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中,女性角色各有各的味道,男性角色也各有各的風採。
這次,我想聊的,是一對連襟——康姨父和盛紘。
他們都曾是一表人才的翩翩少年,也都娶了王家女兒為正妻。
可為何人到中年之後,盛紘風採依舊,康姨父眼神卻變得渾濁,整個人透著股油膩和頹喪的味道呢?
01康姨父
當年,康、盛兩家是前後腳向王家女兒提的親。
康家和王家門當戶對,兩家的老太爺都是一代重臣。康姨父是康家嫡子,又剛中了進士,春風得意,也是意氣風發。
而盛家則不同。盛家算不上名門,全家只有一個盛老夫人是侯府千金,底蘊深厚。可偏偏盛紘不是她親生,只是個庶子。
因此,在當時,即使盛紘才華橫溢,比起康姨父也是落了下風。
甚至,王老大人還嫌盛紘是庶子出身,家世背景不行,想要推掉這門親事,只因王老太太眼光好,認定盛紘秉性厚道,將來必有前程,才點頭應允。
索性王家有兩個女兒,一個是養在身邊的大女兒,長得漂亮,氣質出眾。另一個是養在親戚家裡多年,接回家不久的小女兒,長相一般,沒有太多出眾的地方。
相比之下,王老大人和王老太太也更偏寵大女兒。
他們也給了機會讓大女兒,悄悄在一旁,隔著帘子,相看兩位提親者。大女兒從樣貌身家等方面考慮,看上了康姨父,成了後來的康姨媽。而小女兒王氏,自然就嫁給了盛紘。
自此,一母同胞的兩姐妹過上了完全不同的生活。
康姨父是家中獨子,從小被寵溺著長大。他過日子沒什麼危機感,也經常沉迷於酒色。
康姨媽見康姨父不知長進,把家掏空後,還用自己的嫁妝,就變得越發強勢,在後院欺壓妾室和庶子女,甚至還鬧出過人命。
康姨父見狀,雖然生氣,但也因為妻家強勢,加上自己用過妻子的嫁妝而抬不起頭,所以對於康姨媽的行徑,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加指責。
心中鬱悶了,他也只能繼續頹廢著,不思進取,沉迷酒色,妾室通房無數,庶子女也生了十多個。
有道是,相由心生。久而久之,康姨父的樣子也不再如曾經那樣翩然,變成了油膩的中年男人。
用明蘭的話來說,就是:
康姨父一副酒色過度的模樣,眼神渾濁,態度倨傲。
02盛紘
而不同於康姨父的油膩,盛紘雖然人到中年,依然儀表堂堂。
對比康姨父和盛紘後,明蘭很奇怪,就問祖母,盛紘為何沒有變成油膩的中年男人?
盛老夫人一語道破真相:
你爹小時候經過人情冷暖,知道如今的日子來之不易,便多了幾分誡慎之意,可你姨父是家中獨子,是康老太太寵溺著大的……
深以為然。
盛紘庶子出身,生母春小娘並不受寵,盛老大人又被其他人迷惑著,鬧得盛家大亂。
好在盛老大人去世後,盛老夫人沒有離開,不僅用自己的嫁妝重振盛家,還把盛紘養在膝下,培養成才。
盛紘這才慢慢過上好日子。
可年幼時的辛苦,還是在盛紘心底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也讓他時刻保持危機感,不敢隨意放縱自己和家人。
這在他之後的生活中的三個方面都有所體現。
一是他提防正妻獨大。
盛老夫人提到過,王氏剛過門的時候,和盛紘關係特別好,其恩愛琴瑟和鳴,連帶著嫡長女華蘭,也深受盛紘喜愛。
甚至有時候,盛紘實在捨不得華蘭,還把華蘭抱到衙門上。
而王氏也有些侍寵若嬌,加上仗著自己娘家的權利,開始對盛紘指手畫腳,幹涉他在外的公事。
這一下就讓盛紘心底的不安全感湧動。要知道,他從小就受夠了被控制的苦。
此時,見到妻子也想對自己指手畫腳,他瞬間放棄了往日的恩愛和妻子離了心。
二是他擔心妾室和庶子女受氣。
盛紘是庶子出身。他深知妾室和庶子女受苦,主要是因為沒有財權,以及子女不在自己膝下撫養。
因此,盛紘從祖產劃出一部分給林姨娘傍身,讓她有錢。除此之外,他還打破所有孩子都養在正妻名下的規矩,讓各方妾室,自己養孩子。藉此,避免庶子女受苦。
三是他非常顧及家族的名聲,把自己的官位和聲譽放在首位。
盛紘受夠了苦日子,絕不願失去現在的榮華富貴。
為了保住當下的榮華,他甚至,必須讓自己的官聲以及家族的名聲都很好。
因此,對外,他嚴禁一切威脅自己家族名聲的事情發生。
就連他最喜愛的林姨娘,做出讓盛家蒙羞的事情之後,他也是絲毫不顧及情面,毫不猶豫地降下處罰。
對內,他嚴於律己,工作認真,官績考核也是連年被評優,最後一步步從外放的官員,做到了京官。
03寫在最後
康姨父和盛紘,論出身一個是天之驕子,身份尊貴,一個是被嫡母養大的庶子,官場所得,全憑自己去掙。
兩人高下立現。
可在娶妻之後,兩人的處境卻發生了翻轉。
盛紘借妻家勢力,卻守住底線,不沾妻子陪嫁,因此能挺直腰板,加上自己有能力,所以他能步步高升,站穩腳跟。
康姨父卻把好牌打爛,只能靠妻子的陪嫁度日。子女雖多,卻沒有一個真正能拿得出手。
如果只看表面,很多人會認為康姨夫娶妻不賢,是受妻子的影響。但事實上,一碼歸一碼,康姨媽不好,是康姨媽的問題。而康姨父自己也是一個獨立的人,他應該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和判斷。
就像盛紘,身處逆境,他也能一步步向前走,最後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可康姨父卻不同,他甚至都沒有把自己從泥沼中拔出來的勇氣與能力。
所以,他恨妻子不嫌,他沉淪,最後混成了個油膩的,一事無成的中年大叔。
殊不知,他的結局的好壞,與康姨媽關係不大,一切不過是他的咎由自取。
而回到我們自己身上,周圍的人即使再不好周遭的環境,即使對我們再不利,我們都要穩住心神,保持清醒和覺知,鼓起勇氣按照自己的規劃穩步向前。
畢竟,只有努力才能看到明天的美好,而不努力只能沉浸在昨日的泥沼。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