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來自100多個國家、超過2300名世界頂尖的耐力運動員,經歷3.8公裡的遊泳、180公裡的自行車和42.195公裡的馬拉松,完成近226公裡的超長距離挑戰是多麼刺激。
美國夏威夷當地時間10月10日,第36屆Ironman鐵人三項世錦賽在夏威夷科納島上演。
這項被稱作「極限運動皇冠」的賽事如今正被越來越多的精英所追捧。而瞄準這一精英商業賽事的萬達集團也在8月底斥資6.5億美元收購了該賽事擁有者世界鐵人公司100%的股權。
3%的鐵三選手角逐最具挑戰比賽在距離比賽還有一周時,科納島上已經布滿了鐵人三項世錦賽的各種宣傳畫和飄旗,路上也隨處可見跑步和騎行的人們。除了那些前來參賽的選手,眾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鐵三愛好者也來此朝聖。
一切源於41年前,一群美國體育官員發起了關於世界上最刺激、最具挑戰性運動的爭論,最終,一位海軍準將提議將3.8公里海域遊泳、180公裡自行車和馬拉松結合起來。討論過後的第二天,世界上第一場鐵人三項比賽在夏威夷舉行。
從最初的15人參賽,Ironman鐵人三項比賽如今已擁有20萬註冊選手,而在科納島舉行的Ironman鐵人三項世錦賽被稱作最具吸引力和挑戰性的賽事,只有3%的選手有資格入圍。
不同於標準鐵人三項(奧運標準總距離51.5公裡)、長距離(總距離148公裡),Ironman因其超長距離和難度在國內俗稱「大鐵」。
「這項運動考驗的不僅是你的身體還有意志,這是勇者的比賽,它能夠讓你熱血沸騰。」來自英國的斯蒂夫是一名設計工程師,但自從在電視上看過鐵人三項比賽後,他就深深迷上了這項運動,並選擇來當賽事志願者。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世界上沒有任何比賽比Ironman更能震撼人心。當你看到幾千名選手在海中奮力前遊,在賽道上騎行和奔跑時,你能感受到所謂的極限更多是在你的心裡。」
和斯蒂夫一樣,每年鐵人三項世錦賽都吸引著全世界各地的志願者前來服務。今年比賽期間有多達5000名志願者,其中包括300名專業醫療人員。
除了眾多志願者外,遊客和當地居民也把一年一度的Ironman世錦賽當作最大的派對。「我們每年都會去鐵人村(各種比賽裝備的品牌展示會)逛逛、去現場看比賽。這個比賽每年吸引眾多遊客前來。」在科納經營中餐館的華人李先生說道,「每年這個時候店裡的客流就會迎來井噴。因為這項比賽,10月也成為這個島的旅遊旺季。」
年利潤5000萬美元背後的吸引力今年1月起,萬達先後收購了西甲馬競俱樂部、盈方、德甲美因茨俱樂部的股份。8月底,萬達集團以6.5億美元收購了擁有Ironman鐵人三項賽事的世界鐵人公司(簡稱「WTC」),當時外界訝異於萬達以此大手筆來搶佔一項小眾精英賽事的上遊渠道。
「單從收入規模來說,萬達體育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體育公司。」在收購發布會上,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就表露了萬達做世界頂級體育公司的野心。
相比足球、籃球甚至網球等職業運動,鐵人三項的確堪稱小眾,但WTC除了擁有Ironman世錦賽外,還運營37場資格賽在內的200多場鐵三合作賽事。要知道Ironman世錦賽及資格賽的報名費就高達800美元,相比其他運動,這本身就是一筆巨大的收入。
除此之外,WTC通過出售賽事商業許可、贊助以及全球電視轉播費,每年稅前利潤超過5000萬美元。這家公司收入連續四年複合增長率也高達40%。
在科納島,Ironman鐵人三項世錦賽5000名志願者的細化管理給萬達方面的團隊極為深刻的印象。「我們在賽前10多天會召開運動醫學的研討會,所有的專家隨後就成為300位醫療志願者的主力,這已經成為傳統。」WTC總裁安德魯·梅西克以志願者為例,告訴澎湃新聞,Ironman的比賽已經形成了一套極為科學有效的運營體系,除了精彩的賽事外,賽事期間也成為眾多器材製造商和頂尖補給品公司的商業推廣會。
WTC豐富的賽事運營經驗和推廣能力也恰恰是萬達打造賽事舉辦、運動員經紀、賽事營銷、賽事轉播全產業鏈關鍵的一環。
萬達文化集團副總裁高群耀也對澎湃新聞記者直言不諱,「這是萬達投資的初衷,萬達從重資產往輕資產轉移,這是萬達重大的戰略布局。在萬達文化產業集團裡面,體育運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盈方、鐵人成為萬達家族成員之一,萬達在體育領域將會有很大的拓展。」
路透社這樣評價萬達的這筆收購,「這凸顯出中國對於賽事、體育品牌日益增長的興趣。」當中國體育資本在賽事版權特別是足球版權領域掀起了激烈的競爭時,王健林把目標放在了頂級賽事資源這樣的體育產業上遊渠道上。
「整個體育產業有不同的部分,體育上IP、賽事、品牌這些更長久更有價值,國際化是很重要的切入點。」高群耀向澎湃新聞記者解釋,這是萬達不同其他的戰略性操作。
中國體育產業下一個爆發點?這一次Ironman世錦賽首次出現兩位中國內地選手胡春煦和李鵬程的身影。在此之前僅有兩位中國選手參加過這項鐵人世界裡的頂級比賽。而明年,萬達將與WTC一起推動鐵人三項賽事在中國的落地,按計劃將在國內舉辦三站比賽。
其實早在2008年,Ironman就曾落戶三亞,但舉辦三年後卻因為種種原因離開中國。但WTC以及背後眾多的贊助商一直不想放棄龐大的中國市場。
「沒有親自見過或體驗的人,可能無法理解這項運動的魅力。歷史經驗表明,每當我們把鐵人三項賽事帶到一個國家或地區,這項運動就能在當地得到發展。」近幾年,鐵人三項賽事在南美落戶後迅速發展,由此梅西克對鐵人三項進軍中國充滿樂觀。
和他同樣樂觀的還有胡春煦,他本人也在四川鐵人俱樂部推廣這項運動。他說只要科學訓練都可以完成,「鐵人三項這個項目正在國內迅速發酵,只要你參與進來就知道它門檻沒有想像中高,今年我們俱樂部的人數增加了一倍之多。」上海鐵人俱樂部創始人張令也表示,這十年來,國內的鐵人三項群體增加了5倍。
事實上,隨著這些年馬拉松熱、騎行熱以及遊泳熱的興起,國內已經擁有開展鐵人三項相當不錯的基礎。
根據中國田協的統計,今年上半年國內共舉辦302場跑步賽事,而有3萬人次馬拉松可以跑進3小時15分。
「我們正處在從馬拉松熱向鐵人熱過度的階段。」國內著名的鐵人三項專家、體育經理人柴翀陽此前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說,「20年前的美國、10年前的日本和5年前的中國臺灣省,都經歷過類似階段。萬達對WTC的收購,將推動這一階段提前5年來到中國。一旦有賽事落戶,國內鐵三人群將迅速增長。」
國內越來越多的精英人群在完成馬拉松和越野跑的挑戰後,也需要鐵三這個更具挑戰的出口。據悉,就連王健林與多位萬達高管都對鐵人三項比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甚至在微信上建立了一個「鐵人三項」小分隊。
同樣,國際化程度極高的鐵三賽事也吸引了國內不少城市的興趣,這次甚至有好幾個城市派團來科納考察。根據WTC的競爭對手Challange Family在去年的一項調查顯示,一場1000人參加的鐵三賽事,人均攜帶親友2.5人,人均停留4天3晚,可以為城市創造超過1000萬人民幣的直接受益。加上參賽主體國際化、精英化,賽事被視為城市營銷的窗口。
萬達方面希望通過引入時下火熱的體育競技類真人秀,開發鐵人三項的相關明星真人秀節目推廣這項運動。然而,更大的挑戰除了項目普及和辦賽條件外,還有賽事人才。目前,國內真正了解鐵人三項產業運作模式的專家寥寥幾人。所以萬達收購WTC新聞發布會上,因為現場的背景板鬧出了業餘錯誤的笑話——在那上面,鐵人三項圖標的排序成了騎車、遊泳、跑步。
萬達文化集團副總裁高群耀也承認,培養自己的體育人才團隊已經成為當務之急。他也希望通過在國內引入鐵人三項賽事,能夠進一步拓展萬達在體育經營方面的領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