易夥伴進行威脅、施壓和制裁,甚至從2018年7月起對中國大打「貿易戰」,嚴重違背WTO規則,動搖全球貿易體制根基,勢必會衝擊世界經濟和全球貿易的正常發展。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我們絕不能被眼前現象所迷惑,必須看到,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世界各國聯繫的不斷增強, 必然推動全球化向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特別是以信息通訊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興起,客觀上會加速突破各種貿易保護主義的壁壘,促進新的國際分工體系和世界經濟格局的形成。

第一,面對全球經濟到了最危險的時刻,我們是開放還是封閉? 已經成為我們首要的抉擇。

當前,新冠疫情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全球經濟同步衰退,復甦之路「道阻且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9%,面臨自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

莫非「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當人類再次站在抉擇路口時,中國人將以更大的開放擁抱發展機遇,以更好的合作謀求互利共贏。因為開放合作,這是中國的承諾,更是中國的行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中國對外開放不會停滯,更不會走回頭路。」

——市場開放在加快。在2019 年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進一步擴大農業、採礦業、製造業、服務業開放的基礎上,6月24日,中方又公布兩個「負面清單」2020年版,進一步提高了服務業、製造業、農業領域的開放水平。

負面清單的持續「瘦身」成為中國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全面開放的有力見證, 更向世界釋放出面對疫情衝擊中國將持續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強烈信號。

2020年2 月16日,滾裝貨船「蘿拉」輪駛入海口秀英港,這是海南自貿區政策實施以來的首艘汽車外貿船。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正式公布, 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邁出關鍵一步,全面對接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促進生產要素自由便利流動, 高質量高標準建設自由貿易港。

自貿試驗區建設也緊鑼密鼓地展開。在2019年8月6日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起航基礎上,當月中國自貿試驗區「大家族」增添6個新成員,花落山東、江蘇、廣西、河北、雲南、黑龍江六省區。

——擴大進口在加力。2020年1月1日起,中國再次下調部分商品進口關稅,對包括日用消費品、重要藥品、先進技術設備等850餘項進口商品開始實施低於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惠及多個國計民生領域。

疫情壓力之下,今年第三屆進口博覽會籌備工作有條不紊,將在去年進口博覽會成果豐碩的基礎上, 共有181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3800多家企業參展,累計意向成交711.3億美元。2020年企業商業展籤約展覽面積已超過規劃面積的90%,部分展區「一展難求」。

——營商環境在改善。2020 年第一天,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正式施行,全面確立了對外資的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為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了法治保障。

中國營商環境的持續改善,世界有目共睹。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中國營商環境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排名第31位,較前一年第46位大幅提升。

——平等待遇在推進。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明確規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在資金安排、土地供應、稅費減免、資質許可、標準制定、項目申報、人力資源政策等方面,應依法平等對待外商投資企業和內資企業。

平等對待、一視同仁,開放包容的中國經濟正煥發出巨大的磁石效應。美國榮鼎諮詢集團日前發布報告說,外資在華併購熱情持續高漲。2020年前5個月,外資在華併購金額達90億美元,10年來首次超過同期中國企業海外併購金額。

—— 經貿談判在不斷進行。2020年6月,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部長級視頻會議舉行,與會各方決定致力於年內籤署協定。之前在2019年11月,RCEP談判取得重大進展,15個成員國結束全部文本談判及實質上所有市場準入談判。

在不久前舉行的第二十二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上,中歐領導人重申致力於在2020年達成中歐投資協定,同意將盡最大努力儘快就公平競爭方面的規則達成共識。

第二,面對全球跨境直接投資有所萎縮,我們是「引進來」還是「走出去」?估計2020年「穩外資」已經不是問題。

「引進來」就是吸取國外先進的生產和管理經驗,運用到國內相同或相近的領域,以促進自身的發展和壯大,加快先進技術和生產力的本土化;而「走出去」,就是在「引進來」的基礎之上來實現的,充分發揮「引進來」的積極推動作用,促進自身能力的提高,才有實力「走出去」。具體就是到境外投資辦廠,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輸出等形式, 與外國進行經濟技術合作。

目前外商投資對中國的信心是有向好變化的。年初一些外國投資者對我國缺乏信心,甚至有轉移投資或者減少投資的情況。經過歷時兩個月的舉國努力,中國不僅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還開始對其他國家展開援助,在向世界充分展示我國的制度優勢的同時,也向世界證明了中國是外商投資最安全的國度之一。

這真是「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今年「兩會」 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面對外部環境變化,要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穩定產業鏈供應鏈,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要推進我國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 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今年以來,各地各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有序推動復工復產,出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近幾個月外貿有所回穩。當前疫情仍在全球流行,世界經濟嚴重衰退,我國經濟已深度融入世界經濟,下一步外貿環境依然嚴峻複雜,對此必須有充分的估計和準備。要聚力「六穩」「六保」,堅定發展信心,積極應對困難挑戰,著力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創新外貿方式,推動外貿促穩提質,為保就業、穩經濟提供支撐。

——積極做好利用外資工作。近年來,外資企業在中國也出現了結構調整,表現為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部分外企搬離中國,而服務業、高端製造等高附加值領域的外企進入中國。近兩年新設外企的數量和增速,以及各大跨國企業投資中國的實際行動都說明了,中國吸引外資還有很大潛力。因為中國不僅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更將成為一個世界性的生產基地。這就要求我們大幅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出臺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開放自主權,加快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在中西部地區增設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增加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營造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 高質量共建「 一帶一路」。2020年第一季度,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非常嚴重的情況下,中國和東協的貨物貿易總額增長6.1%, 突破1400億美元,東協第一次成為中國最大貿易夥伴。可見「一帶一路」 建設是中國高質量對外開放的重要抓手,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堅持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市場原則和國際通行規則,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開展互惠互利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新格局。「一帶一路」建設沿線各國資源稟賦各異,經濟互補性較強,彼此合作的潛力和空間很大。「一帶一路」不僅涉及眾多國家和地區,而且涉及眾多產業和生產要素,將釋放巨大的發展機遇,從而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事實上已經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受益者和堅定捍衛者。中國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積極參與世貿組織改革,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中國正在和將要同更多國家商籤高標準自由貿易協定,加強海關、稅收、審計監管等領域合作,建立共建「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機制,加快推廣「經認證的經營者」 國際互認合作,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要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開放自主權,加快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在中西部地區增設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增加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

第三,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跨國投資帶來巨大衝擊,我們如何大幅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從制度型開放上給我們提出要求。

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形勢,中國堅定不移擴大改革開放,放寬市場準入,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展現了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也表明了中國堅定支持經濟全球化的態度。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2020年6月23日我國分別發布了《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0年版)》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0年版)》,自2020年7月23日起施行。這次修訂按照只減不增的原則,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 展示了我國堅定不移擴大改革開放的決心。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深入探索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不斷提高開放水平。2019年出臺的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在法律法規層面正式確立了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統一列出禁止或限制投資的領域,負面清單之外給予外商投資國民待遇。

2017年以來,我國已經連續三年修訂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限制措施分別由93項、122項減至40項、37項,在金融、汽車等行業領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開放舉措,提振了外商投資信心。2017—2019年,在全球跨國投資連續下滑的背景下,我國吸引外資分別達1363億美元、1383億美元、1412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位,實現了穩中有增、穩中提質。

與2019年版相比,2020年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進一步縮減, 提高了服務業、製造業、農業開放水平。其中,全國負面清單由40條減至33條,壓減比例17.5%,還有2 條部分開放;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由37條減至30條,壓減比例18.9%, 還有1條部分開放。

加快服務業重點領域開放進程。在金融領域,取消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壽險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基礎設施領域,取消50萬人口以上城市供排水管網的建設、經營須由中方控股的規定;交通運輸領域,取消禁止外商投資空中交通管制的規定,同時調整了民用機場條目的規定。

放寬製造業、農業準入。製造業領域,放開商用車製造外資股比限制,取消禁止外商投資放射性礦產冶煉、加工和核燃料生產的規定;農業領域,將小麥新品種選育和種子生產須由中方控股放寬為中方股比不低於34%。

繼續在自貿試驗區進行開放試點。在全國開放措施基礎上,自貿試驗區繼續先行先試。在醫藥領域,取消禁止外商投資中藥飲片的規定;教育領域,允許外商獨資設立學制類職業教育機構。

筆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外資司還了解到,制定2020年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總的方向是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全面開放,以高水平開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 擴大外資市場準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提高製造業、服務業、農業開放水平,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 推進位度型開放。落實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完善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規則,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負面清單只做減法、不做加法。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修訂不新增或加嚴對外資的限制,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發揮自貿試驗區擴大開放試驗田作用。繼續在自貿試驗區進行擴大開放的壓力測試,在一些領域的開放上先行一步。

——在擴大開放的同時維護國家安全。要按照外商投資法要求, 做好投資管理工作,統籌兼顧開放與安全。

第四,面對擴大有效投資,我們為什麼強調從「引資」到「引資+引技+引智」有機結合,進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正是「明鏡所以照形,往古所以知今」,改革開放40多年中國吸收外資歷程,大致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1979—1991年的起步階段, 這期間中國年均使用外資的規模一直在50億美元以下,但是增長的趨勢很穩定;1992—2000年的快速發展階段,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之後,中國外商投資增長迅速, 當年就超過了110億美元, 2000年為407.15億美元;2001— 2008年的穩定增長階段,2001年中國加入WTO,外商投資規模和增速迎來了新一輪的高峰,2008 年國際金融危機,中國實際吸收外資流量超過千億美元大關; 2009年至今的低速增長階段,個別年份甚至為負增長。

經過疫情的考驗,各國的投資者會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腳步不會放緩,中國利用外資的政策不會變,中國為各國企業在華投資興業提供更好服務的方向不會變。

我們相信,蓬勃發展的中國大市場對外國投資的吸引力不會因一場疫情而改變。目前招商引資已經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主要途徑, 在經濟建設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極大地改善了地方經濟社會環境。我國在實行招商引資的這些年,經濟不斷發展,一躍成為世界經濟大國,但是最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處於相對緩慢時期,要「六穩」「六保」,就必須從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再向「引資+引技+引智」 轉變。

所以,當前我國吸收外資, 更加強調提高外商投資的質量和效益,以及外商投資對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助推作用,歡迎先進位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生態環保以及其他新興技術產業的外資企業投資。

這不僅對於東部沿海城市如此,對中西部也形成日漸明晰的趨勢。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更需要通過招商引資,引來人才和技術,這樣的項目也才有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尤其要學會招商引資、招人聚才並舉,擇天下英才而用之,廣泛吸引各類創新人才特別是最缺的人才。

同時,完善穩外貿穩外資的新政。堅定不移推出更多擴大開放的舉措,推動多領域多層次的國際合作, 在不斷深化製造業開放的同時,擴大服務業特別是高端服務業開放,進一步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完善鼓勵和吸引外商投資的政策,讓中國成為更多外商投資興業的熱土,增強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吸引力。鼓勵引導多元投入建設海外倉,加大對帶動中小企業出口的外貿服務平臺的支持,培育新的外貿增長點。

改革措施千萬條,企業感受第一條。在這裡,外商投資法尤其凸顯了對外商投資促進服務和合法權益的保護,體現了我國以法治手段,營造便利、高效、透明、平等、公平的外商投資環境,已成為各級政府的行動自覺。如何做好企業的「店小二」,政府不僅要「有求必應、無事不擾」, 更要「幫人難處、成人之美」。

說了這麼多,信心比黃金更珍貴。「穩外資」作為我們體察「國之大者」的過程,就是要求我們凝聚共識、凝聚力量的過程。畢竟我們曾萬眾一心戰勝過疫情,相信如今也定能萬眾一心撥雲見日,破浪向前。

作者系浙江省發改委副巡視員、研究員

本文刊於《中國發展觀察》雜誌2020年第13-14期合刊

《中國發展觀察》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管、中國發展出版社主辦、中國發展觀察雜誌社編輯出版,是以發展為主線、以經濟為重點的綜合性半月刊,開設有戰略、宏觀、區域、世界、法治、社會、文化、前沿、產業、智庫論壇等欄目,具有較強的前瞻性、權威性、可讀性。《中國發展觀察》在學術理論界、各級黨政機關以及企業家階層擁有廣泛而穩固的讀者群,並被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重要機構和中國知網、維普資訊等權威資料庫列為核心期刊或來源期刊。

中國發展觀察雜誌社: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榮華中路22號院亦城財富中心A座7層(郵編:100176)

網址:www.chinado.cn

公眾號:ichinado(中國發展觀察)

電話:010-68352880

相關焦點

  • 宏觀| 別讓「不差錢」貽誤「穩外資」大計
    原創 張國雲 中國發展觀察時下的「六穩」工作「六保」 任務,是國之大計,我們對此要心中有數,強化責任和擔當,沿著正確方向前行。這個時候,如果你說要加大利用外資,好像容易引發人們誤解。我們不是「不差錢」嗎,怎麼還要「穩外資」?猛一聽,似乎很有道理。沒錯,外商投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
  • 新年穩外貿穩外資第一策:人民幣擔綱 外匯市場共振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閻嶽2021年的第一個工作日,央行等六部門即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優化跨境人民幣政策支持穩外貿穩外資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概括地講,《通知》的核心就是激活跨境人民幣的使用,放寬對部分資本項目人民幣收入使用限制,為穩外貿穩外資提供支持。
  • 不差錢!M2連續9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速,錢去哪了?
    「M2增速較高,表明市場上『不差錢』,企業和個人貸款相對容易。」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  今年以來,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貨幣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  M2增速的高低不僅關係到個人和企業的「錢袋子」,也與我國宏觀經濟密切相關。疫情發生後,M2保持較高增速為宏觀經濟恢復發展創造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從政策效果看,我國前三季度經濟增速轉正,消費、投資、出口等經濟指標全面向好。今年我國將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貨幣金融支持力度增強、M2兩位數增長的同時,資金的流向同樣值得關注。
  • 海關總署領導來濟調研穩外貿穩外資工作 倪嶽峰孫立成任愛榮孫述濤...
    海關總署領導來濟調研穩外貿穩外資工作 倪嶽峰孫立成任愛榮孫述濤參加活動 2020-07-28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璧山:多舉措促外資穩增長 實際利用外資迎來「開門紅」
    1月份,該企業為全區實際利用外資貢獻3300萬美元。田南律介紹,公司下個月還將增加一條貼片生產線,日產量能達到1300臺,比現在還多200臺,預計今年的產值能達到10億元,其中出口訂單佔比88%。美達電器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生產線上忙碌美達電器的案例僅是璧山多措施促外資穩增長、讓外資工作跑出新速度的一個縮影,截至1月底,璧山區實際利用外資3862萬元,增幅居全市第一位,總量居全市第二位,實現「開門紅」。
  • 堅持穩字當頭,決勝全面小康 ——2020年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取向分析
    作者:張立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 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提高是一個例外,這也體現了政府所獨具的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的能力。 這些數據內在聯繫的系統性變化特點表明,經濟內生性的下行壓力確實在積累和增大,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二、引起經濟增速下降的原因是需求緊縮不斷加強 我國經濟增長率自2010年以後總體呈持續下降態勢。
  • 江蘇太倉:稅務服務助力穩外資
    為持續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進一步優化稅收營商環境,國家稅務總局太倉市稅務局以納稅人需求為導向,通過深入調研、精準服務,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大局,助力「引進來」「走出去」企業行穩致遠。
  • 外資的殺戮
    兩市成交13349億,外資淨賣出163億,全天在外資的主導下,大盤一路向下毫無抵抗,多頭在絕望中逃亡,不是說」老鄉別走,加大保險資金股票投資的比例了,市場不差錢嗎,錢呢」,在外資的屠戮中,多頭絕望地大喊。
  • 更加積極有效利用外資!青島科技創新園召開外資企業座談會
    日前,在青島科技創新園內舉辦2020年外資企業座談會上,園區邀請了新日清制粉、高麗鋼線、東麗醫療等11家外資企業代表座談交流;為更好的幫助和服務外資企業,特邀轄區內公安、環保、供電等部門參與交流,就外資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疑難問題以及即墨區對外資企業的扶持政策和環保注意事項給予現場解答。
  • 商務部、銀保監會:加大對重點外資企業金融支持力度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人民網北京12月17日電 (慄翹楚)據商務部網站12月17日消息,12月10日,商務部辦公廳、銀保監會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部署給予重點外資企業金融支持有關工作的通知》,指導各地商務主管部門和銀保監局做好《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的意見
  • 商務部銀保監會聯合發文:加大對重點外資企業金融支持力度
    下稱「《通知》」),要求切實加大對重點外資企業金融支持力度。而早在今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曾在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的意見》中就明確提出:外資企業同等適用現有1.5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專項額度支持;加大對重點外資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進出口銀行5700億元新增貸款規模可用於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重點外資企業。
  • 商務部聯合銀保監會通知:加大重點外資企業金融支持力度 逐月匯總...
    12月17日,商務部網站顯示,日前商務部、銀保監會聯合下發《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部署給予重點外資企業金融支持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切實加大對重點外資企業金融支持力度。《通知》稱,要進一步提高金融支持政策精準性、直達性,充分釋放政策紅利,優化融資環境,降低融資成本,切實幫助重點外資企業應對疫情衝擊、化解融資難問題,保障資金鍊運轉。
  • 鎮江前10個月外資增幅全省第三 多個外資企業總部落戶
    近年來,越來越多符合鎮江主導產業發展方向的外資投資企業,在鎮發展總部、布局全球研發中心。截至目前,已有包括丹佛斯、建華建材、凱邇必(KYB)、道達爾等在內的5家省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功能性機構落戶鎮江,為鎮江對外開放、產業強市增添了強勁動力。
  • 第三屆進博會舉行首場發布會,中國外資成績單亮眼
    在今天的發布會上,宗長青代表商務部對《中國外資統計公報(2020版)》和2019年度我國吸收外資情況進行了簡要通報。 據宗長青介紹,2019年我國吸收外資規模進一步擴大,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質量效益進一步提升,實現了穩中向好發展。從數據分析看,我國2019年吸收外資呈現出以下四個特點: 第一,吸收外資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 招商「不見面」 南京外貿外資企業復工率超八成
    在充分落實「防疫+」工作機制,做好疫情防控保障的基礎上,各大外貿外資企業的辦公室、車間內,呈現出一片復工復業的勃勃生機。截至3月1日,南京已復工外貿企業4748家,復工率為86.2%。全市已復工外資企業3184家,復工率為86.5%。
  • 2020年1-10月增城區實際使用外資8.55億美元
    2020年以來,增城區全面貫徹「穩外資」部署要求,持續對標國際化營商環境,集聚國際國內優質資源,積極融入國際大循環,利用外資工作取得新突破。  制定出臺專項政策 吸引外資企業加快落戶  2019年底,增城區率先在廣州市印發實施《廣州市增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貫徹落實〈廣東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政策措施(修訂版)〉的實施意見》,即增城版「外資十條」,是目前全市唯一出臺外資專項政策的區。
  • 建議吃貨們:若不差錢,網上5款很火的零食要嘗嘗,別讓嘴巴寂寞
    有看到自己喜歡吃的零食,建議吃貨們別愣著了,要是不差錢,多囤些在家嘗鮮解饞,別讓嘴巴太寂寞了哦!桂花糕愛吃糕點的小夥伴們,這款桂花糕你們絕對愛吃!就是有點小辣,建議只放半份紅油包,吃著爽口又解饞,麵食控可別錯過了哦!它的價格也不貴,只要29.9/10大包哦!這些都是現在網上賣得十分火爆的零食,你們有吃過嗎?吃過幾種?
  • 讓普通人看懂和獲益的宏觀經濟分析
    在《宏觀中國:經濟增長、周期波動與資產配置》一書中,作者融匯了自己過去十餘年來研究中國宏觀經濟的分析框架,以學術研究、政策研究與市場研究為緯,以分析工具、分析方法和研究結論為經,試圖實現「道術結合」「授人以漁」的目的。
  • 浙江平湖提升招商引資「三種力」 打造高質量外資集聚地
    按照嘉興「利用外資百日競賽」活動要求,以高標準、高質量為導向,緊盯目標任務深入開展多形式招商活動,推動利用外資再創新高。競賽活動期間(7-9月),平湖市共新增合同外資項目17個,合同外資完成15796萬美元,完成實際外資1.7億美元,引進招大引強項目4個,外企增資擴股6個,在百日競賽中獲得優勝獎。三是試點工作打好「衝鋒戰」。
  • 浙江實際使用外資增幅明顯 外資如何上演「進化論」?
    原標題:浙江實際使用外資增幅明顯 外資如何上演「進化論」?   這一年,我國引進外資經歷了一場劇情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