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過很多老的港劇經典,但到目前為止,最愛的還是這部《我本善良》。
問過自己,為什麼?
大概是因為那些人,齊喬正、齊浩男、黛安娜、石伊明、方菱……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血有肉。
有的人身處黑暗,卻不乏人性中的閃光點;有的人看似冷漠,卻有著熾熱的情感;有的人脆弱敏感,又讓人心疼;有的人向陽而生,堅定勇敢。
在這部劇的女性角色中,我一直偏愛黛安娜,或許是因為黎美嫻本人的原因,也或許是因為她和齊浩男的那段感情,兩個人都太受傷,讓人心疼。
但今天看到第23集,出獄後齊浩男,身體雖然自由了,心卻仍陷於無形的監獄,孤獨且無人理解。
我開始慶幸,幸好這個世界上還有石伊明。
她,是唯一能為浩男的生活注入陽光的人,也是唯一能與浩男相攜並進的人。
或許可以這樣說,齊浩男一生最大的幸運,就是遇見了石伊明,一個勇敢、堅定,又充滿智慧的女人。
02
在這部劇的前21集,編劇對兩人的感情處理,猶如水墨畫,或輕或重的關鍵幾筆,大片的暈染留白。
從英國初識,寥寥幾次見面,齊浩男,對伊明欣賞;伊明則對他情根深重。
伊明的愛是克制的,起初浩男身邊有黛安娜,她的愛意僅限於幾個欲看又止的眼神;在浩男被控謀殺時,默默的支持與信任。
唯一外放的一次,大概是她眼見浩男因為黛安娜的自殺而飛車下山崖,以為浩南死了的伊明,再也無法掩飾,哭得傷心且無措。
伊明的愛也是堅定的。
她從來都堅信齊浩男沒有殺人,這份信任大概緣於她懂得。
她堅持四年,給監獄裡的浩男寄雜誌,也正是這些雜誌,陪浩男度過了監獄中的痛苦。
同事避之唯恐不及的監獄採訪,她欣然接受,只為了有看到齊浩男的機會,籤名被齊浩男認出的那一刻,她只是輕輕一句:我以為,你不記得我了。
記得與否不重要,有無回報也不重要,她的堅定付出與這些都無關,只因為愛。
03
整個第22集,是伊明與浩南互動最多的一集,前面所有鋪墊、醞釀,到這一集終於有了感情上的飛躍。
也正是在這一集,我肯定,伊明是這個世界上最適合浩南的人。
在最後一本雜誌上,伊明給了浩男暗示。
出獄後的浩男,一個人在海上,突然想通去找伊明,或許這時的他僅僅只是因為妹妹話、此時的感傷、四年的情感累積……應該還談不上多愛,但他邁出了那一步,他準備為踏出那個「監獄」努力,幸運地找對了那個人。
伊明是可以給浩男信心,讓齊浩男的世界裡照進陽光的人,在船上的一番對話可以很明顯看出。
石:幹嘛變得這麼謙虛?齊浩男不應該是這樣的。齊:你認為齊浩男應該是怎樣的?石:齊浩男不應該是一個很容易認輸的人,應該是一個有勇氣重新開始的人。
過去在齊浩男的心中刻下了傷痕,未來又讓齊浩男沒有信心,而伊明很明確地讓他知道,從初識到現在,五年零兩個月,這中間發生的一切,齊浩男不可能當作什麼都沒有發生,但她石伊明,只會向前看,不會向後看。
即便浩男不能向她保證什麼,她也置之一笑:沒關係,我買了保險。
她愛齊浩男,愛得純粹,也愛得堅定,但這也不妨礙她的獨立和堅強。她對齊浩男的愛,不是依附和牽絆,而是支持與信任。
伊時是可以懂得浩男,可以走入他的世界,可以一起看星星的人。
在齊浩男眼裡,伊明無論是有無信心,都表現得咄咄逼人。
這份咄咄逼人,既表現在伊明力爭向上的倔強上,也表現在她對男友的維護上。
有人因為齊浩男坐過牢,而出言奚落。
浩男早就預料到外人的眼光,不認識的人,他無意糾結,但有女友在旁,還是不自在。
伊明簡單一句:連唐夫人你也不認識?這也很難怪,整容前跟整容後,是分別很大的。
被諷刺者言面掃地,而浩男大概未曾想過,自己有被女友如此維護的時候。
04
在一起的時間,才短短一集,但兩人之間的性格差異已經很明顯。
浩男還是一如既往的愛自作主張,明明不願意和伊明的同事一起烤肉,也不明說,就開車帶她去了另外的地方。
顯然,伊明並不是喜歡隱忍的人,直接了當地便說了出來:如果你不願意去,可以開門見山和我說。
從伊明的獨立,浩男自身所處的環境,長久以來的處事方式來看,未來兩人需要磨合的地方有很多。
感情之中,最怕遇到的問題就是,一方一直遷就忍耐,有問題也不及時溝通,等到情緒累積無力承受時,便是痛苦的爭吵與指責。
所以伊明的直接,反而是最佳的處理方式,或許會換來一時的爭執和痛苦,但於感情的長久,顯然是有利的。
看完22集伊明對浩男的感情,讓我想起一首有點老的詩,那就是舒婷的《致橡樹》。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裡。……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
她從未想過讓自己成為浩男生命的依附者,她堅強、勇敢又充滿智慧,她是與浩男並肩的一棵樹,可以與他同享幸福和榮耀,也可以共擔人生風雨。
最後,貼一張可可愛愛的伊明,聽到浩南說就是「喜歡你一個人」時,她無法掩飾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