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盛紘儀表堂堂,康姨父眼神渾濁,不止因為娶妻不賢

2020-12-14 米蘇是我

《知否》原著中,女性角色各有各的味道,男性角色也各有各的風採。

這次,我想聊的,是一對連襟——康姨父和盛紘。

他們都曾是一表人才的翩翩少年,也都娶了王家女兒為正妻。

可為何人到中年之後,盛紘風採依舊,康姨父眼神卻變得渾濁,整個人透著股油膩和頹喪的味道呢?

01康姨父

當年,康、盛兩家是前後腳向王家女兒提的親。

康家和王家門當戶對,兩家的老太爺都是一代重臣。康姨父是康家嫡子,又剛中了進士,春風得意,也是意氣風發。

而盛家則不同。盛家算不上名門,全家只有一個盛老夫人是侯府千金,底蘊深厚。可偏偏盛紘不是她親生,只是個庶子。

因此,在當時,即使盛紘才華橫溢,比起康姨父也是落了下風。

甚至,王老大人還嫌盛紘是庶子出身,家世背景不行,想要推掉這門親事,只因王老太太眼光好,認定盛紘秉性厚道,將來必有前程,才點頭應允。

索性王家有兩個女兒,一個是養在身邊的大女兒,長得漂亮,氣質出眾。另一個是養在親戚家裡多年,接回家不久的小女兒,長相一般,沒有太多出眾的地方。

相比之下,王老大人和王老太太也更偏寵大女兒。

他們也給了機會讓大女兒,悄悄在一旁,隔著帘子,相看兩位提親者。大女兒從樣貌身家等方面考慮,看上了康姨父,成了後來的康姨媽。而小女兒王氏,自然就嫁給了盛紘。

自此,一母同胞的兩姐妹過上了完全不同的生活。

康姨父是家中獨子,從小被寵溺著長大。他過日子沒什麼危機感,也經常沉迷於酒色。

康姨媽見康姨父不知長進,把家掏空後,還用自己的嫁妝,就變得越發強勢,在後院欺壓妾室和庶子女,甚至還鬧出過人命。

康姨父見狀,雖然生氣,但也因為妻家強勢,加上自己用過妻子的嫁妝而抬不起頭,所以對於康姨媽的行徑,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加指責。

心中鬱悶了,他也只能繼續頹廢著,不思進取,沉迷酒色,妾室通房無數,庶子女也生了十多個。

有道是,相由心生。久而久之,康姨父的樣子也不再如曾經那樣翩然,變成了油膩的中年男人。

用明蘭的話來說,就是:

康姨父一副酒色過度的模樣,眼神渾濁,態度倨傲。

02盛紘

而不同於康姨父的油膩,盛紘雖然人到中年,依然儀表堂堂。

對比康姨父和盛紘後,明蘭很奇怪,就問祖母,盛紘為何沒有變成油膩的中年男人?

盛老夫人一語道破真相:

你爹小時候經過人情冷暖,知道如今的日子來之不易,便多了幾分誡慎之意,可你姨父是家中獨子,是康老太太寵溺著大的……

深以為然。

盛紘庶子出身,生母春小娘並不受寵,盛老大人又被其他人迷惑著,鬧得盛家大亂。

好在盛老大人去世後,盛老夫人沒有離開,不僅用自己的嫁妝重振盛家,還把盛紘養在膝下,培養成才。

盛紘這才慢慢過上好日子。

可年幼時的辛苦,還是在盛紘心底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也讓他時刻保持危機感,不敢隨意放縱自己和家人。

這在他之後的生活中的三個方面都有所體現。

一是他提防正妻獨大。

盛老夫人提到過,王氏剛過門的時候,和盛紘關係特別好,其恩愛琴瑟和鳴,連帶著嫡長女華蘭,也深受盛紘喜愛。

甚至有時候,盛紘實在捨不得華蘭,還把華蘭抱到衙門上。

而王氏也有些侍寵若嬌,加上仗著自己娘家的權利,開始對盛紘指手畫腳,幹涉他在外的公事。

這一下就讓盛紘心底的不安全感湧動。要知道,他從小就受夠了被控制的苦。

此時,見到妻子也想對自己指手畫腳,他瞬間放棄了往日的恩愛和妻子離了心。

二是他擔心妾室和庶子女受氣。

盛紘是庶子出身。他深知妾室和庶子女受苦,主要是因為沒有財權,以及子女不在自己膝下撫養。

因此,盛紘從祖產劃出一部分給林姨娘傍身,讓她有錢。除此之外,他還打破所有孩子都養在正妻名下的規矩,讓各方妾室,自己養孩子。藉此,避免庶子女受苦。

三是他非常顧及家族的名聲,把自己的官位和聲譽放在首位。

盛紘受夠了苦日子,絕不願失去現在的榮華富貴。

為了保住當下的榮華,他甚至,必須讓自己的官聲以及家族的名聲都很好。

因此,對外,他嚴禁一切威脅自己家族名聲的事情發生。

就連他最喜愛的林姨娘,做出讓盛家蒙羞的事情之後,他也是絲毫不顧及情面,毫不猶豫地降下處罰。

對內,他嚴於律己,工作認真,官績考核也是連年被評優,最後一步步從外放的官員,做到了京官。

03寫在最後

康姨父和盛紘,論出身一個是天之驕子,身份尊貴,一個是被嫡母養大的庶子,官場所得,全憑自己去掙。

兩人高下立現。

可在娶妻之後,兩人的處境卻發生了翻轉。

盛紘借妻家勢力,卻守住底線,不沾妻子陪嫁,因此能挺直腰板,加上自己有能力,所以他能步步高升,站穩腳跟。

康姨父卻把好牌打爛,只能靠妻子的陪嫁度日。子女雖多,卻沒有一個真正能拿得出手。

如果只看表面,很多人會認為康姨夫娶妻不賢,是受妻子的影響。但事實上,一碼歸一碼,康姨媽不好,是康姨媽的問題。而康姨父自己也是一個獨立的人,他應該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和判斷。

就像盛紘,身處逆境,他也能一步步向前走,最後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可康姨父卻不同,他甚至都沒有把自己從泥沼中拔出來的勇氣與能力。

所以,他恨妻子不嫌,他沉淪,最後混成了個油膩的,一事無成的中年大叔。

殊不知,他的結局的好壞,與康姨媽關係不大,一切不過是他的咎由自取。

而回到我們自己身上,周圍的人即使再不好周遭的環境,即使對我們再不利,我們都要穩住心神,保持清醒和覺知,鼓起勇氣按照自己的規劃穩步向前。

畢竟,只有努力才能看到明天的美好,而不努力只能沉浸在昨日的泥沼。

(END)

相關焦點

  • 《知否》原著:王老太太偏愛康姨母,為何當初不把她嫁給盛紘?
    導語:康姨母和盛紘如果湊一對,肯定很好玩!為什麼這麼說呢?假如康姨母嫁入盛家,肯定會和盛紘離心離德,林小娘見縫插針,離間兩人感情,自己再靠「情深得不能自抑」嫁入豪門,康姨母和林小娘一塊打擂臺,應該會蠻精彩的。
  • 《知否》:明蘭母親被林小娘害死,盛紘到底知不知道內情
    衛小娘死後,盛紘奪了林小娘的管家權,但是對她的愛還是沒變,依然天天往林棲閣跑,好像根本沒什麼事兒。那麼,盛紘到底知不知道林小娘是兇手呢?先說答案,他是知道的。衛小娘死後,盛紘回來做的第一件事,是把林小娘身邊的人打了板子,然後拉出去發賣了。他這麼做,有兩個原因,一是這些人確實沒盡到責任,害死了衛小娘該打。
  • 《知否》原著:康姨母頗有手段,為何不幫妹妹對付林噙霜?
    在《知否》中,若要給狠毒的人排個名,康姨母和林噙霜二人,絕對能排到前三名,讓人恨得牙痒痒。可惜康姨母是在林噙霜死後才出現的,若能有二人交鋒的時候,那一定十分精彩。為何康姨母明知道自己的妹妹王大娘子在盛家受盡林噙霜的氣,卻不幫助妹妹處理這個禍患呢?倘若她肯出手,想必林噙霜也不敢肆無忌憚地踩在王大娘子的頭上。要不怎麼說康姨母是個心狠手辣、蛇蠍心腸的女人呢!在王大娘子困難時從不想著幫襯一把,反倒還落井下石,給盛家搞得烏煙瘴氣。
  • 《知否》原著盛老太太:愛的太真,傷的太深,一輩子最對不起自己
    文/王家小山01 出身名門,為愛下嫁《知否》不管是劇裡還是原著裡,盛家老太太都是對明蘭最好的人!明蘭母親去世,是老太太把她養在跟前。她對得起,丈夫亡故時候,盛紘還是稚子,面對叔叔的爭奪財產她一力擔下保住了丈夫的家業,轉眼全部交給了盛紘。自己貼補嫁妝給盛紘請名師,一點一點指導他讓他中了功名順利出仕。
  • 《知否》康姨媽:童年的溺愛、婚後的陰影,鑄就了大反派的誕生
    要說《知否》裡誰最不受歡迎,康姨媽絕對排得上前三名。無論是劇集還是原著,康姨媽都壞得很徹底,就像是創作者特意為了襯託主角的光環而設置的角色。很刻意,也很扁平。可誰知王若與心中有主意,壓根看不上門庭冷落的盛紘,更何況他還是「小娘養的」庶子。拗不過女兒的強硬,王家長女和次女的婚事成功互換,大女兒嫁給康海豐,成了康王氏;二女兒嫁給盛紘,成了王大娘子。
  • 劇中作惡多端的康姨母,在《知否》原著中,她的結局更加大快人心
    在《知否》原著中,康姨媽可就沒這麼幸運了,在長柏的主導下,她的結局可真是大快人心。在這個世界上,康姨媽最為在乎的無非是她自己的地位,她兒女的幸福,到了最後,這些她最珍視的東西都被剝奪了。進了慎戒司也不是就讓你在裡面老老實實待著,裡頭還要操持苦役,舂米,浣衣,劈柴,吃的都是粗茶餿飯,動不動還會受到裡面女官的責罰,康姨媽剛進去就因為不聽話被女官拿木板抽了幾十下。像康姨媽這種養尊處優慣了的王家大小姐,進了慎戒司,比要了她的命還要讓她難受。2.
  • 知否:盛紘認清明蘭真面目後,那顆撿不起來的棋子,有什麼含義?
    知否:盛紘認清明蘭真面目後,那顆撿不起來的棋子,有什麼含義?知否播出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馬上將要結局了,最近播出的劇情中,也迎來了觀眾最期待的,處置康姨媽的戲份。也是原著中的三個高潮之一,不過在懲罰了康姨媽和王若弗之後,盛紘仿佛對自己的六女兒明蘭,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 《知否知否》原著,王老太太溺愛康姨媽,三觀正才是婚姻的福報!
    文/羅小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領銜主演,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庶女盛明蘭從盛家庶女蛻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勵志故事。而劇中康姨媽又作又惡毒,完全是母親王老太太溺愛的結果,結局得到了反噬,令人唏噓不已。大結局裡,王家被奪了誥命走向衰落,兒子也受到牽連被流放,康姨媽被送到了內獄,老太太悔不當初。
  • 《知否》原著:墨蘭和明蘭關係好,如蘭差點嫁齊衡,林小娘被騙了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和原著小說中,有很多沒來得及拍的劇情,人物關係也和電視劇中表現得不太一樣! 1.原著中墨蘭和明蘭關係不錯。 在盛府後宅裡,墨蘭原著中屬於斯文敗類型反派,面子上做戲足。明蘭有心計但是圓滑不得罪人,兩姐妹人前很和睦。
  • 知否原著:從盛長柏的婚禮過程,看看古代大家族的結婚流程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裡詳細描寫了盛家嫡長子——盛長柏的一系列婚禮流程,今天小編從盛長柏的婚禮流程,來看看古代大家族成親的系列流程。盛長柏是盛家的長子嫡孫,盛老太太和盛紘對長柏的親事,格外重視。長柏科舉之路十分順暢,逢考必中。
  • 知否:林小娘下線之前,康姨媽為何從未到盛家搗亂?原因有點現實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由正午陽光出品的電視劇。正午陽光曾經出品過很多經典的電視劇。諸如《琅琊榜》《歡樂頌》《清平樂》等,都是值得反覆觀看的電視劇。 這部電視劇根據同名小說改編而成,主要講述的是盛家庶女盛明蘭逆襲的故事。
  • 《知否》明蘭記在了大娘子名下,盛紘為何不把墨蘭也記在她名下?
    《知否》明蘭記在了大娘子名下,盛紘為何不把墨蘭也記在她名下?主要原因就是盛紘開不了口,一旦對大娘子王若弗提出將墨蘭記在她名下,絕對會百般推脫的,再者說來,當時生母林噙霜還在,就兩人那不對付的勢頭,林噙霜未必願意將女兒過繼給王若弗。
  • 《知否》原著:王氏和盛老夫人犯過同一個錯,盛老夫人被辜負半生
    《知否》原著中,明蘭曾對盛紘正妻王氏的經歷有個很好笑的評論:嫁了個老公像老闆,生了兒子像老爹。原因是王氏這人沒心機,看人看事常局限於表面,容易被人挑唆做錯事。所以,老公和兒子就繃緊了神經,時不時約束和提醒一下她。
  • 知否知否墨蘭為什麼要嫁給梁晗?知否知否墨蘭女兒番外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最新兩集的收視已經破二,看來破三也是指日可待了。畢竟後面的劇情精彩程度遠超目前。劇中的盛紘是愛蓮說代言人,他是知否眼瞎四子成員之一,不過現在他將「脫團」了。盛紘親自去捉姦坐實了墨蘭與梁晗私通之事,也因為墨蘭的這件事情,盛紘終於看清了林小娘的真面目,她騙了自己二十多年,她們母女不過是貪戀權勢、見利忘義的小人罷了。
  • 《知否知否》原著康允兒三觀極正,嫁給盛明蘭堂哥,結局很圓滿!
    文/羅小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領銜主演,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庶女盛明蘭從盛家庶女蛻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勵志故事。劇中康姨媽是不討喜的女性角色,她心機又歹毒,雖然是高門嫡女和康家的當家主母,但是心胸狹隘,總是見不得別人過得比自己好。然而,原著中康允兒是康姨媽和康海豐的女兒,她溫柔賢淑,三觀極正,舉手投足之間散發著大家閨秀的氣質,最後嫁給了盛明蘭的表哥盛長梧,結局卻十分圓滿!
  • 《知否》:明蘭婚後不再藏拙,認清真相的盛紘為何號啕大哭?
    在《知否》的盛家四女中,最有能力和出息的便是明蘭和華蘭,奈何明蘭自小就沒有生母保護,也沒有父親的寵愛,只能藏拙,不展示自己的才能,直到婚後才不再隱藏。 但事實卻並非如此,自己因為對林噙霜的喜愛,而寵愛她的子女,也因為王氏為大娘子,自然也寵愛嫡出的子女,
  • 知否盛老太太:熱鬧自在人心,因為盛明蘭,又重新熱愛生活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盛紘抱怨自己的嫡母盛老太太生活的太素淨,像庵堂一般,應該擺設的熱鬧一些才好。盛老太太說:熱鬧自在心裡,人心若是荒了,裝扮的再熱鬧無用,不過就是擺設罷了。後來孔嬤嬤來盛府,教養盛家的女兒們,也說盛老太太「縮到一角當活死人」。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康姨媽的一生究竟是誰的責任?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有幾個讓觀眾恨得牙痒痒的女人。而且演他們的演員也憑藉精彩的演繹,讓自己的表演生涯更上一層樓。她們分別是康姨媽——張琰琰;林噙霜——高露;小秦氏——王一楠;朱曼娘——李依曉。一、闖禍了永遠有人給善後,不要承擔任何的責任在康姨媽唆使王氏向盛老太太下毒被發現之後,盛、王兩家商討對康姨媽的處置時,盛紘說過這樣一句話:她手上的性命應該不止一兩條吧?舅兄幫他善後了多少。如此不難發現,康姨媽每一次闖禍之後,有的看在王家的份上算了,有的是王家出面為其解決的。
  • 知否:康姨母的壞不全是源於婚姻不幸,她出嫁前就不是什麼好人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康海豐出場以後,有不少人說康姨母會變得那樣見不得別人好,是因為她這些年來受盡了康姨父的冷落不算,還時不時需要拿自己的嫁妝來補貼康家的吃穿用度,所以被生活逼成了一個妒婦,一看到有人過得幸福就想要去破壞。
  • 知否:寵妾滅妻的盛紘堅持長子必須嫡出,對懷孕的通房決不手軟
    看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被裡麵糊塗昏庸盛紘氣得半死,感嘆淑女盛明蘭生存的艱難,而原著裡的盛老爹還算是一個比較明理、對待兒女比較關心的父親,雖然他寵妾滅妻,但是優點也比較突出,比如:關心兒女教育,在官場上不卑不亢,有超強的人際關係處理能力,為人勤勉上進,仕途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