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於本周舉行的AT&T拜倫·尼爾森賽受疫情影響被迫取消,讓我們一起回顧這項經典賽事去年的精彩賽況吧。2019年5月13日,賽事決賽輪戰罷,韓國選手姜晟訓力克馬特·埃夫裡、斯科特·皮爾西、布魯克斯·科普卡,在27洞的馬拉松戰鬥後(第三輪未能完賽,順延至周日與決賽輪一起進行),以2桿優勢實現了個人美巡賽首勝以2桿優勢獲得美巡賽的首冠。姜晟訓獲得了500個聯邦快遞杯積分與142.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956萬)的獎金。
(2019年拜倫·尼爾森賽決賽輪集錦)
斬獲首冠,「本地人」姜晟訓脫穎而出
姜晟訓決賽輪的最關鍵一桿是15號的23英尺小鳥推,在拿下這一推後他及時鞏固了自己的領先位置,將兩位T2的球員——馬特·厄維瑞與斯科特·皮爾西甩在身後,最終在三一森林的27洞馬拉松戰鬥後實現了個人美巡賽首勝(第三輪因天黑未能完賽,順延至周日與決賽輪一起進行)。
159次參賽後斬獲首冠,這對定居在北德克薩斯的「本地人」姜晟訓意義非凡,他也就此成為歷史上第10位在韓國出生並贏得美巡賽的球員。
(首勝時刻)
姜晟訓本場261桿(-23)的成績不僅力壓身後的厄維瑞與皮爾西,更是戰勝了布魯克斯·科普卡(單獨第四位)與喬丹·斯皮思(T29)等大牌好手。他的身高條件非常普通(172cm)揮桿動作看似「業餘」、「平民」,開球距離也沒有任何優勢,但是他從來沒有放棄對自己各項技術的不斷打磨。
2011年,23歲的他初登美巡賽,當賽季最好成績是單獨第三名,但之後的賽季他遭遇到連續淘汰。回到光輝國際巡迴賽(原韋伯網巡迴賽)打拼3年後重返美巡賽,終於在2019年迎來美巡賽首勝,並且在次輪中狂抓10隻小鳥,平了賽事紀錄。讓我們一起看看他的「平民」揮桿有何獨到之處吧:
(冠軍揮桿賞析)
當姜晟訓第一次從韓國來到達拉斯的時候也就14、15歲。他的父親在冬季和夏季的時候將他送過來,提升高爾夫球技。姜晟訓在自己的美巡賽新人年永久定居北德克薩斯,他在機場附近的科佩爾開了一家高爾夫相關的店補貼自己參賽的開支。
姜晟訓在次輪比賽中打出的61桿(-10)並不是他在美巡賽上的最低杆。2016年AT&T圓石灘職業-業餘配對賽上,他在蒙特裡半島打出了破球場紀錄的60桿(-11)。那一周,他的明星搭檔是喜劇演員雷·羅曼諾,這兩位搭檔在參賽前甚至都沒聽說過對方。但是他們的合作很默契,成功晉級了決賽輪,這讓他們有了四輪時間相互了解。而現在「美巡賽冠軍」的頭銜,想必會讓姜晟訓下一次合作的業餘球員提前熟知他的名字。
另兩位主場作戰的「本地人」
在去年的AT&T拜倫·尼爾森賽第二輪開始之前,「當地人」姜晟訓發現這是他在德克薩斯州從來沒有見過的五月份天氣。溫度只有50多華氏度(10攝氏度),再加上涼意十足的晨風。球員們都穿上了長袖和背心,有些人甚至帶上了套頭帽。
達拉斯當地人喬丹·斯皮思承認他沒有為此做好準備。他來到練習場之後,叫來太太,請她再從家裡帶一些冷天氣的衣服過來。「如果這是你的家鄉,你可不能找藉口,」喬丹·斯皮思開玩笑說。
(斯皮思與當地死忠球迷)
斯皮思作為比賽舉辦地三一森林高爾夫俱樂部的會員,堪稱主場作戰。10年前,16歲的業餘球員斯皮思正是在這裡參加了AT&T拜倫·尼爾森,完成了美巡賽生涯首秀。這位當時的天才少年成功晉級了決賽輪的比賽,並取得了T16的亮眼成績。
而2019年的比賽上,斯皮思已是11個美巡賽冠軍得主,他開局打出68桿之後,次輪交出67桿,以-7的成績晉級了周末的比賽。可惜他之後沒有更進一步,僅以總成績273(-11)名列T29,但是這並沒有妨礙他享受了最多的球迷追捧。
(斯皮思的生涯首秀)
與斯皮思同樣受到熱捧的是另一位達拉斯當地的大明星——前NFL達拉斯牛仔隊的橄欖球四分衛託尼·莫羅。託尼是著名的業餘高爾夫愛好者,也是美巡賽上的常客,本場比賽他持外卡參賽,是全場唯一的業餘球員。第三次參加美巡賽的託尼最終未能晉級(兩輪過後成績為+8),不過有件事情能讓他感到欣慰——他依然深受觀眾支持: 「非常棒。真的很享受。我能夠感受到正能量,感受到他們支持你。這讓我內心充滿動力。」
(託尼·莫羅)
在被問到第三次角逐美巡賽,同時也是第一次主場作戰他都學習到什麼的時候,託尼回答說:「我真的有能力繼續提升。我想更重要的是,我已經能在壓力之下,打出許多高品質的好球。我展現了我所做的努力,在關鍵的時刻能夠挺住。從技術上講,我們業餘球員還有很多要學習和進步的空間。」 這樣的好心態或許值得每個「有追求」的業餘球員學習。
兩項美巡之最,安全應是首位
AT&T拜倫·尼爾森自1944年創辦以來,就一直與高爾夫傳奇拜倫·尼爾森(1912-2006)緊密相連。這項比賽是美巡賽「最初」以球員命名的比賽,而拜倫·尼爾森作為創賽以來的第一位冠軍,更在之後成為比賽的主辦人,在世期間他每年都會親臨賽場。在他的帶領下,比賽累計籌得1.4億美金的慈善基金,金額為「美巡賽之最」。他曾經說過:「我們的影響力,是無疆界的。」 他和他名下的賽事便是高爾夫精神與美巡賽宗旨的最佳詮釋。
(傳奇球員拜倫·尼爾森)
而在去年的比賽中,一個小插曲也再次提醒了我們,在任何運動項目中,安全都是一位的。看似無比「安全」的高爾夫運動也有潛在的危險。
泰勒·鄧肯在去年的第二輪打出的唯一柏忌出現在三一森林的13號洞,一個四桿洞。而比起這個柏忌,更糟糕的是她的太太瑪利亞差點因此受傷。 當時泰勒進攻果嶺的一桿偏到了果嶺右邊,在小球彈跳一下之後,砸中了他的太太瑪麗亞,停在了距離旗杆34碼之外。
(不偏不倚,正中自己的太太……)
泰勒回憶道:「我直到一輪結束才知道這事……非常高興她沒有受傷,我已經給她道歉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不是瑪麗亞第一次被高爾夫球擊中,她說道:「我們開始談戀愛之後不久,我的頭也被一顆球砸中,那是在練習場中一顆意外飛出來的球。」 泰勒補充道:「她還避開了兩個砸向她頭部的球,我確信絕大多數人都不會有這樣的經歷。」 美巡賽再次提醒各位球友,打球過程中安全第一,請務必隨時注意自身與他人的安全。
美巡賽將在六月份恢復進行,請關注我們的最新賽程:官宣:美巡賽將於6月8日復工,回歸後前四場空場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