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劇岸本最大的敗筆就是寧次之死,這也是火影最大的槽點。岸本最開始根本不想畫一個吊車尾逆襲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也不可能逆襲。只是因為當時漫畫還沒有太大名氣需要在雜誌上連載,又需要充滿正能量便有了這個設定。在漫畫火了之後,岸本想表達他最真實的看法,也就是說吊車尾很難或者說不可能逆襲。這才導致了前期鳴人吊車尾,後期多重buff加身。其實這也是社會最真實的模樣,沒有背景根本無法生存的真相。
火影忍者就是這樣一個前期充滿浪漫的幻想,後期又將幻想打破,展示現實的漫畫。
按照我的想法,當初的作者肯定是自以為是鳴人,自己憑藉自己的努力成就一方霸業——稍微懂一點日本歷史的都知道,日本雖然特別鼓吹忠誠,但日本人是最不忠誠的沒有之一!叛變對日本下屬來說真是兒戲一樣的事情。每個人都想成為一方霸主——哪怕是以巨大的犧牲換來一個小小的縣令當幾天。當然了有點跑題。岸本的理想是豐滿的,在火影成長的幾年裡,他察覺到了自己人身迎來了變化,當初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三流漫畫家,火影成名後有了不菲的收入,海量的粉絲,儼然成為成功人士。這時的他還是覺得自己能和鳴人一樣,雖然學習不好,是個學校的吊車尾。但是已經不是那個「那年十八母校舞會站著如嘍羅「得人了。
但是第一部完結以後,他發現。即使自己通過努力成為了一名馳名世界的漫畫家,那又如何?自己真就超越了那些曾經學校裡最優秀的學生了麼?自己就能掌控更多的事情了麼?過著錦衣玉食,遊艇別墅而又不需要工作的生活了麼?他依然只是一名漫畫家,即使它位於金字塔尖。他和商人,政客,明星相比,依然不值一提。那些曾經遠比他優秀的人依舊優秀,日本的階級固化,不是一個人一生的努力就可以消除的,那必然需要一群人幾個時代堅持不懈的努力,而人一生只有匆匆幾十載,每個人都不願意犧牲自己過多的幸福而只是為了成就自己的根本見不到面的子孫後代。
而想要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又不會為了利益中途分道揚鑣的人在日本社會底層人士裡根本不可能,叛變是常有的事。於是作品便再也不能繼續當初的精神寄託,疾風傳裡一直都在鼓吹的就是宿命論!你寧次再怎麼努力,最後依然是個炮灰,我鳴人再怎麼吊車尾,只要我身上有九尾,我就是無敵!包括我佐助再怎麼殺人放火,我可是宇智波一族啊,我必能洗白。當然很多事情只是我的腦補,甚至是我自己的處境。
但這在很多別人的身上也能看到,當初汪峰超過很多苦澀的歌曲,但是他成名以後就再也寫不出來了。旭日陽剛當初唱的春天裡何其動人,但是成名之後,在唱真就沒那味了。文藝作品本身就是作者心境的流露。岸本的心境已經變了,不再是當初那個逐夢少年了,自然也就畫不出築夢的人了。
寧次死得真的很突兀而且槽點太多,說白了就是為了給太子妃搭橋的工具人,我當時就感覺不太對,而雛田在成為寧次死後感覺有一點點婊,在博人傳裡面更是emmmm你能想像你辛辛苦苦在外工作,而你兒子天天罵你,你女兒天天給你搗亂,你老婆只會抱著孩子一臉我們受了不少委屈你想管都沒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