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三翻六坐,不過只是個概數,存在個體差異。發育比較好的寶寶,3個月時就能自己翻身,但大多數寶寶在4個月才會翻身,而有一部分寶寶在5、6個月的時候才學會翻身。所以寶寶幾個月會翻身,是因人而異的,所以家長們也不用為寶寶翻身晚而著急,因為決定寶寶翻身早晚的因素有很多。
寶寶翻身早晚的因素包括以下幾點:
1、寶寶體重太高。體重比較輕巧的寶寶翻身不費力,所以自己可以早早的就學會翻身了,而體重偏胖的寶寶就顯得有些不堪重負了。如果你家寶寶是這種偏胖的體型,建議讓寶寶多趴,多練習,這樣有助於寶寶早翻身。
2、衣服對寶寶的束縛:
寶寶如果穿得多了,就像被捆綁起來一樣,想動也動不了。所以,要給寶寶買一些柔軟、寬鬆、伸縮性好的棉製品。寶寶在輕鬆舒適的感覺中才會有運動的欲望。
3、寶寶體弱缺鈣。翻身對於寶寶來說也需要力氣,如果寶寶骨骼缺鈣,肌肉無力,寶寶就會覺得運動困難。這時就要去醫院檢查一下,看看寶寶是否缺鈣。
四個月的寶寶不會翻身,我們先來觀察幾個指標:
1、頭控差:看寶寶俯趴時頭是否能抬起來,一般45°-90°(頭和地面的夾角),一般情況下至少維持1-3分鐘,如果寶寶頭不能抬離地面,或者抬離地面只能停留數秒,表示寶寶頭控能力比較差,這會影響寶寶翻身。
2、上肢肘撐力量差:造成這種情況是因為平日裡寶寶躺著多,趴得少,趴著的時候胸和臉基本貼地,手肘支撐不起來。
3、頸背肌張力高或四肢肌張力高:寶寶側臥頭後仰超過20°,不愛俯趴,或者寶寶俯趴時頭抬離地面超過90°等,說明寶寶頸背肌張力增高。當寶寶被動翻到側臥位時,手容易壓身下,或者手、腳、後背僵直,表示寶寶四肢張力高。
4、主動意識差:寶寶平時躺著手腳不愛動彈,推一下動一下。
5、過度溺愛:家裡對寶寶過度溺愛,從出生就過度摟抱,或者寶寶出生在秋冬,衣服包裹得太嚴實,寶寶自主活動太少甚至沒有,都會影響寶寶正常月齡的運動發育。
寶寶大動作的發展都是有一定的時間規律的,在三個月大左右寶寶就能夠學會翻身,個別存在個體差異,但如果超過6個月還不會的情況就要警惕是不是身體發育遲緩或者是腦癱的風險。對於寶寶的大動作掌握,家長們日常也可以多訓練寶寶。
如何訓練寶寶對大動作的掌握
寶寶對於大動作的掌握都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家長不能夠操之過急,也不能夠放任不管。日常也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引導,讓寶寶能夠更熟練地掌握各種動作。
尤其對於那些比較懶惰,不願意多動的寶寶,家長在和寶寶互動的時候,可以用玩具或者是聲音來吸引寶寶的注意,讓寶寶多去運動自己的身體。寶寶掌握動作的過程中如果出現困難,也可以在前期給予一定的幫助。
在寶寶學習翻身前,首先要讓寶寶的肌肉力量和身體協調能力得到鍛鍊:
1、讓寶寶趴著,用玩具在寶寶頭部上方吸引他抬頭看,這樣可以鍛鍊寶寶的上肢和頸背部肌肉力量。然後家長在寶寶上方用玩具吸引他。寶寶為了看到玩具,會極力擺動雙腿想要翻身,這時家長只需把寶寶的上側腿輕輕向後推一下,寶寶就由俯臥翻到仰臥了。
2、讓寶寶仰臥,上方懸掛讓寶寶四肢都可以觸碰得到的玩具,這樣在寶寶玩玩具時,四肢和頸背部都能得到鍛鍊。然後將玩具放在寶寶身體一側,寶寶看到後會側身去抓取玩具,這時,家長把寶寶上側腿搭在下側腿上,寶寶就可以由仰臥姿勢翻到俯臥姿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