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二次元小柯南。《鬼滅之刃》票房一路飆升,差點超過經典動畫《千與千尋》,高達288億日元的票房,讓無數漫迷既欣慰又感嘆。能在短時間裡獲得這樣高的票房,《鬼滅之刃》博得了無數人的關注,也算是動漫領域比較頂尖的一部動畫作品了。
想必很多人覺得,《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獲得這麼大的成功,負責製作它的動畫製作組成員們,肯定也一路水漲船高,賺得盆滿缽滿。事實上,並不是這樣。按照日本動畫產業的流程和計算,《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畫師和畫手們根本分不到一杯羹。
參與製作《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的行業
《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的製作,有著很多領域行業的參與,畫師和畫手只是其中一部分。畫師和畫手們所在的動畫製作組,算是【直接】參與了《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電影的製作。【間接】參與《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製作的,包括:
1《鬼滅之刃》連載於漫畫雜誌《周刊少年JUMP》,而《周刊少年JUMP》歸屬於出版社集英社;2電影製作企業東寶株式會社(簡稱東寶),是《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劇場版的發行商。3東寶和ANIPLEX(安普尼株式會社)負責「配給」。在《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製作名單裡,明顯掛著東寶和ANIPLEX(安普尼株式會社)的名字。4負責繪製《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的動畫製作組,來自於動畫製作公司ufotable。5上映《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的各地電影院。
日本動畫領域的規則
這樣明確比較一下,我們可以明顯發現動畫製作組即便親手製作了《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他們卻是《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的一小部分組成而已,甚至是不起眼的一小部分。
有日本網友分析了《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的票房,結果卻發現:畫師和畫手們所在的動畫製作組,無論《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取得什麼樣的票房,都跟他們幾乎沒有任何關係,他們只能拿著正常的工資薪酬。
《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票房的劃分
《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動畫組拿不到票房分成,那288億日元到底去了哪裡呢?看到這位日本網友的專業分析,我們才會明白。日本網友@KEI放出結果:《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票房的一半,都給了各地的電影院。《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是全國上映,有著無數家電影院的參與,自然划走了一半。
這時候,《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票房還還剩下一半。其中,25%—40%被發行商拿走,也就是東寶之類的電影公司。最後剩下的一部分,有出版商集英社、動畫製作公司ufotable、安普尼株式會社劃分。到了動畫製作組具體成員手裡,還能有多少?
雖然無可奈何,但這就是日本動畫產業的規則。
《鬼滅之刃》原作者呢?
延伸一步來說,創造出《鬼滅之刃》的原作者吾峠呼世晴,也就是我們口中的「鱷魚太太」,她拿到的票房報酬有多少?可想而知,十分稀少,即便她是《鬼滅之刃》的創作著。
《銀魂》作者空知秋英調侃過,即便《銀魂》劇場版大獲全勝,漫畫家作者拿到的報酬,就跟「鼻屎」一樣小。雖然這種用詞比較搞笑,卻隱藏著一種難以言說的心酸,實在無可奈何。
如果你喜歡本期文章的話,可以關注一下作者哦。
本篇文章由【二次元小柯南】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