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有高清這個概念,但是你知道有很多的人對於高清的認知是錯誤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1080i與1080p,人們經常會把這兩者給搞混了。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普及一下高清知識,介紹1080i與1080p之間的區別。
一提到HDTV,很多人以為非常簡單,不就是720P、1080i嘛,最多不過1080P罷了。但是很多人並不清楚,對於平板電視沒有1080i和1080P的區別。也沒幾個人知道720P只是美國幾個電視臺才使用的標準。
許多關於高清的概念都是以訛傳訛,甚至720P、1080i和1080P的認識都是不正確的。讓我們一起追本溯源,從1080i和1080P概念入手,糾正一些在高清方面的錯誤認識,了解高清的真面目。
名詞解釋:
1080i 是一種高清晰度電視信號格式。其中,「1080」表示垂直方向有1080條水平掃描線,「i」表示採用交錯式掃描視頻顯示方式(interlaced scan)。在播放時,它 先掃描單數的垂直畫面,再掃描雙數的垂直畫面,故只需要1080p一半的帶寬。它的出現對電視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
1080p是一種視頻顯示格式,外語字母P意為逐行掃描(Progressive scanning)。1080p是一種視頻顯示格式,外語字母P意為逐行掃描(Progressive scan),有別於1080i的隔行掃描(interlaced scan)。數字1080則表示水平方向有1080條水平掃描線。通常1080p的畫面解析度為1920×1080。
掃描格式:
D3為1080i格式,是標準數位電視顯示模式,1125條垂直掃描線,1080條可見垂直掃描線,16:9,解析度為1920×1080,隔行/60Hz,行頻為33.75KHz。
D5為1080p格式,是標準數位電視顯示模式,1125條垂直掃描線,1080條可見垂直掃描線,16:9,解析度為1920×1080逐行掃描,專業格式。
綜述:
1080i:就是1920x1080解析度。不過這種高清圖像是隔行顯示的。每一個奇數行圖像都在每一偶數行圖像後面顯示出來,當然圖像就不會那麼平滑。1080i適於表現紀錄片和野生動物等題材,但是不是那麼適合播放運動和電影類的內容。
1080p:也是1920x1080解析度。和1080i的區別就在於1080p不是隔行掃描的。每一線都同時表現在畫面上,因此比隔行掃描電視更加的平滑。這是最高的高清標準。
1080i和1080p是由美國電影電視工程師協會確定的高清標準格式,其中1080p被稱為目前數位電視的頂級顯示格式,這種格式的電視在逐行掃描下能夠達到1920×1080的解析度。受限制於存儲介質(一部1080p的影片需要10GB以上的存儲空間),目前1080p的影片多數以藍光方式發行。
隨著藍光播放機和高清播放器普及,網絡上高清影片的下載逐漸增多,Kmplayer、potplayer等軟體的推出,PowerDVD、WinDV高清播放功能的增加,以及國內高畫質電視的開播,高清這一概念也越來越多的被人們所認識,甚至不少人已經成為了「高清控」。
關於1080p和1080i的區別,說的簡單點,1080i每秒顯示30個完整畫面,而1080p顯示60個完整畫面,所以1080p比1080i的畫面更為穩定流暢,1080i是指「能夠」顯示1920*1280的節目,但是它本身不具有1920*1280的物理解析度,只是把1920*1280的圖像處理後才顯示出來。
1920*1080的情況複雜,隔行的表示為1080i,逐行的表示為1080P。在美國、日本場頻為60Hz,可表示為1080/60i,在我國、歐洲、澳大利亞,則為1080/50i,這兩種格式都可稱為1080i。事情並未因此而結束,為了方便高清節目的製作和交換,世界範圍內統一採用了1080/24P的標準。
這種標準還被作為數字電影攝像機的標準,著名的《星戰前傳》就是用1080/24P攝像機拍攝的,很多高畫質電視劇,比如《大宅門》也是1080/24P的,簡稱為1080P。
在平板電視中,特別是一些達不到高清國標要求的等離子電視仍在宣傳材料上說是1080P的,這個1080P,和我們上面說的1080P還有不同的解釋。以松下42PA60C為例,物理解析度只有852*480,不符合高清國標要求,松下所說的1080P,就是42PA60C可以接收1920*1080i的信號,並且可以處理成1920*1080P的格式。
但是42PA60C的解析度只有852*480,無法完全顯示1920*1080個像素,所以還先把高清圖象的解析度降低為852*480的解析度顯示在42PA60C上。這種1080P就算不上是高清了,準確的說是兼容108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