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法公社
重度幫助創業者的天使投資基金
━━━━━━
阿爾法公社說:剛剛過去的12月,阿爾法公社及它的被投企業屢獲殊榮。另外,一些重點領域,例如5G和半導體的年度市場數據公布,而企業服務和人工智慧領域也有多項值得關注的收購案和技術創新。
阿爾法大家庭·觀點
壽棟
ADVANCE.AI聯合創始人
身為領導者,到底該如何帶領企業技術創新?又需要創新哪些技術?1.疫情給企業的數位化轉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強大動力。2.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當下,勞動力萎縮是許多企業面臨的難題。此時,既節省成本、又節約勞動力的自動化部署便顯露出巨大優勢。3.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企業面臨著嚴峻的資金周轉困難。企業領袖應著重為公司財務、供應鏈管理部門量身定製一份可持續發展戰略計劃,以供企業有能夠長期使用的資金,維持運轉。
常興龍
薪人薪事創始人兼CEO
如何把人力資源轉變成企業的競爭力,關鍵在於人效。薪人薪事在設計一體化解決方案時,將企業分成了三個方面,企業層、組織層、個體層,這三個不同層面,要關注不同的效率,同時提升起來,才是人效。對於如何提升人效,首先在於組織與組織部門配比,使得組織部門人力升高。此外,還需要考慮組織端和業務端的連接性。
葉生晅
帷幄whale創始人兼CEO
全域數位化已經從good to have演變成 must have,如果品牌沒有緊跟數位化戰略,很快就會被市場淘汰。目前的品牌方發展數位化已經是以一種「自上而下」全體系、全流程的模式參與到全渠道數位化的建設,從創新探索到全員參與,高舉高打的背後是全渠道數位化的緊迫感。帷幄Whale是站在品牌商角度來看待數位化,區別於提供工具的數據服務商,帷幄Whale 並不限制提供什麼數據工具和服務,「做品牌方的數據服務代理人,是帷幄重要的視角和驅動力。」
阿爾法大家庭·動態及榮譽
阿爾法公社獲鈦媒體「2020 EDGE TOP50投資機構」大獎
12月19日,鈦媒體主辦的「2020 T-EDGE 全球創新大會」上,阿爾法公社被評為鈦媒體「2020 EDGE TOP50投資機構」。
阿爾法公社許四清上榜福布斯「2020中國最佳創投人」
12月28日,「福布斯中國最佳創投人」 2020年度榜單重磅發布,阿爾法公社創始合伙人許四清成功入選。這是許四清繼上榜投中「2019年中國最佳早期投資人TOP50」和36氪「2019-2020年度中國企業服務領域投資人TOP20」之後,在2020年獲得的又一項重磅殊榮。
阿爾法公社天使項目帷幄Whale宣布完成數億元融資
12月15日,在帷幄Whale SEAWORLD 2020 全域品牌數位化生態大會上,帷幄Whale 創始人&CEO 葉生晅宣布完成A輪與A+輪數億元人民幣的融資。作為帷幄Whale的天使投資人,阿爾法公社在A+輪繼續加磅,持續看好帷幄的未來。
白山雲科技入選2020網絡安全創新能力100強
12月16日,「2020網絡安全創新能力100強」獎項榜單發布,白山雲科技以其獨特的雲安全產品成功入選。白山CTO童劍表示,「2020年間白山安全產品得到了極大創新與突破。白山將持續探索更多前沿技術,為用戶打造更安全、可靠、高性能的數字體驗。」
ADVANCE.AI獲36氪兩項大獎
36氪2020WISE新經濟之王大會,阿爾法公社天使項目ADVANCE.AI連獲兩項大獎,包括「最具競爭力企業Top100」,以及企業服務領域「最具影響力企業」大獎。
ADVANCE.AI及其聯合創始人壽棟獲億歐網兩項大獎
億歐主辦的 World Innovators Meet (WIM) 2020 世界創新者年會上,ADVANCE.AI入選《2020年全球人工智慧科技創新TOP50》,其聯合創始人兼CEO壽棟入選《2020中國人工智慧企業家30人》。
薪人薪事連獲四項榮譽
36氪2020WISE新經濟之王大會,阿爾法公社天使項目薪人薪事獲得企業服務領域「最具影響力企業」大獎。此外,它還獲得獵雲網「2020年度企業服務領域最具影響力創新企業」,「2021人力資源新旗獎」,併入選愛分析《2020中國人力資源數位化廠商全景報告》代表廠商。
Zenlayer創始人兼CEO Joe Zhu入選PTC新一屆諮詢委員會
太平洋通訊委員會(PacificTelecommunications Council,以下簡稱PTC)近日正式宣布2020年PTC理事會和諮詢委員會選舉結果,Zenlayer創始人兼執行長Joe Zhu再次當選,成為東亞地區盈利組織諮詢委員會的一員。
Zenlayer獲Equinix獎項認可
近日,全球最大的互連及數據中心提供商Equinix宣布Zenlayer獲得2020年度中國最佳海外業務營收表現Top RevenuePerformance(outbound) in China獎項。
諸葛io入選《ToB行業頭條年度榜單·先鋒力榜》
近日,ToB行業頭條與3W集團聯合發布《ToB行業頭條年度榜單·先鋒力榜》,諸葛io成功入榜。
5G·要聞
中國信通院:預計2020年5G將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8109億元
中國信通院發布《中國5G發展和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2020年)》。白皮書指出,預計2020年5G將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8109億元,直接帶動經濟增加值1897億元。
DigiTimes Research:2021年5G手機出貨量將逾4.7億臺
市調機構DigiTimes Research預測,2020年5G智慧型手機出貨會突破2億臺,可望挑戰2.5億臺大關。2021年5G手機出貨量將逾4.7億臺,中國市場仍是全球最大的5G手機出貨地。
據DigiTimes報導,IC設計廠商指出,新一代5G手機產品不僅是傳輸速度的升級,周邊應用及功能也同時間升級,包括觸控指紋識別晶片、光學指紋識別晶片、OLED驅動IC、TDDI晶片、5G射頻晶片解決方案、傳感器IC及快充IC等產品。
愛立信:預計2020年底5G用戶將達2.2億,中國用戶增長快於預期
愛立信表示,2020年年底全球5G移動用戶將達到2.2億人,高於最初預計的1.9億人,原因是中國市場5G用戶數量增長快於預期。
愛立信還預計,中國的5G用戶將佔最新預測總數的80%。到2026年底,5G用戶將達到35億人,佔移動用戶的50%以上,每10個移動用戶中就有4個是5G用戶。屆時,全球60%的人口將能夠接入5G網絡。
華為與印尼籤署5G協議,積極推動東南亞市場發展
據日經亞洲報導,華為最近與印尼籤署一項協議,合作開發5G技術及培養人才。華為將協助培訓10萬名員工,精通雲和5G等數位技術。
華為還將與印尼第二大電信公司印多公司提供技術合作,在雅加達首都地區和其他地區安裝5G基礎設施。該網絡將由SRv6提供支持,SRv6是一種提高連通性的段路由標準。印尼將成為SRv6在亞太地區的首個商業應用站點。
聯發科或將於2021年第一季度發布新旗艦5G晶片
12月8日,聯發科CEO首度透露,旗下最新5G旗艦晶片將於2021年第一季度發布,希望趕在農曆新年前推出。
媒體指出,業界預計聯發科2021年推出的各款5G晶片應會採用臺積電5nm或6nm製程生產。
高通和NTT DOCOMO在日本實現全球首個5G Sub-6GHz載波聚合商用
12月7日,高通和NTT DOCOMO宣布,雙方攜手在日本實現了全球首個5G Sub-6GHz載波聚合的商用,即日起可為DOCOMO用戶帶來數千兆比特的移動體驗。通過對5G規範中的關鍵技術——5G載波聚合的部署,將支持用戶在DOCOMO快速擴展的5G網絡中享受增強的性能體驗。
半導體·要聞
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2021年將創新高,達4694億美元
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12月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半導體市場規模將同比增長8.4%,達到4694億美元,創出歷史新高。5G的普及和汽車行業的復甦將為半導體市場帶來利好。
此前的最高紀錄是2018年的4687億美元,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2020年6月公布的2021年預測值低於這一規模。由於5G的普及,半導體和傳感器的需求高漲,此次發布的數據比6月的預測數據高出171億美元。據稱,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居家辦公和網上授課增加,與個人電腦及數據中心相關的投資也有望增加。
2020年全球主要半導體廠商合計研發支出將達364億美元
據DigiTimes報導,投資銀行RBC Capital Markets預測稱,2020年全球主要半導體廠商合計研發支出將會增長6%,達364億美元。
具體而言,在費城半導體指數晶片廠商中,2020財年研發支出佔營收比例最高的前五大廠商都是純IC設計(fabless)公司。排名依次為Inphi佔44.2%、Marvell佔40.0%、芯科科技(Silicon Labs)30.7%、賽靈思27.0%以及英偉達的25.9%。
另外,全球第一與第二大IC設計廠商博通(Broadcom)與高通(Qualcomm)最近2020財年研發支出佔比分別為20.8%與25.4%,排名為第八和第六。
前11個月我國進口集成電路4884.6億個,增加21.9%
12月7日,據海關總署消息顯示,2020年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比2019年同期(下同)增長1.8%。其中,出口16.13萬億元,增長3.7%;進口12.91萬億元,下降0.5%。
前11個月,我國進口機電產品5.93萬億元,增長4.5%。其中,集成電路4884.6億個,增加21.9%,價值2.2萬億元,增長15%。
魏少軍:2020中國晶片設計企業達2218家
12月10日,2020 ICCAD召開。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理事長魏少軍博士發表演講。他指出,2020年中國晶片設計企業達2218家,比2019年的1780家多了438家,數量增長了24.6%。2020年全行業銷售預計為3819.4億元,比2019年的3084.9億元增長23.8%,增速比2019年的19.7%提升了4.1個百分點。
傳谷歌2021年將推出自研智慧型手機和筆記本電腦處理器,採用三星5nm工藝
12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谷歌正在自研用於相關硬體產品的晶片,並已取得進展,2021年可能就將用於Pixel智慧型手機。並且除了用於Pixel智慧型手機,未來可能還將用於運行Chrome OS作業系統的便攜計算機。
從外媒的報導來看,谷歌取得進展的這一款自研處理器代號為Whitechapel,基於Arm架構,擁有8個核心,由三星採用5nm工藝製造。
國內家電行業晶片市場本土化配套率僅5%
12月11日,在順德舉行的家電科技學術年會上,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主任王雲表示,國內家電行業晶片市場約500億元,本土化配套率僅5%。中國家電業亟需補上核心關鍵零部件的短板。
家用電器晶片主要包括提供智能連接的WiFi/藍牙晶片、功率晶片、AI晶片(語音識別、圖像識別、深度學習等)、電源管理晶片、電機驅動晶片、LED驅動晶片、智能傳感器、智能控制晶片(MCU、SoC)、物聯網晶片、智能計量晶片等。
蘋果啟動基帶晶片自研,採用英特爾「班底」+高通工程師
據外媒消息,蘋果硬體技術部門高級副總裁約翰尼·斯魯吉在員工會議上披露,蘋果已經啟動了首個內部基帶晶片的研發。
此前,蘋果高度依賴高通的基帶晶片。蘋果每年除了需要向高通採購基帶晶片,還需要支付巨額專利費。2018年,雙方矛盾爆發,開啟專利大戰。而後到2019年4月,蘋果又和高通達成和解。
2019年7月,蘋果宣布以10億美元收購英特爾大部分智慧型手機基帶晶片業務。通過該交易,蘋果獲得超過1.7萬項無線技術的專利,約有2200名英特爾員工加入蘋果。
高通推出新一代安卓旗艦晶片高通驍龍888
高通在2020高通驍龍技術峰會上重磅發布了新一代旗艦晶片——驍龍888。這是高通首款採用集成基帶設計的5nm 5G SoC,在5G通信、AI、影像和遊戲方面進行了全方位升級。
除了具有中國特色元素的命名之外,驍龍888還具備頗多亮點:三星5nm製程工藝、「1+3+4」8核CPU設計、全新GPU Adreno 660、驍龍X60數據機及射頻系統、第三代Elite Gaming和新一代Spectra 580 ISP影像技術。
企業服務·要聞
谷歌宣布收購Actifio,後者將併入Google Cloud
12月4日,據TechCrunch報導,谷歌宣布將收購數據管理和災難恢復供應商公司Actifio,收購完成後,Actifio將會併入Google Cloud,目前交易條款尚未披露。Actifio成立於2009年,為企業級用戶提供數據長期存儲、備份和恢復服務。2014年該公司融資時估值已超過10億美元。而根據PitchBook數據顯示,2018年Actifio估值為13億美元。
矽谷多家IT大廠組成現代計算聯盟,提供企業雲上服務
12月11日,據The Verge報導,谷歌、戴爾、英特爾等多家IT和雲計算行業的主流科技公司已經聯手合作,組成現代計算聯盟。據介紹,多方合作旨在共同解決安全、遠程辦公以及其他企業服務問題。
該聯盟會首先將工作重心放在性能、安全和身份認證、生產力協作、醫療保健四個領域,解決企業如何使用雲端工作和相關工具使用等問題。
Salesforce宣布277億美元收購企業通訊軟體Slack
12月2日消息,CRM巨頭Salesforce宣布與Slack籤署協議,通過現金和股票的組合方式,以總價277億美元價格收購企業通訊軟體Slack。
這是Salesforce成立21年來的最大一筆收購交易,也是繼2018年IBM以340億美元收購紅帽(Red Hat)之後,軟體行業有史以來第二大收購案。
開源企業軟體巨頭SUSE宣布完成收購Rancher,交易價格或為6至7億美元
12月2日消息,全球開源創新領導者SUSE宣布正式完成對Kubernetes管理領域市場領導者Rancher Labs(以下簡稱Rancher)的收購。
據外媒報導,該交易的財務條款曾於7月宣布,整體併購價格或為6至7億美元。
SUSE表示,兩家領先開源公司的合併,將為業界帶來一流的Linux作業系統和市場領先的Kubernetes管理平臺的全新產品組合,以及眾多助力企業創新變革的最先進能力。雙方將共同開發解決方案,致力於解決當今企業的複雜問題,重點聚焦幫助企業進行邊緣計算領域的創新。
企業微信召開2020年度大會:提供12億元數位化扶持基金
12月23日,企業微信在廣州召開2020年度大會,並宣布與微信互通的能力再次升級:客戶群人數上限提升至500人,並支持發放客戶群紅包,離職、在職繼承和互通開放能力進一步優化。正式啟動企航計劃,提供12億元數位化扶持基金,助力教育、政務和中小企業轉型數位化。
華為發布鴻蒙作業系統
12月16日,華為針對手機應用開發者發布鴻蒙作業系統(Harmony OS,以下簡稱鴻蒙)2.0 Beta版(公測版)。手機應用開發者可以從官網下載開發工具包,針對鴻蒙進行應用開發。
鴻蒙是華為自 2012 年開發的一款可兼容Android app的跨平臺作業系統,但此前一直主要用於物聯網,並未用作手機系統。
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副總裁楊海松表示,到今天為止,參與鴻蒙開發項目的開發者數量超過10萬,硬體方面的合作夥伴從之前的5家增加到了10家。預計到今年年底,將會有40+的SKU搭載鴻蒙Harmony OS的產品上市。
按照目前進度,華為到明年所有華為自研設備都升級鴻蒙系統,消費者不需要購買新的設備體驗鴻蒙系統。同時,明年華為也將發布基於鴻蒙系統的智慧型手機。
人工智慧·要聞
IDC最新報告:中國AI算力佔全球三成
據智東西報導,近日,IDC調研機構與浪潮聯合發布《2020-2021 中國人工智慧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 》。報告顯示,預計2020年中國AI市場規模將達到62.7億美元,2019~2024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30.4%,中國成為全球各個區域裡面AI的投資發展最快的一個國家。
整體AI市場中,人工智慧伺服器市場規模將達到 34.1 億美元,佔比超50%。算力越來越成為制約產業AI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AI獨角獸「雲從科技」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2019年營收達8億元
12月3日消息,上交所發布公告,「AI四小龍」企業雲從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創板IPO申請今日獲受理,中信建投為保薦機構。
雲從科技在招股書中稱,本次擬公開發行股份不超過112,430,000股(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之前),融資規模預計為37.50億元。募集資金所得淨額主要用於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升級項目、輕舟系統生態建設項目、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綜合服務生態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等。
騰訊微視AI新技術曝光:斬獲VCR榜單第一
據品玩報導,近日騰訊微視視頻理解團隊在多模態理解領域最權威排行榜之一 VCR 任務中榮登榜首。該團隊提出的 BLENDer(BimodaL ENcoDer) 模型超越百度、谷歌、微軟、Facebook 等多家研究機構的模型效果,一舉成為單、多模型的三項指標第一。
微視語義理解團隊輸出的多項技術,已經應用在包括審核、推薦、多媒體信息挖掘等多個微視業務場景中,此次的BLENDer方案賦予了機器更強大的理解和認知能力,將進一步推動AI技術在短視頻業務中智能交互場景的落地。
告別視頻通話「渣畫質」,英偉達新算法最高壓縮90%流量
為了讓網速慢的用戶用上高清通話,英偉達開發的新AI算法,可以將視頻通話的流量最高壓縮90%以上。
和其他視頻相比,通話的場景比較單一,基本上只有人的頭部在運動。因此只要能把頭像數據大規模壓縮,就能大大節約流量。英偉達的新算法face vid2vid正是從這一點出發。只要一張圖片,就能實現重建各種頭部姿勢圖片。
英偉達提供了一個試用Demo,可以在Pitch(俯仰角)、Yaw(偏航角)、Roll(翻滾角)三個方向上任意旋轉。與相比之前的方法,英偉達的這種技術即使在面部轉動幅度較大時,人臉也不會扭曲變形。
阿里發布自動化AI對抗平臺,給AI系統做「安全體檢」
為幫助AI應用從源頭構建安全性,阿里安全圖靈實驗室整理歸納了學界針對AI模型提出的32種攻擊方法,以此為基礎搭建了一個自動化AI對抗攻擊平臺CAA,幫助檢測AI系統存在的安全漏洞。經CAA「體檢」後,AI安全專家可針對被檢測AI的薄弱地帶提出安全建議,助力AI魯棒性(穩定性)檢測,以此增強AI系統的安全性,近日,該研究成果被人工智慧頂會AAAI2021接收。
相比業界此前提出的其他攻擊工具箱,阿里圖靈實驗室研發的自動化對抗攻擊平臺CAA首度實現了對抗攻擊的「工具化」。它讓AI應用的使用者即使不具備任何專業領域知識的情況下,也可以進行AI模型的對抗攻擊和魯棒性測試。
百度Apollo曬成績單:伴1500萬車主,累計156億公裡,還要讓1億輛車智能化
70家車企合作,1500萬車主相伴,156億累計公裡。這是百度Apollo智能車聯僅用一年時間所解鎖的戰績。到2023年,它還要讓1億輛汽車智能化。
2020 百度Apollo生態大會上,百度Apollo還全新發布「智駕、智艙、智雲、智圖」四大智能化解決方案,自動駕駛、智能車聯、智能交通三駕馬車並駕齊飛,為行業帶來「樂高式」的領先一代整車智能化的解決方案:
小度車載2021將為合作夥伴提供完整的智能座艙數位化解決方案,引領「人機共駕」的下一代智能駕艙;「小度助手」和「百度地圖汽車版2021」兩大產品的升級,將打造領先一代的車載虛擬智能助手和最懂駕駛的下一代智能座艙地圖;全新升級的Apollo智能車雲幫助OEM構建智能化能力,讓OEM提前打造出領先一代的智能汽車。
雲知聲-CMU 合作論文入選全球AI頂會NeurIPS 2020
近日,神經信息處理系統大會 NeurIPS 2020(Conference and Workshop o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於線上舉行。在官方公布的論文入選名單中,雲知聲與 CMU (卡內基梅隆大學)張坤教授團隊等合作的針對機器學習典型的無監督領域自適應問題論文《Domain Adaptation As a Problem of Inference on Graphical Models》,憑藉基於數據驅動的圖模型框架解決方案的創新研究成功入選。
本論文針對目前機器學習典型的無監督領域自適應問題提出了一種基於數據驅動的圖模型框架下的解決方案。典型的無監督領域自適應問題是指利用源領域的數據,如何在新的目標領域準確做出預測。這除了為學術界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外,對於工業界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實際的應用場景中,這些大量異構未標註的數據如果能夠通過此項技術得到有效利用,將會極大的提高目前人工智慧技術的魯棒性和跨場景下的性能。
本文由阿爾法公社綜合自多個新聞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