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湖南路橋集團共計94個在建項目,國內80個、國外14個。截至2月15日,國內11個標段復工復產,進場人員2560人,挖機、推土機、攤鋪機等路基路面主要施工設備已投入77臺。水上船舶、鑽機、塔吊等橋梁主要施工設備投入121臺。
推行「45446」模式 防疫生產兩不誤
「為了應對嚴峻的疫情形勢,按照上級防疫指示要求,我們決定採取『45446』工作模式,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盡最大努力實現防疫、生產兩手硬、兩不誤。」
2月10日,湖南路橋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宏偉一大早就從長沙出發,先後來到該集團當天復工的平益高速13標、16標和常益長高鐵5標,現場督導「45446」工作模式落實情況。
據了解,「45446」工作模式涵蓋復工要求、駐地防疫、黨員黨組織作用發揮等方面。集團要求各分(子)公司要及時掌握項目當地政府、業主關於復工時間的安排,密切跟進疫情發展態勢,根據施工任務的輕重緩急,按照「四個凡是」要求科學安排復工時間:凡是滿足復工條件的項目,要抓緊復工復產;凡是暫不滿足復工條件的項目,應積極籌劃跟進,創造條件復工復產;凡是不具備條件或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及重要崗位人員不齊的,一律不得復工復產;凡是擅自復工造成重大不良影響的,集團將嚴格問責。在復工準備方面,集團要求做到「五個必須」,即必須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機制,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必須排查每名職工假期期間流動信息情況;必須提前對項目內公共場所、人員聚集場所的設施、設備進行消毒防疫;必須對原材物料儲備情況進行盤點、研判保障連續生產的周期;必須對生產設施設備進行安全檢查。
項目駐地是人員聚集最多,也是疫情防控壓力最大的難點,為切實做好項目駐地的疫情防控工作,確保一線員工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湖南路橋集團提出了「四個到位」和「四個堅持」的要求。「四個到位」是指進出車輛、人員,登記、消殺防疫措施要到位;疫情防控宣傳資料發放要到位;以墩片、班組為單位的疫情防控知識宣講要到位;項目、職工參與配合屬地政府、社區(村)聯防聯控承諾要到位。「四個堅持」指堅持每日全體人員體溫檢測二次;堅持每日上班前、下班後消毒防疫;堅持每日進出車輛、人員登記、消毒防疫;在疫情防控響應機制解除之前,每日向屬地政府、社區(村)報告情況。
為確保疫情防控和復產復工兩手抓、兩手硬、兩不誤,湖南路橋集團採取「1+1」的形式,每一名集團領導對應一個分(子)公司及所屬項目,靠前指揮,蹲點指導和督查疫情防控工作。同時要求每一位黨員領導幹部要按照帶頭宣傳政策、帶頭做好防控、帶頭維護穩定、帶頭衝鋒在前、帶頭報告信息、帶頭嚴守紀律「六個帶頭」的要求,充分發揮主心骨、排頭兵和領航者的作用,在一線與全體職工群眾並肩戰「疫」,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和激勵廣大人民群眾共同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同時,集團實行疫情防控三級網格化管理,參照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模式,集團為一級網格,集團領導班子為一級網格組長。分(子)公司為二級網格,各分(子)公司主要負責人為二級網格組長。項目為三級網格,各項目部主要負責人為三級網格組長。一級、二級和三級網格根據需要設置一名以上的網格管理員,確保網格覆蓋每一個集團職能部門、每一個分(子)公司、每一個分(子)公司職能部門、每一個項目部、每一個勞務班組、每一名員工,形成嚴密的疫情防控網。進一步推廣新的防控手段。一是通過大數據信息化手段,對返程進場人員進行手機軌跡查詢認證,作為補充排查手段;二是對復工項目返程人員進行核酸檢測篩查。原則上要求對返程人員「能檢必檢」,暫時不能檢測的先隔離待檢,篩查結果正常後才能正式上崗。要求各分(子)公司,特別是項目部應盡全力跟進,主動、提早聯繫當地疾控部門或有資質的醫院、第三方檢測機構,力爭優先安排檢測。
上下同心 齊心抗疫
「我們同呼吸,哪能就我一個人戴呢!」常益長高鐵項目,是湖南路橋高鐵建設的「首秀」,從集團到通盛公司、到項目部、到每一位工人,大家都憋著一股勁,「春節不休,大幹快上」。大年三十齣完最後一拌混凝土,堅守項目的員工們準備和家屬吃個團員飯,一起歡度春節。這時,項目接到一個緊急通知:疫情形勢嚴峻,全線停產封閉。疫情防控需要,項目外二道封鎖線,生活物資進不來,垃圾運不出去,物資緊缺,家屬滯留,一場物資「接力」由此展開。
項目緊急聯繫生活物資供應商,「接力」兩道關卡,利用各種渠道購買口罩200個。百來號人口罩很快用完了,口罩告急,採購困難。員工歐陽海軍把媽媽寄過來的200個口罩立即捐給了項目,項目部決定給他折算現金,他執意不肯收,「我們同呼吸,哪能就我一個人戴呢!」項目副經理何碩超自己背上噴霧器在項目駐地無死角消毒,幾天下來,一身衣服全部被消毒水浸燒壞,自詡為「最合格的工人」。項目部辦公室主任黃海英每天從項目人員手中一個個收集用過的口罩,用84消毒後集中銷毀,她覺得,這個活只能由她幹,「理由」還很充分,「第一,我是黨員,第二,我年紀大一些,莫感染了年輕人,第三,我怕別人做不到位,被無良商家撿了重賣。」垃圾車進不來,職工慄萍、戴朝豔帶著前來項目部過春節的親人將垃圾全面清理至指定地點。項目設三個點,量體溫,登記外來人員,全體員工輪流值守,沒一個人有怨言。袁丹要籌備視頻會議,又要值班值守,她家屬說,「我來替她頂上。」
12600公裡之外背回2700個口罩。復工,迫在眉睫!集團雖然大力支持,但通盛公司項目多,復工的工人多,需求量大,防疫物資缺口很大。通盛公司發出緊急動員令:想方設法採購口罩。
儘管通盛公司海外項目部日夜在國外採購口罩,由於運輸中斷,難解燃眉之急。貝寧市政項目安排人員跑遍了當地20多家藥店,採購到2700個口罩,由於運輸的原因一直無法送回國內。2月8日,是通盛公司貝寧市政項目機務科長付明回國探親的日子,為了帶回這批口罩,他把買給家人的禮物從行李箱裡拿出來,把隨身衣物拿出來,全部裝上了口罩。從貝寧到衣索比亞,再到廣州,從機場到高鐵站,輾轉多地,他終於將這批「寶貝」背回了12600公裡之外的長沙。勞務派遣人員周虎從剛果金通過各種渠道籌到500個口罩,為了支持復工,他將這批口罩以私人名義捐贈給了公司,匆匆離開,公司同事追上去問他給家裡人留了嗎?他回答,家裡人反正也不出門,先給公司項目復工!
婚禮雖然延期,幸福不會缺席。陳趙傑, 醴陵北收費站團支部書記,原本打算今年初結婚,因防疫工作需要而改變了計劃。疫情的嚴峻形勢,讓原本在家休息的他和同在一站的未婚妻楊群雙雙返回崗位。雖然婚期延遲,但幸福卻不會缺席。「我是團幹部,我要帶頭。」堅定的話語讓大家動容。看著未婚夫的誠懇,楊群心裡即傷感又感動,她說了句「我陪你。」兩人便並肩投入到抗疫一線。由於崗位的特殊性,陳趙傑每天都要頻繁地與司乘人員打交道,特別是檢驗綠色通道時必須近距離的與司乘人員接觸,收費現場的其他收費員內心還是有一些緊張和顧慮。為了減少同事的心理壓力,他多次主動提出頂崗帶班。有同事問他是否會畏懼,他卻說「怕是怕,但是我年輕,讓我來。防控疫情面前,誰也不是局外人,但總有人要多付出。」
收費站的「超人硬漢」。疫情爆發初期,防疫物資的緊缺讓所有人都不免有些緊張和忐忑,株洲東收費站二班收費員禹湛,接到購買防疫物資的「軍令」後,利用僅有的一天假期,幾乎跑遍了長沙市雨花區的所有藥店,終於買到了120個口罩,解決了站裡的燃眉之急。回到公司,他主動挑起防疫檢測點的聯絡工作。1月29日,剛上完一個大夜班、休息不到二個小時的他,接到公司通知,立馬起身趕去長沙,隻身一人帶回了2000個口罩和150公斤消毒水。為了不給同事添麻煩,他拖著疲憊的身體一個人在辦公樓來回跑了20多趟,一直忙到晚上九點多才回宿舍,凌晨又開始接班。沒有豪言壯語,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做「高速硬漢」!
防疫一線的堅強「娘子軍」。李霞,作為一名青年志願者和入黨積極分子,防疫阻擊戰打響後,她主動請戰,取消休假,留在株洲東收費站收費一線,一個月沒有回家,甚至家裡的老人孩子顧不上。有人問她內心為何如此堅定?她的眼圈泛紅:「家裡需要我,但站裡更需要我,在這個特殊時期,我是青年志願者,我要對得起這個稱號。」
聘請檢測機構對進場人員進行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芙蓉大道快改項目進場員工、民工170多人,項目部在集團公司的統一指導下,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工,防疫生產兩不誤。除常規體溫檢測和日常消毒外,項目還聘請檢測機構對進場人員進行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確保實現項目員工全覆蓋。
履行社會責任 體現國企擔當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襲來,楊宏偉堅守崗位、靠前指揮,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紮實穩妥做好路橋大院和集團疫情防控工作,並探索推行「45446」工作模式,在全省率先推動企業復產復工。
為緩解省內疫情防控物資緊缺情況,楊宏偉快速反應,從1月28日開始調度指揮集團境外的機構和渠道,發揮海外的地域和商務優勢,從喬治亞、烏幹達、肯亞、尼泊爾、盧安達、衣索比亞等國家採購29360個N95和FFP2防護口罩、3000副護目鏡、2575件防護服等抗疫物資,馳援省內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先後3次向省紅十字會捐贈抗疫物資,是第一家向湖南省紅十字會捐贈物資和從國外採購抗疫物資完成捐贈的省國資委監管企業,用實際行動體現國企擔當。
湖南路橋海外採購的近30萬隻一次性醫用口罩,為集團復產復工打下堅實的基礎,還為省國資系統6家企業提供2.35萬個,助力兄弟企業防疫和復產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