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科技大學,是指學校名字包含「科學」「科學技術」和「科技」的大學或學院,它們大都是各個領域的以科技為辦學特色的大學。全國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8所「科技」高校躋身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河南科技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和武漢科技大學等31所高校躋身地方「雙一流」建設名單。
2019年6月19日,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發布,中國上榜高校共計69所,其中中國內地42所,中國臺灣19所(含1000名以後3所),中國香港7所,中國澳門1所。
在中國內地上榜的42所高校中,其中就有是3所科技大學,具體是哪3所,讓我們來看一下吧!
(以下排名中:中國排名是在涵蓋了港澳臺高校的中國大學排名)
0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11名;世界:89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由中國科學院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211工程、985工程,首批20所學位自主審核高校之一等。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58年9月創建於北京,首任校長由郭沫若兼任,建校第二年即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1970年初,學校遷至安徽省合肥市,開始了第二次創業;1978年以後,學校創辦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設國家大科學工程、面向世界開放辦學等新舉措;也是唯一參與國家知識創新工程的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現有2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5個專業學位授權點,有數學、物理學、力學、天文學、生物科學、化學共6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和1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共11個學科入選一流建設學科,有8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8個安徽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
02華中科技大學(中國:30名;世界:400名)
華中科技大學(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高校,位列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985工程、211工程,21世紀學術聯盟等。
學校前身是1952年創辦的四大工學院之一的華中工學院、1907年建立的上海德文醫學堂和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藝學堂。歷經傳承與發展,2000年由原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合併成立。
華中科技大學學科齊全、結構合理,基本構建起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學科體系。擁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0大學科門類;設有103個本科專業,4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現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7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內科學、外科學按三級計),國家重點(培育)學科7個。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我校44個學科參評,全部上榜,其中機械工程、光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等4個學科進入A+,A類學科14個,B+及以上學科33個。入選一流建設學科數 8個。
03
北京科技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國防科技工業局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等。
1952年,由天津大學、清華大學、唐山鐵道學院、山西大學、北京工業學院、西北工學院等高校的部分系科組建為北京鋼鐵工業學院;1960年,更名為北京鋼鐵學院;1988年,更名為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現有1個國家科學中心,1個「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1個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2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5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國際合作基地、創新引智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