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傒囊
【類別】:精
【特徵】:狀如小兒,喜伸手牽人
【能力】:未知
【弱點】:牽手離開原地即死
傒囊,山精,狀如小人,是一種弱小的精怪。「傒囊」見到人總喜歡向人伸手,人一旦伸手拉它離開原地,那它就會死去,出自[東晉]幹寶《搜神記》。
《搜神記》原文言:吳諸葛恪為丹陽太守,嘗出獵,兩山之間,有物如小兒,伸手欲引人。恪令伸之,乃引去故地。去故地,即死。既而參佐問其故,以為神明。恪曰:「此事在白澤圖內;曰:兩山之間,其精如小兒,見人,則伸手欲引人,名曰『傒囊』,引去故地,則死。無謂神明而異之。諸君偶未見耳。」
大意為:三國時,吳郡諸葛恪任丹陽太守,有一次他出去打獵,在兩座山之間遇到一個像小孩一樣的東西,伸手想要拉人。諸葛恪覺得好奇,就伸手拉著它,想要帶它走。可沒走出幾步,這個小孩一樣的東西就消失不見了。眾部下覺得好奇,藉機拍屁說,你的本事就如同神明一般,一定知道這些山精鬼怪的事吧?諸葛恪說,這事在《白澤圖》裡有記載,這個精怪叫傒囊,見人就想伸手拉人,但是若真帶它離開,它就會死去。另外,你們也別覺得我神通廣大,各位只是偶然沒看到這記載罷了。
由此可見,關於「傒囊」的記載最早應出於《白澤圖》的原本記載。然而《白澤圖》的原本早已失傳(現傳敦煌文獻版《白澤精怪圖》為後世所著的新本),結合《白澤圖》作為妖怪百科工具書的定位,但凡是收錄在《白澤圖》原本中的妖怪都記有「名稱」、「特徵」以及「驅除方法」。《搜神記》所引諸葛恪口中的《白澤圖》:「兩山之間,其精如小兒,見人,則伸手欲引人,名曰『傒囊』,引去故地,則死。」包含了原本「三要素」,推測應為失傳的《白澤圖》原本所載。
文獻記載
[東晉]幹寶《搜神記》
吳諸葛恪為丹陽太守,嘗出獵,兩山之間,有物如小兒,伸手欲引人。恪令伸之,乃引去故地。去故地,即死。既而參佐問其故,以為神明。恪曰:「此事在白澤圖內;曰:兩山之間,其精如小兒,見人,則伸手欲引人,名曰『傒囊』,引去故地,則死。無謂神明而異之。諸君偶未見耳。」
[北宋]《太平御覽》
諸葛恪為丹陽太守。出獵兩山之間,有物如小兒,伸手引人。恪令曳去故地,死。參佐問之,恪曰:"杆事在《白澤圖》,曰兩山之間,有精如小兒,名曰傒囊。諸人未之見也。
(你好妖怪工作室原創 文:花紅)
· 感謝閱讀 ·
傳播中華志怪文化,講述九州妖怪故事。